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它上升到运动,首先就要确定是文化运动还是政治运动。
如果是文化运动,他们随便搞,乐见其成。要是政治运动,那就是排他性支配。
说到底只是一件衣服,人们有选择的自由,想穿哪个穿哪个。人们喜欢的是“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的汉服,后续的文化符号是穿上后的生活方式衍生品。
那么所谓的汉服运动首先是审美改造,其次是生活改造,政治改造是最末尾的顺理成章的。
问题是一件单纯的衣服恰好与《明朝那些事》掀起的明朝热和中国崛起的民族热相结合,不少非蠢即坏的人进来把衣服运动上升到政治运动,必然让不少路人心生警惕甚至厌恶。
仿佛不穿不认可不支持你就不是中国人且奴性十足,要是反对还能自圆其说直接身份政治盖帽子成汉奸满遗包藏祸心,或者是被利用的蠢蛋可怜人。
这件事完全可以告诉我们要是大陆搞台湾那样的民选制度会是什么结果,和对岸一模一样,不顾事实先盖帽子。
而且真正普通的汉服爱好者也是受害者,他们的声音被漠视掩盖,不得不被汉服政治正确裹挟网爆。
然后又出现另一波反汉服的政治正确出现谋取利益,这件单纯的文化运动就被两派极端政治势力搞脏搞臭。失败了他们就把锅甩给对方,成功了就自诩自己是领导者是成功的关键。
大多数在这个过程中成了沉默的群体。
2015年汉服市场规模才1.9亿,2019年就达到45.2亿。2020年因为有“疫情”的影响,但市场规模达到63.6个亿,难得的逆增长;2021年汉服市场规模突破100亿。
从2015年到2021年,1.9亿到100亿增长近一百倍。据央视网报道,2021年汉服爱好者的规模达接近700万,已购汉服用户已有1800万,潜在用户4.5亿人。
你管这叫很多人讨厌汉服复兴运动?
河南、团中央、春晚都在推汉服,你管这叫很多人讨厌汉服复兴运动?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谁在讨厌汉服复兴呢?肯定是满遗呀!
汉服爱好者的人数,都比满族人口还多,你管这叫很多人讨厌汉服复兴运动?
莫非除了满遗,连满族同胞都在讨厌汉服复兴,所以才会显得有很多人讨厌汉服复兴。
我想绝对不是这样的,绝大部分满族同胞都是好的,因为我有满族朋友也喜欢汉服。
所以满族同胞必须以满遗为耻,要与他们做分割,必要时可以用自己正义之手打醒他们。
因为这是在救满遗他们,你现在如果不打醒他们,以后等待他们的就不是几巴掌,而是牢狱之灾了。
汉服复兴的名声完全是被所谓的汉服圈败坏的。
注意,“汉服圈”不等于“穿汉服的人”,正如“字母圈”不等于“玩SM的人”,“粉圈”不等于“崇拜明星的人”。“圈内人”早已脱离了单纯的“喜好”,而具有被强化的群体行为。
山正之争,党同伐异,哗众取宠、煽动对立,动辄上纲上线,乌烟瘴气,商家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圈子里甚至还掺杂着以cosplay为名义的变相福利姬行为。自己去知乎搜索一下汉服圈的名声,比字母圈都好不到哪去。
汉服本身没什么不好,穿汉服本身也只是一个爱好,想穿就穿一点问题都没有,你在街上看到漂亮的小姐姐穿汉服会厌恶吗?会反胃吗?
但某圈将其异化为舆论工具和情绪输出的手段,以意见领袖自居,指点江山,党同伐异,甘当商业炒作的马前卒,恰极端主义的烂饭,又怎能不让人厌恶?
这么多人是多少人?恁统计过吗?辫子马褂这种垃圾半岛都不愿意抢,如果您觉得好,就这么打扮呗!
你一骂他,他就说我们就是穿个衣服;
你不骂他,他就说要复兴汉族传统文化。
啥传统文化?三从四德?还是忠孝节义?臭不可闻。
6因为,汉服真的可以复兴。
而且汉服复兴的速度,远远超出反对者,甚至支持者的预料。这足够让反对者开始丧心病狂,火力异常猛烈地攻击汉服。
为什么“这么多人”讨厌汉服?
你有没有想过,“这么多人”,具体是些什么人?
黑汉服的话术里,有一套是“汉服是被历史淘汰的”。
问题在于,历史曾经“淘汰”了汉服,那么,现在,历史又重新选择了汉服。
如果汉服绝不可能复兴,那为什么某些人这么心急火燎地死命黑汉服呢?明明汉服又不可能成功复兴,坐等汉服运动失败不好吗??
不好,因为汉服运动压根就不会失败。
虽然这些人到处宣传汉服绝无复兴的可能,但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汉服肯定会复兴。
首先说在前面,汉服我没穿过,但我买给家里人穿,而且我会一直买下去。
为什么自己不穿?
