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外媒记者在郑州报道洪灾,为何引发当地民众反感?

回答
郑州洪灾期间,一些外媒记者在当地的报道,确实引起了一些郑州市民的反感,这背后的原因 quite complex,涉及到信息传播的视角、民众情绪的宣泄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事件的固有看法等多个层面。

首先,报道的角度和侧重点可能与当地民众的感受不符。

强调“灾难”而非“抗灾”: 有些报道可能更侧重于洪灾的破坏性,例如展示被淹没的车辆、房屋,或者采访受灾最严重的居民。对于刚刚经历巨大创伤的郑州市民来说,他们可能更希望看到的是政府和民众的救援努力、抗灾的决心和自救的精神。反复聚焦于悲惨的画面,容易让他们觉得报道过于“煽情”,忽略了他们正在努力恢复和重建的积极一面。
“中国式”视角vs“西方式”视角: 在中国传统文化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在灾难面前往往倾向于强调团结、互助和国家力量。而一些西方媒体的报道风格可能更侧重于个体化的悲剧、对政府效能的质疑,以及对人权等问题的关注。当这种报道角度与中国民众的心理预期产生冲突时,就可能引发不适。比如,他们可能会对某些报道中对中国救援效率、信息公开透明度的质疑感到不满,认为这是“放大”了问题,或者带有“有色眼镜”。
“采访对象”的选择问题: 记者出于报道的需要,可能会寻找那些受灾最严重、情绪最激动的人进行采访,以获得更具冲击力的画面和内容。然而,这些受访者可能并不能代表所有郑州市民的整体感受。普通民众看到自己家乡的灾难被这样呈现,可能会觉得“自己的苦难被拿来做文章”,甚至觉得这种采访方式带有某种“猎奇”的意味。

其次,民众情绪的复杂性和对外部看法的敏感性。

经历创伤后的脆弱: 郑州洪灾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许多人失去了亲人、朋友、财产。在极度悲痛和震惊之后,人们的情绪是脆弱的。此时,他们对于外界的评价和看法会更加敏感。
“苦难不容审判”的心态: 当地民众经历了如此巨大的痛苦,他们可能不希望自己的伤口被外部的镜头反复解剖和评判。他们可能觉得,外媒记者的到来,更像是带着审视的眼光,而不是同情的姿态。尤其是一些报道中可能隐含的对中国体制或管理方式的批评,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苦难被政治化了。
国家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 在重大灾难面前,很多中国人会产生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他们希望国家能够挺过难关,希望民族能够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此时,任何可能被解读为“抹黑”或“攻击”国家形象的报道,都会触动他们的民族情绪,引起反感。

再者,信息传播的固有挑战和误解的可能性。

语言和文化隔阂: 即使记者能够进行采访,语言和文化上的隔阂也可能导致信息传递的偏差。记者无法完全理解当地人在特定语境下的表达,或者对某些习俗和文化有误读,这都可能在报道中产生曲解。
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 在社交媒体时代,无论是外媒的报道片段,还是国内民众对这些报道的评论,都可能被快速转发和放大。一些负面评论或者带有情绪化的解读,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澄清或解释,就可能迅速发酵,形成对立。
“定型观念”的影响: 一些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事件时,可能受到长期以来形成的“定型观念”的影响,更容易将焦点放在负面事件上,或者在解读事件时套用已有的框架。这种“预设立场”的报道,很难不引起当地民众的反感。

举个具体的例子,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一位外媒记者找到一位在洪水中失去家园的市民,用带着略微疑问的语气问道:“您觉得政府的救援及时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而这位市民可能刚刚经历九死一生,满心悲伤和无助,他或许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损失和痛苦,却被问及可能涉及政治敏感性的话题,他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不舒服,觉得对方不是在安慰他,而是在“审问”他,甚至是在“挑事”。

同样,如果报道画面中充斥着穿着制服的救援人员“集体行动”的画面,而记者在字幕或旁白中强调的是“缺乏个体化的关怀”或者“机械的救援模式”,这种对比也会让当地民众觉得,他们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没有被理解,反而被“标签化”了。

