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文在寅提出2045统一朝鲜半岛?

回答
看待文在寅提出的“2045统一朝鲜半岛”愿景,需要从多个层面去解读,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数字目标,而是承载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情感以及现实挑战的宏大叙事。

首先,理解文在寅政府的“统一愿景”背景。

文在寅政府上台以来,一直将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以及最终的和平统一,视为其外交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并非文在寅总统的“独创”,而是韩国自建国以来,甚至在朝鲜半岛分裂之前,就存在的历史基因和民族情感。朝鲜半岛历来是一个统一的文化和民族共同体,南北的分裂是冷战地缘政治的产物。因此,追求统一,是韩国国内相当一部分民众和政治力量的共同愿望,更是民族情感的表达。

文在寅政府的政策,很大程度上继承并深化了韩国历届政府的“对北政策”,尤其是“阳光政策”的理念,即通过对话、交流和合作,增进信任,缓和紧张局势,最终走向和平统一。他所设定的“2045年”这个时间点,并非一个突兀的数字,它很可能与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或者战略规划相呼应,例如纪念朝鲜半岛光复(摆脱日本殖民统治)100周年。这种长远设定的目标,更多是一种象征和方向性的指引,意在为实现和平统一勾画一个愿景,鼓励国民为此目标而努力。

其次,深入分析这一愿景的潜在意义和动机。

1. 政治符号和国内凝聚力: 提出这样一个宏大的统一愿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凝聚国内支持,尤其是那些对民族认同感强烈的民众。在韩国国内政治中,关于如何处理对朝关系和统一问题,一直存在不同声音。文在寅政府通过设定清晰的统一目标,试图在政治光谱中找到一个相对广泛的共识点,并以此来巩固其执政合法性。

2. 外交策略的信号: 这也是向国际社会传递一个信号,即韩国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并为此设定了长远的目标。这有助于在与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大国就朝鲜半岛事务进行谈判时,占据一定的道德和战略制高点。它表明韩国不是被动地应对朝鲜半岛局势,而是有自己主动的规划和愿景。

3. 对朝鲜的倡议和施压: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对朝鲜的一种倡议,希望朝鲜能够看到一个和平发展的未来,并以此为契机参与到对话与合作中来。同时,对于朝鲜而言,一个明确的统一时间表,也可能是一种压力,迫使其思考自己在未来半岛格局中的位置。

4.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蓝图: 和平统一被普遍认为将为朝鲜半岛带来巨大的经济红利。韩国可以利用其先进的经济和技术,帮助朝鲜发展经济,同时朝鲜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也能为韩国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因此,“2045统一”也承载着对未来一个繁荣、强大、统一的朝鲜半岛的经济设想。

再者,必须认识到实现这一愿景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1. 朝鲜自身的意愿和条件: 朝鲜政权的首要目标是维护自身统治,他们对“被韩国吞并”或“和平统一”的态度非常复杂和敏感。朝鲜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统一模式,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接受,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朝鲜内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状况也需要发生根本性变化,才能为统一奠定基础。

2. 国际地缘政治的博弈: 朝鲜半岛的统一并非韩国和朝鲜两国之间的事情,它深度交织着周边大国的利益。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在半岛问题上各有盘算。例如,中国不希望看到美国在朝韩统一后进一步扩大在东北亚的影响力,美国则希望维护其在东北亚的战略利益。任何统一模式的出现,都需要得到主要大国的默许甚至支持。国际力量的平衡和博弈,是统一进程中无法忽视的巨大变量。

3. 巨大的经济成本: 统一的成本将是天文数字。如何整合两个经济体系迥异的社会,如何处理南北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教育体系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将是极其艰巨的任务。韩国需要巨额的财政投入来扶持朝鲜经济,并承担统一后可能出现的社会融合、遣返和安置等问题。

4. 社会心理和文化融合的障碍: 经过长期的隔绝和意识形态差异,南北朝鲜在社会观念、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如何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融合,消除隔阂,建立共同的民族认同,将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

5. 安全问题和核武器的处理: 朝鲜拥有的核武器是半岛统一进程中最棘手的难题之一。如何在不引发更大冲突的情况下,确保朝鲜无核化,并将其武器安全地处理,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先决条件。

最后,如何看待这个“2045年”的数字本身?

