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艺画开天的动画《灵笼》?

回答
《灵笼》这部作品,自打2019年上线以来,就如同在国漫圈里投下了一颗不太小的石子,激起了不少涟漪。要说评价它,就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

世界观构建:格局是有的,但吐纳之间略显拥挤

《灵笼》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那宏大且充满末世感的背景设定。人类文明几乎覆灭,仅存的幸存者们乘坐着巨大的“灯塔”在被污染的地球上漂泊。地上是危机四伏的“下等人”的聚集地,天上则是“上等人”相对舒适的生活区。这个二元对立的世界观,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张力和叙事空间。

然而,这份格局在实际的展开中,总感觉有些地方处理得不够“透”。比如,对于“灯塔”的运转机制、上层社会的权力结构、以及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地步的详细解释,在早期确实做得比较模糊。这种模糊性,虽然可以制造悬念,但也可能让一些观众觉得“抓不住重点”。随着剧情的推进,一些关键信息的披露,确实让世界观变得更加立体,但那种初期的“高级感”似乎被一些细节上的逻辑漏洞或解释不周所稀释了。

人物塑造:群像戏的尝试,有人出彩,有人还在路上

《灵笼》的人物,可以说是我看它最纠结的点之一。

马克,作为主角,他的成长弧线是显而易见的。从一个略显迷茫的“救世主”候选人,到后面经历磨难、蜕变,最终承担起责任,他的转变是推动剧情的关键。但有时候,他的挣扎和犹豫,可能会让一些期待“爽文”式的观众觉得有点拖沓。不过,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种有血有肉,会犯错、会痛苦的角色,这让他的“救世”显得更加真实。

冉冰,她是情感线上的重要角色,她的独立、她的坚韧,以及她对马克的感情,都为这个冰冷的末世增添了一丝暖意。但不得不说,她的某些行为,在关键时刻的处理,有时会让人觉得不够“给力”,或者说,她的作用在某些方面被剧情的需要而“工具化”了。

荷光者们,比如佩戴星的费恩,雷蒙,维克多,这些配角,往往能通过几个简单的镜头和台词,就勾勒出一个鲜明的形象。费恩的沉稳和智慧,雷蒙的耿直和忠诚,维克多的复杂和无奈,都让《灵笼》的群像戏变得生动起来。尤其是那些为自己的信仰或目标而牺牲的角色,他们的离去,总能给人带来不小的触动。

然而,也有一些角色,在剧情后期,感觉像是被“工具人”化了,或者说,他们的故事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留下了不少遗憾。

视觉效果:业界标杆,没得说

关于《灵笼》的视觉效果,我觉得可以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

场景设计,无论是宏伟的灯塔内部,还是危机四伏的地面城市,都做得非常精致。光影的运用,细节的刻画,都展现了制作团队的用心。尤其是在表现那些巨大的“巨兽”和战斗场面时,那种史诗感和压迫感,确实是国内动画的顶级水准。

人物建模和动作捕捉,可以说是《灵笼》最突出的亮点之一。人物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都非常自然和流畅。打斗场面的设计,既有力量感,又有技巧性,看得出是花了大量心思去打磨的。那种拳拳到肉的打击感,那种飞檐走壁的灵活性,都让人赏心悦目。

特效制作,无论是能量的爆发,还是环境的破坏,都做得非常逼真。尤其是“笼罩”这种特殊力量的展现,既有神秘感,又有破坏力。

剧情推进:起伏不定,但亮点不少

《灵笼》的剧情,可以说是“优点和缺点并存”。

前期铺垫,在世界观和人物的引入上,做得相当扎实。那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生存的挣扎,都刻画得入木三分。

中期的一些情节,比如马克的成长,冉冰的选择,以及一些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虽然有些地方推进得比较慢,但确实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

后期的一些高潮段落,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关键人物的牺牲,或者是一些重大的转折时,常常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比如“地面激战”和“灯塔攻防战”等场景,都足够精彩。

