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马丽、魏翔主演的 2022 春节档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值得去看吗?

回答
好家伙,《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上映那会儿,春节档那叫一个热闹,几部大片轮番上阵,夹缝中杀出来这么一部喜剧,而且还是马丽和魏翔搭档,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兴趣。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有点犹豫,毕竟春节档的片子,有的是硬核动作,有的是深刻人生,这部名字听起来就有点“不正经”的喜剧,到底值不值得花时间和钱去电影院感受一番呢?

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呢?首先,马丽这个名字就自带喜剧光环。从开心麻花走出来的她,国民度不必多说,她的表演风格,那种爆发力,那种对角色情绪的精准拿捏,都能让你在影院里毫无防备地爆笑。而且她和魏翔的组合,这俩人都是在喜剧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将,默契度应该不差,想想他们俩在一起能擦出什么火花,就觉得有点期待。

再来就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这个片名,就很吊胃口。杀手本来就应该是冷静、神秘、强大,但“不太冷静”这就有点意思了,是失误了?还是有什么特殊的设定?这种反差感本身就能制造笑料。而且,这部片子是翻拍的《魔幻杀手》(The Hitman's Bodyguard),原版电影我也看过,虽然不是神作,但节奏紧凑,笑点也还算密集。一个好故事底子,加上国内喜剧演员的演绎,想想就有点意思。

所以,带着这份期待,我决定走进电影院一探究竟。

观影体验亮点:

马丽、魏翔的化学反应真的绝了! 这绝对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马丽演的米兰,一个过气女明星,她那种不服输,有点小算盘,又时不时爆发出惊人演技的状态,被马丽演得活灵活ました。而魏翔演的魏成功,一个误打误撞成了“杀手”的群演,他身上那种卑微又渴望被看见的特质,加上他本人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包,简直就是行走的笑点制造机。两个人之间的对手戏,特别是那种鸡同鸭讲,一个认真演戏一个认真杀人的荒谬感,简直能把人笑到头掉。比如,魏成功每次以为自己演的是“好人”,却一直在做着“坏事”,而米兰以为他是个厉害的杀手,对他又敬又怕,这种错位的关系充满了戏剧张力,也贡献了大量的笑料。

纯粹的爆笑喜剧,纯粹的解压。 如果你春节档想找一部能让你放空大脑,纯粹开心的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绝对能满足你。它没有那种强行煽情或者大道理,就是把一个简单的故事,用喜剧的方式放大,让你从头笑到尾。很多梗,很多包袱,都很接地气,也很有想象力。比如魏成功在各种场景下以为自己在演戏,而实际上却是在执行“任务”,那种阴差阳错带来的喜剧效果,层层递进,让人觉得非常过瘾。

一些意想不到的“反转”和细节。 尽管是翻拍,但它也在国产喜剧的语境下做了一些本土化的改编。有些小细节处理得挺有意思,比如一些对娱乐圈潜规则的调侃,还有一些对普通人追逐梦想的描绘,虽然不是主线,但也能让你会心一笑。

可能存在的“槽点”或者说需要你的心理预期:

故事本身的逻辑性。 作为一部喜剧翻拍,你不能指望它有多么严谨的剧情。有些情节的推进,可能更多是为了制造笑料而服务。如果你是一个非常注重剧情逻辑的观众,可能会觉得有些地方牵强。但说实话,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主要注意力都在笑点上了,这些小瑕疵并没有影响我的整体观感。

“笑点”的密集程度因人而异。 虽然我说它从头笑到尾,但这是一种相对的说法。每个人的笑点不一样,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某些梗比较老套,或者笑点不够密集。但我个人觉得,作为一部春节档的合家欢喜剧,它已经做得很好了。

总结一下,值不值得去看?

