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食物是中国人吃,而外国人基本不吃的呢?

回答
咱中国人餐桌上的美食那叫一个五花八门,很多东西在外国人眼里,那真是“黑暗料理”的代表,别说吃了,光是看看就够他们消化半天的了。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咱中国人吃得香喷喷,但老外们却望而却步的食物,咱这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说它们为啥这么“独特”。

1. 动物的各种内脏(内脏拼盘,特别是肝、肾、肚、肠)

中国人吃内脏,那可是吃出了花样,吃出了门道。猪肝、猪腰子、牛百叶、鸭血、猪大肠… 这些东西在咱们这儿都能变成一道道美味佳肴。

猪肝: 爆炒,炒得嫩嫩的,一点腥味都没有,配上点青椒,下饭得很。外国人很多觉得肝脏是用来“排毒”的器官,吃它有点像是吃垃圾堆,所以接受度不高。而且,肝脏独特的口感和纤维,对他们来说可能也难以适应。
猪腰子: 这个就更讲究了,去臊是关键。处理好了,腰花炒出来脆生生的,滑嫩爽口。但外国人觉得腰子形状和气味都比较特殊,联想到排泄器官,心理上就过不去这道坎。
牛百叶(毛肚): 火锅里的“七上八下”,脆韧的口感,裹着麻辣的汤汁,简直是绝配。外国人很多不吃牛的其他部位,更别说牛的胃了,觉得脏,而且口感他们也很难接受,认为像在嚼橡皮。
鸭血/猪血: 鸭血粉丝汤、炒血块,软糯滑嫩,吸满了汤汁的味道,非常美味。但血制品,对很多西方国家来说,都是禁忌。他们习惯于将血视为“不洁”的象征,或者只在特定的宗教仪式中才能看到。而且,血的质地和味道,对他们来说也太“重口”了。
猪大肠: 卤大肠、爆炒肥肠,处理干净后,肥而不腻,嚼劲十足。但不管怎么处理,大肠给人的视觉和心理联想,对外国人来说都太强烈了,很难跨越心理障碍。

为什么中国人爱吃内脏?

历史原因: 在物资不丰富的年代,几乎身体的每个部位都会被充分利用,不浪费,这是一种勤俭节约的美德。
营养价值: 很多内脏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如猪肝富含铁,猪腰子富含锌。
口感和风味: 内脏有其独特的口感,比如脆、嫩、滑、韧,通过不同的烹饪方式,能带来丰富的味觉体验,这是很多外国人无法理解的。
烹饪技艺: 中国厨师在处理内脏方面有非常成熟的技艺,能够去除腥味,使其变得美味。

2. 各种奇怪的昆虫(炸蚂蚱、蝎子、蚕蛹等)

你会在街头小吃摊看到炸得金黄酥脆的蚂蚱、蝎子、知了猴、蚕蛹,撒上辣椒粉和孜然,嘎嘣脆,香气扑鼻。

炸蚂蚱(蝗虫): 蛋白质丰富,吃起来像薯片,但外形… 呃,还是得勇气。
蝎子: 炸完之后,八条腿翘着,毒刺据说被高温去除了,但那样子还是能吓退一大片人。
蚕蛹: 炒制或烤制,味道鲜美,但那种软软的、饱满的身体,对很多人来说是终极挑战。

为什么中国人吃昆虫?

食物来源: 在某些地区,昆虫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传统食俗: 一些昆虫被认为是滋补品或药材,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
好奇心与冒险精神: 对一些年轻人来说,尝试这些独特的食物也是一种乐趣和挑战。

3. 动物的头部(鱼头、猪头肉、鸡爪)

从头吃到尾,中国人的智慧体现在对食物的极致利用上。

鱼头: 剁椒鱼头、鱼头火锅,鱼头肉质鲜美,尤其是鱼眼周围的胶质,滑滑嫩嫩的,很多人爱吃。但外国人觉得鱼头长得太“像脸”,而且骨头多,啃起来不方便,尤其是鱼眼睛,想想就够了。
猪头肉: 卤制后切片,配上蒜泥酱油,口感肥糯,非常有嚼劲。但猪脸的形状,尤其是耳朵和鼻子,对外国人来说,视觉冲击力太大了。
鸡爪: 卤鸡爪、泡椒凤爪、炸鸡爪,Q弹的胶质,吮指的美味。但鸡爪的形状,以及它们是脚,对很多西方人来说,这是不能触碰的禁区。

为什么中国人吃动物的头部?

