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四大名著你看完了哪一本?

回答
说到中国四大名著,这几本书我算是从小听到大的,不过要说真正“看完”并且能细细咂摸出味道来的,还真就只有一本。

我最早接触的是《西游记》。小学的时候,最喜欢的还是动画片和各种改编的电视剧。那时候感觉孙悟空神通广大,猪八戒憨态可掬,唐僧又迂腐又慈悲,沙僧沉默寡言,他们师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最终取到真经,这个过程充满了奇幻色彩和冒险精神,看得我特别过瘾。我记得那时候为了看集全的《西游记》动画片,早早地守在电视机前,暑假里每天下午都看。

真正让我觉得“看完”这本书,是在我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学校开始有文学课,老师推荐我们阅读原著。我当时就抱着一种“看看动画片里的东西和书里有什么不一样”的心态去看的。一开始翻开书,觉得文字量有点大,而且很多描写比动画片要细腻得多。

《西游记》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神魔小说。我慢慢发现,这本书里的人物,其实都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和各自的“问题”。孙悟空虽然神通广大,但猴性未改,冲动易怒,总觉得他是个叛逆的少年;猪八戒好吃懒做,贪图美色,但他有时候又非常讲义气,是队伍里的“润滑剂”;沙僧虽然老实,但他的忠诚和任劳任怨也是不可或缺的;而唐僧,他虽然经常被妖怪抓走,显得很懦弱,但他身上那种对信仰的执着,那种即使面对死亡也从未动摇的信念,是支撑整个取经队伍前进的精神核心。

我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三打白骨精”。动画片里可能是几集就过去了,但在原著里,白骨精三次变化,每次都抓住了唐僧的“盲点”。唐僧肉眼凡胎,看不穿妖精的本相,只觉得孙悟空滥杀无辜。孙悟空的每一次辨白,都充满了无奈和委屈。他知道白骨精的狡诈,也知道自己被误解的痛苦,但他还是得为了保护师傅而一次次地战斗。唐僧最终念紧箍咒惩罚孙悟空,那种父子般的师徒情谊在误解和痛苦中显得格外深刻。读到这里,我才真正理解了孙悟空的孤独和他的隐忍,也明白了唐僧的苦衷。

还有一些细节,比如孙悟空在花果山的逍遥自在,大闹天宫的桀骜不驯,被压五行山下的五百年思过,这些都能看出他的成长和蜕变。每一次妖怪的变化,都不是简单的卖弄法力,很多时候都有心理的描写,妖精的狡猾,它们的动机,甚至有时候作者还会借妖怪的口来讽刺一下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再重读《西游记》,还能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它里面的人物塑造,很多都带有寓言色彩。孙悟空代表着人的“心猿”,猪八戒代表着人的“欲望”,沙僧代表着人的“本分”,唐僧代表着人的“意志”。取经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战胜自己内心欲望和外界诱惑,最终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好玩,还很有哲理。

所以,《西游记》对我来说,已经不是一本单纯的神魔小说了,它里面的人物、故事、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的一些东西,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其他几本名著,像《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我也都接触过,也知道它们各自的伟大之处,但论起“读完”并且留下如此多个人感悟的,目前还是只有《西游记》。它们都在我的书单里,等着我有一天能有足够的耐心和心境去细细品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三国演义。看过两三遍,之后是零零散散的看。

