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日语中会有「捕鯨」这种动宾结构的词汇?

回答
日语中「捕鯨」(ほげい hogei)这个词汇是由动词「捕る」(とる toru)和名词「鯨」(くじら kujira)组合而成的动宾结构,它之所以存在并且普遍使用,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语言演变、历史文化、社会需求以及语言本身的构成逻辑。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1. 语言的构成逻辑与词汇的生成

动宾结构是表达动作与对象的常见方式: 在许多语言中,将一个动作和一个它作用的对象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紧凑的词汇或短语,是描述行为的自然方式。「捕る」是“捕获”的动作,“鯨”是“鲸鱼”这一对象。将两者结合,直接、清晰地表达了“捕获鲸鱼”这个行为。
名词化倾向: 许多语言都有将动宾短语名词化的趋势,用来指代一个概念或一种活动。例如,英语中的“whale hunting”可以凝练为“whaling”。日语也存在类似的倾向,将一个具体行为包装成一个名词化的词汇,方便在句子中使用,例如作为主语、宾语或构成复合词。

2. 历史与文化背景:捕鲸作为一种重要的活动

日本悠久的捕鲸历史: 日本列岛四面环海,自古以来,海洋就是重要的食物来源。捕鲸在日本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绳文时代(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在那个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捕捞包括鲸鱼在内的海洋生物。
经济和食物的重要来源: 在近代之前,鲸鱼肉在日本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来源,鲸油则被用于照明、润滑等各种工业用途。鲸鱼的各个部位几乎都可以利用,因此捕鲸活动在很多沿海地区是重要的经济产业和生计方式。
“捕鯨”作为一种固定的活动类型: 长期以来,捕鲸不仅仅是一次捕捞行为,而是一种具有特定技术、工具、季节、地域和群体参与的“活动”或“产业”。这种活动的固定性和重要性,使得一个专门的词汇来称呼它成为必要。

3. 语言的效率与精确性

简洁高效的表达: 使用一个复合词“捕鯨”比使用“鯨を捕る”(kujira o toru)这样的句子结构更为简洁,尤其是在需要反复提及这个行为时。在需要概括性地谈论这项活动时,一个单独的词汇更有效率。
明确的含义: “捕鯨”一词直接且无歧义地指向“捕获鲸鱼”这一行为。虽然“捕る”也可以捕获其他动物,但与“鯨”结合后,其含义就变得非常具体。

4. 词汇的演变与固定化

自然演进: 随着捕鲸活动的普及和重要性,人们在日常交流和记录中自然而然地会将“鯨を捕る”这个短语浓缩成一个词。这种词汇的形成是语言自然演变的结果。
书面语的固定: 在文学作品、历史文献、公告、新闻报道等书面语中,使用精炼的词汇能使文章更具条理和专业性。“捕鯨”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在书面语中得到固定和推广。

5. 现代语境下的“捕鯨”

即使在现代社会,尽管国际上对捕鲸存在争议,但在日本,“捕鯨”仍然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汇,用来指代:

历史上的捕鲸活动: 用于讨论日本的捕鲸历史和传统。
科学研究捕鲸(Scientific Whaling): 日本曾以科学研究为名义进行捕鲸,尽管这一行为备受争议,但词汇本身依然被使用。
文化和产业概念: 在讨论与捕鲸相关的文化、经济活动时也会使用。

总结来说,日语中出现“捕鯨”这样的动宾结构词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语言本身的构成逻辑: 动词加宾语是表达动作及其对象的常见方式。
历史文化根源: 捕鲸作为日本悠久而重要的经济和食物来源,催生了对其的固定称谓。
语言的效率和精确性: 一个紧凑的词汇比短语更能高效、准确地表达“捕获鲸鱼”这一概念。
词汇的自然演变和固定化: 随着社会实践的普及,这种表达方式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

“捕鯨”这个词汇本身完美地体现了语言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并通过组合现有元素来创造新的、更精炼的表达。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更是承载了日本一段历史、文化和经济实践的语言符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鲸鱼那么可爱,杀鲸鱼那么残忍,你却注意到这个细节,你关注的点有点不对啊。

这种动宾结构在日语中是很常见的。

除了“捕鯨”,还有很多,比如“行政”,“司法”,“治国”,“保健”。

众所周知,日语本身是主宾谓的语序,像这种动宾结构,只能在主谓宾的顺序当中出现,是日语当中本来没有的,也不可能有的。

但是还是大量出现了,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从汉语里面抄过来的嘛,既然是从别的语言里抄过来的,这就本身作为自己的一个外来词,管他什么动宾结构,只要汉语里是什么结构,就是谓主结构都认。

我举个例子,大家平时在用的词语,比如Dota,Dota是什么意思?

