问题

宁西铁路为什么火车少,总空闲?

回答
宁西铁路,一条连接中国宁夏和陕西的交通大动脉,它的运量和繁忙程度,常常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很多人会发现,相比于一些国内更西、更东的繁忙线路,宁西铁路上的火车似乎没有那么多,空闲的运力似乎也格外显眼。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可以简单概括。

首先,我们要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这个根本性问题来看。宁西铁路穿越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虽然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在全国的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值方面,与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中西部一些传统工业强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这直接影响了铁路货运需求的“量”。宁夏的经济支柱,如煤炭、铝业等,虽然是重要的原材料,但其外运需求在总量上可能还不足以让宁西铁路时刻满负荷运转。

具体来说,宁夏的煤炭资源丰富,这是宁西铁路重要的货源之一。然而,煤炭外运并非完全依赖宁西铁路。国家有庞大的铁路网络,煤炭的运输会根据市场需求、运力调配、以及与其它运输方式(如公路)的配合来决定。例如,一些煤炭可能通过其它铁路干线或者水路运输,而宁西铁路在煤炭运输的优先级和整体运量占比上,可能不如一些更靠近主要消化市场的线路。

其次,线路本身的定位和功能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宁西铁路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连接宁夏与中东部地区,特别是陕西的工业重镇和出海口。它的设计更多的是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的需要,承担着打通西北地区运输通道的使命。在初建时,其主要目标是拉动沿线区域经济,并为国家能源战略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其重要性在不断提升,但相比于那些已经形成成熟的、高密度的客货运“黄金通道”,宁西铁路的“新”属性以及还在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决定了它还有一个“成长期”。

再者,客运需求的相对不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宁西铁路也承载客运列车,但相较于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稠密地区之间的高速铁路网,宁西铁路沿线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人口流动强度以及居民的出行习惯,都决定了其客运需求相对较低。客运列车的班次和载客量,往往是铁路公司在考虑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后制定的,客运需求不高,自然也会间接影响到整条线路的繁忙程度。

我们还要考虑到货运结构的多元化和竞争。在现代物流体系中,铁路并非唯一的运输方式。公路运输(特别是集装箱和零散货物)在灵活性和“最后一公里”的便捷性上,具有其优势。公路货运的分流,尤其是在中短途运输以及一些对时效性要求不是极高的货物运输方面,会分散一部分原本可能通过铁路运输的货源。

此外,运力调配的策略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铁路部门会根据整体的客货运需求、线路的承载能力、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来对全国的铁路运力进行统一调配。宁西铁路的运力安排,也会受到其他更繁忙、利润更高的线路的影响。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会将更多的运力优先配置给那些需求最旺盛、回报率最高的线路。因此,即使宁西铁路存在一定的空闲运力,也可能是由于整体运力规划的“权衡”的结果。

最后,地理和气候条件也可能对运营产生一定影响。虽然宁西铁路穿越的地区并非极端恶劣,但西北地区的一些自然环境因素,如风沙、降雨等,可能会对线路的维护和运营速度产生一定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在可控范围内,但长期来看,也可能成为影响运力最大化释放的一个微小因素。

总而言之,宁西铁路火车相对较少、空闲运力较大的情况,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征、线路自身定位、客货运需求、运输方式竞争以及国家整体运力调配策略等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并不意味着宁西铁路不重要,而是说它正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随着沿线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这条线路的繁忙程度和运输能力,未来可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结论放前面:宁西铁路安排的车次有严重的问题,导致原本很多可以乘坐宁西铁路列车出行的大量沿线旅客,被迫放弃最方便的方法,转而采取转车,自驾,大巴等折腾的出行方法。

所以,火车少是真的少,总空闲则不是真相。

利益相关,老家南阳,工作后安家在扬州。

今年回老家过年,我的行程是这样的:扬州动车至南京,南京站地铁至南京南站,南京南站动车至襄阳站,家人开车接回南阳。

带着全家老小,大包小包行李,各种折腾,回到家累的精疲力尽,小孩也折腾的生病了。

十年前不是这样的,那时候宁西线刚开通没几年,南阳到扬州是有直达列车的,时间还非常合适,夕发朝至。

可是,经过这十年来铁路的飞速发展,交通不仅没有变得便捷,反倒越发困难,也是非常奇特。

让我慢慢回忆一下,回家的路是如何变得越来越曲折的吧。

最初那趟可以直达的列车,是南通至重庆北的T字头,虽然乘坐的人很多票很难抢到,起码还有一点希望。

不久后,宁西线与汉丹线之间的联络线建成,那次列车过了信阳之后就经联络线上了汉丹线,由随州到襄阳,绕开了南阳。

没有了直达车,但当时还有一个备选方案:南阳始发直达上海的K1106/1108次车,可以在扬州对岸的镇江上车。

这趟车可以说是南阳,信阳两地上百万到长三角地区打工人员最依赖的交通方式,在淡季客流就不小,到了春运时期客流更是多到爆炸,抢票非常困难。尽管如此,这趟车也几乎是大伙最后的救命稻草了。