主要我觉得男人穿有点别扭,一个是头发短,一个是没胡子,穿上去没那味儿。
你看加钱哥这造型,邪气是邪气了,但好歹也有胡子桩啊,邪得爷们,不至于被当成东厂干员。
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就影响我自己,碍不着谁。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遗憾的是,对于觉得衣服漂亮只想进来凑个热闹的人,汉服可不仅仅是“文艺复兴”那么简单。
文艺复兴的本质,是民族复兴。
您上“贼船”了,懂吗?我这边要恭喜这些兄弟姐妹了,算是无意中参与了一件注定载入史册的大事件。
汉服汉服,带了个“汉”字,是有“准入门槛”的,跟汉族的“汉”有本质区别。
相对于民族主义者,所谓的“身份证汉族”才是我们这个族群的绝大多数。
民族属性,出生即具备,这东西不是个人主动选择。也许你投胎技术好,一步到位润了北欧,让咱们这些九九六工具人只有羡慕的份。除非将来有一天,耶稣基督专门找到你,跟你说当初本想让你投到某个东方未婚先孕的少女肚子里,牛棚都给你准备好了……
……但后来考虑到某大国风气太过开放,说处女怀孕也是打死没人信,所以只得把你从东方弥赛亚降格使用,在北欧当个躺平阿宅算了。
你听完是不是擦了一头冷汗,在胸口立马画个十字。
仔细想想,北欧废宅竟然只比东方弥赛亚低一档,恶意比喻了属于是。
成为哪个民族,不是当事人能选的,具有强制性。要是民族能像国籍一样自由选择,只怕一堆高华立马给自己填上“高加索人”,实在不行“荣誉白人”也可以啊。
本来吧,当一个孩子出生,作为父母就该教育孩子,你是谁,你是什么民族,你是什么国家的人。
并由此逐步给孩子建立一个基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日积月累,民族认同也就起来了。去看看加沙朝以色列丢石头的小孩,我打赌他们的民族认同绝对比成年人强。
孩子是一张白纸,往上写什么就是什么。
那我们这边有类似的家庭教育吗(树立民族意识)?
我不是社会学专家,没有头衔,申请不到经费搞抽样调查,只能结合自身经历和见闻去推测。
如果单看结果,我觉得是没有的,即便有,也极其淡薄。
北约炸了我们的大使馆,我同学老胡冲别人领事馆丢石头——《关于我的同学老胡润了这件事》,你觉得是爱国主义的体现,没错。
但这并不能证明老胡是个有民族意识的人,否则后面他也不会一润了之。
故事虽然纯属虚构,但改编不是胡编,里面的每个梗都取自现实。
请看下图:
单独拎她出来说事也不公平,润的人太多了,不差她一个。
“根据联合国移民署发布《世界移民报告2020》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全国的移民总人数大约在2.72亿人,占全世界总人口的3.5%。在移民输出国中,中国以高达1070万的人数位居全球第三。”
“华润万家”时局图,一目了然,不言而喻。
然后我们再看看饼状图上的移民目的地,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英国……
嘴上反美反日,脚底板却比谁都诚实,口嫌体正是吧?
您要觉得不服气,我请您再看一次这位“怒怼克林顿的女孩”。
虚伪吗?不虚伪。对于这种疑似精神分裂的行为,别人一向是大大方方承认的。
“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
懂,我懂。
像是2000人民币大于3000美元不等式的发明者,不也在德州买了大豪斯嘛,人家女儿也嫁给了美国人,是地地道道的美国公民。
至于华人润出去后,是否还认同自己中国人的身份这个就不多说了,免得一会儿又被高华教育。
还是那句话,不问过程,只看结果。
结果就是几十年下来有了谷运动员这么一位,一张外国脸就够瞩目了,连国籍都是灵活多变,至今没个准话,而且已经拿钱走人。
丸子头,旗袍装,不知道的还以为从日本九十年代漫画《乱马二分之一》里走下来的人物呢。
成天抱怨外国人把“满清”当成中国,结果回过头来自己刻板自己,我还能说什么?
“越出国越爱国”,话说的挺漂亮,问题你们倒是回来啊。
本人或子女没有承担兵役义务可能性,即是“非本国公民”的人,没资格谈爱国,乌克兰就是明证。
当罗刹飞机出现在基辅天空的第一秒,手持两本护照的二毛子富豪们就跑路了。
我打赌这些人平时也没少说:“爱国与国籍无关。”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润美润英润日本,人不辱我我自辱(别忘了雄狮少年),现实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为什么?
没有民族意识。
恰恰民族意识是个非常重要,且基础性的东西。由此可以产生“自尊”,“气节”,“自豪”,“情怀”等一系列正面情绪。
一旦缺失,那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人血馒头要吃,革命要同去,小尼姑要摸,突出了一个浑浑噩噩,随波逐流。
八国联军可以组织华勇团当炮灰,到了北京有百姓扶梯子,沿途还有当地人划船运送补给。甚至敌方里面也有帮忙打仗的——在天津防御战的关键时刻,义和团从背后偷袭聂士成所部。
一盘散沙就这样,还能咋滴?