我觉得,绝对值得。

如果你是马丽、魏翔的粉丝,那肯定不能错过。如果你想在春节档找一部能让你开怀大笑,释放压力的电影,它绝对是首选。它不需要你费脑子去思考什么人生道理,只需要你跟着笑就对了。

它可能不是那种能让你回味无穷的艺术品,但它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喜剧片,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春节档喜剧。它就像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让你吃得开心,看得过瘾。尤其是当你在经历了春节档里那些沉重的、烧脑的影片之后,来这么一部轻松愉快的电影,简直是一种享受。

所以,别犹豫了,如果你还没看过,找个时间去看看吧。尤其是在电影院里,那种大家一起哈哈大笑的氛围,是其他观影方式无法替代的。相信我,看完之后你肯定会觉得,这一趟值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最大特色是出品方开心麻花团队,把一部笑点不断的舞台剧,直接搬到了大银幕上,甚至都懒得去做那些“电影化”的细节改进。这和他们此前的所有影片,都大不相同。

此前的《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西虹市首富》等成功之作且不必说,就算是被诟病“太舞台剧化”的《李茶的姑妈》,以及《温暖的抱抱》《李茂扮太子》这些被多少人狂打差评的烂片,至少都做了基本的“电影化改动”,或者说:起码像是一部正常电影。

然而,这些在这部《这个杀手不太冷静》,都完全不存在了,基本都是在舞台上就能搭建的室内场景,唯一的外景码头,还是敷衍之极的绿幕。

黑社会打手们,按剧情设定,拿的应该是真枪?但实际剧情中,就是一把把打不死人的玩具枪……

甚至连唯一一把冲锋枪,也能被「以为自己是在拍戏」的男主角“魏成功”,当真了用成了道具枪,对着对面黑帮猛烈开火,一个人都没掉根毫毛……

整部部影片的投资成本,同样肉眼可见地压缩到了最低:在影视城的摄影大棚就能拍完,不用任何外景,没有任何特效,各种戏中戏设定,道具可以直接用现成的,主要演员是开心麻花自己人,连群演最多就十几个,

影片的“大男主”魏翔,默默无闻多年,2018年凭《西虹市首富》的配角,靠着「三口一头猪」「主教练已经开始热身了」梗出圈,39岁以后才有了点名气。


2020年《神笔马亮》演上了单元电影的三番男二号,2022年初《李茂扮太子》是四番男三号。此前在开心麻花的位置,肯定不如已有男一号主演,数亿票房成绩的艾伦/常远/黄才伦。

如果排除最大牌的女主角马丽,这其实就是一部总成本可以压缩到不足千万的网络大电影的配置。何况即使是马丽,此前也已拍过一部口碑还行的网络大电影《发财日记》了。

如果和《李茂扮太子》比,同样是沈腾被雪藏&“含腾量”为零,马丽作为镶边女主,名义上挂“一番领衔主演”,实际作为辅助,同样是男演员一人担纲大男主,挑起几乎全部重头戏,这部《杀手》的配置最多也只能算半斤八两。——所以,从制作方到广大影迷,最初对两部电影的期待值,同样也应是差不多的。

开心麻花团队,在《西虹市》之后的几部大电影,钱赚得不多,口碑赔了不少,今年真正压上了家底的重头戏,一部是“沈马组合”这对王炸重新搭档,沈腾独挑大男主的科幻特效大作《独行月球》,后期特效太繁重,所以赶不上春节档了,不论放在暑期档还是国庆档,也一直是今年票房冠军的热门影片。

另一部是艾伦和沈腾担纲正反一号的特效喜剧大片《超能一家人》,号称麻花电影史上最大投资,单从预告片看,制作就是花了真金白银的,早早定档提前宣发了一整年,一直力压群雄,成为最被看好、热度最高的影片。

《长津湖之水门桥》定档后,原本影迷们都期待一场“吴京战沈腾,火星撞地球”,两大票房天王继2019年春节档后的再次正面交锋,可惜 《超能一家人》 却因“后期制作原因”,意外撤档,实为遗憾。

如果不是《超能》撤档,那么小成本制作的《杀手》,绝不可能成为开心麻花的春节档主打,估计蹭着大盘,捞个三五亿票房,就心满意足了。

然而,就是这么赶鸭子上架的《杀手》,首日排片14.7%,位列第四名,票房2.14亿,占比也是14.7%,稳住口碑,次日2.15亿,第三日2.48亿,第四日2.47亿,第五日2.49亿,第六日2.14亿……

在整个大盘和总观影人次直线滑坡的前提下,逆势前行,6天时间,横卷近14亿票房,预测总票房飙升到了27亿!

