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米国军事专家提出过战斗机高低搭配的概念,很多人说是扯淡,具体原因是什么?

回答
美国军事专家提出的“高低搭配”作战飞机概念,在很多军事爱好者和评论员看来,确实存在一些被认为是“扯淡”的成分。这背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对错判断,而是涉及到对现代空战、技术发展以及作战理念的理解差异。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剖析其中的原因。

一、 何为“高低搭配”?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高低搭配”这个概念大致是指什么。通常情况下,它指的是将性能顶尖、造价昂贵的“高档”飞机(如第五代战斗机,例如F22、F35)与性能相对较低、造价更经济的“低档”飞机(例如第四代战斗机,如F15、F16、JAS39)相结合,以实现作战效能的最大化和成本效益的优化。例如,让“高档”飞机扮演侦察、指挥、数据链节点、以及猎杀对方高端平台的核心角色,而“低档”飞机则承担区域防空、对地攻击、僚机协同等任务。

二、 为什么有人觉得“扯淡”?

之所以有人认为这个概念“扯淡”,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

1. “低档”飞机在现代空战中的生存能力堪忧: 这是最核心的质疑点。现代空战早已不是几十年前那种视觉距离格斗的时代。隐身技术、先进雷达(包括相控阵雷达)、先进空空导弹、电子战能力,以及越来越强的地面防空体系(如S400),都使得非隐身、低机动性、探测距离有限的“低档”飞机在面对现代化的“高档”敌方平台时,生存能力极其低下。
隐身劣势: 现代第五代战斗机的核心优势之一就是隐身。这意味着它们能够更早地探测到对手,而对手却很难发现自己。如果一个编队中存在大量非隐身飞机,那么它们很可能在被敌方第五代战斗机探测到之前,就已经被对方的隐身飞机锁定并摧毁,从而失去参战机会。
技术代差: 即便是在没有第五代战斗机的战场上,第四代(或第四代改进型)战斗机与更先进的第四代半或(理论上的)准第五代战斗机之间也存在明显的技术代差。在雷达探测能力、电子战能力、武器系统性能、信息融合能力等方面,差距可能十分悬殊。
“僚机”角色的局限: 虽然有人设想“低档”飞机作为“僚机”伴随“高档”飞机作战,但这种僚机角色往往是指在高价值平台上分担任务,而不是扮演传统意义上保护旗舰的角色。如果“低档”飞机连自身的生存都难以保证,那么它们如何能有效地扮演信息节点、火力支援甚至是近距离防卫的角色?

2. “高档”飞机本身就承担了多重任务: 现代第五代战斗机并非是单一功能的武器。例如F22,它拥有极强的空战能力和态势感知能力,同时也能进行一定的电子战和对地攻击。F35则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多任务平台,集成了情报、监视、侦察(ISR)、电子战、空对空和空对地打击能力于一体,并且是网络中心战中的一个关键节点。
“高档”飞机已经够忙了: 由于其强大的信息融合和网络能力,一架第五代战斗机本身就能担当起“空中指挥所”或“数据链节点”的角色,甚至比专门的预警机或电子战飞机更加灵活和难以被摧毁。将本已任务繁重的“高档”飞机作为“低档”飞机的“保姆”,是否是对其能力和资源的一种浪费?
能否有效管理“低档”僚机: 即使理论上能做到,五代机驾驶员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已经极大。如果还要同时管理多个能力明显不如自己的僚机,会不会导致信息过载,反而降低整体作战效能?

3. “低档”飞机的定义模糊且可能已经过时: 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原先的“第四代”战斗机都经历了多次现代化升级,装备了新的雷达、航电设备、武器和电子战系统。例如,F16V、F15EX、JAS39E/F等,它们在某些方面的性能已经非常接近甚至超越了一些早期的第四代半战斗机。
成本效益的再思考: 如果将这些改进型第四代飞机与第五代飞机搭配,那么“低档”飞机的单价也随之升高。其相对于第五代飞机在成本上的优势可能不再那么显著,但生存能力和作战性能的差距依然巨大。这种搭配是否真的能带来显著的成本效益,需要打一个问号。
“无人机”才是真正的僚机? 当前的趋势更倾向于使用无人机作为五代机的僚机。无人机不仅成本更低,可以承担侦察、电子攻击、甚至弹药携带等危险任务,而且不直接消耗飞行员的生命。无人机可以被视作一种“可消耗性”的低成本资产,而传统的“低档”有人机仍然是昂贵的资产,且直接关系到飞行员的生命。