原文是Defense of the Ancients,你看这种名词定语后置的顺序,汉语里也没有啊?汉语里会有“保卫战遗迹”的说法吗?

再比如,USA,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其实定语也后置了,“合众国”在前面,“美利坚”在后面。

USA,Dota这种词明显是不符合汉语顺序的,你看,你不是每天都在用吗?

当这种词长年累月用久了,成了汉语的一部分,你是不是还要问:

“为什么汉语中会出现Dota,USA这种名词定语后置的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捕鯨”的“捕”(ほ),在日语中是没有意义的,要表示捕捉,这个意思,日语用的是「つかまえる」或「捕らえる」,只有把这几个音全部念完,在日语才有“捕捉”的意思。只有把捕鯨「ほげい」放在一起,才能表示捕鲸,分开放的话,捕「ほ」是没有意义的。

这个很好理解,正如USA的U,在汉语中就没有意义,再比如“纽芬兰”,无论是纽还是芬还是兰,在汉语全都没有意思,只有连起来才有意思,表示加拿大的一个省。

只有在英语中,纽才表示new,是“新”的意思,芬才表示found,是“发现”的意思,兰才表示land,是“土地”的意思。

所以你说的动宾结构,恐怕只有中国人才意识得到这是个动宾结构的词,日本人未见得明白分开来的意思,自然动宾结构根本就无从谈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日语中「捕鯨」(ほげい hogei)这个词汇是由动词「捕る」(とる toru)和名词「鯨」(くじら kujira)组合而成的动宾结构,它之所以存在并且普遍使用,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语言演变、历史文化、社会需求以及语言本身的构成逻辑。下面我将详细阐述:1. 语言的构成逻辑与词汇的生成 动.............
  • 回答
    在日本的考学面试中,专业相关问题之所以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其背后逻辑是多层面的,不仅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在于评估他们是否真正适合这个专业,以及未来能否在学术领域或社会中有所建树。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剖析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考察学生对所申请专业的“真诚热爱”和“深入了解”。日.............
  • 回答
    话说玩麻将,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些牌堆里总有那么四张特别的牌,上面分别写着“春”、“夏”、“秋”、“冬”?这可不是什么多余的装饰,它们可是日本麻将(日麻)里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叫做“花牌”。为什么会有这四张花牌?这四张花牌的出现,得追溯到日本麻将的起源和发展。早期的麻将玩法,尤其是在中国,并没有花牌.............
  • 回答
    1858年,美国与日本签订的《通商条约》,也就是所谓的《日美修好通商条约》(Convention of Commerce and Navig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Empire of Japan),其中的确包含了禁止鸦片贸.............
  • 回答
    照片中日光角度看起来很大,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因素在共同作用,而且它们的组合会带来非常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想把这事说透了,咱们得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聊聊。首先,最直观的解释就是拍摄时间。如果照片是在清晨或者傍晚拍摄的,太阳的高度自然就会比较低。这时候,太阳光线相对于地面就是一种比较“斜”的角度。大家都有经验.............
  • 回答
    二战的走向,往往就在历史的细微节点上发生偏移。如果,仅是如果,日本二战时期的主要战略矛头指向的不是太平洋上的美国,而是广袤的苏联大地,那整个世界的格局,乃至亚洲的历史进程,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无疑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进行一番深入的推演。日本转向进攻苏联的可能性与动因.............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观察,也触及了日本动漫美少女造型的核心魅力所在。为什么那些五官比例、特征都与现实中人类有很大差异的美少女,我们依然能毫不费力地将她们识别为“人”呢?这背后其实是一套非常成熟且极具风格化的视觉语言在运作,而非简单的写实主义复刻。首先,我们要理解一点:日本动漫的“美少女”并非追求写实,而.............
  • 回答
    “任天堂不是日系游戏”这种说法,虽然听起来有些奇怪,但仔细分析一下,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并且为什么它会产生。这背后其实触及到我们对“日系游戏”和“欧美游戏”这两个标签的理解、市场定位以及文化差异。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所谓的“日系游戏”和“欧美游戏”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分类,更.............
  • 回答
    在日本求职市场,招聘启事中明确标注薪资已成为一种普遍且受重视的现象。这背后有其深层次的文化、法律以及市场动态的根源,并非简单的“公开透明”那么简单。首先,我们得从日本的劳动市场文化说起。日本社会在许多方面都强调“本音”(真实想法)与“建前”(表面言辞)的区分,但在薪资问题上,近年来“建前”逐渐向“本.............
