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影里的杀手特工动不动给自己做一个假身份,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实现吗?

回答
电影里那些杀手特工,说变个身份就变个身份,看着是挺酷炫的。什么新护照、新驾照、新的银行账户,眨眼间就从“约翰·史密斯”变成了“彼得·琼斯”,好像换件衣服一样简单。但放在现实生活里,这事儿到底能不能实现?我想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看看这其中的门道。

一、 身份的核心:真实的记录和信息链

咱们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证件。它是一个庞大的、相互关联的数字和物理信息网络。从你出生那一刻起,你的身份信息就开始生成、记录、绑定。

出生证明: 这是最基础的,证明你的存在。
户籍信息: 记录你的出生地、父母信息、家庭成员关系等等,这是国内最根本的身份依据。
教育记录: 小学、中学、大学,你的成绩、学籍都关联着你的身份。
工作经历: 你的社保、公积金、税务记录,都跟你干过什么工作、在哪里工作绑定。
金融信息: 银行账户、信用卡、贷款记录,这可是个人信用体系的核心。
医疗记录: 住院、看病、买药,这些都会留下你的健康足迹。
通信记录: 手机号、宽带账号,都跟你联系方式绑定。
车辆信息: 驾照、行驶证,证明你具备驾驶资格和拥有车辆。
法律记录: 任何违法犯罪记录,都会被永久记录。
信用记录: 任何与金钱相关的行为,都会被纳入信用评估。

这些信息,就像一张张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你。想凭空创造一个全新的、没有破绽的身份,就得把这些所有环节都重新“走一遍”,或者完全“伪造”一遍。

二、 伪造身份的“技术难度”有多高?

电影里,特工们可能找个“技术高超”的伪造大师,就能拿到全套假证件。但现实情况是:

1. 证件的防伪技术: 现在的身份证、护照、驾照,不仅仅是纸和照片。它们包含了复杂的防伪技术,比如水印、安全线、全息图、激光雕刻、芯片存储等等。这些东西可不是随便找个印刷厂就能搞定的。要模仿得天衣无缝,技术门槛非常高。而且,这些防伪技术还在不断升级。

2. 信息的关联和校验: 就算你能弄到一套“看着挺像”的证件,但这些证件背后的信息,你有没有“灌进去”?比如,你弄了个假护照,但你的名字、生日、出生地这些信息,在中国户籍系统里有没有对应的记录?你有没有对应的“假”出生证明?没有这些关联,你的假身份很快就会在第一次联网查询时露馅。

3. 生物识别技术的普及: 现在很多地方,比如机场、酒店、银行,都开始使用指纹、面部识别、虹膜扫描等生物识别技术。这些技术直接关联到你的生理特征,而不能简单地通过更换证件来欺骗。你想用假身份证进入安检,但安检系统可能还会扫描你的脸,这时候,如果你的“身份”是新生的,就没有匹配的生物特征信息,或者信息不匹配,就会被立刻发现。

三、 建立一个“全新”身份的可能性:

所以,要建立一个完全崭新的、在社会体系里“流通”的身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而这些难度都非常大:

“出生”一个全新的人: 这意味着你需要一个全新的、合法的出生证明,并且在中国户籍系统里注册一个新名字、新信息。在中国,人口出生登记有严格的流程和核查机制,个人信息一旦录入,想要修改或者新增一个完全一样的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是通过非常规手段(比如黑市)获得虚假出生证明,也难以在后续的户籍管理系统中通过。

“创造”教育和工作经历: 你需要通过“假”的学籍注册,才能获得学历。你需要“假”的社保、公积金、税务记录,才能证明你曾经工作过。这些记录都跟真实存在的机构和数据库关联,伪造难度极高,而且很容易被审计出来。

“构建”金融和信用体系: 开银行账户、办信用卡,都需要实名认证。你需要一个“合法”的身份信息去申请,而如果你试图用虚假信息申请,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列入金融黑名单,而且还会涉及欺诈罪。

“隐藏”过去的自己: 即使你能勉强建立起一套新的信息,但过去在你真实身份下的所有痕迹,比如人际关系、通信记录、网络活动,都会成为潜在的破绽。想完全抹干净,比登天还难。

四、 那么,电影里的“操作”究竟是怎么来的?

