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观众问,如果【睡前消息】收费,会收多少钱。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我以前回答过,我当时说:
以后应该建设国有文化平台,把大众文艺产品放上去,国家根据下载量和播放量给制作方付钱。论文、科技类书籍和科普类读物,虽然不算大众文艺产品,但少数人读了,最终是全民受益,在经济学上有“正外部性”,也适合国家统一购买。
当前在音乐、图片和视频行业出现了明显的市场扭曲问题,国家或许应该出面组建一个国有版权交易平台,把发行一年以上的文化产品都放上去公开交易,限制价格。这样可以保证作者有长期收益,另一方面也让需要引用和参考的普通用户找到购买版权的途径,不至于说想付费引用都找不到授权机会。
任何经济政策,终极目标都是鼓励技术进步和生产规模扩大。而文化政策,最重要的目标当然是刺激企业和个人的原创力,看看谁能激发普通用户的创造力,基于人民自己的生活,做出人民喜欢看的东西,展示社会主义国家现实生活的魅力。
睡前消息作为国内严肃类新闻节目,我们有信心在这样的媒体生态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
如果视频节目被自己财政问题困住,就无视普通用户的需求,坚持要收费,靠独家播放抢山头搞垄断——那现实已经证明了,持续亏损是必然的结果。这些和用户作对的节目应该好好考虑自己的未来了。
好,感谢大家收看,396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我们周二再见!
收费?你想多了。
马督工在镜头前一本正经侃侃而谈确实挺有派头,讲的东西也可以填补自己的某些空白。但要让我为他说的“知识”付费,那就算了吧。对于自己不懂的领域,对他的话也就是姑妄听之,如果你听到他说到自己熟悉的领域,我不说他是胡说八道吧,至少有很多是不严谨的。
好几年前看罗胖的罗辑思维节目,一开始觉得罗胖这人语言幽默知识广博观点独到,每期都追着看。时间久了,偶尔我就会觉得他的有些观点不太对劲,很多时候是先个个观点然后进行论证,但在论证观点的过程中对材料进行选择和裁剪,只讲那些对观点有利的论据资料,对不利的资料论据视而不见或一带而过,根本谈不上客观严谨,于是就渐渐看的少了。后来罗胖搞会员制收费,于是就彻底再见了。
睡前消息和罗辑思维的本质其实很相近,都是贩卖一些碎片化的信息和知识,不值得为之付出太多成本。免费的时候看看尚可,真要收费,还是歇歇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