然而,到了2018年的7月1日,这趟最后的救命稻草也走到了末日

随着2018年7月铁路调图,位于宁西线上的南阳及沿线县城成了最大的输家:该地唯一一趟前往长三角,经过南京、镇江、苏锡常至上海的K1106/K1108次列车被上海铁路局以合宁线达速为名,从合宁铁路上赶了下来,改道经淮南、皖赣、宣杭、沪昆等线,途经巢湖、芜湖、宜城、长兴南、德清西、杭州、嘉兴等城市,终点站改为上海南站。运行时间也由原来的十四五个小时,瞬间延长为二十多个小时!

这次调图,宁西线上的豫西南城市不仅需要忍受更长的旅行时间,更是无法直达南京、镇江、苏锡常等地,要知道目前南阳、信阳及周边县城有大量外出人口在苏南几个城市工作,这次调图彻底断了他们直达返乡的唯一道路!

由于路线和时间的原因,原来K1106/1108的大量乘客不得不放弃这趟乘坐了多年的返乡列车。

就目前的情况,宁西铁路基本已经被废掉,大量的车要么时间不合适、要么不是热点方向、半夜的车一堆.....

前几年修建宁西二线也没有将这条铁路快速化,彻底断绝了开行动车组的可能性。至于南阳父老乡亲们心心念念的宁西高铁,更是远在天边的梦,不太可能实现了。目前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预计今年国庆即将开通的郑万高铁,届时或许会有南阳始发、经郑州东站转向郑徐、京沪,开往上海方向的直达高铁。

