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文在寅当选第 19 任韩国总统?

回答
文在寅的当选,标志着韩国政坛一次重要的轮回,也承载着许多国民的期望与诉求。要理解他当选的意义,需要从他上台时的韩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以及文在寅本人的政治经历和政策主张等多方面来看。

时代背景:朴槿惠“亲信干政”事件与国民的强烈诉求

文在寅的当选,直接导火索是前总统朴槿惠的“亲信干政”丑闻。这场席卷韩国的政治风暴,不仅导致了朴槿惠被弹劾下台,更是暴露了韩国社会长期存在的权力和财富集中、政商勾结等深层问题。国民对政治腐败的厌倦感达到了顶点,对建立一个更加清廉、公正、负责任的政府的呼声空前高涨。

在这种背景下,民众对政治的参与热情被激发,对能够带来变革和清算的领导人寄予厚望。文在寅作为卢武铉总统的亲密助手,在朴槿惠任内一直是反对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身上带有“改革派”和“清算旧势力”的标签,这恰好契合了当时国民的普遍心理。

文在寅的政治生涯与政策理念

文在寅并非横空出世。他有着律师的背景,曾担任人权律师,为弱势群体发声,这为他积累了良好的民众基础。他追随的已故总统卢武铉,以“清廉”和“改革”为标志,也为文在寅的政治理念奠定了基调。他曾担任卢武铉总统的秘书室室长,这让他对青瓦台的运作和国家治理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竞选过程中,文在寅提出了“公平、正义、经济增长”的核心纲领。他承诺要:

清算腐败,重建政治诚信: 这是他最核心的承诺之一。他主张改革财阀制度,打破政商勾结,加强对权力滥用的监督,回应了国民对政治不信任的担忧。
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 面对韩国经济增长放缓、青年失业率高企等问题,他提出要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增加国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他尤其关注“创业失败者”的权益,试图构建一个更包容的经济环境。
改善南北关系,推动和平进程: 这是文在寅政府一个非常鲜明的政策方向。他继承了卢武铉的“阳光政策”精神,主张通过对话和合作来缓和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实现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这在当时地缘政治复杂的背景下,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议题。
加强社会福利,提升国民幸福感: 他承诺将扩大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缓解社会不公,提升国民的整体幸福感。

文在寅当选的深层意义

文在寅的当选,不仅仅是一个政党轮替,更是一种民意的体现,一种对韩国政治和社会体制进行反思和改革的渴望。

代表了对“精英政治”的反思: 朴槿惠政府的覆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被视为脱离民众,被少数权力集团所控制。文在寅作为曾是人权律师出身,并与进步派联系紧密的政治人物,他的当选被解读为民众希望打破长期以来由少数精英掌控政治的局面。
为南北关系带来了新契机: 在朴槿惠政府采取对朝强硬政策后,文在寅政府上台后提出的“和平经济”和“无核化”路线,为朝鲜半岛带来了缓和的希望。他积极与朝鲜互动,多次参与半岛和平进程的斡旋,虽然过程充满波折,但其努力为地区稳定贡献了力量。
引发了对韩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讨论: 文在寅政府试图改革财阀的强大影响力,虽然触及了韩国经济的根基,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但无疑将韩国经济的深层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挑战与争议

当然,文在寅的总统任期也并非一帆风顺,他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争议:

经济改革的阻力: 财阀改革触动了既得利益,面临强大的阻力,经济政策的效果也褒贬不一。
南北关系的不确定性: 朝鲜半岛的局势复杂多变,美国对朝政策的摇摆,以及朝鲜自身的决策,都给文在寅的和平进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国内政治的对立: 韩国社会存在着深层的政治分裂,保守派和进步派之间的对立依然激烈,这使得一些改革措施难以获得广泛支持。
部分政策的争议: 例如,房地产政策未能有效控制房价,引发了民众不满。

