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税法 年终奖怎么扣税?

回答
关于新税法下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扣除,我给你捋一捋,尽量说得透彻点,让你心里有数。

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年终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奖金”、“年金”、“双薪”等等,它们都属于“工资、薪金所得”这个大类,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关键的变化点——“三项合并”的时代结束,但“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的优惠依然存在(但有调整)

以前,我们可能听说过“三项合并”的说法,就是把年终奖和当月工资合并起来算税。但现在,对于年终奖(或者说符合条件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它的计算方式是可以单独作为一次性收入,单独计算应纳税额。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单独计税的优惠,来降低实际缴纳的税款。

那么,怎么才能享受到这个“单独计税”的优惠呢?

关键在于,你拿到的年终奖,是否符合“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规定,并且是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只选择一次。

这里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理解为:

它是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你取得的归属于该纳税年度的奖金。
通常是指在年底发放的、一次性的奖金。

具体怎么计算呢?

这才是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容易让人糊涂的地方。我给你一步步拆解:

1. 区分计算月份:
第一步,你得知道你这个年终奖是当月发放的。 也就是说,它不是平均到你每个月的工资里,而是年底一次性给你的。
第二步,把年终奖除以12个月,得出一个“平均每月奖金”。

2. 查找适用税率:
第三步,用这个“平均每月奖金”去套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按月计算)”。 这个税率表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了,有7个档次,从3%到45%,对应着不同的起征点和速算扣除数。
找到你这个“平均每月奖金”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3. 计算应纳税额:
第四步,用“平均每月奖金”乘以上面查到的适用税率,再减去对应的速算扣除数。 这样你就得到了“月度奖金应纳税额”。
第五步,把这个“月度奖金应纳税额”再乘以12个月,最终得出的数字,就是你年终奖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举个例子,你就能更明白了:

假设你今年年终奖是 60000元,而你当月的工资是10000元,并且这个年终奖是单独发放的。

1. 平均每月奖金: 60000元 / 12个月 = 5000元
2. 查找税率:
税率表:
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税率3%,速算扣除数0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210
你的平均每月奖金是5000元,属于“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档次。
所以,适用税率为 10%,速算扣除数为 210。
3. 计算应纳税额:
月度奖金应纳税额 = 5000元 × 10% 210元 = 500元 210元 = 290元
年终奖总计应纳税额 = 290元 × 12个月 = 3480元

这样算下来,你实际到手的年终奖就是 60000元 3480元 = 56520元。

重要提醒和注意事项:

“单独计税”的适用条件:
必须是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你只享受一次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单独计税优惠。 如果你一年拿了两次符合条件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那么第二次就不能再单独计税了,会和其他工资薪金合并计算。
你每个月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也需要扣除费用(即基本减除费用60000元/年,或者按照每月5000元)。 如果你当月工资已经不足以扣除基本减除费用,那么年终奖就不能再单独计税了,必须合并到工资中一起计算。

如果年终奖和当月工资合并计算,结果会怎样?
假设你当月工资是10000元,年终奖是60000元,那这个月你总共就有70000元收入。
70000元 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 = 65000元
65000元 / 12 = 5416.67元(平均每月所得)
查税率表:5416.67元,适用10%的税率,速算扣除数210。
这个月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65000元。
应纳税额 = 65000元 × 10% 210元 × 12 (注意:速算扣除数不是乘以12,而是直接用于当月计算)
这里需要更仔细地按月计算:
当月工资应纳税额:10000元 5000元 = 5000元。 5000元 × 10% 210元 = 290元。
年终奖与当月工资合并:总收入70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 = 70000 5000 = 65000元。
这个65000元,应该如何申报? 我们可以将年终奖60000元按照“全年一次性奖金”的方法单独计算,然后和当月的工资合并。
如果直接合并计算,65000元,按照10%的税率,扣除21012(这个地方容易出错,实际上是按月计算的),应该用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来算。
更严谨的理解是,当月工资10000元,减去5000元,还有5000元应纳税所得额,按10%税率缴290元。
然后用年终奖60000元,平均到12个月,每月5000元,按10%税率缴290元,一共3480元。
这里关键在于,如果你的当月工资已经足够扣除5000元,并且年终奖是作为“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算,它就不影响你当月工资的税率档次。
所以,如果年终奖单独计算,就用上面那个例子:60000元,税款3480元。
如果你年终奖不单独计算,而是和当月工资合并,变成70000元。 那么这个月的应纳税所得额是70000 5000 = 65000元。 65000元 ÷ 12 ≈ 5416.67元。 查税率表,5416.67元适用10%税率,速算扣除数210。 那么这个月需要缴纳的税款是 65000 × 10% 210 × 12 = 6500 2520 = 3980元。
比较一下:单独计算年终奖是3480元,合并计算是3980元。 显然,单独计算更划算。