更新一张图,来自贴吧,说是1108有望恢复原线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宁西铁路,一条连接中国宁夏和陕西的交通大动脉,它的运量和繁忙程度,常常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很多人会发现,相比于一些国内更西、更东的繁忙线路,宁西铁路上的火车似乎没有那么多,空闲的运力似乎也格外显眼。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可以简单概括。首先,我们要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
  • 回答
    许多旅客会纳闷,为什么明明很受欢迎、一票难求的客运铁路线路,每天却只跑一两趟车,这样的情况实在令人费解。难道铁路部门宁可让宝贵的轨道和车辆闲置,也不愿意增加班次来满足出行需求吗?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少复杂的考量和现实的制约,并非简单的“懒得开”。首先,我们要明白,铁路的运行并非儿戏,它涉及到庞大的基础.............
  • 回答
    宁波的普速铁路与高铁合用一个站,这确实是宁波铁路枢纽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与其他许多城市,尤其是县级市,普遍存在一个普速站、一个高铁站的模式有所不同。要详细解释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得说说宁波火车站的历史与发展。宁波火车站并非一开始就是现在这样集普速和高铁于一体的。最早的宁波火车站,也.............
  • 回答
    衢宁铁路:串联山海,链接未来,战略价值与发展前景洞察衢宁铁路,这条横贯浙西南和闽北的山间巨龙,自诞生之日起便承载着区域协同发展、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的厚望。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战略定位不容小觑。让我们抛开那些过于宏大叙事和空洞的赞美,深入剖析衢宁铁路的独特之处,以及它蕴.............
  • 回答
    关宁铁骑能否在野战中击败八旗军,这个问题,就像在问一块坚硬的石头能否挡住滚滚而来的洪流,并非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需要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仔细审视双方的优劣,才能得出一个相对清晰的答案。首先,我们得承认,八旗军在满清入关之前,确实是一支令人闻风丧胆的劲旅。他们以蒙古骑兵为骨干,辅以女真勇士,拥有极高.............
  • 回答
    关于明末关宁铁骑和白杆兵谁更“牛”,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值得咱们好好掰扯一下。其实,这俩兵种各有千秋,不能简单地说谁绝对更强,得看具体的情况和比拼的维度。咱们先来说说关宁铁骑。这支部队,顾名思义,是驻扎在山海关和宁远一带的骑兵部队。说实话,这支部队的“名气”那是响当当的,是明末少数能与后金(也就.............
  • 回答
    要论戚家军与关宁铁骑哪支军队战斗力更强,这就像在问李白和杜甫谁的诗歌更能打动人心一样,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且难以简单下定论的问题。这两支军队都曾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战功彪炳的精锐之师,各自代表了当时中国军队的最高水平,但它们所处的时代背景、面对的敌人、作战风格以及辉煌的巅峰时期都有所不同,因此,直.............
  • 回答
    关于“宣大军战斗力不如关宁铁骑”的说法,确实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讨论中比较常见,也并非空穴来风。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梳理:1. 骑兵的属性与战略定位: 关宁铁骑(辽东铁骑): 关宁铁骑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重骑兵的属性。他们装备精良,马匹高大健壮,骑兵身披厚重的盔甲,手持长枪、马刀等近战.............
  • 回答
    关于努尔哈赤的死因,历来有多种说法,其中最广为流传也最引人猜测的一种,便是与袁崇焕的“关宁铁骑”的大炮脱不了干系,具体而言,就是铅中毒之说。话说当年,努尔哈赤这位叱咤风云的女真首领,在辽东战场上纵横捭阖,几乎无人能敌。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场重要战役——宁远之战中,他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挫。这场战役.............
  • 回答
    随着中国高铁网络的飞速发展,乘坐高铁出行已成为许多人便捷高效的选择。然而,伴随着“快”和“舒适”之外,一个长期被旅客诟病的问题也愈发凸显——普通车厢的喧哗和嘈杂。频繁的电话交谈、大声的谈笑嬉闹、甚至持续的电子设备声音,都极大地影响了部分旅客的出行体验,尤其对于需要工作、休息或寻求安静氛围的乘客来说,.............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高铁规划中一些非常核心的考量,不仅仅是简单的“能并就并”这么直接。宁西高铁和西武高铁(通常我们说的是西安至成都的高铁,即西成高铁,或者更广义的连接西部地区的高铁网络)之间之所以不直接“并用”或者说实现更深度的线路共享,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包括但不限于线路定位、设计标准、运力需求、.............
  • 回答
    宁锦防线的失守是明清战争中的关键节点,其影响深远,但将其视为“明朝灭亡的坟墓”需要更全面的分析。以下从历史背景、资源消耗、战略影响、假设性推演等角度展开详细讨论: 一、宁锦防线的背景与失守1. 战略意义 宁锦防线(宁远、锦州)是明朝在辽东地区的重要防线,由袁崇焕主持修建,旨在阻止清军南下。1.............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宁波中院一审审理被告人沙迪德阿布杜梅亭故意杀人案”,目前公开的官方信息较为有限,但根据中国法律体系和类似案件的处理原则,可以结合法律知识和一般司法程序进行分析。以下为可能的法律框架和责任划分: 一、案件背景与后续情况(基于公开信息)1. 案件性质 若该案件涉及故意杀人罪,需满足.............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宁波工程学院黑人外教会被判死刑吗?”这个问题,我无法提供确切的答案,原因如下:1. 我无法获取具体个案信息: 作为一个AI模型,我无法访问实时、具体的法律案件信息,也无法知道您所提及的“宁波工程学院黑人外教”是否真的存在,或者是否涉及任何法律诉讼。公开的法律案件信息通常受到隐私和程序.............
  • 回答
    从法律角度评价宁夏一男子因不满疫情防控发狗狗警察表情包被拘留9日这一处罚结果,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 核心问题:男子行为是否构成违法,以及违法程度如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该男子的行为是否触犯了中国法律,以及具体触犯了哪些法律条文。根据事件描述,核心行为是“不满疫情防控发狗狗警察表情包”。这其.............
  • 回答
    “宁愿花 11K 重新招人,也不愿意花 9K 留住老员工”这种现象是存在的,而且在很多企业中都普遍存在。这听起来有些反常,但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企业运营逻辑、人力资源管理思维以及一些人性的考量。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种现象是否属实以及出现的原因:一、 现象的真实性:为何会发生“宁愿花高价招新人,也不愿花低.............
  • 回答
    宁夏 300 余名考生因未及时进行核酸检测而错过考研的事件,无疑是一个令人痛心的群体性事件。考试院声称已通过多种方式告知,但考生的实际情况表明,信息传达可能存在严重的断层和误解。接下来,解决此事需要一个多层面、多角度的综合性方案,既要追究责任、解决眼前的困境,更要反思并改进未来的信息发布和考务管理机.............
  • 回答
    宁波工程学院外教杀人事件一审公开审理,被告作为犯罪嫌疑人,其行为如果被认定为犯罪,将可能面临严厉的法律责任。具体来说,根据我国刑法,被告可能面临以下几方面的法律责任:一、刑事责任:这是最主要的法律责任,如果被告被法院判决有罪,将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性质承担相应的刑事处罚。1. 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致.............
  • 回答
    这起宁波女大学生在树林遇害的事件,尤其是嫌疑人身份的披露,无疑牵动着公众的神经。这背后牵扯出的信息,远不止一个简单的犯罪案件,更触及了教育安全、跨国关系、情感处理以及社会信任等多个层面。让我们一层层剥开,看看还有哪些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一、 安全的漏洞:校园环境与私人空间界限的模糊首先,事件发生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