如前所述,这个时间点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而非严格的计划表。它反映了文在寅政府对统一的期望和努力方向,也为国民提供了一个奋斗目标。但现实是,和平统一是一个极其漫长、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受到太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任何精确的时间表都可能因为现实的变数而被调整。

因此,看待文在寅提出的“2045统一朝鲜半岛”愿景,应该是一种审慎乐观的态度。乐观在于对民族走向统一的希望,审慎则在于清醒认识到实现这一目标所面临的重重困难。这不仅需要韩国政府的持续努力和智慧,更需要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共同意愿和切实行动,以及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这个愿景,与其说是一个可以精确实现的计划,不如说是一种对未来美好期盼的召唤,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断探索的动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上面有人说“他要是能当总统当到2045年,那其实和已经统一了没什么区别”的,我来补个刀——今年2月下旬的时候共同民主党党首李海瓒就表态说,共同民主党(现在文政权执政党,中左派的社会自由主义政党,实际上已经差不多是卢武铉——文在寅集团的党)要在今后一百年内一直要在大韩民国执政。

我怀疑之所以这么敢说无非就是两种因素刺激:

1.由于朴槿惠政权垮台及其后续因素影响,韩国保守派内部一直是军心不稳,派系倾轧之类的时有发生,反朴的刘承旼自己拉了一部分山头,后来干脆跑去跟安哲秀这个投机分子合流了(不过两派合流引发安哲秀的“国民之党”分裂——当初因为不满卢武铉派“反客为主”以及打压全罗道地方主义而同安哲秀结义的、以朴智元议员为首的“湖南帮”,也就是金大中一派的余孽又跑出去成立了一个自由主义与全罗地方主义的政党“民主和平党”,这个党的名字恰好对应当年金大中同金泳三闹翻之后自己跑出去弄的一个政党“和平民主党”),亲朴派的一些死硬分子则是自己跑出去搞了一个“大韩爱国党”(现在改名叫“共和党”,对应的正好是朴正熙时期的执政党“民主共和党”这个名字)。

本来2017年总统选举的时候,保守派对于阻止文在寅上台是很多路子,并不一定要选那个臭名昭著的洪准杓:

①潘基文,保守派一号选手,这人看似长期是外交官,但是他当初能爬上外交通商部副长官以及青瓦台的外交安保首席秘书(韩国的青瓦台首席秘书官权力之大,稍微看过一点韩国政治相关的都知道,尤其是像负责法政事务的民政首席之类的首席秘书更是影响力大的惊人),是在金泳三政权时期,而潘基文进军政界的后进人,恰恰就是“万年老二”金钟泌(朴正熙的侄女婿,保守派政治教父之一,当初率先透露潘基文准备参选消息的就是他),保守派对他有恩。当初刘承旼出来搞正党,有人就推测正党的总统候选人位置就是给潘基文留着的,当然更主流的声音是让潘基文“火线入党”变成自由韩国党的候选人,结果出了两个事:一个事是有人跑出来指责潘基文贪污受贿(据韩国Sisa Journal(时事杂志)消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被韩国商人指责贪污20万。这个事情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于,行贿的商人是卢武铉派的支持者),然后就是潘基文离任联合国秘书长前夕,他的弟弟与侄子分别被美国法院起诉犯有行贿罪(这其背后有美国方面不满潘基文的因素——不要以为你是亲美的保守派阵营美国方面就会对你多满意,想想当初朴正熙大统领遇刺前一周金载圭偷偷跑去跟谁见面),共同民主党也要求彻查此事,结果潘基文民调一路走低最后被迫宣布不参选。

②前忠清南道知事安熙正,这个人其实挺奇怪的,虽然他去年因为Metoo已经被搞下去了,而且他长期普遍被看做是文在寅的接班人。但是当时在潘基文不参选之后,安熙正反而一度民调位列第二,原因是他却承诺如果赢得总统选举,将和保守派“分享权力”,实际上这人更多是出于政治投机博出位的心态,从他之前又高调支持性少数群体的做法就能看出来,之所以这么做另外一点是因为他任职的忠清南道长期是保守派地界(准确来说是忠清人金泳三的地界),当然他这种“穷寇莫追”的做法结果遭到文在寅以及共同民主党里头非文在寅派的“激进左翼”政治家李在明的抨击,最终共同民主党总统初选都没过;