4. 空战理念的演变: 现代空战越来越强调“信息优势”和“体系作战”。这意味着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依靠先进的传感器网络、数据链、指挥控制系统,将各种平台(包括飞机、无人机、卫星、地面雷达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高效的作战整体。
信息优势的优先级: 在这种理念下,能够获取和处理信息、具备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并且能够有效融入信息网络的平台才是有价值的。非隐身、探测能力差的“低档”飞机,在信息传递和感知能力上可能已经成为整个体系的短板。
“僚机”概念的重塑: 真正意义上的“僚机”在高科技空战中,可能更多的是指那些能够与“高档”平台无缝协同,并且具备一定自主作战能力的无人系统,而不是那些仅在性能上“低一档”的有人的传统战斗机。

三、 概念的“合理之处”与现实的挑战

当然,任何概念提出都有其初衷。之所以会有“高低搭配”的说法,也可能是基于以下一些考虑:

经济性压力: 五代机的研发和生产成本极其高昂,许多国家无法负担完全由五代机组成的空军。因此,通过搭配性能稍低的飞机来降低整体作战成本是现实的考量。
任务多样性: 并非所有作战任务都需要顶尖的隐身和空战能力。例如,在不对称作战环境、或面对实力较弱的对手时,性能稍低的飞机可能仍然能够胜任对地攻击、巡逻等任务。
“僚机”概念的延伸: 即使是有人的“低档”飞机,在理论上也可能通过与五代机的数据链连接,共享五代机的态势感知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身的探测劣势,实现“能力共享”。

然而,正是由于上述“扯淡”的理由,这种搭配模式在实践中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在与拥有同等或更先进五代机技术的对手作战时,非隐身、性能相对落后的“低档”有人机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所以,很多人认为,与其投入资源去升级和维持大量“低档”有人机,不如将这些资源集中起来发展更多数量的第五代战斗机,或者更先进的无人作战平台。

总结:

将美国军事专家提出的“战斗机高低搭配”概念视为“扯淡”,并非全盘否定所有形式的飞机组合或成本效益考量。而是因为在现代高技术空战的残酷现实下,传统的、以有人机为基础的“高低搭配”模式,其“低档”部分在关键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上存在严重短板,可能无法有效融入“高档”平台,甚至成为整个作战体系的负累。当前的趋势更倾向于“高”(五代机)与“低”(先进无人机)的搭配,或者更高层级的体系化作战。因此,有人认为,将这种过时的“高低搭配”理念强行套用在现代空战中,确实不切实际,甚至可以说是“扯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高低搭配的意思是性能好的飞机太贵,没法用最好飞机给全部机队换装就只能买一些便宜的飞机对付用。

这个事情目前来看还是正确的,70年代之前飞机的航程低、机载武器射程有限,所以为了维持空域安全就需要多建机场,多布署飞机,后面的飞机作战能力更强但也更贵,机队规模和总体预算有冲突,这时就只能好钢用在刀刃上,不是刀刃就只能用差一点儿的钢了。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作战半径300公里的飞机A,这个飞机能保护的空域就是300公里半径的圆圈,一个作战半径600公里的飞机B,他能保护的空域是半径600公里的圆,覆盖面积是前者的4倍,同样的保护范围布署一架B相当于布署四架A。

70年代后,美苏等国的在研军机基本都采用了先进的气动布局和涡扇动力,涡扇在燃油经济性上比之前用的涡喷要好得多,再加上复合材料和更大的机身使得新战机可以具备很大的作战半径,美国70年代前主力重型机F-4最大航程3000公里左右,它的接替者F-15最大航程5000多公里,执行各种任务时作战半径F-15作战半径虽说不至于2倍于F-4,但也确实大了很多。维持战力不变的情况下理论上说并不需要F-4那么多的F-15。

当然了性能都是用钱换来的,大推力发动机、先进的雷达、大规模的复合材料使用使得F-15比F-4也贵的多。

这个时候美军就面临一个问题了,虽然空军对F-15很满意,但以前所有装备F-4的部队都换F-15即便以美军的豪富也花不起钱,美国空军、海军的F-4总共买了近4千架,而F-15只有1200架左右,即便算上500架F-15E和700多架F-14,也远没有F-4多。