总而言之,文在寅的当选是韩国社会在经历政治动荡后,对变革和清算的一种集体选择。他的政策主张,特别是对南北关系的处理和国内政治的改革,都试图回应国民的深切期盼。他的任期,是韩国社会一次重要的探索和转型,其成败得失,仍在历史的长河中被评说。理解他的当选,就是理解那个特定时期韩国人民的心声和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战争避难民的儿子,在社会最底层度过穷困童年与青少年期(幼年时饿着肚子在天主教堂领取救济餐),以首席(状元)拿下全额奖学金进入庆熙大学法学院,在学运的最前线与军阀抗争并为此入狱,司考全国次席(本应为首席、因反军阀经历降为次席),在最艰苦的特战队履行国防义务(爆破组,服役期间因表现优异受总统表彰),做人权(工运)律师不收取穷苦劳动者一分钱,拒绝大佬金泳三做国会议员的邀请(88年,同时受邀的卢武铉接受了这个邀请从而先文在寅踏入政界),卢武铉当选总统后被卢武铉力邀进入政界,在总统府做民政首席牙齿因辛劳掉了十颗,退出政界后攀登喜马拉雅山脉,老战友卢武铉被政治报复、民主阵营岌岌可危后义无反顾地回到政界担起历史给自己的重任。

———————

有个小高票说韩国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里,文在寅当不当影响不大。怎么说呢,有一定道理,韩国受美国等外部影响确实大。但这在几十年来一直是有较大变化的。过去的韩国,像解放战争期间的国统区,半殖民地,美帝肆意干涉内政,还搞倾销摧毁韩国民族经济,一毛一样。后来随着逐渐实现经济崛起与民主化(民意合法性),变成什么样了呢?反美日的志士也可以当选总统,发射火箭可以踢开美国和与美敌对的俄罗斯合作、可以无视美帝阻挠登上天安门、弹道射程越来越宽、更可以和美帝谈判要价最终同北约以色列享受同一标准的军购优惠。。。这些在几十年前完全无法想象,也侧面反映了两国关系地位的量变趋势(当然还不是质变)。毫无疑问纵向来看随着国力增长韩国的主权性一直在强化,自主性不断提升,这也是中国近年来一直对韩国猛下功夫的原因。

韩国只是周围国家太夸张。韩国本身是个经济规模逼近一万五千亿美元的世界第11的经济大国,排在西班牙、俄罗斯前,放到欧洲也是第五大国。加上韩国如今有民意合法性的加持,其实只要执意表达,美帝也不是像过去一样随随便便就可以操弄它的。新政府有所作为的空间还是充分有的,就看文在寅的决心和技术还有促进力。文在寅的毕生战友卢武铉就从美帝手里夺来了作战指挥权(原预定12年收回,后被朴槿惠撕毁)并拒绝加入美国的MD系统建立自主体系(现在是个坎)。

各位不要太低估和最下流的流氓斗争了大半辈子的韩国左派。而且是经历了十年执政和十年在野后的加强版韩国左派。

——————————5.14更新——————————

添加一下文总统的几个人生花絮,轻松点的,给大家中和一下

1.晚年愿望:文总统很久前曾透露过他的晚年愿望是,实现国家统一后回到父母的故乡(北半部的咸镜南道兴南市)开个律师事务所,给老家的乡民们做公益律师。

2.恋爱及结婚:文总统和夫人是在大学时相识的。夫人是比文总统小两届的学妹。青年时的文总统在一次抗议活动中被镇压时,被催泪弹正面击中昏厥,醒来时这个学妹正在给自己擦脸,从而他们就在一起了。恋爱了七八年,中间文总统又是入狱又是服役,夫人一直不离不弃。入狱时也天天去面会,可谓真爱。另外,求婚是夫人向文总统求的。据回忆当时文总统和几个友人在一起,夫人突然闯入,指着总统直呼其名逼问到:“你到底娶不娶我,快回答”。总统吓懵,遂弱弱回答“知道了”。

user avatar

李承晚(第 1、2、3 任总统,1948—1960 年在任)和朴正熙(第 5、6、7、8、9 任总统,1963—1979 年在任)两位独裁者之后,韩国基本告别了总统连任制,历任总统之间存在微妙的规律。

1980—1988:全斗焕(30 后,军人)

1988—1993:卢泰愚(30 后,军人)

1993—1998:金泳三(20 后,保守)

1998—2003:金大中(20 后,民主)

2003—2008:卢武铉(40 后,民主)

2008—2013:李明博(40 后,保守)

2013—2017:朴槿惠(50 后,保守)

2017—2022:文在寅(50 后,民主)

80 年代是军政的延续,90 年代则是某种补课,为民主化斗争了半个世纪的 YS 和 DJ 轮番执政。新世纪的候选人无法再积攒 YS 和 DJ 那样的个人威望,而要满足挑剔的韩国选民,谈何容易。