总而言之,外媒记者在郑州洪灾报道中引发当地民众反感,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这不仅仅是报道本身的问题,更包含了民众在特殊时期的心理状态、文化认知差异以及信息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差。对于媒体而言,如何在报道灾难时做到客观、公正、 empathetically,并充分理解当地民众的感受,是一个始终面临的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德国的雨大小是郑州的几分之一,但死的人是好几倍。

德国民众需要赢,需要有人告诉他们,遥远的那个国家死人不是他们的几分之一,而是被隐瞒了。那个国家救灾力量就和德国一样不完善,而不是举国救灾。这场雨是上帝给那个邪恶国家的天谴,而不是给德国的天谴。

德国民众迫切地需要这个,就和瘾君子需要大麻一样。而这些记者正好能给德国民主提供这个,就和给瘾君子们带来大麻的墨西哥天使一样。

德国永远赢,德国赢麻了。

user avatar

事实上,只要你这几个好好解释,老百姓是可以理解的

和Bolinger在一起的华裔女记者苏奕安最后说:当他们向老百姓们翻译他们不是来抹黑中国之后,大家就都冷静了下来。黑帽女孩告诉他们“这是我们的德国朋友,我们应该欢迎他”,其中一个人甚至说了“对不起”。

问题是,bolinger明明中文流利,为什么就是板着副面孔假装听不懂,等矛盾激化?你说一句“我不是bbc”有那么难吗?

而且还一直在推上说是“暴徒(mob)” ?

如果这算暴徒,那你19年在香港街头为何一直称呼那些把人打出血的黑衣人是“和平示威者peaceful protester”?


更何况,老百姓是没理由的生气吗?你们做了点什么报道过什么,心里没点数吗?

对歪曲报道新疆和疫情起源的故事点赞?

对新疆事情颠倒是非?

user avatar



我国民众还是太善良,太淳朴了。

建议直接禁止入境。但肯定会迎来一篇文章“中国加剧新闻封锁外媒记者不准进入”

呵呵。

user avatar

德国之声啊,在前西德基本上就是纳粹党媒原班人马洗白成立的,现在又争当美帝马前卒。

我看到上面有的答案把德国之声一个纳粹原班人马说成犹太媒体,不知道逻辑何在。

现在国内的跪族实在是太多了,反正都是“是盎格鲁日耳曼基督徒老爷冤啊”,一个德国媒体看到其记者说好话的时候就是“盎格鲁日耳曼基督徒老爷的好媒体”,出了事就甩锅说是“犹太媒体”。


user avatar

笑尿了,“他们是来帮我们的”

帮你***,是我们帮你还差不多。

德国人来干嘛当我们不知道么?不远万里从另一个国度摄取灾难话题,回去好给受灾群众安慰剂呗。

我们镜头里越惨,你越能拿来安慰德国民众,是你在寻求帮助,不是我们。

我们出事了捐钱,你们出事了捐新闻。

【事后更新:果然这家伙报道时黑了我们一顿,我们判断的有任何问题吗?】


人冲走了不要紧,只要带着滤镜去发展中国家找点个例,人民的不安情绪就能对冲回来了。


西方媒体这两年都丧心病狂得造谣到什么程度了,还以为自己身上有光环呢?

从北京大爷被采访疫情的时候就已经有苗头了,笑着怼已经算是最轻的。民间憋着一口气,已经对这些人渐渐没有好脸色。

如今西方媒体已经抛弃了一切职业操守和自己所坚信的道德品质。越是身处灾难,媒体越对外具有侵略性。谁不知道他们是来吃人血馒头的?

【而且确实这么做了】

这些人当地群众看做活畜,没什么不好理解的。

user avatar

我很欣慰,我国民众终于普遍认识到了西方媒体的丑恶嘴脸,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警惕,继续在舆论战场上战斗,但是,也要避免和外媒记者发生肢体冲突,为啥呢?