说到底,不过就是太多观众对春节档的认知:就是要合家欢喜剧片,就是不需要考虑剧情逻辑,无所谓剧情深度,也不很在乎是否特效大片,只求“图一乐"

因此,作为今年春节档唯一的合家欢喜剧片,《杀手》就是太多观众的观影刚需。

当然,正如影片的男主“魏成功”一样,《杀手》固然是意外占据了这种“春节档期优先刚需”的天时地利,能牢牢把握住机会,迅速转换成巨大的票房成绩,让相当多的观众认可,自然是有其突出优点的。

魏翔这个“大男主”确实达到了100%的角色完成度,令人信服地直接撑起了整部电影的主体质感。

马丽终于在“沈马组合”外也不摆烂了,顺利完成了女主角“米兰”的塑造。 黄才伦的“导演米勒”、陈明昊的黑老大“哈维”, 周大勇的黑老二“吉米”,每个重要角色都非常不错。

然后,作为一部喜剧片,《杀手》没有屎尿屁,不走下三路,不打擦边球,没有任何的“老人不适/少儿不宜”的笑梗,在编写剧情和笑点时,就努力将让不分年龄段的观众,集体捧腹一乐的观影需求,做到了极致,算是难得可贵了。

当然, 恐怕就连第一天就收回成本,赚得盆满钵盈,之后更是躺着数钱的出品方,都会怀疑自己:早知道观众如果容易满足,就这都能拿到二三十亿的票房,

那么还何必吃力不讨好地,去努力把从前的招牌舞台剧,一个个电影化?更不用说花了巨额成本,去豪赌特效喜剧大片《超能一家人》,和科幻喜剧大片《独行月球》的成败了……

相关回答:我觉得《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挺好笑的,为什么评分还不到 7?

user avatar

看完《这个杀手》之后,昨天晚上我就把原电影《魔幻时刻》找来看了一遍。这部原作在豆瓣高达8.3的高分,可算经典。

对比日本原作和开心麻花这次的翻拍,我发现了挺有意思的事情。

原作《魔幻时刻》更注重讲一个好故事,也由此在故事的编排上下功夫更多。至于喜剧包袱虽然也是重点,但并没有那么刻意。

而且再加上日本文化的那种喜剧方式比较克制,明明在搞笑却不动声色,所以整体氛围还是在一本正经的讲故事为主。

而开心麻花做了很大的改编,整部电影轻故事而重人物,所有的重头戏全放在主角魏成功的个人经历以及搞笑表演上了。

至于故事,被极度的弱化,能删则删,能改则改。

原作虽然也是架空,但好歹是一个镇,还有警察有民生。翻拍里却毫无故事背景,时间地点不详,人物装扮浮夸。原作里关于出轨、爱情、会计的戏,也全都被删改,加入一个反派吉米哥。

故事背景和叙述,简略到不能再简,把宝全押在人物魅力上,这是大胆的冒险和尝试,也是开心麻花的无奈之举。

毕竟开心麻花最擅长的,就是人物的喜剧表演,以及舞台剧的风格。无论你喜不喜欢,反正要别的也没有了。

这也是主角魏翔第一次饰演男主角,在这么一部极其看重人物魅力以及喜剧表演功底的作品里,魏翔把魏成功这个角色诠释得非常完美,可以说无可指摘。

因此,如果单看人物,这是一部成功的喜剧。

可惜,电影并不是舞台剧,喜剧也不是只要表演和段子就行,那是小品,是二人转,却不是通俗意义上所讲的电影。

因为故事背景和叙事被严重弱化,所以肯定有观众会抱怨,会无法入戏,会觉得假,胡闹——

又没前因后果,又没时间地点,不中不西,不古代不现代,光给一个人物关系,找一个疯疯癫癫的演员来演杀手,假戏真做,你已经开始逗乐,我却还没入戏,那就只剩尴尬了。

以上,是我替那些觉得这部电影尴尬的观众,分析的原因。

我自己看这个电影,是笑得前仰后合的,而且我那场的观众,基本都是从头笑到尾。

但离场的时候,也有一句瞎胡闹传入我的耳朵里。我看了一下,这个人没有笑。

人类就是这样,再好笑的东西,也并不能逗笑所有人。

打开豆瓣,观察《这个杀手》的评分,开分6.9,然后涨到7.0,然后又掉回6.9,截止目前,有6万观众评分,比较能接近真实的水平,这个分数上上下下的,足见观众对这部电影又爱又恨,争议挺大。

