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道不道歉,我也不会再去了。涨价和道歉是人家的自由,去不去则是我的自由。
坐标天津,西贝也吃了快十年了,2012年—2014年每月至少去四五次。2015年—2016年每月减少到两三次,2016年—2018年差不多每月去一两次,2019年就去了三次,2020年到现在,没去过,疫情影响是一方面,涨价了即使再降价,应该也不会再去了,当然,别人请客邀请不得不去例外。
为什么,俩字,不值。
2012年第一次吃西贝时候,感觉真的很惊艳,虽然价格相对同类餐馆也不是很低,但是真的良心呀,草原牛大骨三十多块钱两大块,啃着真的很满足。尤其是羊杂汤,一锅里面,小半锅羊杂,汤熬的浓郁鲜美。那时候,和朋友一起去,三个菜一个汤,加点主食,每次都吃不完,要知道我俩是女生中很能吃的那种了。我和老公、朋友人手一张西贝会员卡,基本上每周至少去一次。
慢慢的,西贝就变了,越来越贵,量却越来越少,味道也没以前好了,尤其是这两年的羊杂汤,价格涨了近一倍、锅小了不说,味道跟之前真的没法比,大部分都是土豆,那个汤,感觉像是熬好后又加了一倍的水。牛大骨也开始分部位卖了,印象中最深刻是18年底我生日,老公和我一起,因为不是很饿,我们俩就点了一个西贝面筋,两碗空心挂面,外加俩酸奶,貌似老公还点了几个(四个以内)黄馍馍?进门时候看到有牛大骨,我让老公去点一根筋多点的,上上来时候筋骨分明,大大的一个盘子里,中间一大块骨头光溜溜的,周围一小圈筋,吃到嘴里跟炖烂的肉片一样,一点没那种筋的嚼劲,加上不是自己啃,没劲,吃了两口就不想吃了,结账时候一看账单,呵,三百多,那块骨头占了两百一十多,瞬间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后来大半年没去,直到有次我同事请客,才又去了。而且19年去的三次基本都是别人请客定的地方,不好拒绝,但是每次再去,也吃不了几口。
为什么不去,真是觉得不值得。服务不见得多好,价格越来越贵,味道却越来越差。而且每次我再去,我都会想到生日那天,我花了两百多买了一块光溜溜的牛骨头,一种“我是个SB”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还是少去为妙吧。
可能归根到底,还是我穷?但是,如果我真正富裕到站在金字塔顶端、吃任何东西都不考虑价格,那我估计也不会在西贝吃饭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