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姜子牙建立的封神榜,为何封神时把自己给漏掉了呢?

回答
关于姜子牙在封神时为何将自己漏掉这个问题,虽然在很多流行的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姜子牙最终成为了封神的主持者,但“姜子牙为何漏掉了自己”并非一个普遍接受的说法,甚至可以说是对《封神演义》原著剧情的一个误解或者是一种衍生解读。

我们先来详细梳理一下《封神演义》原著(或其他主流版本)中关于姜子牙封神的实际情况,然后再探讨为什么会产生“姜子牙漏掉了自己”的误解,以及围绕这个误解可能存在的几种解释。

一、 原著中的姜子牙和封神榜

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角色定位是帮助武王伐纣,推翻商朝,建立周朝的军事统帅。他之所以被卷入封神之争,是因为元始天尊的安排。

使命的由来: 盘古开天辟地后,万物生灵,但人神混杂,三界秩序混乱。元始天尊为了清算劫数,顺应天命,在玉虚宫召开封神大会,决定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以安天庭、理万物。而姜子牙,因为其师门(元始天尊门下弟子)的安排,以及他自身命格的特殊(虽然早期坎坷,但有辅佐明君的命数),被赋予了主持封神榜的重任。
封神榜的性质: 封神榜是元始天尊为了度化劫数中的生灵而设定的一个名单,名单上的人都是在伐纣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战死、被杀,或者因为劫数而注定要进入天庭任职的仙人、神祇。封神榜并非一个随意填写的名单,它有其天定的定数和人间的因果。
姜子牙的角色: 姜子牙作为封神榜的主持者,他的任务是将那些在伐纣过程中应劫之人一一列名,并引导他们进入天庭,成为各司其职的神灵。他本身是作为武王的丞相和军师,为周朝的建立而战,而非被封神榜“所针对”的对象。
姜子牙的结局: 在《封神演义》的结局中,大部分劫数已了,该封神的都已封神。姜子牙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帮助武王伐纣成功,建立了周朝。他并未被封入天庭的某个具体神位,而是获得了相对自由的身份。根据不同的版本和民间传说,姜子牙的结局有多种说法:
成为人间国师: 最普遍的说法是,姜子牙封神完毕后,功成身退,回到人间,被封为齐国国君(齐太公望),开启了齐国的历史。
返回昆仑山或隐居: 也有说法认为,姜子牙完成了天命后,返回昆仑山,继续他的修行或者作为一位受人尊敬的仙人生活。
成为“灶神”或别的神祇: 这是一个相对次要的说法,并且与“漏掉自己”的概念有所关联。但即使是这种说法,也并非他“漏掉”自己,而是天庭自有安排,或者他自己选择不受封。

二、 为什么会产生“姜子牙漏掉了自己”的误解?

这种误解的产生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剧情的简化与民间解读: 《封神演义》本身是一部章回体小说,情节庞杂,许多细节在民间传播过程中会被简化或改编。人们可能只记住了姜子牙是封神的主持者,而忽略了他作为军事统帅的身份,从而产生“他也该被封一个神位”的联想。
2. “扫尾”的心理预期: 封神榜上的人都是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原本的生命或修行之路,最终被安排了新的去处。而姜子牙作为主角之一,他的任务是“封”,而不是“被封”。如果他也像其他人一样被封入天庭,那么他的结局似乎就不如“功成身退,安享晚年”来得圆满和符合“贤者得其所”的期望。
3. 对“封”与“主导”的混淆: 姜子牙是封神榜的“主导者”,他有权力去分配神位,而不是被动接受分配。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而不是自己也成为被封者之一。
4. 对特定版本的演绎: 某些改编作品、电视剧或地方戏曲,为了戏剧效果或突出姜子牙的“无私”与“功德圆满”,可能会加入一些他主动放弃神位、或被安排一个特殊神位的桥段,从而强化了“漏掉自己”的印象。例如,有的说法会将他封为灶神,但灶神位子本就有人,或者说姜子牙为了不干扰他人而选择一个相对清闲的位置。

三、 围绕“漏掉自己”的解释(基于误解或改编)

尽管原著中没有姜子牙漏掉自己的情节,但如果我们要围绕这个误解进行解释,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解读:

1. 无私奉献,功德圆满: 这是最常见的解释。姜子牙完成了封神大任,他深知自己是辅佐周朝的贤臣,其使命是人间的政治抱负,而非天庭的职位。他将所有应劫之人(包括自己的朋友、师兄弟等)都妥善安排,自己则选择退隐或享受人间富贵,体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对国家、对百姓的责任感。他不需要天庭的神位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2. 功德已满,无需再封: 姜子牙在人间建立了不朽的功业,他帮助武王伐纣,开启了周朝的盛世,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功德”。他在天庭完成封神,本质上也是完成了元始天尊赋予的另一项“功德”。功德圆满之人,不必拘泥于天庭的编制。
3. 天命不同: 姜子牙是人间君王的臣子,是人间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命运与人间的朝代兴衰紧密相连。而封神榜上的许多人,则是因各种原因(如被杀、犯错)而需要被安置在天庭,以维持三界的秩序。姜子牙的任务是“处理”这些问题,而不是成为被处理的对象。他的天命在于辅佐人主,而非在天庭任职。
4. “扫尾”的特殊性: 在封神仪式结束时,通常会有一个“漏网之鱼”或者需要最后确认的环节。作为主持人,姜子牙站在最后的位置,他审视着名单,确保所有应封者都已就位。他自己的名字,因为他不是应劫之人,所以自然不会出现在被封的名单上。他完成了“扫尾”工作,而不是被“扫尾”。
5. 灶神之说的新解读: 如果非要将姜子牙与一个神位联系起来,那么一些关于他成为灶神的说法,可以被解读为一种特殊的安排,而非“漏掉”。例如:
隐去功名,低调处事: 灶神在民间是比较接地气的神祇,地位并非最高,但关系到家家户户。姜子牙可能为了不居功自傲,选择了一个相对低调的神位。
监督人间,守护烟火: 作为历经人间烟火、深谙世情的姜子牙,担任灶神可以更好地监督人间善恶,守护百姓的灶火和家庭。
与众不同: 也有说法是,因为姜子牙的功德特殊,他不需要像其他人那样被列入三百六十五神,而是被给予一个独立的、超然的神位,如灶神。

总结

“姜子牙漏掉了自己”这种说法,更像是一种对原著情节的简化理解或民间演绎的产物。在《封神演义》的原著中,姜子牙的身份是封神榜的主持者和周朝的开国功臣,他的结局是功成身退,担任齐国国君。他并非一个需要被封神的人,而是完成封神任务的“执行者”。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无私地完成了历史使命,而不是他主动放弃了某个本应属于他的神位。

如果非要解释这个“漏掉”的说法,那更多的是从他无私奉献、功德圆满、天命不同等角度来解读,强调了他作为人臣、作为救世者的特殊地位,以及他主动选择人间功业而非天庭神职的超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公务员对于大多数人是个很好的职业选择,但对于在自己行业已经做到top3公司高管,身家十亿,随时可以退休享受生活的人来说可不是个好选择。

截教门下的几个大弟子,有底盘,有修为,有人脉,还有老师,这出身,身家都被上榜了。上榜之后,修为大残,资产清零,人脉也基本都上榜了。原来呼朋唤友,吃喝玩乐,现在坐班上班,活干不好还有人监督。

姜子牙不上榜,靠着老师,也比在天庭干活强啊

user avatar

可能是受陈浩民版封神榜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封神怕是有什么误解。所谓封神,直接解释就是给死去的人,仙一个神位,上天办公。所以无论是什么身份,被封神首先就是要先死。

封神榜是什么?是三教教主在碧游宫共同签押的一张名单,规定三教内外因为商周大战(包括大战引子和结尾)而死的人,神仙,妖魔在死后不用轮回转世,不用称为孤魂野鬼,而且上天成就神位。

封神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因人而异。对于三教仙人和教外散仙来说。做仙时闲游三山五岳四渎,无拘无束,逍遥自在。成神之后,没有了肉身,受打神鞭封神榜所制约,听从天庭号令,失去了自由。