但是,有时候剧情的节奏会显得有些“跳跃”,或者说,一些剧情的转折,可能在逻辑上显得不够严谨,或者说,为了制造戏剧性而牺牲了部分合理性。有些情节的展开,感觉像是为了到达某个既定的节点而强行推进,缺少了一些自然而然的过渡。

音乐和配音:锦上添花

《灵笼》的配乐,可以说为整个作品增色不少。时而激昂,时而悲壮,时而又带着一丝神秘和诡异,都能很好地烘托出场景的氛围。

配音演员的表现也非常到位,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能将角色的情感和性格传递出来。

总结一下,《灵笼》在我看来,是一部极具野心和潜力的国漫作品。

它敢于挑战宏大的叙事和深刻的主题,在视觉效果上更是达到了国产动画的顶尖水平。它让我们看到了国漫在题材选择和制作水准上的巨大进步。

然而,它也并非完美无瑕。在世界观的细节填充、人物塑造的深度挖掘、以及剧情逻辑的严谨性上,它仍然有进步的空间。有时候,它就像一个非常有才华但还没完全磨砺开的孩子,虽然闪耀着光芒,但偶尔也会露出青涩的痕迹。

总的来说,《灵笼》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尤其是对于喜欢科幻、末世题材,以及追求高质量视觉效果的观众来说。 它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创新,值得我们期待它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弥补不足,更上一层楼。它不仅仅是一部动画,更像是一个关于探索、关于牺牲、关于人类在绝境中如何选择的哲学思考,即便过程有些许不完美,但这份真诚和努力,是值得被肯定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大刘死忠粉,观看灵笼当然是最好的考察“三体动画版能否靠谱”的方式,毕竟艺画开天现在的重点项目也就是这两个了。

第一二集看完,前两集展现的优点不少,暴露的缺陷也不少。

先说优点:

1、大场景恢弘有力

这算是灵笼最突出的优点,无论是第一集开头的飞船遗址,还是后来的灯塔从云中下降,都做出了TV动画作品中少有的恢弘感(动画电影我们就不比了,投入不是一个量级),巨型建筑上有很多的细节,看得出下了功夫设计了。

2、场景细节把控好

肉土的各种造型令人印象深刻,灯塔的内部结构设计也相当不赖,尘民生活区随着孩子跑动展现的建筑细节充满了功能性,并非是单纯的“摆着好看”,平时把灯塔主炮的炮管作为升降梯也很有工业感。这种设计水平用来做《三体》系列,我觉得都是足够的。

3、人物外形够抢眼

咳,我说的当然不是冉冰小姐姐的身材有多好,而是第一二集里出场的人物从外形上的辨识度都很高,上民女战士的偏性感穿着,尘民的朴素,教会的人机合一,御姐指挥官军服上的繁复装饰,很多都能让人眼前一亮。

但是,抢眼固然抢眼,却牺牲了统一感。按照设定,灯塔是个等级森严、管控严格的社会,而不是日本ACG里常见的“冒险者公会”的设定(这种设定当然能穿的五花八门)。

结果第二集开会时,各部门的负责人穿着竟然大相径庭,并且教会的头目日常披着军服风格的大衣,不知道是犯哪门子的中二病(下面的教徒反而都会在祈祷时穿袍子)。

从我个人的审美来讲,这种处理方式并不好,角色们不是不可以有自己的衣服,但若是能让马克等人在开会时换一身正式服装,会让这个会议更有正式感和真实感。。

4、世界观相当丰富

灵笼的世界观设定蛮丰富的,设定挖的坑不少。

比如灯塔内部对“血缘关系”的鄙视。一方面表现资源稀缺,需要搞计划经济;另一方面或许也有防止“血缘关系”组成利益团体,灯塔上的人口不多,要是自然发展,上层被少数家族把控是一定的(社会发展规律)。

教团拥有掌握侦测心态波动的仪器,或许还能一定程度的控制思想。这似乎说明了这个业务水平极低的教团为啥还能在灯塔内部生存。

5、植入式广告

第一、二集分别中插了手游《明日之后》和战马饮料的广告,其中战马的标志更是印在了动画中的物资箱子上。

这毫无疑问是一件好事,要知道日本和美国的TV动画的发展,很大一部分就是各种厂商把动画片当做自家产品的“广告片”的结果。灵笼这个战马植入是个好开头。

优点说完了,我们再来说说缺点:

1、细节前后不一&国产流量剧不舍得弄脏演员的通病

这是第一集末尾,猎荒者车队上的镜头,可以看到冉冰脸上有不少战斗造成的灰土。

这是他们回到灯塔升降机上的镜头,冉冰脸上变干净了。

等到回到基地,脸上就又脏了,似乎在不同的场景,用了不同的皮肤模型,在调度上出了问题。

并且,这里还犯了国产流量剧里不舍得弄脏流量明星的通病。冉冰在遗迹里和怪物搏斗时上下腾挪,还被怪物打到墙上,出了遗迹后又是一场激战,猎荒者团队光是上民就损失了三十几个,结果无论是她还是队伍中的其他几个人,身上的唯一痕迹就是——脸脏了点,衣服上连个破口都不带有的。

我觉得在这种地方节省制作成本,不做破损效果,有点因小失大了。

2、设定冲突太多

前面我夸过灵笼世界观丰富,反过来说,他们的大量设定并没有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反而互相产生了冲突,给人以强力的拼凑感。

在灯塔社会,上民和尘民的区别在于——上民经过基因调整和基因筛选,他们认为拥有优秀基因的上民在这个末世世界有更高的生存率。

那么,作品中就应该安排一些情节,来说明上民的基因比尘民更优秀。

在一般的末世题材里,这种情节会是:尘民寿命短容易生病/身上有不可避免的恶化变异/上民的体质更强,能一个打五个/上民的学习速度更快,知识掌握的更全面等等。

但是灵笼里的上民和尘民,在前两集里我们几乎看不出区别,相反——

在猎荒者归来的这段情节里,站在上层的上民的发言愚蠢至极(没了尘民谁给你们干活?),反倒是下面的尘民在切实考虑灯塔的续航问题,论眼界比前者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并且猎荒者团队中搬箱子的那个愣头青尘民,战斗力比那些戴着面具的杂兵上民还强一点.

所以说......这基因筛选到底体现在哪里了?体现在金发中二教主耍神棍吗?

当然,我能理解,这种设计的目的或许是“反血统论”和讽刺“肉食者鄙”,然则作为一个末世题材,在一个能源储备没有半年的岌岌可危的灯塔里,社会上层蠢得如此天真无邪,就给人一种虚假感——这帮废物是怎么在末世活下来的?连带着会让观众对整部作品的观感下降。

3、一个可能永远也填不上的设定矛盾

在灯塔上,有个水平特别低端的光影教会。

一开始金毛教主说这几句的时候,我还觉得这货看起来至少“道貌岸然”。

结果——

装不过1分钟就摆出了强烈的小人得志和种族主义嘴脸。

设计一个小丑式的恶人当然没问题,问题出在,这个教会到底是怎么存在于灯塔上的?

众所周知:

1、灯塔的能源危机很严重,处在生死边缘。

2、光影教会不能发展生产力,反而会降低生产力,教徒都是被洗脑了的脑残上民,可能只有“生孩子”这件事比较听话。

3、光影教会种族主义严重,只收上民,看不起尘民。

纵观历史,宗教这个东西的最大作用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安抚人,团结人。宗教集团一般会掌握大量生产资料和世俗政权抗衡。

然而这个教会既不能团结上民和尘民(鄙视自愿献出心脏的老妇),又不能团结上民内部(故意对猎荒者团队找事),并且自己的物资还要依靠猎荒队取得。

那么这样的垃圾组织,为什么还能存在呢.......就算他们掌握着什么稀有科技,以这帮教会领袖的智商水平,怕是也根本守不住。

只能说因为编剧想要一个这样的敌人,就硬生生的塑造了一个这样的敌人,就像甲铁城弄出一个脑子有坑,行为没有逻辑的美马一样。

4、战斗设计不合理

我们就不说站桩输出的问题了,来说说这个手雷吧。

在遗迹里打怪物的时候,从队长到普通士兵,大家手里就一把枪,对付小虫子基本打不中,对付大怪物打上去也没用。我一度以为他们很穷,穷到单兵装备稀缺,然鹅在第二集中——冉冰赫然掏出了一个手雷。