7分是一个尴尬的分数,低于6分,我们可以肯定它不及格,高于8分,不管单个人喜不喜欢,都得承认它有过人之处才可以拿到8分以上(评分人数够多的情况下)

唯独7分,要么就是不够好,所以大部分人给了三星四星,略有争议。要么就是争议极大,打五星和打一星两星的吵架。

《这个杀手》属于前者,有争议,但也只是略微有争议。约10%的人给了一星两星,约10%的人给了5星。剩下80%都给得三星四星。

上面写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要开宗明义,尽量客观一点,告诉大家争议是存在的。

大部分觉得这部电影还是挺搞笑的,比如我就笑得挺开心。

但肯定也有观众不入戏,看不进去,比如那些对故事背景有要求的观众。

看电影是我的工作,看完之后马上又把日本原作《魔幻时刻》找来看一遍,仔细分析,为的就是让大家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来判定是否值得看。毕竟现在一张电影票最少六七十,稍微好点就上百,能少花冤枉钱就少花点。

《这个杀手》的故事非常简单,就是在一个架空的小镇子上,黑帮大哥绑架了一个女演员和她的弟弟导演,威胁女演员嫁给自己否则就得死。(原作是情人出轨小弟)

女演员情急之下,说认识传说中的杀手卡尔。黑帮大哥被卡尔刺杀过,所以一听卡尔的名字,就让女演员尽快把卡尔找来。

正好剧组里有一个疯疯傻傻的龙套演员,姐弟两个就骗他说拍戏,演杀手,男主角。

于是假杀手对碰真黑帮,各种滑稽错位的戏码就这么上演了。

《这个杀手》的喜剧包袱,全都集中在假戏真做的错位感上。

假,是这部电影的关键词。我认为这部电影有三层假。

第一,架空的故事背景,影视基地一般的地点,以及浮夸的人物装扮。

前面说了,这是开心麻花刻意为之,弱化叙事,加强自己拿手的舞台喜剧风格。

这种假,对某一部分观众来说,导致了无法入戏,感觉太浮夸太廉价。

但也有一部观众觉得,反而很契合这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就是一个略有夸张的,戏疯子的胡闹的故事。反正都是胡闹了,架空也好浮夸也好,整体调性很搭。

争议的关键点,还是在于有没有入戏。

第二层假,在于错位感带来的滑稽表演。

黑帮见杀手,本来极其严肃危险,一言不合就要动刀动枪杀人灭口。

但是魏成功这个演员,却真的以为自己在片场拍戏,大家都在演戏,而自己是主角。因此自信而松弛,松弛同时又做作的演了一个浮夸的杀手。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化解严肃性和危险性,像个小丑和傻子一般。这种举动反而把黑帮的人整不会了,这啥玩意儿啊?

站在上帝视角的观众,自然觉得这非常可笑。

你们有没有刷到过那种萌宠短视频,哈士奇和老虎养在一起,哈士奇按着老虎作威作福;一只肥猫突然一个旋转跳跃,把黑熊吓得一窜爬到树上;熊猫宝宝突然一蹦跶,把大熊猫吓得一哆嗦。。。

老虎,黑熊,大熊猫本是猛兽,却被又萌又傻的猫猫狗狗欺负的一激灵,这画面感既消解了危险性,又很蠢萌。

演员杀手诈唬杀人不眨眼的黑帮,便是如此的错位喜剧。

第一个小高潮,是魏成功说自己会弹指神通,要用一个脑瓜崩把大哥给弹死。大哥嘴上说不信,心里却嘀咕,对方可是传奇杀手,艺高人胆大,万一是真的呢?