③安哲秀,“左派里头的保守派”(我个人觉得这个人与其说是自由派或者说左派更像是投机分子),此公擅长放鸽子撂挑子跑路(先后从总统选举与首尔市长选举中退选),一度跟统合民主党合流组建“新政治民主联合”,后来跟文在寅闹翻自己跑出去弄国民之党。本来保守派是相中他的,但是后来据说安哲秀团队同自韩党磋商,结果就权力分享问题出现分歧:保守派要求事成之后推动改宪,将总统制为半总统制,安当总统但是保守派的人出总理(这个剧情其实当年上演过一回:金钟泌被金泳三从民主自由党——也就是大国家党/自韩党前身——的党首位置轰下来之后自己跑路搞了个自由民主联合,他后来承诺帮助金大中对付金泳三以及代表大国家党的李会昌,但是条件就是——金大中要支持金钟泌的议会制改宪计划,双方后来达成一致:金大中先坐3年实权总统,然后完成改宪后让金钟泌做2年实权总理,结果后来金大中上台后过河拆桥把金钟泌坑了个半死),结果安哲秀答应都没答应,外加自韩党内部认为放弃推戴本党候选人角逐最终可能会引发自由韩国党彻底解体,最后硬着头皮推戴洪准杓。


之后的总统选举结果你们也看到了,到了18年7月地方选举的时候,共同民主党基本上就是秋风扫落叶:全国17个道级别的行政区的首长,共同民主党赢了14个,自由韩国党就赢了2个。时任党代表洪准杓下台,安哲秀也辞职跑路去德国“考察”。文在寅一度在国内没有任何政治对手(这种情况一直到今年1月前总理黄教安加入自由韩国党并且在2月28号火速晋升为该党党首),这种情况下共同民主党内部普遍出现某种飘飘然心理。

2.打民族主义牌确实有用,而且用在保守派身上来说特别有效,因为那口“亲日卖国”的黑锅保守派你想甩也甩不掉(从1962年军部通过秘密外交推动日韩邦交正常化结果引发全国大学生示威以来,韩国进步阵营就没少拿这个攻击保守派,民族主义诉求是同民主化运动紧密相关的),90年代初日本社会党带头踢爆慰安妇问题并且引发日韩两地的“自由主义—泛左翼”阵营(在韩国这边推动调查慰安妇问题的一大吹鼓手就是韩国的女权主义者)以及金大中推行“阳光政策”之后,“从北左翼”就没少拿清算亲日派的问题说事——参与政府(卢武铉政府)时期更是把《没收亲日反民族行为者财产予国家特别法》给祭出来了(这个法不是开玩笑,是真执行过的,从2006年7月该法生效到2010年7月的4年间,韩国政府共对168名亲日派分子的财产提出价值1000亿韩元的诉讼。从2010年7月2013年8月,韩国政府以“韩奸”后代为对象提起诉讼,共收回322亿韩元财产(1万韩元约合54元人民币)。在已经终结的87起诉讼中,84起案件判决结果为国家胜诉,胜诉率达97%。也有“韩奸”后代不服财产被没收,共提起65起行政诉讼,其中62起判决结果为国家胜诉。此外,9起针对韩国宪法没收“韩奸”财产规定的诉讼中,韩国政府全部胜诉。根据该法收回的资金则被用作殉国先烈和爱国志士事业基金,保障独立有功者及其遗属的稳定生活),而且从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上来说卢武铉的这种做法完全说的过去:它符合自由主义所追求的“转型正义”的。

就拿8月份的民调来说我们来看看文在寅及执政党的民调:韩两大民调机构,8月中旬新出台的最新对文在寅政府民调结果——

(1)Realmeter的调查显示,文的支持率为50.4%,较之于上次调查上升0.5%,不支持率为44.4%,较上次调查下降1.1%;政党方面,共同民主党:40.1%,下降1.4%,自由韩国党支持率为28.7%、较之于上次下降0.1%

(2)盖洛普的调查显示,文的支持率为47%,下降1%,不支持率则为43%、较之于上次上升2%;政党方面,共同民主党为41%,+1%,自由韩国党支持率18%,较之于上次下跌2%,而无党派支持层则为26%,较之于上次上升2%