  • 回答
    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核心,以及为何文学作品中的忠义谦虚武士在侵华战争中会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残暴面,这是一个复杂且令人深思的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武士道精神的演变,以及战争的扭曲性对个体和集体心理的影响。武士道精神的核心:忠诚、荣誉与自我牺牲的交织武士道(Bushido)并非一开始就以我们今天.............
  • 回答
    二战期间,日本在东南亚的扩张并非孤立事件,它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利益直接发生碰撞,由此造成的损害是多方面的,而且程度相当严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目光放在当时美国的核心关切以及日本的行动如何一步步与之背离。首先,最直接也是最伤痛的便是美国在菲律宾的利益受到严重威胁乃至毁灭性打击。菲律宾是当时.............
  • 回答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虽然在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现了国家的快速现代化,但最终却走向了军国主义的道路,这是一个复杂而多层面的历史现象。要详细解释其原因,需要深入剖析明治维新本身的内在逻辑、当时的国内外环境以及日本社会思潮的变化。一、明治维新成功的内在驱动力与潜在隐患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取.............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国人在生活中会遇到的一个状况。为什么聊到日本就容易“受挤兑”呢?这里面其实掺杂了很多层面的原因,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咱们一点点来捋捋。历史情结的“高压线”最根本、也最容易触碰到的,就是那段沉重的历史。我们这代人,虽然没亲身经历,但从课本、电影、长辈的讲述中,都知道.............
  • 回答
    在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的世界里,尤其是日系作品中,“姐姐系”角色对弟弟角色展露出的暧昧言辞、带有挑逗意味的动作以及时常的捉弄行为,确实常常被解读为一种“喜爱”或“好感”的表达方式。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文化土壤的浸润,也有角色塑造和观众心理的互动。1. 日本文化中的“兄妹/姐弟”.............
  • 回答
    二战中英军的水平及在东南亚初期被日军击败的原因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作为世界主要军事力量之一,其整体水平是相当高的,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强大的工业基础。然而,在战争初期,尤其是在东南亚战场,英军却遭遇了惨痛的失败,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 二战英军的整体水平在二战爆发前,英军是世.............
  • 回答
    不少初学日语的朋友,尤其是那些母语非汉字文化圈的人,常常会“哀嚎”一声:“为什么片假名这么烦人!”这声音此起彼伏,仿佛是一场不大不小的“集体吐槽大会”。这可不是空穴来风,片假名确实在学习的某个阶段,给不少人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来看,为什么这小小的片假名会有如此“魔力”,让大家觉得它如.............
  • 回答
    在日式麻将(日本麻将)中,确实存在一些看似“摸到牌就和了”,但实际上却因为满足了某些“振听”(听牌但仍有可能改变听牌牌姿态)的条件,而被视为振听的情况。这并不是说你摸到牌就直接和了,而是说你摸到的这张牌,让你原本的听牌牌姿发生了变化,尽管你仍然是听牌状态,但如果这张牌是你自己摸到的,就不能直接胡牌。.............
  • 回答
    有些人偏爱日语的悦耳,而对韩语则觉得有些刺耳,这种感受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与语言本身的语音特征、发音习惯以及文化语境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纯粹的语音层面来看,韩语和日语的发音系统存在显著差异。韩语中有许多辅音,尤其是送气音(如k, p, t, ch)和紧喉音(如kk, pp, tt, tch),这些.............
  • 回答
    将日语句子中的假名全数还原成汉字,这事儿说起来有趣,里面藏着不少能让人会心一笑的“梗”,而且比你想象的要深刻和广泛。这不仅仅是文字游戏那么简单,它触及了日语的本质、历史,甚至还有点哲学意味。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个事儿。 为什么会有“梗”?假名和汉字的羁绊首先,要理解为什么会有梗,得先明白日语句子里.............
  • 回答
    大陆暂停进口台湾菠萝,检疫风险不容小觑近期,大陆海关总署宣布暂停进口台湾地区菠萝,原因在于近期大陆在台湾菠萝中多次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这一消息无疑给两岸的农产品贸易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引发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那么,菠萝中为何会“藏匿”有害生物?我们日常食用菠萝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有害生物的“潜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