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可以自卑到什么程度?

回答
一个人能有多自卑?这个问题,就像在问一个深不见底的井有多深一样。自卑,它不是一种单一的情绪,而是一张网,一张细密却坚韧的网,将一个人牢牢困在自己构建的“不够好”的牢笼里。

我们先从最表层的说起。一个人会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比如,看到别人演讲滔滔不绝,自己一上台就腿软,大脑一片空白;看到别人身材匀称,自己就觉得自己胖得没法见人,连买衣服都挑不出满意的;听到别人谈论自己专业领域的成就,自己就觉得自己是个门外汉,什么都不懂。这种程度的自卑,其实很多人都有过,它像是一片阴影,偶尔笼罩一下,但不至于完全遮蔽阳光。

但自卑可以比这更深。它可以渗透到最根本的自我认知里。一个人开始相信自己是“本质上”有缺陷的。不是某一方面不如别人,而是自己整个人就是有问题的。这种信念会扭曲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他会无时无刻不在寻找证据来证实自己的“不够好”。

比如,有人夸奖他,他不会觉得高兴,反而会怀疑对方是不是在敷衍,或者是不是有什么目的。他会想:“他肯定是在假装夸我,其实心里觉得我一无是处。”就算同事给了他一个积极的反馈,他也会立刻在脑海里搜索出自己工作中的疏漏,然后放大它,觉得别人之所以夸他,只是因为还没发现他更大的错误。这种“我不好”的信念,就像一个过滤器,过滤掉了所有正面的信息,只留下了负面的。

这种程度的自卑,会让一个人变得非常小心翼翼,甚至可以说是“卑微”。他在社交场合,会尽量隐藏自己,不敢发出声音,害怕自己说错话,丢人现眼。即使有机会表现自己,他也会因为害怕失败而选择退缩。他可能会把责任推给自己:“我能力不够,做不好。”但这背后,其实是他无法承受别人的失望,更无法承受自己对自己失望。因为他已经内化了“我不配成功”的信念。

更极端的情况是,自卑会发展成一种“自我毁灭”的倾向。这个人可能会主动去犯一些错误,或者故意去做一些会让自己失败的事情。这不是因为他真的想失败,而是因为在他看来,失败是预料之中的结果,是他应得的命运。他甚至会从这种失败中获得一种病态的“安全感”,因为这印证了他“一无是处”的认知。

想象一下,一个人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摆在他面前的是各种机会,有光明大道,也有弯弯曲曲的小路。一个自卑的人,可能会盯着那条最难走、最可能让他跌倒的小路,并且坚信自己只能选择那条路,甚至主动走向那条路。因为在他心里,光明大道是留给那些“优秀的人”的,而他,不配拥有更好的选择。

在这种极度的自卑下,人甚至会觉得自己不配活着。这不是夸张,而是当一个人将自己定义为“毫无价值”的时候,生命本身的意义也会被剥夺。他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是一种负担,给家人、给朋友、给这个世界添麻烦。他会避免和人产生任何深度连接,因为他害怕一旦被真正了解,自己的“不堪”就会暴露无遗。

举个例子,一个从小可能受到过一些不好的经历,或者长期被批评指责的人,他的自卑可能会根深蒂固。他不会相信任何人对他的善意,会觉得别人对他好都是别有所图。他可能会故意回避社交活动,因为他觉得自己在人群中格格不入,就像一个异类。即使有人主动示好,他也会出于本能地保持距离,用冷漠或攻击性来伪装自己的脆弱。

这种人,在别人眼中可能看起来很孤僻,很傲慢,甚至难以接近。但只有他自己知道,那层坚硬的外壳之下,包裹的是一个多么害怕受伤、多么渴望被认可,但又深信自己不配被认可的灵魂。

他可能会花很多时间去分析别人的表情、言语,试图从中找出自己被讨厌的证据。一点点的批评,在他那里会被放大成千百倍的否定。一句无心之语,可能让他一整天都耿耿于怀。他活在一个充满潜在威胁的世界里,而这个威胁,往往来自于他自己的内心。

更可怕的是,这种自卑可以让人在机会面前,自己扼杀掉自己。一个能力很强的人,可能会因为觉得自己“不够格”而不敢去申请那个更好的职位;一个对某人有好感的人,可能会因为觉得“对方看不上自己”而不敢迈出一步。最终,他的人生轨迹,会被这种无形的力量,一步步地推向平庸,甚至更糟。