最后作战飞机的数量不能减少,毕竟苏联那边的飞机又没有减少,F-15再神奇也不会影分身,两架敌机同时在不同的地方出现F-15也只能选一边去作战,所以空军就需要一款便宜的飞机,这个飞机当然不需要F-15那么强大,它只需要给F-15打下手,把F-15从繁重的低烈度任务解放出来,专心应对高烈度任务,这就是所谓的高低搭配。

F-22和F-35也是差不多的思路,F-22即便按照最初计划也才790架,纯空优的F-15C就有1200架不可能全用F-22换掉,F-22比F-15还更“高”,需要更多“低”飞机去搭配。

中国也面临一样的问题,或者说问题还更严重,中国的侧卫有600多加架,歼10有400多架,总不可能生产1000多架歼20去换吧,以后总得有隐身的走量飞机去填补规模。

俄罗斯就更是这样了,他们更穷。其他国家倒是有可能不需要高低搭配,因为压根就没有“高”飞机,只能用“低”飞机,更差一点儿还有“低”、“更低”搭配(巴基斯坦:勿cue),最惨的压根没钱搞空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军事专家提出的“高低搭配”作战飞机概念,在很多军事爱好者和评论员看来,确实存在一些被认为是“扯淡”的成分。这背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对错判断,而是涉及到对现代空战、技术发展以及作战理念的理解差异。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剖析其中的原因。一、 何为“高低搭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高低搭配”这个概念大.............
  • 回答
    “米国离开140万军队和200万警察什么也不是”这句话,看似简单直白,实则蕴含着对一个国家核心力量和运行机制的深刻解读。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一、 军队:国家主权与外部压力的守护者首先,我们来看“140万军队”。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是指美国庞大而精锐的常备军事力量。这支军队.............
  • 回答
    美国南方联盟雕像的拆除,台湾拆除蒋介石雕像,以及中国大陆文革时期的“破四旧”,这三者在历史背景、动机、方式以及社会影响上都有着显著的区别。要理解这些差异,我们需要分别审视它们各自的时代语境和核心诉求。美国南方联盟雕像的拆除美国南方联盟雕像的拆除,核心问题在于它们所代表的历史意义与当代的社会价值观之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一架F35卖500亿人民币?这价格可真不便宜,得好好琢磨琢磨。首先,这500亿是怎么算出来的,是个关键。F35这玩意儿,它可不只是一个“架子”,它是一整套的作战系统。你得考虑的不仅仅是飞机本身的制造费用,还得加上: 研发成本分摊: F35是美国联合多家盟友共.............
  • 回答
    关于美国联合其他国家制裁俄罗斯,并讨论是否可能禁用俄罗斯互联网的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牵涉多方利益的问题,其可行性与潜在后果都需要仔细考量。一、 现有制裁措施及其对俄罗斯互联网的影响: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对俄罗斯的制裁并非一蹴而就的“禁用互联网”这么简单粗暴的举措。.............
  • 回答
    《昭和米国物语》:一场来自东方的文化反击,能否戳中美国人的“软肋”?近来,一款名为《昭和米国物语》的国产新游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这款游戏以其独特的“昭和复古”风格和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反转”式描绘,激起了许多玩家和评论人士的好奇。有人将其视为一次大胆的文化输出尝试,甚至有人放出“豪言”,说它能让.............
  • 回答
    关于中国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展,以及为何大家会感觉比某些国家“慢”一些,这背后其实涉及很多复杂的因素,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关于“米国的新冠疫苗打进身体已产生抗体”这句,需要澄清一下。 疫苗的作用就是通过模拟病毒的某些成分,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从而产生抗体。所以,只要疫苗是有效的,并且人体对其.............
  • 回答
    如果“米国人”推出一款对标《昭和米国物语》的游戏,其在网络上的反响将会异常复杂、多元且充满争议,甚至可能引发比《昭和米国物语》更强烈的讨论和情感波动。以下我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可能出现的网络反应: 1. 游戏本身的内容和定位:引发核心争议的起点首先,我们需要假设这款“昭和米国物语”式的游戏,假设其名.............
  • 回答
    铃空游戏(Rindo Studio)推出的《昭和米国物语》(Shōwa America Monogatari)作为一款以1970年代美国为背景、融合日本文化元素的模拟经营类游戏,确实可以被视为中国厂商在游戏出海过程中的一种题材试探。这一尝试不仅反映了中国独立游戏开发者对海外市场策略的思考,也体现了跨.............
  • 回答