新税法下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除了基本的60000元/年(即每月5000元)减除费用外,我们还可以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以及大病医疗的专项附加扣除。
这些专项附加扣除是直接从你的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中减除的。
对于年终奖,如果它是作为“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那么这些专项附加扣除是不能用来抵扣年终奖的税款的。 它们是用来降低你工资薪金所得的税负的。
如果年终奖是和工资合并计算,那么专项附加扣除就可以间接降低年终奖部分的税负。

总结一下,最核心的计算方式就是:

1. 将年终奖金额除以12,得出“平均每月奖金”。
2. 根据“平均每月奖金”查找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3. 用“平均每月奖金”乘以税率,减去速算扣除数,得出“月度奖金应纳税额”。
4. 将“月度奖金应纳税额”乘以12,得到年终奖的总计应纳税额。

记住,这个单独计税的优惠,是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只能享受一次! 所以,如果你在年底前已经收到过其他名义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就要特别注意了。

希望我讲得够详细,而且没有那些AI那种生硬的表达。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或者想知道更具体的某个税率档次的计算,都可以再问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他答案都说的很好,可是没有一个把不同申报方式的数学关系彻底讲清楚,从而能彻底精确的比较纳税大小及计算最优筹划金额的。以下是我的方法,只涉及初中数学(貌似财务难得用到一次高于小学数学的。。为了把数学关系讲清楚又不显得太啰嗦,数学表述用多一点):

新税法下2019-2021年年终奖个税有三种申报方式:

计入全年一次性奖金申报,或计入全年综合所得申报,或拆分后以前两者混合申报。然后大家关心的是怎么申报个税最低,所以这就是两个函数:(全年一次性奖金个税)函数和(全年综合所得中奖金增加的个税)函数,两者之和取最小值的问题

我们看看这两个函数表达式和函数图像是怎样的,x为申报奖金金额(单位:万元),y为相应增加的税额(单位:元)

可见,(全年综合所得中奖金增加的个税)函数(以下称f(x))是一个定义域为x>=0的导数分段式增加的直线段连续函数(超额累进函数),这个函数与(全年综合所得个税)函数的区别是,它不包含平时每月发的只能进行全年综合所得申报的个税,而是在每月平时发的全年综合应纳税所得确定的基础上,再来计算将一次性奖金也计入全年综合所得将增加的个税,所以每月平时发的全年综合应纳税所得的水平(以下称参数t),会影响到这个函数的表达式和图像。

平时每月发的全年综合应纳税所得(参数t)= 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全年平时薪酬-五险二金(其中可扣年金不超工资总额5%)-专项扣除-其他扣除(即商业保险)-6万元(注:t可以小于0,小于0后对应税率为0),可见影响参数t有4个影响因子。上图中所示的是t=0时的f(x)图像,随着参数变化,f(x)图像会在仍保持经过原点且定义域为x>=0不变的前提下平移。当t<0,则图像向右平移,出现0税率区(平时薪酬为0时此区间达最大,为[-扣,0],扣=6万元+五险二金+专项扣除+其他扣除);当t>0,则f(x)图像则会经原点向左下方移动。

