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要么生,要么死。
谢邀。
“老乡,生娃能分房!”
我军征兵:
国军征兵:
最好的口号,就是有真金白银的口号。
掰扯点别的。
五十年代,教员提出“人多力量大”的口号,有些地方跟着出台了“光荣妈妈英雄母亲”的生育激励政策。
十年二十年前,这些手段被视为刺激中国人口过剩的罪魁祸首,遭到广泛的民间批判。猛烈者,视之为纳粹式的生育手段。
现在冷静下来了,就能理解这背后的无奈:
朝鲜战争中,麦克阿瑟天皇已经在叫嚣使用核武器打击中国;珍宝岛战役后,苏联直接把战术核武器摆进了对华作战规划里。
不管是苏联还是美帝,都有一张表:这张表给几乎每个稍微有点工业能力的中国城市,都分配了核弹头。
苏联的还没有解禁(大概永远也不会),美帝的解禁了。照美帝的规划,真正的一线城市是沈阳和上海,各有6枚。
考虑到当时的流行当量(我记得一般是10万到15万吨TNT,反正是广岛的10倍),沈阳上海肯定能从地图上消失。
南京5枚,独占一档;广州大连们4枚,新一线城市;天津严格来说是超一线,因为天津4枚,大沽3枚。
北京比较客气,只有3枚,属于武汉杭州哈尔滨省会水平。
反正北到满洲里,南到个旧,东到丹东,西到乌鲁木齐,都安排上了。
在这种灭国之灾面前,中国一边大搞三线建设,以核战争为假想前提建设大西部;
(西北西南的胖友,如果家里祖辈是东北北京江浙沪的,一般就是这个时候来的)
一边大搞鼓励生育。
苏联当时有“英雄母亲”的口号,我们就直接拿来用了。39军军长吴信泉(打崩美军骑兵第1师的那位),夫人俞惠如生育了12个儿女,被伍豪称为“人类的航母”。
具体鼓励政策各地不同,有的是多算工分,有的是发几块到10块的奖金(那时候猪肉七八毛一斤)。
由于整个社会基本都在集体所有制里,村集体包工作包口粮,城里包工作分配,所以这种环境极其适合刺激生育。
马寅初邵力子五十年代中就吓坏了:浙江省人口年增长2.5%到3%,有些地方能到5%。55年中国的人口净增长就能到1300万,五十年后(也就是2005年)中国得有26亿人。
马寅初邵力子其实也没错。
要打第三次世界大战、核战争,就要多生,因为涉及到存亡问题;危险解除了,自然可以少生,至少不必以战争为前提规划人口。
有些女性胖友可能会觉得这种刺激手段把女性看成了工具(有些平台到今天还是这么批判的)。但其实第一波男女平等意识的大规模普及,就是来自这次鼓励生育。
因为残酷点地说:在世界大战、核战争的假想背景里,女性才是有价值的,男性是消耗品。
因此那时下乡工作队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整顿农村的歧视女性、杀女婴风气。妇联当时是横着走路的,村支书开会肯定要叫上妇联主任。
我开头那句“老乡,生娃能分房”,纯属图一乐。
“光荣妈妈英雄母亲”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集体所有制下保证了人均基本资产。这份资产是现代人所鄙夷的,但对当时占主体的赤贫农民是从无到有的突破。
国有制的公共服务也保证了最基础的现代服务,例如赤脚医生、免费小学、黄土马路。这些也是城里人所不屑的,但也是从无到有的突破。
核心为公有的资产和服务供给,其实大大降低了生育的综合成本。对于多数人,真的就是添双筷子的问题。
所以才能生。
现在刨去工业化天然降低生育率的问题,更大的门槛还是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或者公共服务被大量市场化,导致定价过高。
我们比很多后工业化国家生意率还低,这不单单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问题。
这事分房子也很难解决。分房子无非是普遍地多发了一份资产,你不提高生育教育的供给量,市场化的机构必然会抬高定价来瓜分这份新增资产。
因为总供给还是不能满足总需求。
口号是不管用的,最管用的还是公立幼儿园的开张海报。
"你就负责生,国家负责养"
国家不养老,生儿才是宝。
下面这个有意思
十年前台湾催生标语大赛,到底能有多脑残 - 廖信忠 - 政经社论 - 游无穷 (youwuqiong.com)
结果后来报纸去问了这位第一名得主,她也坦言,自己根本不想生孩子,看自己的标语也不会想生,一百万元要拿去国外旅游。简直赏了主办方内政部一记璀璨的巴掌。
