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最大的问题是京师仍旧在第一线。
藩镇防御的关键点是这些藩镇必须能够形成梯次防御,并且至少顶在前边。
明朝的情况是他们没有多少可以顶在前边的地区。
我们可以看看当时的形势:
清军在崇祯执政期间五次入关(死后第六次入关),将河北山东洗劫一空。这是什么概念呢?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整个华北平原,早就洗劫一空了。比如说这一段记载:
四年……三月……丙寅,多尔衮、杜度等疏报自北京至山西界,复至山东,攻济南府破之,蹂躏数千里,明兵望风披靡,克府一州三县五十七,总督宣、大卢象升战死,擒德王朱由賸、郡王朱慈漻、奉国将军朱慈党、总督太监冯允升等,俘获人口五十馀万,他物称是。……乙亥,多尔衮、杜度又报自迁安县出青山关,遇明兵,二十四战皆胜。
这是1638年清军第四次入关时的记载。
这里面提到,俘获人口五十余万。
什么概念呢?
这些人可都是平民百姓,然后突然之间,被人暴打一顿,然后缺衣少食的情况下,在冬季从济南一路走到了沈阳。
你想想死亡率。
你再想想,河北、山东军民付出的代价。算二分之一的死亡率,死亡百万,我这数字保守了吧?这可比蒋介石拉壮丁的死亡率还要低了(有人说蒋介石拉壮丁的死亡率是90%。这可能是个极端情况,不过要不是这样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我们损失了三千万人)。
你再想想,清军这个时候具备的能力:
带五十万俘虏,行军数千里,穿越明朝腹地。
你想想这个战争能力。
再想一想,北京城是在什么位置。
五十万俘虏,经过河北迁安——距北京城约190公里——出关。
军事上这是什么概念呢?
军事上,这意味着明朝北京城完全是一个孤城。
从连云港到北京足足有六百多公里。这么长的距离内人口精华全部被清兵洗劫。
有人说,关宁防线保卫了明朝,说关宁防线一直未被清兵攻破。
你管这叫保卫了明朝?
你这也叫没有攻破?人家攻你了吗?
这叫吃一个看一个。
明朝的所谓关宁锦防线在这个时候就纯粹是个摆设。
还不如摆设,毕竟摆设不花钱。
明朝耗尽了北方民力营建的关宁锦防线,最大的作用就是抽干了内地防务,导致清兵可以纵横数千里掳走五十万人口。
卢象升在此次作战过程中几天都吃不上饭,最后全军覆没。
就当时的形势,以前标过一个图:
这个图彻底简化以后就是这样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北京城已经是孤城一座了。
现在你知道李自成打下北京以后面临的是什么局势了吧?他的北面东面全部是敌人,南面是被敌人抢了五次的广阔地带。等到李自成组建山西防线的时候,山西明军又卖了他。等于说李自成进了一个超级口袋。
这个图只画了华北,我们把当时明朝中原陕西和南方的全图加上去,那么朱由检给后来者留下的战场形势就会变得非常清楚:
看见没有:
这就是个断头台锁啊。
清军的大胳膊随时都可以伸到河北山东绞住明朝北京城这个脑袋瓜子。明军这个时候只能让宁锦的小舌头在那疯狂舔清军的光膀子,试图让清军放弃。因为这个时候能够捅清军屁股的东江镇已经被袁崇焕干掉了。
这个局势下,你怎么建诸侯?
一方面河北、山东都是清军想打就打的地方,必须建立强大的诸侯;一方面这些地方靠近京师,诸侯强大了京师坐不住。
明朝在华北平原上已经不具有足够的防御能力。所以明朝即便建立诸侯防御体系,最主要的防御支点也只能是山西山地这个华北之脊。
你要在山西建诸侯吗?那就真的被卖了。历来割据山西的诸侯都会发现自己这个位置可以决定中原归属。后晋刘知远就是占据山西、观望不进,通过出卖晋出帝做了后汉皇帝。
那么,在南方建诸侯吗?
图个什么呢?原先收不上来税,现在东南互保了你还收得上来?
所以当时崇祯要建诸侯,第一步最好是迁都南京,然后在河北山东建一些强镇,自己再尽量掌握山西军事。
或者迁都太原,在河北山东建诸侯也可以。
然而历史上崇祯连李自成大军来袭的情况下都做不到放弃北京城,你现在让他提前迁都?
他有这个本事,他能把事情搞成这样?
一般人真摆不出来这个断头台锁的造型。
崇祯最大的问题是对实力没有认识。他完全不懂后方基地是干什么用的。
可以这样说,崇祯做了十七年皇帝,打了十七年仗,完全没入门。
资质太差。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定都北京把明朝重建诸侯的可能性堵死了。这个事儿要追溯,就要追溯到朱元璋立朱允炆了……话说如果燕王朱棣当时封的是晋王,定都太原,大概也会好很多。
乍看上去,这是历史的小翅膀造成的影响。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这里面最坑的那一个,其实还是朱由检。
你说他是怎么摆出这个断头台锁造型的呢?
袁崇焕。
崇祯用袁崇焕,破坏东江镇。此后也没有下足够的力气恢复东江镇,反而继续分裂,最后东江镇这些与后金有杀父弑母血海深仇的人投降了后金!
袁崇焕在战略上对明朝的破坏抵得上十个努尔哈赤。
当然可以,不就是汉末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