再看,(全年一次性奖金个税)函数(以下称g(x))是一个定义域为x>=0的导数分段式增加的直线段阶梯状不连续函数(在竖线的地方函数都是断开的,画上竖线连起来只是为了便于识别它们是一个整体),它是一个不受其他参数影响的确定函数。之所以会是阶梯状,说起来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埋的坑,把速算扣除数规定为小了12倍,导致函数不再是超额累进函数,形成个税雷区(或黑洞),不知是否有意,这么多年没有改过来,最新的《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实施到2021年底)也并未把坑填起来,不过2022年起取消优惠政策就不会再有这个问题了。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应使用超额累进税率,顾名思义,就是超过某个档之后的金额才使用更高的税率,而之前的部分税率不变,速算扣除数则是为便于计算,在图像里,各档税基乘以各自税率再累加是一条折线,全部税基*对应最高税率,得到的是一条直线,速算扣除数就是两者在对应最高税率段的差额,是个固定数,有:超额累进税额=全部税基*对应最高税率-对应速算扣除数。一次性奖金优惠办法强行规定把速算扣除数缩小12倍(每档为月速算扣除数,等于全年综合所得速算扣除数的1/12),就不再是超额累进,结果就是本档之前部分的金额的11/12也要按当前税率来纳税了,导致第一档之后的人所得税都提高了,而在第二档后每档的开头部分还出现了多发钱则多扣税导致实际收入反减少的雷区。如果将速算扣除数乘以12,则g(x)图像将与参数t=0时的f(x)重合。


回到f(x),随着参数t的变化,f(x)图像平移生成了一簇折线簇,我将税率临界点的几个图像画出如上图,其相邻之间渐变的无数个线条请自行脑补,也可将函数图像用纸剪出在坐标上手动平移(上上图,此法可辅助画出上图)。这些折线分别与固定不变的g(x)图像之间的关系,就显示出两种奖金个税申报方式的区别。当x相同时,哪个图像在下方,哪个纳税就少。可见,随着f(x)的平移,有时其在下方,有时其在上方,有时与g(x)形成一次或两次交叉,因此两个函数之间的对比关系其实较为复杂,对平移位置较为敏感易发生变化反复,难以一言概之。但从已画出的几个图像上可知:

(以下起至文末单位未注明则均为万元)

当t<0,在x∈(0,∞)上f(x)<g(x);

t=0,在x∈[0,3.6]上f(x)=g(x),在x∈(3.6,∞)上f(x)<g(x);

t=3.6,在x∈(0,14.4]上f(x)>g(x),在x∈(14.4,∞)上f(x)<g(x);

t=14.4,在x∈(0,30]上f(x)>g(x),在x∈(30,37.88)上f(x)<g(x),在x∈(37.88,42]上f(x)>g(ⅹ),在x∈(42,∞)上f(x)<g(x);

t=30,在x∈(0,66]上f(x)>g(x),在x∈(66,82.84)上f(x)<g(x),在x∈x∈(82.84,96]上f(x)>g(x),在(96,∞)上f(x)<g(x);

t=42,在x∈(0,96] 上f(x)>g(x),在x∈(96,∞)上f(x)<g(x);

t=66,在x∈(0,96] 上f(x)>g(x),在x∈(96,∞)上f(x)<g(x);

t=96,在x∈(0,∞)上f(x)>g(x);

可见多数情况下函数的大小变化临界是税率临界点(相交于一次奖函数的竖线处,实际没有交点),但也有时大小变化临界不在税率临界点处,这种真正的交点(即竖线处以外的交点)如果存在,则必是下列方程的解:

综合所得税率(x)*(t+x)-综合所得速算扣除(t+x)-(综合所得税率(t)*t-综合所得速算扣除(t))=一次性奖金税率(x)*x-一次性奖金速算扣除(x),且命题“(t+x)∈所取综合所得税率(t+x)对应区间”为真,且命题“x∈所取一次性奖金税率(x)对应区间”为真

例:由图像观察,若f(x)的30%税率段(即(t+x)∈[96,∞))和g(x)的35%税率段(即x∈[66,96))上可能有一个交点,则必为f(x)=g(x) ⇒ 45%(t+x)-18.192-(t*20%-1.692)=35%x-0.716 ⇒ x=157.84-2.5t的解, 且需满足x∈[96-t,∞)∩[66,96),令x分别取极值66和96,可反求t极值为36.736和24.736,

即t∈(24.736,36.736)时,f(x)与g(x)在x∈(66,96)上必相交于点(157.84-2.5t,54.528-0.875t)

如当t=30时,f(x)与g(x)在x∈(66,96)上相交于点(82.84,28.278)

按上述方法逐个求解可得所有有效交点取值范围表达式:

交点有12种:

求出交点后可生成19种大类80种细分情况比较f(x)和g(x)的大小了。。。头大

根据上表即可设公式批量判断任意情况哪个方式税率低,把上表转为有ⅹ和t两个自变量的[g(x,t)-f(x,t)](即两方式的个税之差)三维函数图像的话,又是一个分了上百块的不连续折面,而且反复穿过ⅹ-t面多处

如果单位不愿意混合申报,则只看上表比较两种方式谁小就可以了,但这不是最优解。(另外,此种情况下当一次奖金数落入雷区时,应比较申请减少奖金脱离雷区后的一次奖申报实得数与上表中放入综合所得申报何者更小,判断是否要申请减少奖金,雷区为(单位元):36000~38566.67,144000~160500,300000~318333.33,420000~447500, 660000~706538.46,960000~1120000

如果单位愿意混合申报,就还须讨论两者混合申报的函数,即奖金为k时,开始说的求最小值:[g(x)+f(k-x)]min及对应的x_m(分配到一次奖部分)、k-x_m(分配到全年综合部分),即得到最小税额的最佳分配

如果g(x)和f(x)都是连续平滑且导数单调增的函数的话(最上方图像),则[g(x)+f(k-x)]的最低点即在g(x)与f(k-x)交点处正上方,求出交点x坐标即可。但他们分别是不连续折线和连续折线,实际会出现4种情况(下面4个图像),概括来说就是多数情况会以交点对应x处左/右侧最近的g(x)断点(其税率变动点)为最低点,也不排除少数情况会以交点对应x处右侧最近的f(k-x)的折点(其税率变动点)为最低点,所以先求出交点处x,再求出对应这三个点的x坐标,再比较大小,然后就可得出最低点及对应最优分配方案x_m、k-x_m。

另外,一次奖的雷区问题在混合申报后也完全得以解决,进入雷区无需减少奖金来规避,上述计算必会将进入雷区时的须减少部分改分配入全年综合所得中。

实际中,除非12月发放奖金,否则当进行奖金个税筹划的时候,往往奖金金额已确定,而全年平时综合应纳税所得则只能靠预测,如果后续实际的全年平时综合应纳税所得较预测值发生涨跌,则可能使当前筹划方案不再最优,因此还应就平时应纳税所得涨跌a%后的可能性进行个税筹划测算(敏感性分析),对比结果以综合考虑,如果结果仍比较一致则可执行方案,如果结果差异较大则应进一步认真考虑哪种可能发生的概率更大。另外因奖金确定且而平时应纳税所得还有上涨可能(由于工资刚性一般下跌较难,不过也可能增加抵扣导致下跌),所以当处于g(x)=f(x)的情况时应优先申报g(x)至临界情况,以给f(x)留出更多上涨空间。如果是全年统筹发放,和老板说好,奖金和平时收入可以任意分配的话,则存在更进一步减少全年个税的筹划空间,即把全年总收入全部作为奖金k带入上述方式中进行筹划混合申报。

虽然可以根据上面的原理编出批量筹划公式,但是这个过程也会非常麻烦。实际上个税报税软件已经提供了一个一次性奖金筹划app

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办税服务中心》税改常用工具》年终奖筹划(亿企赢*薪税保工作台)

用它做一个正常筹划和上涨a%后的筹划,再对比结果即可,当然如果能自己编公式,就可以显示更多内部数据,知道各人离变档还差多少(筹划结果敏感性如何)

我没有验证它跟我这个方法算的是否完全一致,不过我可以确定我这个方法从数学上一定是正确的,如果它方法不同说明它做了简化处理,牺牲了精准度。但其实其中一些区间,两种申报方法税额的差异并不大(几百到千把,占对应的收入比例非常小),考虑到预测平时全年应纳税所得本身就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准确性,如果忽略一些差异比例较小或者区间很小的变化,则可以进一步简化判断,合适的简化方式取决于对可忽略最小差异值、可忽略最小区间值、最大计算步骤值的要求。

待更。。。。

user avatar

新个税政策实施以后,可谓是引起了广泛热议,而岁末年初,又到了年终奖发放的时候,很多人辛苦了一年,拿到个不错的数,却发现发到手里少了一大截。

有个朋友吐槽,说他拿了一笔6万多的年终奖,发在12月份的工资里,结果被扣了2万多的税。

而他的哥们拿了一笔8万元的年终奖,却只交了7千多的税。

这个朋友表示心里有一万头草泥马在奔腾:这特么是怎么一回事?