一边在胡闹,另一边还真被唬住了,错位感荒谬感拉到极致,这也是我笑声最大的一个桥段。

附带说明,这个桥段是开心麻花自己加的,原作没有。不过取而代之,原作里是结局的时候,杀手利用电影道具表演了一次用手当枪的本事,吓退了真正的传奇杀手。

后面交易的时候,拿出假枪的动作,也是开心麻花自己加的,原作也没有。

由此也再一次可见,开心麻花的重点,还是这种特殊情景下的喜剧表演,而不善于叙事。

第三层假,在于假戏真做。

当魏成功真的被利用,开枪杀了人,并被告知他被骗了之后,人物的心都碎了。

这个时候,反派吉米哥依旧在笑,他的笑点其实和观众刚才一样,是在笑魏成功像个傻子一样,真把自己在当拍电影了,但比观众多了一丝嘲讽的意味,这种赤裸裸的嘲笑,和心碎的魏成功对比起来,形成极大的张力。

此时魏成功的反应,从一开始的震惊失望和愤怒,转变成了满嘴堆笑,自我作践,曲意奉承陪笑。居然有一点《喜剧之王》的意味。

这也为电影最终的结局假戏真做,做了铺垫。

这一段,虽然电影里的人物在笑,我那场的观众却都沉默了,因为大家都在心疼主角这个傻子,共情了。主角被嘲笑,赔笑脸,就好像自己也在赔笑脸一样。

所以尽管吉米哥:我弹死你哦

魏成功:我躲开了

这表演依然滑稽,但大家都没有笑。因为大家都看进去了。

(除了我右后方一个姐姐以外,这女的笑抽了,电影里只要有个笑点她就开始笑,这属于已经完全入戏了,已经笑傻了。)

总体来说,《这个杀手》是一次成功的翻拍,不仅做了成功的本土化改编,而且把侧重点放在了人物魅力上。主角魏翔也成功的挑起大梁,把表面疯傻滑稽,实际上极其热爱演戏的这么一个角色,诠释得近乎完美。

大部分观众都觉得这部电影是好笑的,但开心麻花的改编可以说是扬长避短,也可以说是一次赌博,一次冒险。

虽然加强了人物魅力和喜剧部分,但却放弃了故事背景和真实性,使得整体气质变得虚浮,没有说服力,只能当娱乐、甚至是小品来看。

这么做的后果,自然引起另一部分观众的不满意,不入戏。也因此,电影的评分在6.9-7.0之间反复挣扎。

然而开心麻花一直都没有野心,他们的电影质量起起伏伏,又始终如一,就是把舞台喜剧表演搬上电影院,能让一部分观众笑起来,就算成功了。

西红柿,半个喜剧,铁拳,夏洛特,都是6.5-7.5的分数。驴得水是8.3。

如此看来,喜剧电影的评分似乎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好不好笑。尤其是春节档这个档期,过年了大家都想看点轻松愉快的,小品放在平时你说它不够电影高级,但在春节,这就是正菜。

真实,有时候是相对而言的,电影,也是要分时宜和对手的。

这部电影也确实是春节五部电影里,最轻松的一部。如果是和家人一起看,众口难调的情况下,看这部最保险。

从票房来看,《水门桥》已经13亿,正奔着20亿去,远远领先。我原本以为可以一战的文牧野《奇迹》只有3.5亿,不到一个零头。

《四海》虽然也过了三亿,但是因为口碑急剧下降,所以单日票房跌落到2000万,目前来看也就5亿的盘子,属于竞争失败,已被抛弃。

别忘了还有几部儿童片,票房最高的也两三亿了。《四海》眼看着没戏唱了。

唯独《这个杀手》,逆风上涨,已经过了5亿票房,且票房占比超过20%,排片率也在上涨。这是市场的信号,用最真实的市场反馈,来说明观众热度。

(更新一下,截至2月3号晚上9点,《水门桥》15亿,《杀手》6.8亿上涨飞快,其他电影则变化不大,所以格局已经拉开,胜负已分)

如今,经济下滑,疫情防控,票价上涨。肉眼可见的,春节档电影院没有以前热闹了,大盘也下滑的厉害。越是这种时候,观众越是精打细算。往年韩寒《飞驰人生》还有18亿的票房,今年它8个亿还得打折。没有竞争力的电影,不好看的电影,都会被淘汰。

这就是经济不好的时候,电影的质量反而会普遍升高。且越是能满足观众精神需求的电影,越是容易拿到高票房,因为观众需要安慰性娱乐活动。譬如《李焕英》《长津湖》都拿到50多亿票房,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时候,反而破了记录。