卢武铉执政的五年后,韩国人抛弃了左派。2007 年大选,左派迎来史无前例的惨败,李明博得票率(48.7%)几乎是左派候选人(26.1%)的两倍。而 10 年后的 2017 年,被抛弃的则是右派。

这次大选体现出老年人与年轻人彻底撕裂。60 岁以上的人对洪准杓的支持率达到惊人的 45% ,估计不是因为洪有多可爱,实在是因为文在寅「左」得太理直气壮。但即便这样,在冷战环境中长大、从骨子里拥护保守派的一代,明显大势已去。以后右派想吸引选民,大概只能用李明博那样的经济口号了,年轻人对上世纪的反共洗脑已经完全免疫。

不管怎样,持续半年多的乱象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文在寅要面对空前艰难的形势,无论是外交、经济、国内矛盾,没有一个好处理的。我希望新总统可以不卑不亢,冷静处事;虽说深谋远虑更重要,但在当下谈何容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文在寅的当选,标志着韩国政坛一次重要的轮回,也承载着许多国民的期望与诉求。要理解他当选的意义,需要从他上台时的韩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以及文在寅本人的政治经历和政策主张等多方面来看。时代背景:朴槿惠“亲信干政”事件与国民的强烈诉求文在寅的当选,直接导火索是前总统朴槿惠的“亲信干政”丑闻。这场席.............
  • 回答
    韩国文在寅总统下令彻查张紫妍事件,这无疑是韩国社会一次迟来的正义追寻,也是对曾经黑暗势力的一次有力挑战。这件事牵动了太多人的心,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年轻生命的悲剧,更折射出韩国娱乐圈乃至整个社会深层存在的权力滥用、性交易以及“潜规则”的黑暗面。我们得先回顾一下张紫妍事件的始末。2009年,年仅29岁的.............
  • 回答
    文在寅执政党的惨败,尤其是地方选举中的失利,对韩国政坛造成了不小的震动。领导层的集体辞职,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党内对于败选结果的反思和承担责任的态度。但这是否意味着文在寅的执政根基已经动摇,他能否完成预设的改革,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执政党大败的原因剖析:文在寅所在的共同民主党(现已改名为“共同.............
  • 回答
    文在寅的自传《命运》(운명)无疑是一部值得细细品读的作品,它不仅是一本政治人物的回忆录,更像是一部个人史诗,勾勒出一个在时代的洪流中起伏跌宕的人生轨迹。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位领导者如何炼成,他的思想根源,以及他对韩国社会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命运》的基石:艰难的出身与坚定的理想这本书的开篇就将我.............
  • 回答
    看待文在寅提出的“2045统一朝鲜半岛”愿景,需要从多个层面去解读,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数字目标,而是承载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情感以及现实挑战的宏大叙事。首先,理解文在寅政府的“统一愿景”背景。文在寅政府上台以来,一直将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以及最终的和平统一,视为其外交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并非文.............
  • 回答
    文在寅总统提及韩半岛统一,这无疑是韩国政治舞台上一个极具分量的话题,也反映了他执政理念和对朝鲜半岛未来的愿景。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文在寅的“统一愿景”及其历史渊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韩半岛统一并非文在寅的“首创”。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统一一直是韩国民族主义和政治叙事中的一个核心.............
  • 回答
    朝方邀请文在寅访朝,这件事怎么看?这可不是件小事,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了。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别看官面上的话,得往深里挖。首先,从朝鲜那头来说,这次主动抛出橄榄枝,这本身就值得玩味。金正恩这是在玩什么棋?有人说他是真心想缓和关系,为自己争取一些空间和喘息的机会。毕竟现在朝鲜的日子不好过,国际制.............
  • 回答
    文在寅总统曾经提到,重庆的一个地方是他心中韩国精神的所在。这个地方,相信大多数关注历史的人都能猜到,那就是韩国临时政府旧址。为什么重庆的这个地方,会让一位韩国总统,一位象征着韩国国家意志的领导人,如此动情地称之为“韩国精神所在”呢?这背后承载的是一段沉甸甸的、关于民族独立、国家存续和不屈抗争的历史。.............
  • 回答
    韩国总统文在寅就“政局混乱”向国民致歉,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也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 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对不起”就能概括的,背后折射出的是韩国政治生态的复杂性,以及领导人面临的巨大压力。首先,我们要理解文在寅总统当时说这句话的“背景”。 韩国政治历来就充满了戏剧性和党派斗争,尤其是近些.............