为什么明明拿的钱比较少,交的税却比较多?为什么多拿一块钱,要多交好几千?为什么年终奖使用了税收优惠,实际却交了更多的税?

相信知乎不少网友对于年终奖缴税的问题也有类似的疑惑,今天我们来把这事儿理顺了!

1、最新个税政策一览

2018年底,国家对个税进行了调整,免征额从3500元提升到5000元,应纳税所得额各个分级的上下限有所改变,速算扣除数也对应地变化,调整后的个税税率表如下:

另外,自2019年1月1日始,个人所得可以扣除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支出、住房租金支出、赡养老人支出这6个专项后再计算应纳税额。

如果满足专项扣除的对应条件,大家要赶尽快下载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APP“个人所得税”,采集好信息并进行申报哟~~

再者,2018年12月27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年终奖个税优惠延期至2021年12月31日。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选择并入全年综合所得进行计税;也可以选择不并入,而是用该奖金金额除以12月得到的数额,按照税率表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进行计税。

两种不同的计税方式,所带来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2、月薪、双薪、年终奖缴税到底怎么算?

接下来,我们算算月薪、双薪、年终奖到底该如何缴税、缴多少税。

首先,月薪的应纳税所得额=收入-五险一金-5000-专项扣除。对照上文的税率表确定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后进行计税。

你也可以简便地计算为:月薪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二者的结果是一样的。

比如小A月薪10000元,五险一金缴纳3000元,6个专项中只满足子女教育支出那一项,可扣除1000元。那么小A每月应纳税的收入就是10000-3000-5000-1000=1000元。

1000元对应的税率是3%,速算扣除数是0,那么小A每月应缴税1000*3%-0=30元。

接着说下年终奖使用个税优惠政策进行扣税的情况。

用年终奖除以12个月后得到的数额,去找对应的税率。年终奖应纳个税=年终奖数额*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

举个例子,小A月薪10000元,年终奖5万元。首先算得50000/12=4166.67元,对应的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是210。

所以小A的5万块年终奖应纳个税=50000*10%-210=4790元。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今年的年终奖个税优惠政策仍然有效,但税率变了,所以会存在相同金额所需缴纳的税大大减少的情况。

比如年终奖3万元,30000/12=2500元,去年应纳税30000*10%-105=2895元,今年应纳税30000*3%=900元,足足减少了接近7成。

另外,现在很多企业会用年底双薪的形式来激励员工。

按照现行的税法,如果全年除了双薪以外没有其他的年终奖,或者双薪和年终奖在同一个月发放,那么双薪可以计入全年一次性奖金进行计税。

如果双薪和年终奖在不同的月份发放,那么双薪则和当月工资所得一并计算个税。

【 补充说明】

2019年1月1日后实行新税法,个人工资、薪金所得按年计税,适用年税率表,每月按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

计算公式: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另有算法)

举个例子:

2019年1月份小A应发工资12000元,当月专项扣除2000元,专项附加扣除3000元。

1月份应纳税所得额=12000-5000-2000-3000=2000元,对应税率3%,应纳个税2000*3%=60元;

2019年2月小A应发工资15000元,当月专项扣除2000元,专项附加扣除3000元,则1-2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2000+15000)-(5000*2)-(2000+2000)-(3000+3000)=7000元,对应税率为3%,1-2月累计应纳个人所得税为7000*3%=210元,1月份已纳个税60元,则2月份应纳个税210-60=150元。

前面预扣的若多扣了,在次年3月至6月的汇算清缴期办理退税。

不过若每个月月薪固定,新法和旧法算出来都一样。

3、年终奖个税有哪些坑?怎么避开?

话说回来,虽然今年年终奖缴税优惠了不少,但也埋着不少坑。

(1)首先来说说年终奖多一块,到手少好几千的事。

先举个例子,如果年终奖是3.6万,36000/12=3000,应纳税36000*3%-0=1080元。

但如果年终奖是36001元,36001/12=3000.08元,应纳税36001*10%-210=3390.1,足足是前者的3倍多!