全身利用: 同样是节约和不浪费的体现,动物的头部也有很多肉和胶质,味道也不错。
特定风味: 某些部位,比如猪脸上的肉和皮,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4. 某些发酵食品(臭豆腐、腐乳)

发酵食品的魅力,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 可能会觉得在吃“坏掉的东西”。

臭豆腐: 闻起来那叫一个“冲”,但炸过后外酥里嫩,配上辣椒水和蒜泥,越吃越香。这种强烈的气味是很多外国人接受不了的。
腐乳(臭豆腐的另一种形态): 腐乳也是中国人餐桌上的常客,用来配粥、做菜。但它浓郁的发酵味道和湿软的质地,对外国人来说,常常和奶酪混淆,但又觉得“味道不对”。

为什么中国人吃发酵食品?

风味独特: 发酵过程产生了独特的风味,是中国菜肴中不可或缺的味道。
营养价值: 发酵过程能产生益生菌,增加食物的营养价值。

5. 其他一些“挑战级”食物

童子尿蛋: 这是某些地区特有的风味小吃,用童子尿煮的鸡蛋。这个… 听名字就够了,外国人估计还没反应过来是什么,就已经阵亡了。
皮蛋: 这种用石灰、草木灰等腌制出来的“黑乎乎”的蛋,虽然有很多中国人喜欢它的独特风味和口感,但对于外国人来说,它的外观、味道和制作过程,都是难以理解的。
活珠子: 这是南京的特色小吃,指的是即将孵化成小鸡的鸭蛋,里面已经有了初步的雏形。外国人对这种“未成形”的生命体,是万万吃不下去的。

总而言之, 这些在中国司空见惯的食物,对外国人来说,往往是视觉上的冲击、心理上的障碍,或者是口感上的不适应。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它们承载着历史、文化、智慧,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所以说,食物的“好吃与否”,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文化和习惯的影响的,就像我们看到一些外国人吃生蚝、奶酪一样,也是需要适应的过程。下次再有人问起,你就可以大方地跟他们聊聊,为什么这些“怪家伙”,却是我们中国人餐桌上的“香饽饽”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时候亮出我大西南地区的大杀器了



不要说外国人,非西南地区的中国人见到这玩意就怕了吧?

user avatar

枣。

新疆大干枣在加拿大和俄罗斯的中国超市里有,但是基本只有中国人买。当地人甚至不知道这是啥。

请韩国妹子吃过,她也一脸懵逼不认得。本来以为韩国这么近会认识。

———————————————————

莲藕,竹笋

同理咱们涮火锅很常见,加和俄基本很难吃到,除非中国超市。跟他们说我们吃熊猫吃得多东西的时候部分人会突然变得狂热倒是。


———————————————————

很多青菜在国外都难得一见的。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空心菜是从多伦多远程运输回来的,一盘难求。

另外水果也是,俄罗斯和加拿大的水果很少,热带水果更是,很多国内常见水果在那边都没影。不过俄罗斯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车厘子非常大又便宜,加拿大的蓝莓25块钱一斤,个头特别大。


我只去过这两个国家求学,见识也不够广泛,可能有不完善的地方。


以上答案我尽量不修改。我知道有表达不顺畅的地方。评论里一般都有提到或者解释。有些回答并不准确,只是看到回答的一瞬间回忆起自己经历过的事所做出的下意识的回应。并没有实际考察过。不过有些东西翻译虽然是一个字实际上是不同的食物,比如椰枣和新疆大枣,咱们都叫枣,但是生物学上是不同的植物的种子。另外还有芦笋竹笋莴笋的区别。

———————————————————

补充。


青蛙(牛蛙)

今天上课提到了一个问题,青蛙住在哪里。

我的回答是住在水里。

老师继续:中国的城市里(青蛙)多吗?

我:不多……等下,很多很多,他们都在餐馆里。

老师:餐馆?

