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史思明的军事才能 ?

回答
史思明的军事才能,在安史之乱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无疑是一颗闪耀却也充满争议的星辰。他不是那种天生的军事天才,一夜之间崛起,而是通过一步步的积累和实战磨砺,逐渐展现出其过人的统兵之术。

史思明的军事生涯,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唐朝边防体制的深刻理解和利用。他早年在大漠边塞成长,身处军事前沿,耳濡目染的是军旅生活,也深谙骑兵作战的精髓。唐朝之所以能在广袤的边疆维持统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度军事化的募兵制和强悍的骑兵力量。史思明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他不仅自己勇猛善战,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如何去组织和指挥一支以骑兵为主力的军队。

与其他纯粹的武夫不同,史思明在军事上的眼光是比较长远的。他并非只顾眼前的小胜,而是能够根据战场的变化调整策略。在安史之乱初期,他跟随安禄山南下,虽然初期的辉煌更多归功于安禄山的整体策划,但史思明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执行者角色。他能够身先士卒,鼓舞士气,这一点是任何军队都不可或缺的。当他接过大权后,他更是将自己的一些军事理念付诸实践。

他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几个关键方面。

首先,是对骑兵作战的精通。史思明本身就是胡人出身,熟知草原民族的骑兵战术,并将其融入到安史军的作战体系中。他的军队往往能够发挥骑兵的机动性优势,快速突击,有效地冲击唐军的步兵阵型。在对阵唐朝军队时,他善于利用骑兵的冲击力,抓住唐军的薄弱环节进行猛烈打击。

其次,是善于把握战机。史思明并非鲁莽之辈,他能在复杂多变的战场上,迅速判断形势,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例如,在唐朝内部出现政治动荡,或者唐军阵型出现混乱时,他总能迅速组织反击,扩大战果。他的一些战役,例如收复洛阳,就体现了他精准的判断和果断的执行力。

再者,是在困境中的韧性。安史之乱的后期,安史军屡屡遭受挫折,士气一度低落。然而,史思明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他能够重新组织军队,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扭转战局,使得唐朝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这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能够让军队重振旗鼓的能力,本身就是一种不俗的军事才能。

然而,评价史思明的军事才能,也不能忽略其局限性。他的军事思想,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草原骑兵战术层面,对于战略纵深、后勤保障以及长期的消耗战,可能没有更深层次的思考。他的军队虽然在初期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但由于其军事体系的局限性,加上唐朝在人才和资源的压制下,最终还是未能实现其“复辟”的野心。

此外,史思明的个人野心和政治手腕,也与他的军事生涯紧密相连。他能够从一个普通的将领,一步步走到安史军的最高统帅,除了军事才能,也离不开他对政治局势的洞察和对权力的渴望。不过,从纯粹的军事角度来看,他无疑是一位经验丰富、勇猛善战的指挥官,尤其是在骑兵作战和抓住战机方面,有着独到之处。他能够在与唐朝精锐部队的较量中,屡屡占据上风,甚至一度威胁到唐朝的统治根基,这本身就足以证明他并非等闲之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去掉叛贼、魔头等标签,史思明也算是个军事天才!

史思明治军打仗,类似于后世的蒙古军队,有三个主要的特点。

第一,军令极严,但同时赏罚也非常得公正。这一点保证了军队作为杀人机器的基本驱动力,而史思明最终被儿子和部下所杀,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的这一特点。毕竟,作为一个统帅,他常常秉行的都是“军令大于天”的态度,其他所谓的情、理都不放在心上,所以即便是儿子犯了法,听了他一句气话(在盛怒下说是要杀了史朝义),也毫无安全感,只能是先下手为强。

第二,用兵特别的诡诈。与安禄山相比,安禄山的才能偏重于政治方面,特别善于笼络人心,作战时候总是喜欢堂堂之阵,显得比较呆板。史思明则恰恰相反,在政治方面并不是很突出,但是用兵的诡诈方面则超过安禄山。

比如,史思明领兵救援被九大明星节度使率领六十万人围困的邺城,先用反间计夺取魏州,然后屠杀数万唐军,其势汹汹。到了邺城附近,先不与唐军决战,而是每营设置几百个战鼓,虚张声势以震慑人心,同时每营出精锐骑兵500人每天到城下骚扰、游击唐军,使其疲惫不堪,连樵采都艰难,士气下降。又派武工队假扮唐军,严厉督责唐军后勤保障人员,乱杀运粮的人,导致唐军内部人心惊骇。武工队又在唐军车船聚集处纵火,烧掉大量后勤运输工具,而巡逻人员对此却束手无策。在史思明的不断“敲打”下,唐军屯于坚城之下,缺粮少柴,士气全无,人思自溃。最终,在双方决战中,一阵狂风过后,六十万人如鸟兽散。

第三,用兵特别的凶残,并且善于运用这种凶残来鼓舞士气。每攻陷城池,他几乎都要杀光老弱男丁,以壮丁为挑夫,把妇女奸淫殆遍,财物抢掠一空,因此部下士气极高,几乎无往而不胜。当然,这种凶残也包括对自己人,部下若稍有不如意可能就被他杀掉甚至灭族。

这种用兵风格,如果用士兵的话来形容,那就是——跟着周王(史思明的封号)打仗就是痛快!