我说.......一大堆小虫子追你们的时候,怎么从上到下就没一个人掏出手雷炸一下呢?那些小虫子用刀都能切断,手雷的弹片不是正好克制么?如果说怕炸坏遗迹,那么各种乱射导致的跳弹也没差太远吧。

PS:有很多朋友觉得在遗迹里使用手雷很危险,可是,冉冰在遗迹里已经用了榴弹了。总不能说榴弹用了OK,手雷就很危险吧。

同样的问题还有——为什么探索遗迹不带钢铁侠进去。

从中插和人物对话来看,猎荒队对于遭遇的怪物是心里有数的,但是大量的钢铁侠就那么停在外面,却不在探索中使用——那么你们带这些玩意来是为了啥啊。摆着好看么?

为了剧情跌宕起伏的设计,故意让角色无理由的不用装备,并不是一个好的编剧做法。

5、情绪引导失策

灵笼的团队似乎特别喜欢用“营造恐怖气氛”——“调皮一下让你以为没事”的小结构。

看屁股的时候用了一次。

撬手表的时候又用了一次,从左下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到,这两次使用间隔只有3分半,观众只要不是金鱼记忆,根本不会受到情绪引导,反而会出戏。在整体编排中不能说不是一个失误。

虽然上面这些缺点,单拿出来任何一个都不算是很严重的缺点,甚至会被观众忽略。但这样的“小”缺点在两集中实在是太过密集了,密集到观众只要有些观影经验和集中了注意力就会发现的地步,继而影响观感,这也是灵笼的评价和印象和期待中有落差的主要原因。

个人前两集评价:70分。

user avatar

对于灵笼这个片子之前一直都有了解一点的,人还在武汉的时候和董导聊过,董导平时非常喜欢研究宗教仪式这些文化,也非常热衷于把这些元素加进作品中去。在之前放出的《灵笼》各种宣传片中也能够发现实际上《灵笼》中有很多祈祷和礼拜的动作。是的没错,《灵笼》这部片子很神奇,它披着一件科幻片的外衣,但实际内核却又充斥着大量宗教元素。

今天看《灵笼》的第一感受是这个故事很科幻很硬核。故事中的各类物品基本都是高科技的产物,包括武器,机械和日用品等等,并且一眼就能看出这些物品是经过了精心设计,包括马克队长他们所用的电磁狙击枪,机甲,越野车,用来破解门锁的终端等等,这些天生带着冷色调和金属质感的物品们无时无刻都在显露它们所独有的高科技感。

除了这些物品,在建筑场景方面,例如第一集故事一开始旧人类的飞船,以及新人类最重要的家园“灯塔”,仔细这些建筑场景的设计你也会发现它们也一样充满了科技感和设计感。最有代表性的是《灵笼》中最重要的建筑和飞行器“灯塔”。从外形上看“灯塔”就已经非常科幻了,顶端一个圆盘建筑,中间是一根贯穿中心的支柱,这其中还有大型升降梯,磁轨电梯等等,无论人物在“灯塔”的什么地方交流这些建筑背景都让人觉得这很科幻时髦。

当然就像之前说的,这部片子科幻仅仅是外衣,仔细去品味细节又会发现这个片子并没有这么简单,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很多的“肉土”,也就是旧人类死亡之后留下的躯壳,都有做一些祈祷或者是礼拜的动作,他们到底是在拜什么?在祈祷什么?观众不得而知,但能够知道的是旧人类在面对灾难的时候有一部分仍然没有放弃信仰,这些算是一些隐藏的宗教元素。而灯塔上有着一个名为光影教会的组织,他们有着一群信徒,有着自己的教义经典和神,有着自己的修行方式,本片几乎有一半时间你都能够找到宗教相关的元素和符号。