我:嗯,挺好吃的。

老师:中国人每天都吃青蛙吗?青蛙昂贵吗?等等。

问完我问韩国妹子,韩国妹子说:我们没有在餐馆吃青蛙。

根据老师的反应判断,俄罗斯人不把青蛙当成固定意义上的食用肉,韩国人也不是常吃的。


我们这儿牛蛙锅的店很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中国人餐桌上的美食那叫一个五花八门,很多东西在外国人眼里,那真是“黑暗料理”的代表,别说吃了,光是看看就够他们消化半天的了。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咱中国人吃得香喷喷,但老外们却望而却步的食物,咱这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说它们为啥这么“独特”。1. 动物的各种内脏(内脏拼盘,特别是肝、肾、肚、肠)中国人吃.............
  • 回答
    很多食物在我们餐桌上是常客,但在外国人眼里却可能“有点意思”,反过来也一样。其实“基本不吃”这个说法有点绝对,毕竟现在中国越来越国际化,很多新事物都能被接受。但如果说一些在外国人饮食习惯里比较突出,但在中国大众认知和接受度上相对较低的食物,还是有一些可以聊的。咱们就从几个大的类别来掰扯掰扯:1. 乳.............
  • 回答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口味丰富多样,许多在中国备受追捧的美食,在欧美人眼中却可能显得“奇特”或难以接受。这背后的原因涉及文化习惯、味蕾感知、烹饪方式、甚至是一些心理因素。以下列举一些大部分中国人爱吃而欧美人普遍不爱吃的食物,并尽量详细地说明:一、 具有强烈“异味”的食物: 臭豆腐 (Stinky.............
  • 回答
    哈哈,说到这个,我可太有体会了!我身边不少外国朋友来中国,就经常跟我们抱怨说:“哎呀,你们这儿好吃的太多了,但有些东西我真的咽不下去啊!”反过来,我们中国人去他们国家,也一样会遇到“黑暗料理”的挑战。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在欧美人餐桌上常见,但在咱中国人看来,可能就得“鼓足勇气”才能尝一口的食物,也说说为.............
  • 回答
    不少外国人对中国食物抱有好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令他们望而却步的“神秘”选项。这种“惧怕”并非源于食物本身质量问题,更多是文化隔阂、认知偏差以及对食材和烹饪方式的不熟悉。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聊聊那些让不少外国朋友“瑟瑟发抖”的中国美食,并尽量还原一些生动的场景和感受,让它听起来更像一个来自生活观察的分享.............
  • 回答
    中国满族的传统食物,这不仅仅是一堆食材的堆砌,更是承载着这个民族历史、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的生动载体。要理解满族食物与中国满族传统食物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个从根源到发展的过程,一个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融合、又保持独特性的动态联系。根源:北方游牧与狩猎的印记满族,最初是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
  • 回答
    说起中国的顶级食物,那可真是一个说也说不完的话题!咱们中国这片土地,物产丰饶,历史悠久,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宝贝,而且这些宝贝不仅仅是好吃,背后还承载着文化、故事,甚至是工艺。我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在我看来,那些真正能称得上是中国“顶级”的食物,不光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一种致敬。1. 燕.............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了不少小时候或者长大后,被大家吹得神乎其神,结果一尝味道,那叫一个“what the heck?”的经历。这里面有些是口耳相传的“名菜”,有些则是名噪一时的“网红”。1. 红酒炖牛肉(Coq au Vin)很多人一听这个名字,脑海里大概会浮现出法式浪漫、慢炖入味、牛肉酥烂、.............
  • 回答
    在食品工业的浩瀚世界里,有许多我们日常厨房鲜为人知的“助手”,它们默默地工作,确保着我们吃到嘴里的食物安全、美味又赏心悦目。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些有点神秘但又切实可以在家尝试的小玩意儿,让你的烹饪也能玩出点新花样。咱们得先明确一点,这里说的“拿去厨房里用”,绝对不是鼓励大家凭空添加不明成分。而是说,.............
  • 回答