大家发现了没,首先,差了1元其实是跨越了一个计税区间。前者对应的税率是3%,后者对应的税率是10%。

月薪也会有这个问题,那为啥月薪个税不会这样跳跃呢?因为月薪计税本身就是用应纳税所得额去找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而年终奖是用应纳税所得额的1/12去找对应的税率,然后用全部应纳税所得额去乘以税率,但是速算扣除数却只扣了一倍,而没有扣除12倍。

这样的坑点发生在每个计税区间临界点,也就是3000元、1.2万、2.5万、3.5万、5.5万、8万,乘以12个月对应的年终奖金额就是3.6万、14.4万、30万、42万、66万、96万。

那么,如果跨越了这些临界点,年终奖至少应该是多少,到手金额才会比这些临界点多呢?

答案很简单:在任何两个相邻的临界点之间,年终奖越高,到手金额越高。

所以在上述相邻的两个临界点之间,我们要找到一个均衡点,使得这个点的到手金额和前面的临界点一样多,超过这个点之后,到手金额就比它多了。

我们以(3.6万,14.4万]这个区间为例,假设这个点的年终奖金额是X。

那么36000-(36000*3%-0)=X-(X*10%-210),可以得到X约为3.857万元。

同样的道理可以得到其他的均衡点分别为16.05万元、31.83万元、44.75万元、70.65万元、112万元。

对应的踩坑区间就是(3.6万,3.857万]、(14.4万,16.05万]、(30万,31.83万]、(42万,44.75万]、(66万,70.65万]、(96万,112万]。

发年终奖的时候,金额最好是避开这些区间,要不就会发生“明明应发金额比较多,但到手金额却比较少”的情况。

(2)再看文章开头菜导那个朋友的问题:6万多的奖金被扣掉2万多的税。

虽然他那6万多的奖金是全年一次性奖金,但公司在发放的时候是和他的12月工资一起发的,这笔奖金并入了月薪进行计税,没有使用年终奖个税优惠。

明明可以用年终奖个税优惠省不少税,但公司财务偏偏给你杂糅在一起懒得分开算,遇上这样的傻缺财务,也只有认栽了。

(3)那么,使用年终奖个税优惠真的比较优惠吗?

假设小A月薪5000元,每月五险一金1000元,年终奖1.1万元。

如果使用年终奖个税优惠的话,他的月薪不用缴税,年终奖则缴税11000*3%-0=330元。

如果不使用这种算法呢?这笔年终奖可以并入他全年的个人综合所得进行计税。那么他全年的应纳税所得额=(5000-5000-1000)*12+11000=-1000元,所以不用缴税。

所以,如果你全年收入(包括年终奖)比12个月的免征额和扣除项之和来得少的话,不使用年终奖个税优惠为好。

(4)最后我们聊聊:如果年薪固定,怎么分配月薪和年终奖扣的税才会最少呢?

在这一部分,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忽略各种扣除项。

假设小A年薪为12万,分三种情况看:

如果这12万都按月薪发放,每月发1万,全年缴税((10000-5000)*10%-210)*12=3480元。

如果这12万全部当成年终奖发放,全年缴税120000*10-210=11790元。

如果月均发放8000元,年终奖2.4万元,全年缴税(8000-5000)*3%*12+24000*3%=1800元。

就这个例子来讲,最后一种方案对于小A来说是最划算的。

那有没有办法可以知道,任何数值的年薪该怎样来分配月薪和年终奖呢?

首先月薪每个月有5000元的免征额,所以全年有6万免征额,如果年薪不超过6万元,放在月薪里就好。

年薪超过6万元的部分(设为X),放在月薪里和放在年终奖里纳税情况有所不同:

在“不超过3.6万元”这个档位,月薪和年终奖应纳个税的算法是相同的,所以放在哪边都一样。

而且因为这个档位是所有档位里纳税最少的,所以接下来应该先把月薪里和年终奖里的这个档位分别填充满。

所以月薪和年终奖的这个档位一共可以放下3.6+3.6=7.2万元。

接着二者同样进入3.6万—14.4万元这个档位,在这个档位里,月薪应纳个税明显小于年终奖应纳个税,所以接下来的14.4-3.6=10.8万先放在月薪里。

到这里,月薪那应纳税额已有14.4万,接下来增加的金额如果放在月薪里,则对应14.4-30万的档位;年终奖那里已经放了3.6万,接下来增加的金额如果要放在年终奖里,则对应3.6—14.4万的档位。