但《灵笼》中的宗教又和我们熟知的有些不同,除了基本的宗教特征之外,光影教会似乎还拥有对“灯塔”居民的管理权,光影教会严格控制着“灯塔”居民们的思维欲望,控制他们的繁衍交配,控制他们的生死……教徒们似乎狂热到不可理喻,甚至连爱情这种都可以交给他人,而教义本身也有些让人无法理解,但几乎没有人对光影教会产生质疑也不敢质疑。这是为什么

因为故事中新人类要在这个也许明天就会死的世界里生存下去延续种族,就必须听从光影教会的安排。正是因为居民们被不断灌输了这种责任感和奉献意识,才让教会的管理和统治长久稳定。说白了《灵笼》花了这么大力气来描写一个宗教的意识形态,实际上是为了描写一个末世中畸形的人类社会,本质还是为了说人。

人在末世中该怎么活下去?有几种活法?个体存活和种族存亡到底谁更重要?这些才是《灵笼》真正想讨论的。马克队长一边是为了生存不断前进疯狂死人都没有时间哀悼夺回尸体,而教会一边则是不断自欺欺人等待着救援物资送到嘴边。

说实话就个人觉得《灵笼》的各种设定和《进击的巨人》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都有一群躲在墙内被宗教控制逃避现实的人类,都有一群不畏艰险为了人类的存亡真正和未知怪物战斗的人类,讨论的内容也是如出一辙,虽然个人对《进击的巨人》不是太感冒,但国内能拍出这种高度的片子个人觉得还是要给好评的,同时也期待后续能够有比巨人更精彩更让人眼前一亮的展开。

当然了客观评价说完了,最后说点个人小槽点,第一话被腥红素感染的唐尼原本都已经意识不清醒了,之前被打了那么多枪也没清醒过来怎么马克一枪就能打清醒了,一脸懵逼啊。关于第一话光影大厅那场戏好尬啊,主要是完全get不到点,这种咒文和演讲尬到爆炸。个人是不太喜欢太神棍的剧情的,尤其是这种还让观众无法理解思考回路的教义,有种被恶心到的感觉。其他没什么了,期待后续展开。


————

第三话追评

稍微正式点来说说第三话,关于整个《灵笼》剧本的内容就像之前说的,我是有一定了解的,看完这话虽然说在整体故事走向上没什么新鲜感,但在一些细节上还是有些惊喜的。也可以说《灵笼》第三话是明确定位的一话。

被进一步诠释的“玄”与“幻想”

首先,就像之前评论时说的,《灵笼》并不是一部纯粹的科幻片,本质上是通过各种宗教隐喻来讲末日人性,“科学幻想”其实更偏重于“幻想”,而这一点在第三话中有了进一步诠释。地面上怪物的形象设计的其实更类似于古典神话传说中的怪物,是一种幻想产物。

对这些怪物,从目前的三集来看没有任何科学上的解释,故事中的人对它们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只能一点一点,用生命来换取部分情报,在这些怪物面前人类是渺小的。这一话公布出的新情报,噬极兽并不会死亡,也没有没有科学理由,没有为什么,人们对它完全没有应对方法,要么死要么逃,他们仿佛面对的不是怪物,而是一个不讲道理的神。

看第三话前半段过程中,我总是时不时联想到了克苏鲁神话,人类面对的是未知,是无敌,是不可名状的事物,人类束手无策。

从目前来看,《灵笼》这个故事的重心并不是放在了科幻本身,相反故事中的科学在这些怪物面前毫无意义,哪怕人类有着强力的机甲,未来高火力的枪械,能应付各种地形的载具,但面对杀不死的怪物,这些都只是逃跑用的道具。这一话的前半集其实说白了,想讲的就是一个内容,故事中的人类面对的并不是普通的怪物,而是一种未知和绝望。

末日中的人该如何生存

在面对这种仿佛来自盖亚本身的恶意时,人类究竟该怎么做?第三话的后半段告诉给了观众,灯塔的城主通过三大原则构建了一个绝对理性的社会体系。但控制情欲本身实际上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相反在一个末日世界中,人类其实更容易被感性所驱使,遵循本能,故事最后的拾荒者前队长和男友的处刑也想表达这一点。