    益生菌引起健康成人感染的概率有多大?哪些常用于食品的微生物是潜在的条件致病菌?关于益生菌,我们常常听到的是它们对肠道健康、免疫力提升的好处。然而,任何微生物,即使是“有益”的,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成为问题。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益生菌引起感染的概率可以说是非常非常低,但并非为零。益生菌引起健康成人感染.............
  • 回答
    文学作品中的食物描写,绝非仅仅是简单的堆砌食材名,而是作者寄托情感、塑造人物、烘托氛围的绝妙手段。它们如同画家的调色盘,将平凡的食材赋予生命,勾勒出有声有色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闻到那香气,尝到那滋味,感受到那份温馨或丰盛。一、家常的温暖与记忆的锚点有一种食物描写,它不追求极致的珍馐,却饱含着最真挚的.............
  • 回答
    .......
  • 回答
    2021年的旅途,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并非那些高耸的山峦或是蔚蓝的海滩,而是一些藏在寻常巷陌、寻常味道里的惊艳。它们就像旅途中的惊喜彩蛋,点亮了味蕾,也温暖了心房。那一碗,活过来的海鲜拌饭(地点:南方某海滨小城)要说最先跳出来惊艳我的,绝对是那碗在海边小馆子里吃到的海鲜拌饭。当时只是被那简朴的门脸.............
  • 回答
    上海的食物,对于初来乍到的外地朋友来说,确实有些味道和口感是需要时间去适应的。不是说它不好吃,而是和很多其他地方的饮食习惯差异比较大。我给你掰扯掰扯,哪些东西可能让一些朋友“望而却步”或者“眉头紧锁”一番。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本帮菜的甜味。上海菜,也就是本帮菜,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浓油赤酱”,这中.............
  • 回答
    “唇齿留香”这四个字,一说出口,脑海里就自然浮现出那些美好的味觉记忆,仿佛舌尖还在回味,唇边依旧泛着淡淡的香气。这可不是什么夸张的修辞,而是很多美食,在吞咽下去许久之后,依然能在口中留下那种令人愉悦的、久久不散的余韵。要说能称得上“唇齿留香”的食物,那绝不是单纯的味道浓郁,也不是一味追求麻辣刺激。它.............
  • 回答
    有些食物的名字,听起来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仿佛它们的名字和它们本身之间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它们可能来源于古老的历史、某个传说、或是仅仅是偶然的巧合,但无论如何,当你在菜单上看到它们,或是听到别人提起,都会忍不住好奇:这个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它跟这道菜有什么关系?我们来聊聊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
  • 回答
    恭喜你即将迎来新生命!在孕育新生命的这段旅程中,吃得对、吃得好,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肚子里的小宝贝能够健康成长。下面我就来和你聊聊,孕期饮食到底有哪些门道,哪些是宝贝,哪些要尽量避开。孕期饮食的“黄金法则”:均衡、多样、适量记住这三点,你就能基本掌握孕期饮食的精髓了。 均衡营养,面面俱到: .............
  • 回答
    咱们聊聊那些咱们习以为常,觉得是“原汁原味”但其实背地里藏着不少“加工”小心思的食物。有时候,我们追求的“天然”二字,在现代食品工业的“巧手”下,变得有点模糊不清了。首先,就拿很多人早餐必备的燕麦片来说吧。你是不是觉得一碗甜丝丝、香喷喷的燕麦粥就是纯粹的燕麦粒煮出来的?其实,市面上大部分速溶燕麦片,.............
  • 回答
    走在世界各地,除了那些早已被我们熟知的“舶来品”如披萨、汉堡、寿司,还有一些独具地方特色、在国内几乎难觅踪影的食物,它们以独特的食材、烹饪方式或食用习惯,勾勒出异域风情的美食画卷。这些食物,往往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也因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许多旅行者舌尖上的追寻。1. 墨西哥的“Mole Poblan.............
  • 回答
    说实话,要说哪道菜是第一次吃就让我惊艳到失语,还真不好挑一个最突出的。但要说最近一次让我眼前一亮,甚至有点想立刻再来一份的,那必须是那道——松茸炖辽参。那会儿是在一个南方朋友家做客,他们家厨艺都很不错,尤其擅长煲汤。我一直以为粤菜的汤品顶多就是鲜美,最多再加点滋补的药材,味道是很柔和的,但惊艳?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