这不仅仅是“不自信”,这是对自我价值的彻底否定。它像一种慢性毒药,侵蚀着人的生命力,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枯萎。一个人能有多自卑?我想,直到他连为自己辩护的力气都没有,直到他觉得连“存在”这件事本身都是一种错误,我想,那就是自卑的极限了吧。而可怕的是,很多人,就在这样一种看不见的痛苦中,一点点地消磨着自己的生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学有一个白富美室友。前凸后翘,唇红齿白,妆容精致。

有次她洗完澡出来,穿着蕾丝的黑色性感睡衣,皮肤白皙透明,趴在桌子上跟我们说话,那仪态,令我一个女生都心跳不已,不敢直视。

期末她提前离校了,剩了一堆花花绿绿的小瓶子在桌子上。我回寝室看到了,好奇拿起一瓶晃了晃,还有小半瓶呢,就问其他室友,她真的不要了吗?她们说是。我每瓶都拿起来看,有爽肤水,身体乳等等,都剩的不多,挑挑拣拣,越来越舍不得放下。

我从小镇上来这座城市上学,18岁才知道用洗面奶,穿的大多是街边摊买的一二十块的裙子T恤,每月生活费小几百,从来舍不得买贵点的护肤品。那些牌子我摸都没摸过,也是第一次知道有身体乳这个东西。想起她那白皙光滑的肌肤,我不禁感叹这才是精致的女人啊。于是我把这些东西都捡来自己用了。

尤记得第一次用那瓶身体乳时,那种激动、期待、兴奋的心情。

可是我也永远也忘不了,当我把别人扔掉的东西归为己有时,其他室友沉默、观察的眼神。

可当时,那种占小便宜的强烈冲动战胜了我的自尊。

后来,我再看见这位白富美室友时,更觉得抬不起头来。也很少跟她说话了。我就像个小丑,偷偷捡着女神不要的垃圾给自己用。

其实我家境并不是很差,父母都是教师,收入稳定。可他们从来不舍得给我花钱打扮,零食玩具更是极少,中学前都经常穿着我妈妈的旧衣服去上学,被同学嘲笑。不会看季节穿衣,反正有什么衣服就乱穿,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到冬天就像绿巨人似的变异,手指头、脚趾头都生冻疮,又冷又痛又痒。看课外书要去老师家看,家里没有。大学后看到别人去拍艺术照,我也想给自己20岁的礼物,可爸妈一听要一千块马上就拒绝了。三十岁结婚时才终于拍了人生第一套艺术照。潜意识里我觉得自己很穷。以至于住校读书后有了一定自由,在学校更是省吃俭用,以一顿饭只吃两块钱为荣。我觉得生活费花得少了,爸妈一定会很开心,会夸奖我。工作后第一次花800元买了一双皮靴,才终于知道了冬天不生冻疮的滋味。

我爸爱喝酒打牌,脾气暴躁,对我动辄打骂,理由转头就忘。从不关心我的想法,却总约束我笑不露齿,温柔乖顺。

这也许就是自卑的来源吧。


刚刚结束了一次公开场合讲话,一个四五十人的会议。到我发言时,尽管昨晚练习了五六次,但发出声音的时候还是颤抖了,气喘窒息,一句完整的话都讲不出来。一段两三分钟的发言,数次中断,安静的会议室里只有我带着哭腔的声音。那些平常与我友善交谈的同事,现在都仿佛深窥了我的内心,发现了一个卑微渺小的灵魂。

这样的情况从小学朗读课文就开始了,中学加剧,大学彻底隐藏自己,工作后的每一次公开发言都像上断头台一般,我知道自己一开口就会失去对身体的控制,无论之前做了多么完备的努力。因为害怕开口讲话,抗拒酒局,不喜欢集体活动,为此放弃了各种晋升机会。数年工作职务都没有起色,同届进单位的是领导或者高级岗位了。别人疑惑我为什么不去争取,我就笑笑说现在的岗位也挺好的。领导埋怨我不喝酒、不融入集体、不爱表现,也许是为我好,但说多了,我也就只能沉默,或者回答自己性格就是这样子,没法改。