  • 回答
    文在寅总统提出韩美联合宣布朝鲜战争正式结束的提议,这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且饱含深意的外交设想。要理解这一提议,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包括其历史背景、潜在影响、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其背后所折射出的复杂地缘政治考量。首先,我们必须回顾朝鲜战争的特殊性。这场战争以“停战协定”而非“和平条约”告终.............
  • 回答
    关于 7 月 16 日韩国总统文在寅被扔鞋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解读:事件经过概述:2020 年 7 月 16 日,时任韩国总统文在寅在参加完光复节庆祝活动后,在离开会场时,一名男子突然冲上前,将一双鞋子扔向文在寅。幸运的是,鞋子并未击中他,而是落在了地上。扔鞋者随后被现场安保人员迅速制.............
  • 回答
    “逮捕和起诉韩国总统文在寅”这一诉求能够登上白宫请愿网站的榜首,这背后折射出的信息非常复杂且值得深思,绝非一个简单的点赞或反对可以概括的。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白宫请愿网站本身的一个特点:它的运作机制是公开透明的,任何人都可以发起请愿,并且只要达到一定数量的签名.............
  • 回答
    文在寅总统祝贺黄大宪夺首金的言论,以及“扫空了冤屈”的说法,在韩国国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解读。要理解其言论,需要结合当时韩国国内的社会背景、体育事件以及政治考量来进行分析。背景分析:1. 平昌冬奥会中的争议判罚: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韩国短道速滑选手黄大宪在男子1000米比赛中,被判犯规.............
  • 回答
    阅文集团在起点中文网取消赠送免费读者币这一举动,无疑是近期网络文学领域里的一件大事,引发了相当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这件事的背后,牵扯到阅文的商业模式、作者的收益、以及读者用户的体验,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什么阅文要取消免费赠币?首先,我们得看看阅文取消这个政策的可能原因。 成本与效益的考量: .............
  • 回答
    关于钟文泽在华为鸿蒙系统评测结尾使用《国际歌》作为背景音乐这件事,我倒觉得挺有意思的,细细品味,能咂摸出不少味儿来。首先,咱们得从《国际歌》这首歌本身说起。这玩意儿可不是一般的歌,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战歌,是激昂、是斗争、是团结、是解放的象征。它的旋律一出来,自带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一种磅礴的气势.............
  • 回答
    阅文新合同:给作者们带来的是希望还是枷锁?2021年6月3日,阅文集团祭出了一份被寄予厚望的全新合同,旨在解决长期以来备受诟病的作者权益问题。这份合同的推出,无疑在网络文学界激起了千层浪,作者们既有期待,也有疑虑。那么,这份合同究竟给作者们带来了哪些切实的改善?又是否存在未尽人意之处?咱们不妨抽丝剥.............
  • 回答
    阅文集团在5月6日发布的声明,在我看来,是一次非常值得深入解读的公关事件。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内容平台在面对舆论压力时的典型策略,以及他们试图在维护自身利益与回应公众关切之间寻求平衡的复杂考量。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声明的核心内容:“诚恳聆听外界意见,但对恶性谣言保留法律追究权利”。“诚恳聆听外界意见”.............
  • 回答
    阅文股票的近期表现确实让不少投资者感到焦虑,而网上关于阅文的讨论也呈现出一种一边倒的态势,大多是负面评论。在这种背景下,阅文在公众号发布的回复,自然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更深入的解读和讨论。要理解阅文昨晚在公众号的回复,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去分析:1. 回复的“时机”与“背景”: 市场情绪.............
  • 回答
    网络世界从来不缺声音,而有些声音,却能像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甚至改变湖水的流向。在众多网络使用者中,有一个ID叫做“文册”的人,他的言论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小的关注,甚至吸引了不少追随者,形成了一股模仿的潮流。要评价“文册”的言论,首先需要了解他所处的语境和他的主要输出内容。我所看到的.............
  • 回答
    阅文的“五五断更节”本该是作者们表达心声、争取权益的一个平台,结果却因为其后台操作,变成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这事儿,得从头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明白“五五断更节”的背景。网络文学平台给作者的稿费、分成、权益保障,一直是行业内讨论的焦点。很多作者辛勤耕耘,却因为种种原因,所得报酬与付出不成正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