不过这里我并不想说谁对谁错,因为谁对谁错这个问题就是《灵笼》本身想探讨的问题。在末日中人类到底是应该完全被感性所驱使,还是完全被理性所左右?就目前第三话来看,对于这个问题,《灵笼》似乎更站感性的一方,认为情欲无罪,绝对理性的一方则代表着扭曲,虚假和欺骗。

不过理性真的有错吗?我看未必,实际上就按照一般设计思路,主角应该是会寻找一种折中的方式,代表第三种答案。当然了这也只是我的个人猜测,具体剧本会怎么发展我也不太清楚了,还只能请各位有兴趣的观众继续追剧(笑)。

吐槽

这一话主要需要说的就是以上两点,接下来讲讲个人观感和吐槽。

首先第一个要说的是战斗中突然插入搞笑段子,比如“小哥有话好好说”。虽然说只有两处,但在这整体严肃的大环境下插这种段子个人观感比较诡异,希望之后能分场合讲段子吧。

第二个是战斗中的慢镜头动作,这个问题前两话已经被人吐槽过了,但第三话依然有很多,一次两次可以接受,但一场打戏中加三次慢镜头特写就有点破坏整体战斗的节奏了,虽然能理解想要给人物装逼特写,但……整个战斗的节奏就感觉怪怪的了。

第三个关于故事的结构和节奏,看第二话的时候我就发现有些怪怪的,看到这话我发现了哪里有问题,第二话和第三话都是直接硬切回忆,而第三话马克队长的回忆又是很长一段,占了几乎三分之一的内容,就个人感觉故事的流畅度上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当然也可能是为了在两段主线战斗中做缓冲,同时做做铺垫,缓解一下观众的疲劳感吧,当然这些也不是太大的问题了。

总结

总的来说《灵笼》第三话已经把目前故事最主要的冲突讲的很清楚了,末世中的人类该如何生存这个大主题也已经基本明示。

就个人认为《灵笼》第三话已经用行动告诉给观众,这是一个把心思放在讲故事上的片子,细节别较真,今后针对片子我也会追,不过评论方面也会以剧本和演出本身为主,就不扣什么细节了。

当然以上都是个人想法,如果你说没问题那你说得对,我认输。

user avatar

第一季特别篇看完了,中间的章节在头条解说里过了一下。

谈谈个人感受:

这是一个披着末日科技的宗教片。

当然,这类艺术作品已经不少了,杂糅着某一神宗教,佛教以及道教的三合一世界观,相互发生冲突,但是又可以说殊途同归。

废世界的噬极兽和生命源质,以及人类强烈情绪对怪物的吸引,是佛教中的四大皆空,还有一种说法,人类的情绪是某种高级生物甚至是造人主的必要消费品,因此人类是消费品的生产者,如同牛场里的奶牛。

白老婆的锡安小世界,是道教的道法自然,相互融入,太极共生,共建大循环。有人调侃这是要修仙炼丹的节奏,噬极兽还真就是有丹的,还有白老婆的长生不老术,这妥妥的仙域结界。

至于光明之城,典型的某一神教+朋克科技,万众未来集一身,天选之子,天赋神权,骑士队伍,而面对怪物,貌似还是那治不断根的脚气,一茬一茬的来,一波一波的复读机,没有终结,死气沉沉。