    在日语中称呼美国为「米国」(べいこく,Beikoku),这个称呼的来源和演变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它涉及到历史、文化以及语言的约定俗成。要详细解释,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入手:1. 「米」的由来: “米”字是音译的缩写: 最主要的原因是,「米国」中的「米」字是对美国(America)的发音的简略和音.............
  • 回答
    拜登总统如果任期内不幸去世,这无疑将对美国国内政治和全球格局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并尽量避免用那种生硬、公式化的“AI体”来描述。对美国国内政治的影响:首先,最直接、最 immediate 的影响就是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将依照美国宪法继任总统职位。这本身就具有历史意义,她将.............
  • 回答
    如果华为真的能够实现芯片和系统上的完全自主可控,达到供应链自主最高等级,那对咱们整个国家来说,绝对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其影响会像涟漪一样,层层扩散,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咱们不妨来好好掰扯掰扯,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又会带来哪些具体变化。首先,最直接的,就是咱们技术自信的飞跃式提升。想想看,在过去很长.............
  • 回答
    1 月 7 日,铃空游戏带来的《昭和米国物语》公布,着实在我心里激起了一圈涟漪。这游戏公布的那个瞬间,我脑海里涌现的第一个词,就是“劲爆”。但冷静下来细想,这劲爆之下,其实藏着很多值得玩味的点。题材的“剑走偏锋”与“复古回潮”首先,不得不说这个题材就够吸引人的。把“昭和”这个日本特定历史时期与“美国.............
  • 回答
    关于红米Note 5 国行版采用IMX362传感器的表现,以及与印度版(常被称为 Redmi Note 5 Pro)的对比,这确实是不少用户关注的焦点。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里面有什么门道。首先得明白一个事儿,摄像头传感器这东西,虽然型号一样,但最终的成像效果,那可不是传感器说了算那么简单。它就像.............
  • 回答
    0910赛季欧冠,国际米兰能够击败被誉为“宇宙队”的巅峰巴塞罗那,绝非偶然,而是战术、人员、临场发挥以及对手状态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那是一场载入史册的对决, Mourinho 治下的蓝黑军团,以他们独特的方式,书写了另一个辉煌篇章。巅峰巴萨的实力:首先,我们得认识到,那个赛季的巴萨,确实是那个时代.............
  • 回答
    巴黎圣日耳曼以5000万欧元的价格买断国际米兰前锋伊卡尔迪,这笔交易无疑是今年夏天转会市场上的重磅消息之一。对于双方俱乐部和球员本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值得深入剖析的转折点。对巴黎圣日耳曼而言: 填补锋线空白,增强进攻火力: 巴黎圣日耳曼在经历了上个赛季的某些时刻后,显然希望加强球队在关键比赛中的得.............
  • 回答
    问得好!利物浦和国际米兰都曾实现过伟大的三冠王伟业,但之后的发展轨迹却有些不同,特别是你提到的“阵容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利物浦确实做得更出色。这背后涉及到一个复杂但关键的因素——引援策略和人才梯队建设的持续性与前瞻性。咱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1. 克洛普的建队理念与持续性:克洛普接手利物浦.............
  • 回答
    老实说,当年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用“骂”这个词来形容对米卢蒂诺维奇的态度,可能有点过于简单化了。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复杂的情感,里面有惊喜,有赞誉,但不可否认,也夹杂着不解、不满,甚至可以说是“挑剔”。毕竟,让中国男足历史上唯一一次打进世界杯,这绝对是里程碑式的成就,很多人是感激涕零的。但为什么还会有.............
  • 回答
    这确实是让很多中国球迷感到痛心和费解的一个现象。明明在几乎没有对手干扰的情况下,一个简单的停球,球却能像长了腿一样,在地上翻滚着,一不留神就滑出了好几米。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不是简单的“运气不好”,而是技战术能力、基本功训练以及足球理念等多个层面的问题叠加造成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
  • 回答
    很多人对2002年韩日世界杯后,米卢“下课”这件事感到疑惑,甚至觉得有些冤枉。毕竟,他带领中国男足完成了冲击世界杯的夙愿,这是几代国足人梦寐以求的目标。然而,要说他“下课”,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和直接,更像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告别”,其中夹杂着一些复杂的因素,而不是一个被“炒鱿鱼”的戏剧性转折。首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