贡献一个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口号:
“阳春三月, ”。 【此处省略4个汉字】
先秦也受人口问题影响。【此处省略若干汉字】
【此处省略若干汉字】
古代......郊游中他们两情相悦互赠勺药寄情定终身。
【此处省略若干汉字】
【此处省略若干汉字】
“【此处省略4个汉字】”出自古代《周禮.地官.媒氏》:
“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此处省略若干汉字】
【此处省略若干汉字】
【此处省略插图一幅】
【此处省略插图一幅】
国内成都青城山的东汉墓展有一些画像砖,【此处省略若干汉字】。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
【此处省略若干汉字】
多生多养好,养老还得靠家庭。(此图官方已辟谣)
安全套全部禁售,当违禁音像制品那样严打。
人流手术必须排队,平均排队时间10个月。
这不比口号管用多了。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大家放心去生娃,不罚款也不结扎。
合法一妻多夫,体验不同爱情的浪漫。
哦,指的是结了婚生了仔,离婚,嫁下一个。
这么多光棍等着低成本传宗接代呢。
快去快去。一个光棍三个名额。
我爷爷家保姆的儿子找了个从良的三婚女,才27岁秀秀气气的,彩礼八万。
俩前夫,她生过俩娃。
信息量大不大?
失足妇女上岸,结婚,生孩子,离婚,再结婚,生孩子,离婚。这是第三次结婚。
我爷保姆特高兴说肯定能生,也不费劲了,熟练工,还那么年轻。
他们还特别看得开,说能过就过,孩子我们自己带。
生个孙子,漂亮,就行了,说她给前夫生的儿子眉清目秀的。
找黄花大闺女,没这个好看,脾气也不一定好,要这要那的,得花三四十万。
农村十万以下的车,见黄花大闺女都见不着,有房有车,彩礼十八万起,还得给女方买三金啥的。
这是农村小伙娶媳妇现状,保姆儿子是瓦工,一个月六七千。
我刚反应过来,现在彩礼变贵了,是因为普遍想要二胎三胎。女人要受二三茬罪,生仨带仨可不是要涨价。
真的,男的不婚不育保平安,谁也没法压榨他们。
另外,有些人的婚姻就是个买卖。
村里本来还图个彩礼,现在一看彩礼都限制了,你猜她们会选择同样的低彩礼但是家庭资源多的城里小伙,还是选择同样彩礼低但是更好看嘴更甜的小伙?
觉得减彩礼和教育减负是一回事。
脑子转不过弯的学渣们特别高兴,觉得官方撑腰666。
实际上游戏规则根本没变,考试还是那么难,能考上的也就那么一撮。该考不上还是考不上。
反而竞争对手会趁此机会让自己手里的筹码变得更多。
你说最大赢家是谁?
呵呵哒。
另外,由于凤凰男把农村小伙的名声抹黑太多了。现在经济也不景气,同等个人条件下,原生家庭减分是必然存在的。
再一群条件不好的仇女癌天天在网上蹦跶。
你猜城里姑娘肯不肯低彩礼嫁给他们?
这年头,傻子真的不够用的。
我们玩门当户对的小门小户,也许一切从简裸婚,但是这种好事不会摊上他们的。
或者傻子慢慢也就灭绝了。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生孩童以报天。
三孩政策好,补贴少不了。
三孩政策妙,买房价格掉。
三孩政策棒,奶粉有保障。
三孩政策强,还贷不断粮。
生三孩,免费养,送汽车,补三房,降房贷,免首付,拿补贴,领奶粉,读公立,有名额。
三孩宣传标语可以说是非常好的机会让大家发挥自己的文采和创作才能,我们知道,国家向民间征集宣传标语,就是在向群众集思广益,想知道群众需要什么补贴,需要什么帮助,因此大家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多输出一些好主意。
我上面提到的,就是买房(换房)可以享受优惠,比如市场价打5折,免去房贷利息,小孩出生后,每个月可以领个几千块钱补贴,还能拿奶粉,有名额读幼儿园,小学,前面生的两个娃和第三胎都可以享受高考加分政策,买房优惠政策,获得新能源车大额补贴,要么直接送车,SUV这种,让三个小孩可以坐车被接送,产假18个月,产假期间工资国家全额支付,三胎家庭的职工优先晋升加薪,赠予光荣户称号等等。
我看到了满满的诚意,所以大家要多提一点,让国家看到我们的需求和期待,嘻嘻。
生一个娃,奖一套房。
早就想好了。
口号篇:
一人不生,全村灌精!
