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家有钱吧,川普这么说:
川普在2015年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自己的子女,都不抽烟喝酒,尽管他无法保证未来孩子们会怎样,但“我一直持有坚决的态度:不吸毒、不喝酒、不抽烟。我不得不强调抽烟,因为不抽烟是个好事情,作为一名父亲。”川普表示,他身边的朋友,很多人功成名就,但孩子不是酗酒就是吸毒,“(吸毒让人)失去了竞争的能力。”
他亲哥哥就是酗酒,吸毒挂掉的。多么痛的领悟啊。
如果说有钱就能很好的吸毒,33岁的迪拜王子谢赫·拉希德肯定死不瞑目。说到有钱,华尔街这帮精英在他面就是个渣渣,充其量也就是个小资吧!在毒品前面,他也没能因为有钱,就开了外挂。
根据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就能得出吸毒也分三六九,未免有点肤浅。就算按这位答主所说的,那下面这些有名有钱的瘾君子,怎么就落得个如此下场。
去世年份:2012
终年:48
20世纪最伟大的黑人女性之一,惠特尼·休斯顿生前卖出的唱片超过两亿张,但她长年受毒瘾困扰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虽然她曾两度下决心戒毒,并与带动她吸毒的老公离婚成功,公众都期待她能重返事业巅峰,谁知2012年2月11日死于家中,死因跟毒品关系密切,而且她身体中查出可卡因。
去世年份:1977
终年:42
作为流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歌手之一,“猫王”1977年去世的时候引发了轰动是我们所不能想象的,到现在仍然有很多歌迷都认为他并没有死,而是隐居了。虽然他1977年去世的时候官方死因是心脏病,但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后来声称他死于吸毒过量。
去世年份:2014
终年:46
2005年,菲利普·西摩·霍夫曼凭借电影《卡波特》荣膺奥斯卡影帝,此外,他还在《天才雷普利》、《红龙》、《冷山》、《碟中谍3》、《大师》以及个人非常喜欢的《成名在望》和《海盗电台》中扮演过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今年年初,菲利普·西摩·霍夫曼突然在纽约家中去世,死因是海洛因过量。
去世年份:1993
终年:23
粉丝眼中的瑞凡·菲尼克斯是这样一个人,谦虚、素食、生来不易(母亲难产三天),从小养家糊口,少年得志(17岁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多才多艺(电影和音乐),动物保护主义者,却英年早逝——23岁因毒品过量去世。
去世年份:1982
终年:33
约翰·贝鲁西在中国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他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喜剧明星之一。他是最早从《周末夜现场》走出来的巨星,因《动物屋》一举成名,以他在《周末夜现场》的驻场乐队为主角的喜剧《布鲁斯兄弟》(又译:福禄双霸天)成为经典之作。可惜,之后由于事业不太顺利,约翰·贝鲁西染上毒瘾,1982年死于毒品过量。
去世年份:1997
终年:33
克里斯·法利也是一位从《周末夜现场》中走出来的喜剧明星,曾出演过《反斗智多星》、《摇滚总动员》、《鬼马双镖客》等。据说《怪物史莱克》中的史莱克本来是计划由他真人扮演,不料他1997年突然因吸毒过量去世,只好都变成动画角色。
去世年份:2008
终年:26
好莱坞著名的童星,12岁开始演戏,曾先后出演过《终极证人》《真情世界》《纳粹追凶》《沉睡者》等21部作品,1998年,年仅16岁的兰弗洛凭借《纳粹追凶》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演员奖,却同时被发现家中藏毒。此后,兰弗洛长年与毒品为伍,2008年终因毒品过量死于家中。
去世年份:1970
终年:27
她是公认史上最伟大的女歌手之一,自由挥洒的演唱至今无出其右者。 当然,就毒瘾、性瘾、酒瘾而言,很可能也无出其右者。虽然她生前只出过两张唱片,但已经足够令乐坛为之倾倒,而她死后发行的专辑《Pearl》更是成为传世经典。
看完这些人的结局,其实我也可以学这位高票答主一样如法炮制一个有钱人吸毒容易死亡的极端答案,很简单的。
当然这并不是我想要表达的,我只是想表达,在毒品面前,人人平等。《华尔街之狼》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但是你要清楚真人一定是真人,真事未必就是完整的。比如说男主吸毒嗑药的频率与剂量,除了他自己外,谁能真实知道。你要知道海洛因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又分鼻吸(有人较真,我注明一下,这种鼻吸是指吸烟雾,即烫吸,不是指直接将海洛因吸进鼻子)与注射两种,前者危害明显要小于后者。频率的高与低,吸毒史的长与短也是给吸食者造成危害的重要因素,这一切难道电影能一一展示给大家看。
我还看到有人说,如果不是大剂量长时间滥用药物,不然预期寿命不会差太多的,这句话看上去没问题,实则存在一个很大的BUG。如何保证吸食者不大剂量和长期滥用,要知道海洛因正是因为有极强的成瘾性以及对身体各器官的破坏性,才被称之为毒品之王。
在我接触的海洛因吸食者,无一例外都是在从烫吸小剂量发展到静脉注射,这跟意志力无关,而是人体的耐受性决定,以往的剂量与吸食方式已经不能维持他们的正常行为,这个时候他们自己如何控制剂量和时间?