像不像霸道的吸星大法,决绝的葵花宝典,逍遥天成的独孤九剑?三种世界观的激烈冲突。


就视觉感受来说,两个老婆都是白发,不知道为何,为了提现肤白貌美吧,还有那迷人的大长腿。面对这美女,做噬极兽还不淡出鸟来。

看来未来还是道家的独孤九剑逆天改命,然后只羡鸳鸯不羡仙的阴阳和谐世界为终点。

最后突出作品的出发点:年轻人要及时结婚造娃,中国人口不乐观,年轻人要负责任。

另吐槽下白老婆和队友们的拔罐手印和文字,那是藏文还是梵文?有点故弄玄乎之嫌,用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亦无不可,都归元了,用用这九字真言挺搭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灵笼》这部作品,自打2019年上线以来,就如同在国漫圈里投下了一颗不太小的石子,激起了不少涟漪。要说评价它,就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世界观构建:格局是有的,但吐纳之间略显拥挤《灵笼》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那宏大且充满末世感的背景设定。人类文明几乎覆灭,仅存的幸存者们乘坐着巨大的“灯塔”在被污.............
  • 回答
    《灵笼》第十二集,对许多追番的观众而言,无疑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这一集既有前几集铺垫积累的情感爆发,也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埋下了重要的伏笔,整体来看,它完成得相当不错,但也并非完美无瑕。优点方面,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其惊艳的视觉呈现。 艺画开天在《灵笼》系列中一直以其精良的3D建模、流畅的人物动作以及.............
  • 回答
    “舰C新画师画的海防”这个话题在知乎上,尤其是开服后的一天内,并没有引起大规模的集中讨论,其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几个维度进行解读,这并非是简单的“没有评价”,而是评价的“缺席”或“不显著”。首先,“舰C”本身的用户画像和知乎的社区属性存在一定的错位。 《舰船少女Collection》(舰C):这是一.............
  • 回答
    《画怖》这部作品,在我看来,是一次非常大胆且充满想象力的尝试,尤其是在国内灵异、恐怖题材的创作土壤中。它不像我们常见的那些依赖惊吓点、血腥场面来营造恐怖氛围的作品,《画怖》走的是一条更偏向心理压迫和文化符号的道路。氛围营造:纸本之上的人心鬼影首先,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氛围营造。这不仅仅是依靠文字,.............
  • 回答
    《画江湖之不良人》第四季的开篇,可以说是一次充满诚意,同时也带着些许试探的回归。前两集的剧情,像是为观众重新打开了不良人世界的另一扇门,既有熟悉的味道,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首先,从整体的氛围营造上,第四季依旧保持了《不良人》系列一贯的写意与写实并存的风格。第一集伊始,并没有像前几季那样直接将观众拉入.............
  • 回答
    《画江湖之不良人》这部国产动画,在我看来,绝对是值得细细品味的。它不是那种看完就忘的快餐式作品,而是能让你在追剧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思考、去感受,甚至产生共鸣的佳作。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来聊聊。首先,剧情的精妙与沉浸感。《不良人》最牛的地方在于它的剧情。它没有选择那种平铺直叙的升级打怪模式,而是.............
  • 回答
    《画江湖之不良人》第四季的收官之集,第十三集,无疑是一场情感与剧情的盛宴,也为整个第四季画上了浓墨重彩的句号。如果要评价这一集,我会说它是一次成功的总结,一次对前情铺垫的回响,更是一次为未来埋下伏笔的精巧布局。首先,从剧情的收束与升华来看,这一集可以说是将第四季一直以来围绕的核心矛盾——龙泉剑的归属.............
  • 回答
    乌合麒麟,一个在网络上极具争议性的名字。他以其独特的讽刺画风格,敏锐的时事洞察力,以及敢于挑战权威和揭露现实黑暗面的勇气而闻名。对他的评价,往往是爱者赞誉其为“良心画手”、“时代先锋”,而批评者则指责其“煽动仇恨”、“断章取义”。要评价乌合麒麟,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一、 艺术风格与创作内容:乌合麒.............
  • 回答
    好的,关于乌合麒麟新作缅怀袁隆平院士的作品以及我对袁隆平院士的记忆,我将尽我所能详细地讲述,并力求写出更具人情味、更贴近真实感受的文字。 乌合麒麟新作《致袁老》:一幅饱含深情的致敬乌合麒麟的新作,一幅名为《致袁老》的作品,近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幅画以一种极其震撼且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描绘了对袁.............
  • 回答