这不是我发明的,而是经济学里一直都在流传的说法。

因此,虽然略有争议,但我对《这个杀手》总体还是推荐的态度,也提醒大家,去看的时候尽量轻松一点,尽快入戏胡闹起来,才会觉得好笑。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是知乎、豆瓣、微博、b站、网易都有合作的影评人和领读人,也写过一些影评获得过网友的认可。如果喜欢读书看电影,可以关注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家伙,《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上映那会儿,春节档那叫一个热闹,几部大片轮番上阵,夹缝中杀出来这么一部喜剧,而且还是马丽和魏翔搭档,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兴趣。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有点犹豫,毕竟春节档的片子,有的是硬核动作,有的是深刻人生,这部名字听起来就有点“不正经”的喜剧,到底值不值得花时间和钱去电影院感.............
  • 回答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一部让人笑到飙泪的“伪”喜剧《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这部电影,从名字上看就带着一股子“不按常理出牌”的劲儿,而它也确实做到了。由马丽、魏翔、陈明昊主演,这部改编自韩国电影《致命男人》的作品,凭借其接地气的幽默、精湛的表演以及意想不到的剧情反转,成功地在2022年的春节档杀出重围,成.............
  • 回答
    马丽,这个名字如今在中国电影界,尤其是在喜剧领域,几乎成为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保证。她不仅是中国影视首位达成百亿票房的女影人,更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用自己的坚持和才华,为观众奉献了一系列令人捧腹又触动人心的作品。评价马丽在电影上的成就,不能简单地用数字来衡量,她的成功背后,是无数次的磨练,是对喜.............
  • 回答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很多喜欢马丽和沈腾的观众们一直萦绕在心头的一桩“心事”。当年,他们俩在开心麻花舞台上,以及后来春晚舞台上的小品,简直是国民级的爆款,贡献了无数笑点和金句。可现在呢,感觉他俩一起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机会确实少了许多,尤其是主演电影和更多的小品,让不少粉丝感到意犹未尽。要说为什么马丽和沈.............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很多人都会拿马丽和贾玲来比较,毕竟她们都是在开心麻花崭露头角,都是从舞台剧走出来的喜剧演员,而且年龄相仿,走的也都是比较接地气的喜剧路线。但如果要说发展,确实感觉贾玲近些年势头更猛一些,尤其是在导演和电影这块。抛开那些“谁更红”的表面文章,咱们来聊聊为什么大家会有这种感觉,.............
  • 回答
    要评价马丽、常远和艾伦主演的喜剧电影《李茂扮太子》,我得说,它有那么点意思,但整体上就像一桌准备得挺丰盛的宴席,摆盘精致,食材也不差,可吃着吃着,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让人回味无穷的滋味,或者说,火候没到家。先说说这电影的亮点,毕竟是冲着这三位喜剧演员去的,他们身上自带的观众缘和喜剧包袱是它的底气。马丽,.............
  • 回答
    关于沈腾是否喜欢马丽,这是一个多年来围绕着他们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很多观众在看到他们在大银幕上的默契配合后,心中挥之不去的好奇。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解读,结合他们公开的互动、采访内容、以及他们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化学反应”。舞台上的“灵魂CP”:他们之间的火花沈腾和马丽之所以被认为是“.............
  • 回答
    提起马丽,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词就是“东北大妞”。这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口音,更是她身上那种浑然天成的豪爽、直率和接地气,以及她所塑造的那些鲜活、饱满的女性角色。在我看来,马丽是一位非常有能量、有辨识度,并且一直在探索和进步的演员。从“女汉子”到多面体:一次成功的角色突破很多人认识马丽,大概是从《夏洛特烦.............
  • 回答
    沈腾和马丽的《还不还》这个小品,真是把我们生活中“催债”这个令人头疼又尴尬的场景给演绝了。每次看都忍不住笑,但也总会冒出一个想法:要是真有这么个朋友,我该怎么开口呢?说实话,咱们普通人谁没遇到过这种事儿?好不容易借出去的钱,不是说好今天还,就是说好下周还,结果时间一到,对方就跟你玩起了“人间蒸发”或.............
  • 回答