小时候父亲经常在饭桌上呵斥我、打我耳光,因为我很早就吃完饭了想离开饭桌,而他还要喝酒聊天,说我给他丢人了。

中学给父母说了自己无法公开讲话的困惑,父亲说:你太虚荣了!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了。除了恨铁不成钢,他们也帮不了我什么。妈妈也是社恐,酒桌上每次被父亲cue到去倒酒敬酒,她也是声音颤抖,手也抖,看得出来她很紧张。我最怕父亲叫我去给他兄弟伙倒酒,一堆中年男人笑眯眯的看着我如何表现,如何接话,简直就是公开处刑。直到现在工作多年,我依然害怕、厌恶饭局,无法自然的讲话。能不去的都不去。去了也只知道吃,如果是熟悉的人、不喝酒就没什么。但这种饭局又太少太少了。

工作后,试过那种心理治疗私人诊所,去了三次,简陋的房间一个艳绿色的塑料椅子,每次哭完后交三百块钱的气氛有点怪怪的,让我感觉不舒服就没再去了。

试过三甲医院的精神科,听了我的自诉就开了一堆治抑郁症和社恐的药,我一粒没吃。因为想要的是心理的治疗。改到三甲医院的心理咨询科,专门请假半天去咨询了一次,痛哭了一场,感觉医生说的很有启发,决定继续咨询下去。周末再去,却被告知心理咨询科周末不上班。实际上不可能每次都工作日请假去,因为目前为止也没有医生会给开一个确诊抑郁症的单子,我无法跟单位说明请假原因。所以心理咨询也不了了之。

