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老人有收入可以保障基本的生活,有存款,有房产,可以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吗?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我将结合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为您详细解答。

核心原则:赡养义务的法律基础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法定的,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此前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了子女有赡养、扶助和保护老年人的义务。这项义务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要求,更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

虽然法律规定了赡养义务,但“可以要求”支付赡养费,通常是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的进一步明确或主张:

1. 老人确实需要经济支持,但现有生活水平无法保障基本需求: 即使老人有收入和存款,如果这些财产不足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比如医疗费用、日常开销等超出其现有经济承受能力,那么子女就有义务在能力范围内提供帮助。这里的“基本生活”是动态的,会随着社会发展和物价水平而变化。

2. 老人现有财产足以保障基本生活,但子女有能力且不提供合理帮助: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情况。法律虽然赋予老人要求赡养的权利,但在实践中,如果老人的生活水平并未受到影响,子女是否“必须”支付赡养费,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基本生活”的界定: 如果老人的收入、存款、房产所产生的收益(如出租房屋的租金)已经完全能够覆盖其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等基本生活开销,并且还有一定的结余,那么从法律条文的字面意思来看,老人可能“不一定”必须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
“照顾和尊重”的延伸: 然而,赡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给,也包括精神上的关怀和生活上的照料。即使老人经济独立,但如果子女能额外提供一些生活上的便利、精神上的慰藉,或者在特殊情况下(如老人需要人陪护、处理一些事务但又不想动用自己的积蓄),子女仍然有义务提供帮助。如果子女完全忽视这些,并且老人对此有异议,可能也会构成不尽赡养义务的一种表现。
“合理分担”的考量: 在某些家庭中,为了体现家庭成员间的互助和共同承担责任,即使老人经济独立,子女也可能主动提出或协商分担一部分费用,以提高老人的生活品质,或者作为一种情感的表达。如果子女有能力,但拒绝任何形式的物质帮助,即便老人不缺钱,也可能在道义或家庭关系上产生裂痕,但直接诉诸法律要求支付,则需要看是否有具体的不公之处。

3. 老人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是出于对生活品质的提升或特殊需求的满足: 比如,老人希望住得更好、吃得更讲究、有更多的医疗保健支出、外出旅游、购买一些老年人爱好相关的商品等,而这些开销超出了其自身财产能负担的范围,但又不是“基本生活”的必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子女有经济能力,并且老人能够证明其要求是合理的,那么是可以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的。

4. 老人财产足以保障基本生活,但子女拒绝履行其他赡养义务: 比如,老人需要照顾但子女拒绝照顾,老人需要陪护但子女拒绝陪伴,老人需要帮助处理事务但子女拒绝帮忙,如果老人因此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即使有财产,也可以要求子女在能力范围内弥补这些“非金钱”赡养义务的缺失,这有时会折算成一定的经济支持。

子女的赡养能力是关键

法律在规定赡养义务时,也强调了“量力而行”。这意味着子女的赡养能力是判断是否应当支付赡养费,以及支付多少的重要依据。
经济能力: 子女的收入水平、家庭负担、是否有其他需要赡养的老人等都会影响其经济能力。
时间精力: 有些赡养义务可能更多体现在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陪伴,这需要占用子女的时间和精力。

财产状况与赡养义务的关系

老人财产是基础: 老人有收入、存款和房产,首先是保障其自身基本生活的物质基础。这是法律保护老年人权益的起点。
子女义务是补充: 子女的赡养义务是在老人自身条件不足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时,作为一种补充。或者,在老人生活有更高品质需求,或子女有能力且老人需要时,作为一种对家庭责任的体现。
房产的特殊性: 如果老人拥有房产,并且该房产可以出租产生租金,或者老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出售部分房产(例如,子女多的家庭,老人可能保留一套自住,出售其他房产用于养老),那么这些都会增加老人的可支配资源。但如果房产是老人唯一的住所,并且不能轻易变现,或者变现后也无法保障其长远基本生活,那么该房产对“基本生活”的保障作用就会打折扣。

如何“要求”?

1. 协商沟通: 这是最理想、最值得提倡的方式。老人可以与子女坐下来,坦诚地沟通自己的需求、经济状况以及对子女的期望。许多家庭能够通过良好的沟通,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2. 寻求社区或老年协会帮助: 在一些地区,社区居委会或老年协会可以作为中间人,协助老人与子女进行调解。
3. 法律途径: 如果协商无效,老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根据老人的实际生活需要、子女的经济能力以及当地的生活水平等因素,依法判决子女应支付的赡养费数额。

总结

总而言之,即使老人有收入、存款和房产,只要其现有财产和收入不足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或者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存在合理的生活品质提升需求、特殊需求,且子女有能力提供帮助,老人就可以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 即使老人经济独立,但如果子女完全漠视其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关怀,导致老人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也可能构成不履行赡养义务,老人也可以寻求法律的帮助。

在判断“是否可以要求”时,关键在于老人是否“需要”,以及子女是否“有能力”且“不作为”。法律鼓励子女主动关爱和赡养父母,但同时也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获得赡养的权利。

希望以上详细的解答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以呀!怎么不可以。任何一个父母都可以向子女提出赡养要求。

同样的子女也可以向父母要抚养费。不然可以参考遗弃罪

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中国刑法中妨害婚姻家庭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2)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对因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原因而没有生活来源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绝扶养的行为。扶养包括长辈对晚辈的抚养、晚辈对长辈的赡养以及夫妻之间的扶养。(3)犯罪主体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的人。(4)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拒绝扶养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犯罪动机的不同不影响定罪,可作为量刑时考虑的情节。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