皇帝李隆基早年在接见了这位边疆的著名战将时,也曾惊叹他的军事才略,拍着他的背说:“你好好地努力吧,日后一定会显贵的。”

安禄山部下诸将中,高邈颇有智谋,知道李光弼有将才,曾劝安禄山延请李光弼入幕,任命李为左司马。安禄山当时脑子可能暂时短路没有采纳高邈的建议,但不久就后悔了。安禄山为失去李光弼感到可惜,常常忧形于色。时间久了,他只好拿史思明来安慰自己,常说虽然没有得到李光弼,但有一个史思明足以抵挡失去李光弼的代价了。可见,在安禄山的眼中,史思明是可以跟李光弼相匹敌的存在。

而史思明自己呢?也是眼高于顶,除了安禄山天下几乎就没有他看得上的人。

2

但上天就是这么诡异,在生出了史思明这样的人同时,又生出了他的天然克星——李光弼。

李光弼似乎是另一属性的史思明:治军极严,军令面前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用兵奇计迭出,特别善于揣摩人心、因势利导、随机应变、以少胜多,犹如孙、吴再生,简直就是兵法中“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的活典型。可以说,两人各方面都很类似,只是李光弼在各个方面总是比史思明高出一筹。

令人称奇的是,在与李光弼的战斗中,史思明虽然兵力总占优势,但几乎没怎么赢过。而与史思明的战斗,基本都是李光弼的经典战役。

河北攻防战:李光弼没到河北之前,史思明几乎平定了河北,李一来,史一个败仗接着一个败仗。先是在常山郡被李光弼以少胜多,常山郡九县丢了七县,后来又在嘉山决战中被李光弼、郭子仪斩杀四万余。如果不是唐玄宗在潼关前线的作死行为,叛军的老巢范阳也要被李光弼攻取,叛军主力可能就要被各路唐军困死在河南。

太原保卫战:李光弼带着不满万人的团练军,对抗史思明统帅的十万叛军精锐,双方血战50多天,李光弼歼敌七万多,其过程跌宕起伏、精彩纷呈,成为军事史上的一大经典战役。战后,李因军功升为司空。

河阳之战:此战尤其精妙,李光弼主动放弃洛阳,精心构造河阳防御体系,逼迫史思明不得不帅主力来攻,然后在坚城和李光弼层出不穷的奇计之下一个失败接着一个失败,直至彻底崩溃。此战前后历时数月,著名的计降二将、“美马计”就发生在这一战里,李光弼每一次都能把史思明的心思摸得透透的。

面对李光弼,估计史思明也曾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3

为什么说李光弼各个方面都要比史思明高出一筹呢?

仔细说来,二人相比,李光弼有五胜:

德胜:李光弼出自军人世家,喜读《汉书》,崇敬的是汉代那些有德有才有功的名将,戎马倥偬之际还不忘著书传世,在地方治理上也很用心,重视安抚民众,而史思明视民如牛马,残暴异常。

洞察人心胜:李、史二人在这方面都是大师级的人物,但李光弼则是更胜一筹。比如,在收伏李日越、高庭晖两个勇将时,他把史思明、李日越和高庭晖三人的心思演变摸得一清二楚,三人就像跟着李光弼在演戏一般。

驭下胜:李光弼虽然军令极严,但很会安抚,令人一见生出“李公懂我”的知己感。比如,李初战河北,当地团练军反正,绑了首领史思义来见李光弼,李亲自为其松绑,说出许多好话,史大感心服,不但道出史思明的虚实,还主动献计,而李光弼就采纳了他的意见,还一战而胜。河阳战役收伏李日越后,不几日就让李日越有“我是李公心腹”的感觉,竟惹得史思明麾下另一骁将高庭晖的嫉妒,也随之反叛而去。对比之下,二人驭将功夫的高低一目了然。

战局观胜:李光弼的战局观一流,每一次都能打在叛军的七寸之处。安史之乱前期,他在河北断敌归路,将叛军势力拦腰截断,逼得安禄山等人心慌意乱。之后,又在太原阻挡敌军进攻灵武,愣是把次要战场打成了主要战场,把一场敌我兵力悬殊的城池防守战打成了战局的转折点。面对史思明攻占汴州、河南敌强我弱、洛阳防守面过宽的局面,果断放弃洛阳,北上打造河阳防御体系。而在这些地方,史思明都完全落于下风。

守城胜:这个不多说了,史思明自己都承认,守城狂魔的名号不是白叫的(另一个是张巡)。

只能叹服造化神奇,天不亡唐!