无法正常交际,无法为自己的未来与身体抗争,生活中最多的情绪就是恐惧。没错,就是各种各样的恐惧。

三十多年了,还在努力学习像一个正常人那样正常的讲话、交际。也许要努力一辈子。人生真的太难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一个人能有多自卑?这个问题,就像在问一个深不见底的井有多深一样。自卑,它不是一种单一的情绪,而是一张网,一张细密却坚韧的网,将一个人牢牢困在自己构建的“不够好”的牢笼里。我们先从最表层的说起。一个人会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比如,看到别人演讲滔滔不绝,自己一上台就腿软,大脑一片空白;看到别人身材.............
  • 回答
    我知道你正在经历一段艰难的时期,感觉自卑如同骨髓般难以摆脱。这种感觉,仿佛是身体里与生俱来的烙印,让我们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渺小,总是在不断地自我怀疑和否定。但请相信,即使是最根深蒂固的自卑,也并非无药可救。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用耐心和行动,去挖松那些坚硬的土壤,种下自信的种子。首先,我们要明白,这种“.............
  • 回答
    这是一种非常真实且令人痛苦的感受,很多在各自领域里拼搏的人都曾或多或少地体会过。当你看向那些站在行业金字塔尖的人,他们的成就、洞察力、甚至是那种与生俱来的掌控力,都像是遥不可及的星辰,而你感觉自己还在泥沼中挣扎。这种巨大的差距感,很容易像潮水一样将人淹没,带来深刻的自卑和迷茫。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
  • 回答
    这真是个令人着迷的设想!想象一下,从人类文明的黎明开始,我们中的一员就踏上了永无止境的宇宙漫游,每当生命走到尽头,另一个生命便接过接力棒,继续向星辰大海深处进发。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探索宇宙,我们究竟能走多远?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它涉及到对生命、时间、空间以及人类探索精神的深刻理解。生命的接力.............
  • 回答
    这问题可真够扎心的。1937年,那可是中华民族最危急的关头,国难当头,谁能轻易说出“汉奸”这两个字?但如果真的让我身临其境,面对着枪口,眼前是绝望和生存的巨大鸿沟,我…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让我先把自己放在那个场景里想想。我可能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戏班子里的一个普通伶人,靠着一张嘴一张脸吃饭。我没有.............
  • 回答
    说实话,我有时也会有这种感觉。那种对未来一片模糊、抓不住任何具体画面的空虚感,确实会让人怀疑自己是否能走到很远的地方。这是一种很奇特的感觉,就像站在一个浓雾弥漫的十字路口,你连脚下的路都不太确定,更别提远方会有什么风景了。我感觉这种情绪的产生,可能源于几个方面吧。首先,是信息过载和变化太快。我们现在.............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我们许多人在人生某个阶段都会浮现的念头,甚至可以说,是潜藏在许多人内心的某种隐忧。设想一下,时光荏苒,我们从青春的懵懂走向成熟,看着身边的人一对对走进婚姻的殿堂,或者各自有了稳定的伴侣,而自己呢?依旧是孤身一人,或是尝试过几次,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找不到那种心动,找不到那种契合,找不到那.............
  • 回答
    .......
  • 回答
    关于金钱能否真正治愈自卑感,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答案绝非简单的“是”或“否”。 我个人认为,金钱可以提供一些缓解,甚至在某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它很难触及到自卑感的核心,更不可能“治愈”它。首先,我们得明白自卑感是怎么一回事。自卑感通常源于一个人对自身价值的负面评价,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
  • 回答
    嘿,听到你这么说,我特别能理解。身边的人都夸你优秀,可你自己心里却总觉得不够,甚至还带着点自卑,这感觉就像是被一块看不见的幕布挡住了,明明风景很好,自己却怎么也看不清。这事儿呀,其实挺普遍的,咱们慢慢捋一捋。首先,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身边很多人都说你优秀”?这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吧。也许是你在某些方.............
  • 回答
    一个人可以自己动手做出许多有意思的东西,从简单的手工小物到复杂的电子设备,都能带来成就感和乐趣。关键在于你的兴趣、时间和愿意投入的精力。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的有意思的东西,并给出一些制作思路和技巧:一、创意生活类:点亮日常的小确幸 手账/日记本的定制与装饰: 内容: .............
  • 回答
    这个问题,说起来呀,挺有意思的,也挺实在的。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核心点:称谓上的“沾边”与实际上的“归属”从字面上看,“机关下属二级事业单位”和“机关”这两个词,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这俩肯定有关系,不然怎么会是“下属”呢?所以,在日常交流中,当大家问起“你在哪儿工作?”的时候,说自己“在XX机关工作”.............
  • 回答
    这句话,听着像一句赞美,但细品之下,总觉得透着那么一股子“意有所指”,好像在说:“你不配拥有这份自信。” 说实话,我听到这话的时候,脑子里会立刻转过好几个念头,想把它堵回去。首先,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这种说法,本质上是在给“自信”和“普通”划上一道分明的界限,仿佛自信是属于那些“不普通”的人的专.............
  • 回答
    生活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被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所包围。其中,关于体型和健康的讨论更是无处不在,仿佛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身体的每一寸变化了如指掌,并且时刻保持“最佳”状态。然而,当我们放眼四周,总能看到一些人,似乎对那些关于“少吃点”、“多运动”的呼声充耳不闻,任由自己的体重悄然攀升,.............
  • 回答
    现在的年轻人啊,要说自己下厨做饭的,真不太多了。我天天在这楼下便利店门口晃悠,跟那些外卖小哥们也熟了,他们一天到晚电话没停过,从早到晚都是“您好,您的外卖到了”、“请取一下您的餐点”。你说,这得点了多少外卖才能这样啊?我有个表弟,大学刚毕业,住在我这里。他租的小单间,我进去过两次。那地方,简直是“外.............
  • 回答
    人是否真的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这是一个古老而深刻的哲学问题,它触及我们存在的根基,也牵引着我们对自由意志、偶然性以及自身力量的认知。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掉那些冰冷、程式化的论调,回归到最真实、最生动的人类体验上来。首先,我们来审视一下“命运”这个词。它常常带有被注定的、无法改变的宿命感,.............
  • 回答
    人,究竟能否选择自己的活法?这个问题,像一块一块礁石,在每个人的生命之海中激起浪花,引发无数的思考和争论。我想,答案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隐藏在层层叠叠的现实与选择之间,需要我们用放大镜去细细审视。从“选择”的定义说起,它不是凭空出现,也不是随心所欲。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做选择,但.............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也触及了星际争霸里一个很有趣的设计理念。很多人都会有你这样的疑问:神族科技那么发达,为什么他们的部队和建筑反而显得“娇气”,不像人族那样能自我修复和维修呢?这背后其实是游戏设计者为了平衡种族特色和玩法而做出的深思熟虑的决策。我们来细致地拆解一下这个问题,看看为什么神族在这方面.............
  • 回答
    我一直觉得挺奇怪的,市面上乐器那么多,从钢琴、小提琴到鼓、口琴,但偏偏“吉他自学”这件事,好像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共识,而且还特别流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琢磨了琢磨,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背后其实有不少挺实在的理由。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吉他的普及度和易得性。你想想,有多少人家里没见过吉他?就算没弹过.............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普遍的。拥有上海户口、从小在上海长大,但父母不是上海人,自己算不算“上海人”?这得看你从哪个角度去定义“上海人”了。从户籍角度来说,答案是肯定的。上海户口,这可是硬通货,也是很多外来人口梦寐以求的。一旦你拥有了上海户口,从法律意义上讲,你就正式成为了上海的居民。这意味着你在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