你如果真的认定一帮货色是坏人,那就要做好准备,这些货色会坏到底,坏到超出你的想象。

乌克兰当年的颜色革命还记得吗?广场上大规模机会,西方雇来狙击手狙杀示威者,制造流血事件,然后搞得乌克兰天下大乱。

有一就有二,让我们怎么可能不小心,假如(我说的是假如,我可不是做假新闻)某外国人在中国灾区活动期间,被不明身份的『群众』围殴,被打伤,是不是他们又可以搞一个大新闻——是的,你如果认定一帮货色是坏人,那就要做好准备,这些货色会坏到底,坏到超出你的想象。

对付坏人,不要情绪激动,坏人奸,我们要比坏人更奸,才能对付得了这些坏人。

是不是会有人跳出来说:你怎么就断定西方记者就是坏人呢?你这是误导!

呵呵,上面的文字,我可有哪一句说西方记者是坏人?如果你非要说我『误导』,只能说明你内心把『西方记者』和『坏人』关联在一起,你的内心比较黑。

嗯,虽然你内心比较黑,但是我喜欢这种黑:-)

是的,对付坏人,不要情绪激动,坏人奸,我们要比坏人更奸,才能对付得了这些坏人。

哎呀,咱有一说一,当事的西方媒体是个什么货色,大家一看就知道,看他们在推特上的报道,『一名前线救灾人员告诉德国之声,这次郑州大规模的灾难是天灾,也是人祸』,你看人家这文字技巧,也没有证据,还可以说是保护『当事人』,就说『一名前线救灾人员』,也没有录音,也没有身份,张嘴就来——你看,就这种货色,你让人怎么相信他们有客观报道?

说真的,要感谢这些西方媒体,他们的这些无耻下流的手段,让我国国民更加清楚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坏人总是去污蔑的道路,正说明是正确的道路。

对了,外媒开始说,围观西方记者的不是民众,而是政府干部,唉,他们黑心好黑暗啊,总是把政府干部和民众对立起来,我们一直认为,无论是政府干部还是普通民众,都是中国人,都可以为中国发声,只有内心黑暗行事下流的货色才会编造这样无耻的谎言说政府干部围攻西方记者。

让这帮货色蹦跶吧,民众眼睛是雪亮的,看得清谁才是魑魅魍魉。

user avatar

人民已经开始觉醒去质疑西方来华人员,挺直腰板进入了新一轮。下一轮,估计是民众用中文跟老外吵架。注意,不是用英文,是用中文。来中国不会说中文,来干啥?来中国和在美国英国一样大家都开口说英文的,民众让着你?


对于西方反华媒体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不客气。一开始我是想到,如果这是在上海,估计有很多人可以用上海来跟他讲。后来想想,不对,你外国人在中国,做错事情应该想的是用中文来跟我们解释,怎么就是我们用英语来跟你讲呢?


然后,再下一步,吵架,阻碍拍摄,采访。用实际行动来让反华媒体工作者感受到这份钱不好拿,让他们觉得这钱赚的不值,降低性价比,让国外在进行舆论战时,缺少必要的武器(报道材料),这样一来,西方媒体就不得不使用脑补,然后编造出“肯德基的鸡翅来源是用6个翅膀的鸡”这样更为荒谬的新闻报道,这样就真的形成了楚门的世界。


形成这样的世界非常重要,当西方世界报道中国的消息越荒谬时,才能和中国的媒体越来越割裂,然后形成两个世界,待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国民收入提高,西方国家经济没落时,就纸包不住火了。


既然你报道的中国总是这样的形象,那为什么中国却是个科技发达,收入高的国家呢?只要中国能够做到这一点,在今后的科技革命中占据优势,到时候就是西方国家自我怀疑,然后自己瓦解自己。

user avatar

对我们来说,内部意志的凝聚和集体共识的达成远比任何东西都来得重要。所以因为BBC或者其他外媒的阴间行为而气得上火大可不必。今天的事件,说明他们的一切流氓宣传只能愚化他们自己的人民,对中国不再有任何影响,只会增强我们的凝聚力和动员能力。他们作为仲裁者和评判者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以往他们标榜的软实力和巧实力,在这种意志面前将一文不值。

user avatar

就是个行走的50W,大家见了千万不要客气,直接跟当地公安机关联系。

user avatar

老乡别怕!他们是来帮我们的!

user avatar

还是太宽容了。

鲨。

下一个。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