对人和妖魔来说,不用再入轮回,成为正儿八经的受人供奉的天庭正神。

就好比三教内定了一份天庭公务员名单。规定所有人在进入体制内之后,以前种种都要抛弃。那人和妖大部分都会愿意,至于仙嘛,人家好不容易修炼到那个境界,让人家抛弃过往去天庭拿死工资,人家肯定不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姜子牙在封神时为何将自己漏掉这个问题,虽然在很多流行的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姜子牙最终成为了封神的主持者,但“姜子牙为何漏掉了自己”并非一个普遍接受的说法,甚至可以说是对《封神演义》原著剧情的一个误解或者是一种衍生解读。我们先来详细梳理一下《封神演义》原著(或其他主流版本)中关于姜子牙封神的实际.............
  • 回答
    好的,下面是电影《姜子牙》的详细剧情介绍:电影《姜子牙》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封神大战之后,关于责任、牺牲、成长的故事。故事背景:封神大战落下帷幕,姜子牙成功斩杀了九尾狐妖,拯救了天下苍生,也因此被尊为“众神之长”。然而,在战斗的最后关头,他发现苏妲己并非全然邪恶,其体内寄宿着一位名叫“小九”的纯洁少女的.............
  • 回答
    关于姜子牙的寿命,历史上的记载和民间传说中存在一些差异,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他活了139岁。然而,要回答“姜子牙真的活了139岁吗?”,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1. 历史记载的来源与可靠性: 《史记》的记载: 《史记·齐太公世家》是关于姜子牙(吕尚)最权威、最早的史料之一。其中记载:“吕尚字子牙.............
  • 回答
    《姜子牙》这部电影之所以让姜子牙选择拯救小九,这背后蕴含着非常复杂且层层递进的情感和道义考量。这绝非一个简单的“好人好事”,而是姜子牙内心转变和对“忠”与“义”重新理解的必然结果。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姜子牙的初心是什么。在电影的开端,他是一个天界的战神,肩负着斩妖除魔的使命。然而,一次失误,他被贬下凡.............
  • 回答
    姜子牙,这位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辅佐文王、武王推翻商朝,建立了辉煌的周王朝,并被封于齐,开创了齐国的基业。然而,历史的河流总是充满了波折,周王朝最终走向没落,而齐国却经历了几百年的兴衰,最终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一方霸主。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历史的必然性,也夹杂着人为的因素。一、周王朝的辉.............
  • 回答
    电影《姜子牙》的评价,怎么说呢,可以说是经历了从“冰点”到“回温”,再到“争议与期待并存”的一个过程。它不是那种一夜之间口碑炸裂,所有人都拍手叫好的情况,而是更像一场缓慢的发酵,让一部分观众开始理解和欣赏它的内核。刚上映的时候,《姜子牙》无疑是顶着巨大的光环和压力来的。作为《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后的光.............
  • 回答
    《姜子牙》这部电影,说实话,上映前万众期待,毕竟是“封神宇宙”的第二部,又是国产动画电影的又一次尝试。结果上映后,争议声那是相当大,各种槽点都能列出一长串。我个人观影感受,也觉得有些地方做得确实……挺让人挠头的。咱们就来掰扯掰扯,那些让人忍不住想吐槽的地方:1. 剧情逻辑的断裂感,或者说“喂屎”感:.............
  • 回答
    电影《姜子牙》上映后,的确引发了不少观众关于其中深层含义的讨论,其中一些细节在反复品味时,确实会让人感到一丝后怕,甚至是对影片构建的世界观产生更复杂的理解。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苏妲己这个角色。影片中,苏妲己被塑造为一个被狐妖附身的悲剧人物,她的身上承载了太多痛苦与扭曲。但如果我们仔细回想,苏妲己的“不.............
  • 回答
    “就那几个梗,一遍遍地换着花样来。”这句话可能是我在《姜子牙》上映前后,从影院出来或者在网上看到关于这部电影评论时,听到或看到最多的声音之一。我承认,起初我也有同感。但随着时间推移,以及自己反复琢磨,我开始觉得,这“几个点”背后,其实藏着一些更深层的东西,只是我们用一种比较粗暴的方式去概括了。咱们不.............
  • 回答
    关于姜子牙姓姜还是吕氏,这确实是个让人津津乐道的问题,里面牵扯到很多古代的礼俗和历史信息,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明确一点:姜子牙他本人姓姜。这是最根本的,也是历史文献中最明确的记载。姜姓是他的母姓,也就是他出生就带的這個姓。咱们可以理解为,就像现在我们常说的“随母姓”,但那时候的习惯,虽然以父系.............