也别忙着嘲笑咱大清,大明两亿人,不也一样被总人口不过几十万的满洲勇士剃了头。
面对异民族入侵者,宋朝算是力战而亡,明朝这算什么?
外敌入侵,内部还在忙着掐。联虏平寇这种骚操作,也只有后世蒋先生的“攘外必先安内”能比一比了。
“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的阶级矛盾已经下降到了次要地位。”
对于伟人的高瞻远瞩,不能领悟的俗人满山满谷。
有些人始终把他们的私利摆在国家民族之上,有些人干脆就没有民族意识……
日本人仇家太多,惹了美国佬,在大陆败得太快,导致很多人看不出小鬼子的真正危害,觉得这就是一帮搞大屠杀的猪突疯子。对于这种盲目乐观的朋友,我请你们看看台湾。
用父慈子孝来形容日台关系,似乎好像也没什么错。
日据台湾几年?不长不短,五十年,洗脑就洗得差不多。假如给日本人再占领东北二十年,伪满洲国的“伪”字也可以去掉了。
人的思想,你不改造,别人就去改造,何况是清末民初那种脑袋空空,毫无民族意识的人。
你以为的革命党,暗杀破坏搞武装暴动。实际上的革命党,暗杀破坏搞武装暴动兼职卖书。
卖什么书?
《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
销售成绩一百一十万册,而清末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无疑了。
不先进行思想动员,搞什么革命。
这边你为国家为民族而死,那边一堆人手拿馒头等着蘸你血呢。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不知谭嗣同先生殉难时,有没有观刑的老百姓朝他丢东西,我觉得应该不少。
那个年代的绝大多数人,就是这种“狗屁不通”的状态。十几年后革命军来剪辫子,不还有一堆人搁那儿号丧嘛。
鲁迅弃医从文,是基于义愤,为何义愤他已经解释过了,这里不再重复。
人病了其实不要紧,大不了自己死。思想的禁锢才是最可怕,这玩意儿可以传染,一传染一大片。
明末,没有意识,清末,也没有,等到民国日本人打进来了,终于有了,连反动军阀都不会给日本人当狗。
但这属于被亡国灭种的重大危机刺激出来的,等承平日久,再沸腾的鸡血也会冷却。
那天在知乎看见一个问题,是问:外国人在中国受欢迎吗?
我的回答是:假如谷运动员这么一个“半美国人”都能霸屏输出,那我觉得外国人还是吃香的。
你要接着问外国人在咱们这儿吃香好不好?
那我肯定说不好啊。
旧殖民主义已死,新殖民主义却是流行。
大炮军舰的屠杀掠夺,只会激起原住民拼死反抗。打仗这东西又没个准,要不是无意中传播了天花病毒,西班牙在玛雅人那里都得翻车。
新殖民主义就不同了,火力输出变成了文化输出,略等于上千部电影上万部电视剧的大出口。轻轻松松一个人不用死,谈笑之间就收了小弟若干。
英国当年必须用大炮怼脸,才能逼得中国人来买东西,买卖做完了不仅没仁义,还结仇。如今美国一艘军舰不用派,洋货在这边也能卖疯。
心甘情愿,趋之若附,闭上嘴,拿走我的钱(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你说别担心,豺狼来了有猎枪。
对。
可要是别人笑嘻嘻的送电影来了,你不就只能上好酒了。
当年印第安人都能跟殖民者搞轰趴,也就是第一个感恩节,咱们不能还不如印第安吧?
美国人曾经说过我们这边有人能顶五个师。
我觉得现在美国队长也能顶我们五个师。
信不信他从飞机上挺着他的“美国翘臀”下来,一群女的当场尖叫着昏死过去?
不信是吧?那看看NBA球迷。
啊,对不起!上错图了,我真是个没有螺旋桨的东西。
打仗,打什么打,用得着?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通过政治手段能得到的,还打个毛啊。
你觉得蒙古骑兵威风八面,打汉人的草谷厉害得不得了,天天都在零元购。你知不知道别人内心的痛苦?自家鸡毛掸都造不出一根,为了抢个脸盆就得玩命,这是人过的日子?
不是懂王二杆子精神大爆发,商人之魂附体,两边早就黄河绝恋2.0了。
跟新殖民主义对抗,动刀动枪那个不可能,拳头不打笑脸人,北美大陆的印第安老乡都干不出来。临阵抱佛脚搞出一堆“类好莱坞”影视作品,想师夷长技以制夷,我觉得也很难,国内的创作环境,懂得都懂。
“赵国之亡,非战之罪。”
何况我们为什么要搞宏大叙事,那个与我们又没关系。
只说自己,我们能做什么?
那就是尽可能快的让汉服流行起来,成为一种时髦,一种逢年过节都要穿的东西。汉服运动从一开始,就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文化复兴运动。
何必要等,何必要在乎?
只管闷头发展,只管去做自己,每多一个人穿,就是新的胜利。
解决了存在问题,什么都可以谈。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后续阅读烦请各位朋友移步本人公众号“无言的善良”,感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