吸食海洛因超过十年,特别是已经开始注射的,基本浑身上下都是病,全身的器官没几个完好的,虽然活着却很痛苦。当然,导致海洛因吸食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躯体的强烈欲求下,过量吸食死亡。
33岁的的迪拜王子谢赫·拉希德是这样,刚才举例的那几个明星也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下,有钱与没钱有什么区别吗?
最后还是老生常谈,没有电影能把现实还原,千万不要把电影、电视奉为圭臬,哪怕号称是最真实的,这会让你付出最惨重的代价。
反对 @AgosVideo 的回答,甚至还想骂人。
但我不骂你,我跟你讲道理。
你不懂,不要紧,我也不懂,我们可以学。尤其是毒品这么严肃的话题,希望你好好学明白关于它的知识,而不要根据臆想就误导别人。你的回答好几千赞同,这其中哪怕有一个“自认为有钱”的人被你误导,你毁掉的是一个人的一生,甚至一个家庭,你能承担起这个责任?更何况你的回答被这么多人质疑之后,你回应质疑的态度,也实在让人看不出你是个有担当的人。
反过来说,这好几千个赞同他的知友,我希望你们也能去好好学,别把毒品想的这么简单,别把自己想的那么强大,别拿生命开玩笑,然后把自己活成一个玩笑。
@AgosVideo 虽然得出一个“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正确结论,但回答中不断的强调,穷人没钱,穷人没法长久吸毒。那么,有钱人用足够的钱可以供养自己长期的吸毒所需,就没问题了?
大错特错!
有钱人和你的不同是有钱,有钱人和你的相同是他也是肉体凡胎。
一样的肉体凡胎,在毒品面前也都是一样的渣。
@AgosVideo 说“吸毒无非就是为了多巴胺的分泌嘛,多巴胺就是快感”,行,我不去追着你说毒品还有其他作用机制,就跟你讨论海洛因这类兴奋类的毒品。
我们人类的脑细胞会产生一些神经递质比如多巴胺,内啡肽,它们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可以产生愉悦的感觉。随后,这些神经递质就会被转运蛋白回收,运回脑细胞中。
那么毒品呢?比如吗啡和海洛因,吗啡和内啡肽的结构并不相同,但它们与吗啡受体结合所使用的活性官能团比较类似,也就是说,吗啡也可以和与内啡肽结合的受体结合,也能产生和内啡肽一样的愉悦感;比如麻黄草,它的麻黄碱可以和与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结合,也能产生愉悦感;还有的比如可卡因,可以抢先和和转运蛋白结合,这样转运蛋白就腾不出空去回收多巴胺,以此延长这种快乐。
一直到这一步,毒品的作用机制似乎还是正面的,毕竟它让人产生快乐了嘛,快乐是个好东西。
但问题马上就来了。
我们的身体对这种剧烈的快感产生了反馈,它意识到这是不正常的,出于保护的目的,降低了神经受体的阈值。
什么意思呢?
没吸食毒品之前,脑细胞分泌出多巴胺或者内啡肽等神经递质,和神经突触上受体结合,产生普通的快感冲动。
吸食毒品之后,毒品通过与受体结合,产生了巨量的快感冲动,产生出远超过正常愉悦感的的极大快感。
于是受体去敏化,阈值升高(或许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受体变得麻木了?),逐渐的,等量的毒品在与逐渐麻木的受体结合后,无法再产生那种剧烈的快感冲动了。
问题出现了:
在此之后,大脑因为我们正常活动(比如爱情,比如成就感)而生成的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与已经麻木了的受体结合的时候,就无法产生足够的快感冲动。
如果你此时停止吸毒,就会觉得一切都索然无味。
如果你此时继续吸食以前那么多剂量的毒品,也只能享受轻微的快感,而不是初次吸毒的剧烈的快感。
如果你此时还想追逐那种你曾经享受过的剧烈快感冲动,就只能不断地加大吸食毒品的剂量。
而在这个过程中,你吸的越来越多,受体阈值越来越高,产生的快乐越来越少,反过来又进一步促使你不断地增加吸食的量。
一个恶性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屌丝会因为没钱,买不起自己所需要的越来越多的毒品而陷入极为痛苦的空虚和绝望之中;
有钱人(或走上犯罪道路获取毒品的屌丝)的确可以继续吸食毒品,但是——吸食的量越来越大,毒品里具有生理伤害的有毒物质剂量不断增大,人体功能衰竭,直至死亡。
(感谢 @马族啸 的不吝指教)
至于说什么毒品只是心理伤害的混账话,我懒得反驳了。(关于为什么烟酒的成瘾性和伤害程度都高于一些毒品,却未被广泛认可为毒品,可以看评论区精选的 @进击的加菲 的评论)
毒瘾难戒,而且是个深渊,越滑下去,越难爬上来。
钱能左右许多东西
但生理机制不在此类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甭管你有多少钱
至于你 @AgosVideo ,我不知道你这么写,是真不懂,还是怎么样
我坐在电脑前边半个小时,试图说服自己,让自己相信你可能本身是出于好意,你编造这一些是想用钱来吓退一些好奇的人。就像古人为了保护燕子,编出的“打燕子眼睛会瞎”的荒唐故事一样
但归根结底
你谋财与否,我不知道
可的确是在害命
真这么吸,暴毙当场。这个电影主要是想,通过丑化高收入群体,来赚穷人的票房。华尔街的主流人群多数来自不上不下的中产家庭,家规较严。自己是个高智商做题家,妄图通过九九六,再上一个阶层。所以华尔街大多数人,也就在学生时代,瞒着父母,吸过几口大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