从工作岗位上闲下来,公司大门走出来,夫妻生活搞起来,二胎三胎生起来!
生男生女都一样,三胎四胎必须养!
要想富,多生孩子多种树!
要想富,边生孩子边修路!
女人的幸福来自老公,家庭的幸福来自孩子!
生一个,为自己;生两个,为家庭;生三个,为国家!
结扎有害身心!
事件篇:
山东冠县、莘县等地,积极开展【百日三胎】运动。冠县县委书记下令,全县在7月1日至10月1日的三个月内,要让全县夫妻一起生三胎,为国庆献礼!
据悉,刚结婚的夫妻被要求积极生育,10个月后若无生育,则将被罚款,拒不执行的,房子要被集体没收。已经生育一胎的,在三个月内怀孕,将奖励三百元现金,若签字决定生三胎,则现金奖励六百元!
同时,对于有生育欲望但身体不支持的,政府可免费提供人工授精服务。
对于在外务工无法回家的人员,将督促其回家生育,其家人暂住村派出所,所有银行卡暂时冻结。
对于适龄未婚人员,将安排红娘牵线搭桥,争取两周内完婚并怀孕。拒不执行人员,则会拉入征信系统,暂住村派出所,安排专业人员查看其是否有违法行为。
【百日三胎】运动,即是摸着石头过河,验证从理论到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对国家和个人的极致负责。
同时需要注意到,百日三胎并非是让夫妻只生三胎,而是不限制,【三】不是明数,是复数,只要夫妻自愿生的,我们将不再限制数量。
因此,生不生、怎么生,完全取决于夫妻双方以及个人的意愿,冠县县委不能存在任何强制行为。
据悉,这一运动在民众当中被称为【捡牛宝】。
影响当代年轻人生育意愿的因素,年轻人们已经在网上表达的很充分了:
在我接触的人和事中,能在25这个年纪开始造娃的,要么是家里是中产,有较多的积蓄。
要么虽然没有那么多钱,但工作(好工作差工作都有)稳定,跟父母生活在一块,早点儿生也没什么。
我一同学家里开厂,现在已经打算生二胎了。他们小夫妇的生活就是逛吃逛吃,同学每天呆在厂里熟悉熟悉业务,准备当接班人。
读过一本书叫做《有闲阶级论》,书中的描绘了西方古代贵族社会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
这些贵族每天的生活就是花花花、约约约、浪费浪费浪费。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人想要有闲情逸致去做一些无用之事,比如造娃,前提是有钱。
钱是人胆,更是衡量一个人自由度的晴雨表。
然而大部分年轻人的赚钱方式靠的是出卖时间和体力。
试想一对年轻夫妇晚上加班到11点多,回来躺床上,想造娃也没那个精力呐!
国家这段多管齐下搞掉课外辅导行业,意图降低养娃的成本,但这只能说是起辅助性作用的手段。
生不生跟养不养是两回事。
一个行业头部的前辈,在北京月收入5、6万,都35的年龄,在北京还买不起房。
她的工资跑不过北京房屋的上涨速度,并且还是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的情况下。
这就很可怕了。
如果说一孩劝劝老百姓,条件合适了造娃还有可能的话,二孩就是中产阶级和富人的游戏了。
三孩更不用说,要么是“多子多福”观念泛滥的农村地区,要么是家财万贯希望广撒种的富贵人家。
像你我这样普通家庭出身的年轻人,还是看看就好。
毕竟,我们养活自己,过上稍微高质量一点儿的生活就是个很大的难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