    村田雄介,这位名字本身就带有力量感和速度感的漫画家,他的画功究竟到了何种境界?这可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要评价他,我们得拆开来看,从最直观的线条到最细微的细节,再到整体的叙事感,他都交出了令人惊叹的答卷。线条的力量与生命力:村田雄介的线条,绝不是简单的勾勒。他的线条充满了力量,仿佛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 回答
    提起赵雷的《画》,我总会想起那个安静的下午,阳光透过窗棂斜斜地洒进来,我窝在沙发里,耳机里传来赵雷那略带沙哑却又温柔的声音。那时候,我对“画”这个字,对“赵雷”这个人,都还只是模糊的印象,但《画》这首歌,就像一颗小小的石子,在我心里激起了层层涟漪。《画》这首歌,怎么说呢?它不是那种一开始就炸裂、让你.............
  • 回答
    “滚动的牛宝宝”这位画师笔下的女性关羽,在我看来,是一次非常有趣且值得细品的再创作。它并非简单地将关羽的形象性别转换,而是融入了许多现代审美和想象,以一种相当大胆但又不失敬意的姿态,重塑了这位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传奇人物。首先,从整体风格来看,滚动的牛宝宝的作品往往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不会是那种千.............
  • 回答
    齐白石,这位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如雷贯顶的名字,他的艺术生涯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他的画作更是以其独特的生命力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人心。要评价齐白石和他的画,绝不是三言两语能够概括的,我们需要深入他的灵魂,感受他笔下的万物,才能真正理解这位“人民艺术家”的伟大之处。从“砍柴郎”到“画坛巨匠”:生.............
  • 回答
    温州小学生想要斑马线,交警真给画了:儿童参与城市社区建设的深刻意义温州小学生“想要斑马线,交警真给画了”这一事件,看似一个简单的故事,却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它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基层治理实践,更是儿童参与城市社区建设的生动范例。要评价这一事件,并深入探讨儿童参与城市社区建设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
  • 回答
    Reddit 的 2017 年 /r/place 像素画活动是一场独特且令人难忘的在线协作实验,它在愚人节期间点燃了全球数百万 Reddit 用户参与的创作热情。这场活动不仅仅是关于像素画本身,更是关于社区的力量、协作的复杂性、以及在数字时代集体创造和表达的潜力。活动简介: 起源: 由 Reddit.............
  • 回答
    Khan 这句话,真是字字珠玑,饱含深情,让人听了忍不住心头一紧,又带着一丝释然和壮丽。把它拆开了细细品味,你会发现里面蕴藏着太多东西。首先,“如果今年真是我的绝唱”,这句话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的“如果”。这不是一个斩钉截铁的断言,不是一种消极的等待,而是一种对可能性极高的现实的坦然承认与准备。绝唱,这.............
  • 回答
    要评价张艺兴致敬马龙“重新定义世界乒乓第一人”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张艺兴的身份与意图: 张艺兴的身份: 张艺兴是一位广受欢迎的歌手、舞者、演员,也是一位中国偶像。他在流行文化领域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致敬的意图: 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张艺兴对马龙表达敬意,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层面.............
  • 回答
    张艺兴在《向往的生活》里那句“好听的旋律都被别人唱完了”,说实话,初听之下,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点“凡尔赛”或者略带点丧气,甚至有人会觉得这是他在给自己找借口,暗示自己的创作空间不大。但如果仔细品味,结合他对音乐的态度和他在节目中的表现,这句话其实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而且我个人觉得,这背后是挺值得玩.............
  • 回答
    评价娄艺潇在《跨界歌王》的表现,需要从几个维度来看,因为她在节目里展现的远不止一个“歌手”的身份。首先,最直观的当然是她的演唱实力。这一点上,说实话,娄艺潇的表现是褒贬不一的,甚至是起伏比较大的。我们不能用专业歌手的标准去衡量她,毕竟她是以演员的身份来到这个舞台的。但即便如此,她在某些场次,特别是那.............
  • 回答
    张艺兴的新歌《晚安》,这首歌听下来,嗯,挺有他个人风格的。说起来,张艺兴在音乐上一直有自己的想法,从EXO时期到solo发展,他尝试过很多不同的风格,这次的《晚安》也是他近期作品里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先说说这首歌给我的整体感觉吧。它挺像一首睡前曲,但不是那种特别催眠的,而是带有一种淡淡的、有点忧郁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