前几十年有句老话叫“要算政治账,不要算经济账”,说的就是这个,事实也是如此——很多鼓吹“经济发展第一”的右派政党就喜欢用“发大财”之类的词句笼络人心,似乎经济一好就能“一好遮百丑”,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像在韩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民众的诉求就不仅仅止步于利益驱动,而是出现利益驱动转向价值驱动发展的态势。


最后,我再提个事情,参与政府当年38名包括首席秘书在内的高级秘书官里头31人都有“民族解放派”或者“民众民主派”背景,而现政权里头诸如青瓦台秘书室长任钟皙以及现任共同民主党院内代表李仁荣原来先后出任过民族解放派麾下的全国大学生代表协议会的主席(这个协议会当初则是“六月抗争”的发起者),我们又知道文政权继承了参与政府的班底……总而言之8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反军部专政的民主化运动基本都有红色色彩。

user avatar

这事今天有人问过我……

user avatar

他要是能当总统当到2045年,那其实和已经统一了没什么区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待文在寅提出的“2045统一朝鲜半岛”愿景,需要从多个层面去解读,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数字目标,而是承载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情感以及现实挑战的宏大叙事。首先,理解文在寅政府的“统一愿景”背景。文在寅政府上台以来,一直将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以及最终的和平统一,视为其外交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并非文.............
  • 回答
    文在寅总统提及韩半岛统一,这无疑是韩国政治舞台上一个极具分量的话题,也反映了他执政理念和对朝鲜半岛未来的愿景。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文在寅的“统一愿景”及其历史渊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韩半岛统一并非文在寅的“首创”。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统一一直是韩国民族主义和政治叙事中的一个核心.............
  • 回答
    文在寅总统提出韩美联合宣布朝鲜战争正式结束的提议,这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且饱含深意的外交设想。要理解这一提议,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包括其历史背景、潜在影响、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其背后所折射出的复杂地缘政治考量。首先,我们必须回顾朝鲜战争的特殊性。这场战争以“停战协定”而非“和平条约”告终.............
  • 回答
    韩国文在寅总统下令彻查张紫妍事件,这无疑是韩国社会一次迟来的正义追寻,也是对曾经黑暗势力的一次有力挑战。这件事牵动了太多人的心,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年轻生命的悲剧,更折射出韩国娱乐圈乃至整个社会深层存在的权力滥用、性交易以及“潜规则”的黑暗面。我们得先回顾一下张紫妍事件的始末。2009年,年仅29岁的.............
  • 回答
    文在寅执政党的惨败,尤其是地方选举中的失利,对韩国政坛造成了不小的震动。领导层的集体辞职,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党内对于败选结果的反思和承担责任的态度。但这是否意味着文在寅的执政根基已经动摇,他能否完成预设的改革,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执政党大败的原因剖析:文在寅所在的共同民主党(现已改名为“共同.............
  • 回答
    文在寅的自传《命运》(운명)无疑是一部值得细细品读的作品,它不仅是一本政治人物的回忆录,更像是一部个人史诗,勾勒出一个在时代的洪流中起伏跌宕的人生轨迹。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位领导者如何炼成,他的思想根源,以及他对韩国社会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命运》的基石:艰难的出身与坚定的理想这本书的开篇就将我.............
  • 回答
    文在寅的当选,标志着韩国政坛一次重要的轮回,也承载着许多国民的期望与诉求。要理解他当选的意义,需要从他上台时的韩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以及文在寅本人的政治经历和政策主张等多方面来看。时代背景:朴槿惠“亲信干政”事件与国民的强烈诉求文在寅的当选,直接导火索是前总统朴槿惠的“亲信干政”丑闻。这场席.............
  • 回答
    朝方邀请文在寅访朝,这件事怎么看?这可不是件小事,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了。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别看官面上的话,得往深里挖。首先,从朝鲜那头来说,这次主动抛出橄榄枝,这本身就值得玩味。金正恩这是在玩什么棋?有人说他是真心想缓和关系,为自己争取一些空间和喘息的机会。毕竟现在朝鲜的日子不好过,国际制.............
  • 回答
