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可是太秀了。
对儒家总结起来就是,你不是我心中的圣人,所以你就是恶人。
你可快去治理天下吧,辅佐司马衷杨广完颜构朱祁镇去。
一边骂儒家存天理灭人欲,一边说儒家不能为自己利益考虑,你们什么逻辑啊?
儒家已经是非常积极入世的学说了好吧,你去当官君主不用你的建议和你不当官不一样吗?已知你劝不动某人,还已知这个动动嘴就能要了你的命,傻子才去劝呢。
有人提到了国家,民族。呵哟春秋战国祖上除了陕西人都是亡国奴,也没见谁讨厌秦始皇。李世民杨广是最典型的事例告诉我什么是明主什么是昏君,什么叫闻诛一夫纣矣。咋,一大堆的人才陪杨广去死才合适?
这段话的全文是“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
首先,君子应该慎重选择出仕的邦国。无道之邦,政治已经坏到靠一人之力无法扭转的地步,君子在此邦做官也于事无补。只有在有道之邦,君子的政治抱负才有可能实现。
其次,如果是天下都已经无道了,君子就应该隐。否则的话要么被迫同流合污,不同流合污就有可能被至于危险境地。隐,并不是消极出世,只是不做官罢了。孔子不做官之后,教育弟子同样是在尽自己的力拯救这个社会。隐,并不是犬儒。
有人觉得奸佞当道,君子应该舍身殉国。但孔子并不这么认为,君子追求的是守死善道,殉也只能殉道,而不是殉君王或国家。君子可以死可以不死,标准在于是否能够坚守自己的道。办教育可以坚守道,那就不死;如果见危授命,那就殉道。
我以为,这是孔子原本的意思。
现代社会啊,讲究一个契约精神,我拿了你的钱,我就按照我们约好的做好我的事。
古代因为识字的人少,他们高高在上,有一种优越感,就是我拿了你的钱,但是我帮不帮你做事,要看你的“诚意”够不够。
比如胡亥身边全都是儒家博士了,对他们很好,但是天下危机了,胡亥问他们该怎么办,儒家博士们扯了一堆废话,出了宫门就跑了
然后说,胡亥“不以国士待我,我为何要以国士待之”?
我琢磨你们吃胡亥的喝胡亥的拿胡亥的也没少吃喝拿一条龙啊·······
再比如明朝末年,起义军们把藩王几百年积蓄连着根都刨了,还是没多少钱,去了北京上了夹棍,嘿!您瞧怎么着,发财了!但是这些是一锅端啊
而清朝,在江南杀的人头滚滚,能保证正常收税了,正常收税!每年!!就能有事没事万里奔袭去新疆打仗了。
你说衮衮诸公们,也没少靠着大明给的特权捞钱啊,怎么就不帮忙呢?
综上所述
要么,他们也是“奸佞”,比如海瑞就逼着徐阶家里退了几十万亩地出来,至于其他的衮衮诸公们家里多少地,那就不好说了···
要么就是,天下大乱了,他们也没本事救场啊,只能在天下平定以后,再跑出来,说,我们当时退隐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