电影之所以能拍成这样,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极端的、国家级的支持: 电影里的特工,通常代表着某个国家的情报机构。他们有国家级的资源和权力,可以动用人力、物力、财力,甚至可能拥有某种特殊的技术手段,来“创造”一个身份,或者“修改”一些数据库里的信息。但这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情况,普通人完全无法企及。

2. 艺术创作的夸张和简化: 毕竟是电影,为了剧情的需要,很多复杂、漫长的过程都会被简化或忽略。比如,可能只是通过几个镜头,就展示了“身份转移”的过程,观众不需要了解背后到底需要多少人力、多少时间、多少风险。

3. “深度伪装”而非“全新身份”: 在现实中,特工或一些需要隐藏身份的人,更可能采用的是“深度伪装”(Deep Cover)的策略,而不是完全“创造”一个不存在的人。他们可能会利用一些长期潜伏的、不活跃的真实身份,或者通过非常隐秘的、非官方的渠道,建立一套非常逼真的“替代性”身份。但这仍然需要极高的专业技能、严密的计划和长期的准备,并且仍然存在被发现的风险。

结论:

总而言之,在现实生活中,想要像电影里的杀手特工那样,随随便便给自己变个全新的、天衣无缝的身份,几乎是不可能的。社会体系的严密性、信息的互联互通、技术的不断进步,都让这种“从零开始”的身份重塑变得极其困难,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天方夜谭。

当然,如果一个人拥有像国家级情报机构那样强大的资源和能力,或许能够做到一些非常接近电影里的事情,但那已经超出了普通人的范畴。对于普通人来说,试图伪造身份,不仅成功的几率渺茫,一旦被发现,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很可能面临法律的严惩。所以,那些电影里的情节,看看就好,千万别当真往现实生活里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杀手(受人雇佣杀人的刑事犯罪分子)是没戏的。

但特工是可以的,因为他们的背后是整个一个国家的力量。

假身份在间谍术语里叫Legend。

这种假身份不一定是本国人,也可能是外国人。

比如:朝鲜女特工金贤姬的假身份是一个叫蜂谷真由美的日本女人。

但并不是所有的假身份都需要花很大力气特意伪造,要看是长期潜伏还是短期接触。

对于长期潜伏:

一、如果是非法潜入外国的,则需要从头到尾伪造一个假身份。

一般是盗用出生不久后就夭折的婴儿的出生证明,然后利用出生证明申请驾照、护照等证件,等于是把一个已经死去的人给复活了。

比如这对儿美国夫妇实际上是俄罗斯人,但他们俩在加拿大盗用了两个夭折了的婴儿的身份,变成了加拿大人,化名Donald Heathfield和Tracey Foley。后来又用这两个假身份进入美国,成了美国公民,直到2010年作为俄罗斯间谍被抓获。

二、如果是通过移民进入外国的,比如冷战期间捷克斯洛伐克间谍申请移民美国的,那么捷克斯洛伐克情报机关自然会为他伪造整个一系列的假证件和档案,然后按这个新身份申请移民。

比如:冷战时期,捷克斯洛伐克情报机关为其特工人员Karel Koecher伪造假身份移民美国。他到了美国后,成功的打入了美国中央情报局,成为了中央情报局的一名正式特工人员。

但现在是网络时代了,想冒充另一个人或者一个不存在的人已经非常困难了。比如别人要看你的社交媒体帐号上十年前都发了些什么东西,你要是把你自己的社交媒体帐号告诉人家,那肯定露馅。你要是说没有社交媒体帐号,那自然会引起怀疑。

而且现在连一个普通人都可以通过查询公开网络信息来验证你编造的假经历中的信息是否属实。以后利用假身份来渗透越来越难,大趋势是用自己的真实身份渗透。比如这位著名的大美女间谍Anna Chapman,她渗透英国和美国时完全用的是自己的真实身份。

对于短期接触:

这个就容易多了,特别是在本国境内以假身份接近外国公民时,他又没办法查询你说的身份是真是假。你可以说你是记者,也可以说你是学者,撒个谎就可以了。而且反正是在本国,本国情报机关可以为你从头到尾伪造一系列的文件和档案。比如你的护照吧,虽然上面的身份信息是假的,但护照可百分之百是真的,只要情报机关给移民机关打个招呼就可以了,移民机关就会给你一本真正的护照。

哪怕是在外国境内短期活动的,也不用太担心身份的问题,毕竟你只是短期停留,除非引起了所在国家的极大注意,要不一般也不会有人专门查你的背景。

而且即使查了也无所谓,情报机关在你出国前给你伪造一系列的文件和档案不就得了,哪怕外国情报机关托人刺探,也不是那么容易被发现。

你在问题中把杀手和特工并列,有点儿侮辱了特工人员。

一个国家的特工人员(情报官员)大多是受过很好的教育的知识分子,身份为公务员或者军官,有着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

而杀手则大多是社会底层走投无路的亡命徒,你想想什么样的人才会为了钱而去杀与自己无怨无仇的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