    文在寅总统曾经提到,重庆的一个地方是他心中韩国精神的所在。这个地方,相信大多数关注历史的人都能猜到,那就是韩国临时政府旧址。为什么重庆的这个地方,会让一位韩国总统,一位象征着韩国国家意志的领导人,如此动情地称之为“韩国精神所在”呢?这背后承载的是一段沉甸甸的、关于民族独立、国家存续和不屈抗争的历史。.............
  • 回答
    韩国总统文在寅就“政局混乱”向国民致歉,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也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 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对不起”就能概括的,背后折射出的是韩国政治生态的复杂性,以及领导人面临的巨大压力。首先,我们要理解文在寅总统当时说这句话的“背景”。 韩国政治历来就充满了戏剧性和党派斗争,尤其是近些.............
  • 回答
    关于 7 月 16 日韩国总统文在寅被扔鞋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解读:事件经过概述:2020 年 7 月 16 日,时任韩国总统文在寅在参加完光复节庆祝活动后,在离开会场时,一名男子突然冲上前,将一双鞋子扔向文在寅。幸运的是,鞋子并未击中他,而是落在了地上。扔鞋者随后被现场安保人员迅速制.............
  • 回答
    “逮捕和起诉韩国总统文在寅”这一诉求能够登上白宫请愿网站的榜首,这背后折射出的信息非常复杂且值得深思,绝非一个简单的点赞或反对可以概括的。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白宫请愿网站本身的一个特点:它的运作机制是公开透明的,任何人都可以发起请愿,并且只要达到一定数量的签名.............
  • 回答
    文在寅总统祝贺黄大宪夺首金的言论,以及“扫空了冤屈”的说法,在韩国国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解读。要理解其言论,需要结合当时韩国国内的社会背景、体育事件以及政治考量来进行分析。背景分析:1. 平昌冬奥会中的争议判罚: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韩国短道速滑选手黄大宪在男子1000米比赛中,被判犯规.............
  • 回答
    阅文集团在起点中文网取消赠送免费读者币这一举动,无疑是近期网络文学领域里的一件大事,引发了相当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这件事的背后,牵扯到阅文的商业模式、作者的收益、以及读者用户的体验,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什么阅文要取消免费赠币?首先,我们得看看阅文取消这个政策的可能原因。 成本与效益的考量: .............
  • 回答
    关于钟文泽在华为鸿蒙系统评测结尾使用《国际歌》作为背景音乐这件事,我倒觉得挺有意思的,细细品味,能咂摸出不少味儿来。首先,咱们得从《国际歌》这首歌本身说起。这玩意儿可不是一般的歌,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战歌,是激昂、是斗争、是团结、是解放的象征。它的旋律一出来,自带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一种磅礴的气势.............
  • 回答
    阅文新合同:给作者们带来的是希望还是枷锁?2021年6月3日,阅文集团祭出了一份被寄予厚望的全新合同,旨在解决长期以来备受诟病的作者权益问题。这份合同的推出,无疑在网络文学界激起了千层浪,作者们既有期待,也有疑虑。那么,这份合同究竟给作者们带来了哪些切实的改善?又是否存在未尽人意之处?咱们不妨抽丝剥.............
  • 回答
    阅文集团在5月6日发布的声明,在我看来,是一次非常值得深入解读的公关事件。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内容平台在面对舆论压力时的典型策略,以及他们试图在维护自身利益与回应公众关切之间寻求平衡的复杂考量。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声明的核心内容:“诚恳聆听外界意见,但对恶性谣言保留法律追究权利”。“诚恳聆听外界意见”.............
  • 回答
    阅文股票的近期表现确实让不少投资者感到焦虑,而网上关于阅文的讨论也呈现出一种一边倒的态势,大多是负面评论。在这种背景下,阅文在公众号发布的回复,自然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更深入的解读和讨论。要理解阅文昨晚在公众号的回复,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去分析:1. 回复的“时机”与“背景”: 市场情绪.............
  • 回答
    网络世界从来不缺声音,而有些声音,却能像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甚至改变湖水的流向。在众多网络使用者中,有一个ID叫做“文册”的人,他的言论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小的关注,甚至吸引了不少追随者,形成了一股模仿的潮流。要评价“文册”的言论,首先需要了解他所处的语境和他的主要输出内容。我所看到的.............
  • 回答
    阅文的“五五断更节”本该是作者们表达心声、争取权益的一个平台,结果却因为其后台操作,变成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这事儿,得从头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明白“五五断更节”的背景。网络文学平台给作者的稿费、分成、权益保障,一直是行业内讨论的焦点。很多作者辛勤耕耘,却因为种种原因,所得报酬与付出不成正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