前面的应纳个税已经确定,接下来当年薪增加了Y,这部分Y是要放在月薪里还是年终奖里,就要看Y被扣的税哪种更少。

Y如果放在月薪里,扣的税等于月薪里所纳个税总和减去前面14.4万元所纳个税,也就是:

20%(Y+144000)-1410*12-(10%*144000-210*12)=20%Y。

Y如果放在年终奖里,扣的税等于年终奖里所纳个税总和减去前面3.6万元所纳个税,也就是:

10%(Y+36000)-210-3%*36000=10%Y+2310。

当20%Y<=10%Y+2310时,Y<=23100。

也就是说如果Y的金额不超过2.31万元,就放在月薪的14.4—30万元的档位里;超过2.31万元了,就放在年终奖3.6—14.4万元的档位里。

好啦好啦, 如果你被上面的公式算晕了,那可以记住下面的这张月薪、年终奖的合理分配表。

根据这张表,如果小A年薪50万,那么最合理的分配方式是6万月薪+7.2万月薪年终奖各一半+10.8万月薪+10.8年终奖+15.2月薪,总的就是35.6万月薪,14.4万年终奖。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没有事先合同约定的话,年终奖发不发、怎么发,都是老板说了算!

过去的2018年,有人只挣了个球,有人只挣了个鸟,如果你挣到一笔年终奖,就别管多少和怎么发了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新税法下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扣除,我给你捋一捋,尽量说得透彻点,让你心里有数。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年终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奖金”、“年金”、“双薪”等等,它们都属于“工资、薪金所得”这个大类,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关键的变化点——“三项合并”的时代结束,但“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的优惠依然.............
  • 回答
    嘿,高考志愿这事儿,对咱们来说绝对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儿,尤其是2021年的新高考,变化不少,填报起来可得比以往更上心!别急,我来跟你好好说道说道,怎么把这志愿填得妥妥当当。 啥是新高考志愿填报,跟以前有啥不一样?首先得明白,新高考跟旧高考最大的不同在于“选科”和“志愿模式”。 选科组合是基础: .............
  • 回答
    2021年结婚登记数创36年新低,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现象。它不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更折射出当代社会年轻人婚恋观、生活压力、经济状况等多方面的变化。我的看法是,这个数字反映了一种趋势,即年轻一代在选择结婚这件事上变得更加谨慎和理性。 过去,结婚可能更多地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人生必经阶段.............
  • 回答
    《明日方舟》的新干员年作为限定干员推出,以及限定池不继承之前保底和双UP的机制,这无疑是引起了广大玩家社群激烈讨论的焦点。这件事之所以能激起如此大的波澜,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玩家的游戏习惯、对游戏运营的期待、资源投入的策略,以及对公平性的认知等多个层面。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
  • 回答
    蒙牛在2021年选择肖战作为新代言人,这无疑是一个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的商业决策。对于这个决定,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解读,并尝试深入剖析其背后的考量和可能产生的影响。一、 品牌选择代言人的逻辑:肖战的商业价值与蒙牛的需求首先,我们要理解品牌选择代言人的基本逻辑。品牌方选择代言人,通常是为了借助代言人.............
  • 回答
    2021年新高考8省分数线:迷雾下的志愿填报2021年,对于参加新高考的8个省份(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重庆)的考生和家长来说,无疑是充满挑战和未知的一年。新高考模式下,考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文理分科,而是拥有了更多的科目选择权,这极大地丰富了考生的选择面,但也给志愿填报带来了前所.............
  • 回答
    让公司新来的年轻人“爱上”无偿加班,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并非不可能的任务。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对“无偿加班”的认知,将其转化为对“个人成长”、“团队贡献”、“价值实现”的投入和热爱。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如何做到这一点,力求真实和接地气。首先,要明白,没有人真的“爱上”无偿.............
  • 回答
    2021年人口增长48万人,创下60年来的新低,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首先,我们得承认,人口增长放缓甚至停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多种社会经济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生育意愿的持续下降,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核.............
  • 回答