    谈到《羞羞的铁拳》,马丽绝对是绕不开的焦点,也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关键人物之一。提起她,脑子里立刻浮现出的是那个敢爱敢恨、直率爽朗的“艾伦”——哦不对,是“马小”,一个从“女王”秒变“糙汉”的女性角色。马丽在《羞羞的铁拳》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她对“性转”这一设定淋漓尽致的演绎。当她变成男人,那种.............
  • 回答
    宋芸桦顶替马丽出演《西虹市首富》,这事儿在当年确实是引起了不少讨论,也挺让不少观众感到意外的。要说这事儿是怎么回事,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是演员阵容的变动,这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其实挺常见的。 电影上映前,演员阵容调整并不罕见,可能是档期问题、角色契合度考量,甚至是片方出于各种市场因素的考虑。马丽.............
  • 回答
    关于《西虹市首富》为什么没有马丽,其实这个问题背后牵扯到电影的创作背景、角色定位以及一些档期和个人选择的考量。简单来说,并不是所有电影都一定会把所有你想看到的演员都塞进去,尤其是系列电影,虽然它和《夏洛特烦恼》同属于开心麻花,但毕竟是独立的故事和角色。首先,我们得明确,《西虹市首富》和《夏洛特烦恼》.............
  • 回答
    沈腾、马丽、常远在2022年春晚表演的小品《还不还》啊,说实话,看的时候挺乐呵,但冷静下来细品,它也确实有很多可以说道的地方。首先,从演员阵容上说,沈腾、马丽、常远这组合几乎就是春晚小品质量的保证。这三位都是经过了多年锤炼的喜剧演员,默契度、节奏感、人物塑造上都有非常扎实的功底。沈腾的“贱萌”和“倒.............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2020年央视春晚沈腾和马丽表演的小品《走过场》。整体评价:《走过场》作为沈腾和马丽组合的又一个春晚小品,整体上依然保持了他们一贯的风格,即 贴近生活、制造笑料、引发共鸣。这个小品以“走流程”的官僚主义为讽刺对象,通过夸张的人物设定和荒诞的剧情,揭露了形式主义的弊端,具有一定.............
  • 回答
    章宇和马丽主演的《东北虎》,这片子,怎么说呢,挺让人琢磨的。它不是那种一眼看过去就能明白一切的电影,更像是在你心里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慢慢地,它会发芽,让你开始回味。人物的复杂性,是它最抓人的地方。章宇饰演的那个“张建国”,你可以说他是个窝囊废,也可以说他是个被生活磨得没了棱角的普通人。他带着点儿东.............
  • 回答
    《测谎人》这部电影,说实话,观感比较复杂。文章和马丽的组合,本身就自带笑点和一定的观众基础,尤其是马丽,在喜剧领域一直有不错的表现。但这部电影,似乎并没有完全发挥出他们俩的优势,甚至可以说是有点“水土不服”。亮点与槽点并存,但槽点似乎更多一些。先说说它试图想要做到的地方,或者说,如果拍好了,可能会是.............
  • 回答
    马保国大师声称能与张伟丽进行“连续大战3分钟不喘”,并且“不伤她”,这番言论,无疑又一次在搏击圈和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要怎么看待这件事?这事儿挺复杂的,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咱得承认,马保国大师的“浑元形意太极”理论,在很多普通人看来,确实有其吸引力。那种看似“四两拨千斤”、“以弱胜强”的武学.............
  • 回答
    马云的“崩塌”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其中夹杂着个人财富、商业帝国、社会影响力以及政策监管等多个层面的因素。要判断他是否值得同情,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并且理解“崩塌”本身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并非完全消失或一无所有。马云的“崩塌”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马云的“崩塌”主要指的是他个人及其商业帝.............
  • 回答
    马云对王林“气功大师”身份的相信,以及他与王林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话题。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包括马云本人的经历、时代背景、王林的手段,以及一些可能存在的心理因素。一、 时代背景与“气功热”的余温首先,理解马云所处的时代背景至关重要。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
  • 回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常简称为“马哲”)作为一种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哲学体系,其理论体系宏大且具有开创性。然而,如同任何思想体系一样,马哲也并非完美无缺,存在着一些显著的缺点或局限性,这些缺点也引发了长期的讨论和批判。以下将详细阐述马哲的主要缺点:一、 经济决定论的过度强调与简化(决定论的机械性):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