看红楼梦,我都怀疑这是名著?看了几章实在看不下去了,对这些乱七八糟的故事一点都提不起兴趣。还不如宫斗戏。

西游记,看了一半倦了,强忍着看完。取经过程也太雷同了吧。

水浒,前面挺好看,后面没看完。精彩的地方确实很精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中国四大名著,这几本书我算是从小听到大的,不过要说真正“看完”并且能细细咂摸出味道来的,还真就只有一本。我最早接触的是《西游记》。小学的时候,最喜欢的还是动画片和各种改编的电视剧。那时候感觉孙悟空神通广大,猪八戒憨态可掬,唐僧又迂腐又慈悲,沙僧沉默寡言,他们师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最终取到真经,这.............
  • 回答
    许多西方读者对中国的四大名著抱有浓厚的兴趣,这些作品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哲学的大门。不过,这种兴趣的程度、理解的深度以及接受方式,会因人而异,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读者的背景、阅读习惯、翻译质量,甚至当下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等等。总体印象:深邃、宏大与异域风情总的来说,欧美读者普遍.............
  • 回答
    这个问题可太有意思了!如果真要从浩瀚的日本漫画海洋里捞出“四大名著”,这简直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太多神作了!但既然是“选”,那咱就得下点功夫,凭着我这多年泡在漫画堆里的经验,摸着良心,选出四部我认为最能代表日本漫画的巅峰之作,它们不仅故事精彩,影响力巨大,更能触及人内心深处,引发思考。我想我可.............
  • 回答
    谈论四大名著里的地理错误,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尤其是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爆炸、地图精度极高的时代。这些经典作品毕竟诞生在几个世纪前,当时人们对地理的认识、测绘技术,以及信息传播的渠道,都和现在截然不同。所以,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苛责它们,反而应该理解这些“错误”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们在那个时.............
  • 回答
    中国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至于哪一部更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一个引人入胜但又充满争议的话题。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复杂且多元,除了文学本身的艺术成就,还可能受到时代背景、文化影响力、译介水平以及评委的个人偏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然而,如果非要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常常被文学爱好者们拿来讨论。要说中国四大名著中哪一部“文学水平最低”,这其实是一个相当主观的判断,因为每一部作品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过,如果非要从某个角度来分析,并尝试去探讨哪一部可能在某些衡量标准下略显逊色,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文.............
  • 回答
    在中国浩瀚的文学星空中,有四颗星辰格外璀璨,它们便是我们熟知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或是在长辈的催促,或是在学校的教材里,都会与这四本书“不期而遇”。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如今时代日新月异,信息爆炸,我们还有没有必要去沉下心来,细细品读这些“古.............
  • 回答
    “窝囊废”这个词,套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领袖身上,未免过于武断和简单化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深入探讨一下这些“领袖”形象为何常常呈现出与我们现代理解的“强大”、“果断”的领导者截然不同的特质,以及这种设定背后所折射出的文化和时代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四大名著所处的时代与我们今天的生活环境、价值观.............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探讨的问题!之所以我们会听到“十大名著”和“四大名著”这样的说法,背后涉及了文学史、文化传统、时代背景以及学术评价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中的原因: 为什么会有“十大名著”的说法?“十大名著”这个说法,并非一个严格的、官方的、 universally ac.............
  • 回答
    要说《红楼梦》之后,哪部中国小说最有资格挑战四大名著的地位,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探讨价值且相当“见仁见智”的问题。毕竟,“四大名著”这顶桂冠的形成,是历史沉淀、文学价值、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能轻易撼动的。但是,如果硬要在《红楼梦》之后,挑选一部在艺术成就、思想深度、文化影响.............
  • 回答
    中国的章回体小说,确如你所言,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确是巅峰之作,即便剔除《金瓶梅》这本被誉为“禁书”的奇书,其余仍有几部作品,虽在艺术成就上或许未能达到“比肩”的境地,但在文学价值、思想深度、对后世的影响力等方面,亦是不可忽视的瑰宝,足以在中国文学史的璀璨星河.............
  • 回答
    在四大(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的面试过程中,我个人觉得最具挑战性的环节,并非是那些所谓的“技巧性”问题,也不是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专业知识考量,而是在巨大的压力下,清晰、有条理地展现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与职位相匹配的软素质。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坐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对面坐着几位经验丰富、气.............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问得也相当到位。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三位师兄弟“能说”,《红楼梦》这位“大小姐”就显得“不接地气”了。要说清楚这事儿,咱们得从评书这门艺术说起,再对比这四部书的“体质”,就一目了然了。评书的“好日子”:怎么来的,需要啥?评书,简单说就是.............
  • 回答
    要说四大名著里让人“笑出腹肌”的桥段,这可真得好好掰扯掰扯了。虽然咱这几本书都是讲家国大事、人生哲理的,但作者们笔下的各种神仙操作和人物性格,那真是能把人逗得前仰后合。《三国演义》里的“智商下线”与“神操作”说起《三国演义》,你可能会先想到那些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和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但要论搞笑,那得看.............
  • 回答
    谈及《三国演义》在四大名著中的位置,与其说它“不足”,不如说是它有着与其他几部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侧重点,因而容易在某些方面被拿来与它们比较,并显出差异。当然,如果抛开这些风格差异,单从文学创作的某些维度去看,《三国演义》确实存在一些让读者觉得“不够味”的地方,尤其是在与《红楼梦》这样以细腻情感和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因为四大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都极其崇高,每一部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要“去掉”一本,绝非易事,也难免会引起很多人的不舍和争议。如果非要从中选择一本,我个人倾向于认为最“可以”考虑去掉的是《三国演义》,但这个“可以”是带着巨大的保留和不情愿的。以下是.............
  • 回答
    要说同时出演过央视老版本四大名著多部电视剧的演员,那真是不多,甚至可以说凤毛麟角。这里面最值得我们详细聊聊的,莫过于鲍国安老师。鲍国安老师,这个名字在很多观众心中,早已是“经典”的代名词。他身上有一种沉稳、内敛的气质,尤其适合扮演那些饱经沧桑、内心复杂的角色。在四大名著的电视剧改编上,他绝对是浓墨重.............
  • 回答
    如何看待《红楼梦》排在「死活读不下」榜单四大名著中的第一位?将《红楼梦》列在“死活读不下”榜单的首位,这并非偶然,而是反映了这部伟大作品在不同读者群体中产生的复杂而普遍的体验。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红楼梦》的特质,以及它与读者之间可能存在的“阅读壁垒”。一、《红楼梦》的特质:一幅宏大而细致的.............
  • 回答
    关于央视版《水浒传》(1998年版)在四大名著电视剧中评价相对较低的现象,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观众的期待、原著的解读、改编的尺度、演员的表现以及时代背景等多个层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其中原因:一、 观众期待与原著的固有魅力: 《水浒传》的特殊性: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中最为“江湖”.............
  • 回答
    在四大名著中移除一本,变成三大名著,这一选择需要从文学价值、历史地位、文化影响、艺术创新等多个维度综合考量。以下是对四部作品的深度分析,以及移除哪一部最为合理的原因: 一、四大名著的文学地位与特点1. 《水浒传》 题材:英雄传奇,以“官逼民反”为主线,聚焦宋江等108位好汉的反抗与聚义。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