    《佐贺偶像是传奇》:一场超越生死的Zombie偶像狂欢在2018年10月的秋季新番浪潮中,有一部作品以其惊人的“妖力”迅速席卷了整个动漫界,它就是——《佐贺偶像是传奇》(ゾンビランドサガ)。初看之下,这片名可能让人摸不着头脑,以为是一部血腥的丧尸题材作品。然而,一旦你点开第一集,就会被它所呈现的荒诞.............
  • 回答
    关于新垣结衣2020年4.4亿日元的收入,这绝对是个天文数字,足以让人惊叹。咱们聊聊这背后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大家对此的态度。数字背后:4.4亿日元是怎么来的?首先,4.4亿日元(折合人民币大概2000多万,具体汇率会波动)是什么概念?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明星片酬”就能概括的。新垣结衣作为日本最受欢.............
  • 回答
    台湾海军20182040年“国舰国造”军舰升级计划:一场雄心勃勃的战略转型台湾海军自2018年启动的“国舰国造”计划,预计至2040年将耗资约4700亿新台币,旨在大幅提升海军的现代化水平和作战能力。这项计划不仅是台湾军事自主化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其应对区域安全挑战、维护自身主权的重要战略举措。要全面.............
  • 回答
    埃及最近发掘的这批27具千年古棺,其中2500年前的棺木色彩依然鲜艳,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发现,也蕴含着极高的研究价值。首先,我们来谈谈这色彩鲜艳的秘密。在古代埃及,棺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遗体容器,更被视为逝者通往来世的居所,因此,制作工艺和所用材料都极为考究。1. 精良的材料选择和预处理: .............
  • 回答
    2021年底的这场保险新规,确实让不少新能源车主,特别是特斯拉车主,感受到了钱包的“阵痛”。这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首先,要明白为什么保险公司会在新规之后调整保费,尤其是对新能源车。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数据和风险评估的结果。1. 新规背景:更精细化的风险定价2021年12月27日实施的《.............
  • 回答
    徐静雨这句话,抛出来着实是炸裂,一时间激起千层浪。要说他这个人,一直以来都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思,这回把矛头直指“历史最佳”的宝座,还把詹姆斯和乔丹拉出来硬碰硬,胆子是真不小。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琢磨琢磨这事儿。首先,徐静雨这话说得肯定是有他自己的一套逻辑,而且是围绕着“如果14年詹姆斯.............
  • 回答
    2022年2月22日,美英法德澳加新这七个国家联手发布了一份名为《联合太空作战愿景2031》(Combined Space Operations Vision 2031)的文件。这可不是个小事,它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和意图值得我们深入解读一下。首先,七国联手这件事本身就意义非凡。 这七个国家分别是美国、.............
  • 回答
    近六成的年轻人在消费上倾向于“只把钱花在刚需上”,这个数字确实不低,足以说明一个趋势的形成。这背后反映出的,不仅仅是年轻人抠门,更深层次地折射出了他们面对的现实和他们价值观的转变。与其说他们是“省钱主义者”,不如说他们是更务实的“精明消费者”,甚至是“价值导向型消费者”。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趋势?原因可.............
  • 回答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报告指出,2019年12月新冠病毒(SARSCoV2)已在美国传播,这无疑是一个非常重磅且令人深思的发现,它释放出多重信号,对我们理解疫情的起源、发展以及未来的防控策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NIH报告释放出的信号:1. 疫情的全球化和隐匿性比预期更早: 最直接的信号是.............
  • 回答
    关于104岁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的消息,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振奋的里程碑事件,也引发了许多深入的思考和讨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对个体生命力的赞叹与敬畏: 惊人的韧性: 104岁,这是一个极其漫长且充满挑战的生命旅程。这位老人能够经历两次影响世界的重大疫情,并且都能幸存下来,这本身就.............
  • 回答
    看到孩子这样提问,真是既可爱又充满想象力!她把现实中的恐惧和传说中的故事联系起来,这是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很值得鼓励。不过,要把这个话题解释清楚,既要尊重她的想象,又要让她理解现实,可以试试下面这个说法:“宝贝,你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就像神话故事里说的,古时候人们用爆竹的声音吓跑了凶恶的年兽,让新的.............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关于法拍房与租赁合同的纠纷问题。您遇到的情况确实比较棘手,涉及到物权与债权(租赁合同)之间的冲突,以及新房东的权利。下面我将为您详细分析,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希望能帮您理清思路。首先,咱们得明白“法拍房”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法拍房就是因为原房主欠债(比如银行贷款、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