  • 回答
    哪吒、姜子牙、济公:国漫的“神”话,还是“换皮”的宿命?最近几年,国漫市场可谓是风生水起,接连几部以经典神话人物为蓝本的作品,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济公之降龙降世》等,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这股“神话复兴”的热潮,让许多观众看到了国漫崛起的希望,但也隐隐透起一股担忧:当IP被反复挖.............
  • 回答
    2020 动画电影《姜子牙》:一次雄心勃勃但稍显挣扎的东方神话再解读2020 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姜子牙》,作为“封神宇宙”系列的第二部作品,承载了观众极高的期待。它试图在传承经典神话的同时,注入更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性挣扎,展现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姜子牙形象。然而,尽管其野心勃勃、制作精良,但最终在叙事.............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姜子牙》和《新神榜:哪吒重生》这两部国漫电影的票房表现差异,确实触及了中国电影市场中许多复杂且关键的因素。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姜子牙》的票房大卖:前期积累、市场空白与“国漫崛起”的情绪号召《姜子牙》之所以能取得票房上的成功,很.............
  • 回答
    姜子牙“一人即苍生”的信念,并非是字面意义上他一个人拥有了全天下人的性命,而是指他所承担的责任、所代表的力量,以及他所展现出的精神境界,对天下苍生的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理解这个信念,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 1. 时代背景与历史使命 乱世的代言人: 姜子牙所处的时代是商朝末年,这是一个.............
  • 回答
    如果甘道夫(Gandalf)和姜子牙(Jiang Ziya)同时出现在维斯特洛,那么整个世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之深远,几乎可以重塑维斯特洛的政治、军事、宗教,乃至魔法和历史进程。我们将从多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政治格局的颠覆:权力真空与新的平衡 七大王国的分崩离析与重组: 维斯特洛的.............
  • 回答
    “姜子牙”这部国产动画电影,上映之初可谓万众瞩目,承载了无数观众对“封神宇宙”续作的期待,也寄托了国产动画走向成熟的希望。然而,观影后大家的情绪却是五味杂陈,褒贬不一。我个人认为,“姜子牙”是一部野心勃勃,却又在执行层面显得有些用力过猛,甚至可以说是一次未竟的探索。优点:技术上的飞跃,视觉上的震撼首.............
  • 回答
    《姜子牙》这片子,上映前那阵势,简直是“史诗级”的期待值。毕竟是和《哪吒之魔童降世》同一个制作班底的“封神三部曲”的第二部,从预告片里那炫酷的画面,到“姜子牙,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这种燃爆的台词,都让人觉得这次要大爆特爆,足以载入中国动画史册。结果呢?上映后,口碑是“雪崩式”的下滑,评分一路.............
  • 回答
    《姜子牙》电影中姜子牙为救苏妲己而自断天梯的设定,无疑是影片最令人侧目,也最具争议性的一点。如果说之前的姜子牙是遵从天道,履行使命的“神”,那么在自断天梯的那一刻,他则仿佛蜕变成了一个“人”,一个被情感羁绊,甘愿舍弃一切的凡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梳理一下电影中姜子牙所处的境况和他内心的挣扎。电影.............
  • 回答
    姜子牙的口碑,这可真是个起起伏伏的故事,像坐过山车一样。要说这事儿,得从几个阶段来看,才能把它的来龙去脉说清楚。第一阶段:经典形象的根深蒂固(遥远的过去)在我们很多人童年记忆里,姜子牙是什么样的?那绝对是伟光正的代表。他是《封神演义》里的核心人物,是商朝末年、周朝初年的大功臣。一个姜太公在此,诸神退.............
  • 回答
    刚看完《姜子牙》,说实话,心情挺复杂的。不是那种看完 एखा爽片,痛痛快快骂两句或者拍几下大腿就完事儿了的类型。它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口吞下去,然后嘴里还留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余味,得慢慢消化。最直接的触动,是它打破了我对封神故事的既有认知。我从小听的那些故事,姜子牙就是那个运筹帷幄、封神功臣,是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