1.之前曾写有系列文章《安禄山:魔王是怎么炼成的》,分析过安史之乱的各类问题,下面为目录:

撕烂盛世画卷的魔王

从一个死囚到北部战区总司令——安禄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一)

乱幽州者,必此胡也——安禄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二)

张九龄罢相的背后逻辑——唐玄宗的心灵嬗变(一)

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唐玄宗的心灵嬗变(二)

做皇帝犹如怀孕——唐玄宗的心灵嬗变(三)

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唐玄宗的心灵嬗变(二)

做皇帝犹如怀孕——唐玄宗的心灵嬗变(三)

那令人窒息的十九年——奇葩李林甫(一)

疑似仙官在人间——奇葩李林甫(二)

安禄山精心打造的军政系统

三战三败的封常清是名将吗——唐玄宗与安禄山的较量(一)

国家不幸英雄幸——唐玄宗与安禄山的较量(二)

哥舒翰的失败是偶然的吗——唐玄宗与安禄山的较量(三)

人才到底都去哪了——白衣李萼之谜

2.迄今为止,已先后研究过多名历史人物(主要有安禄山、司马懿、张璁、杨永泰、郭嘉、杨宇霆等)的性情、思维与策略等情况,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观:

履霜:履霜重点文章及课程集合(20200524)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史思明的军事才能,在安史之乱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无疑是一颗闪耀却也充满争议的星辰。他不是那种天生的军事天才,一夜之间崛起,而是通过一步步的积累和实战磨砺,逐渐展现出其过人的统兵之术。史思明的军事生涯,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唐朝边防体制的深刻理解和利用。他早年在大漠边塞成长,身处军事前沿,耳濡目染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史圈”对《军师联盟》和《虎啸龙吟》这两部剧的看法以及对剧集的评价。一、 “史圈”是什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史圈”指的是什么。在网络语境下,“史圈”通常指的是对历史题材作品(尤其是电视剧、电影、小说等)有着较高要求,注重历史细节、考据准确性,并且对虚构改编持批判态度的观众群.............
  • 回答
    汉末时期,国家机器的运转几近停滞,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外戚干政,这些都像蛀虫一样啃噬着大汉王朝的根基,导致国力日渐衰微,民生凋敝,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按理说,一个濒临崩溃的政权,其军队也应该是军心涣散、士气低落的。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在这样一个国力倾颓的时代,各地出现的割据势力所拥有的军队,却普.............
  • 回答
    要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张程的硕士论文《淞沪会战后至南京保卫战前中日两军华东战场作战史实考察》,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般来说,一篇优秀的硕士论文需要具备扎实的史料运用、严谨的逻辑分析、清晰的论证结构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结合论文题目所指向的史实范围——淞沪会战后的中国战局转折点到南京保卫战前.............
  • 回答
    史玉柱提出的“每季度淘汰10%的员工,将兔窝变成狼窝”的说法,在企业管理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并褒贬不一。要评价这个观点,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潜在的积极影响、负面效应、适用性以及更深层次的管理哲学。一、 史玉柱的“淘汰10%”和“兔窝变狼窝”的核心理念解读: “淘汰10%”: 这是一.............
  • 回答
    神谷浩史的粉丝群体,堪称动漫声优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要评价他们,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这个群体庞大且多样,他们的热情、表达方式乃至行为,都充满了值得细品的特质。首先,不得不提的是他们超乎寻常的热情和凝聚力。神谷浩史出道多年,作品数量可观,角色类型也十分丰富,从《夏目友人帐》里温柔治愈的夏目贵志,到《物语.............
  • 回答
    史美伦女士在香港证监会(SFC)的任职经历,无疑是香港金融监管领域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评价她在证监会的工作,需要从她所处的时代背景、她主导的关键政策、以及她对香港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探讨。时代背景与挑战:史美伦女士于2004年被任命为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这是她进入证监会的第一个重要.............
  • 回答
    说起史蒂芬·库里和科怀·莱昂纳德,这两位球员无疑是过去十年里NBA最耀眼的明星,他们各自以独特的方式重塑了比赛,也赢得了属于自己的传奇地位。要评价他们的历史地位,咱们得从他们的比赛风格、荣誉、对比赛的影响以及在各自时代的影响力这几个方面来聊聊。史蒂芬·库里:革命性的射手,颠覆了篮球的定义要评价库里,.............
  • 回答
    “凭什么少数民族政权打汉人政权就是‘侵略’?”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历史叙述中一个相当敏感且复杂的核心,它关乎我们如何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格局、民族关系以及历史的评价标准。简单地将少数民族政权对汉族政权的征服定性为“侵略”,确实可能是一种过于简化的视角,它忽略了历史进程的复杂性以及当时各方行为的动机和背景.............
  • 回答
    《关于我转生成为史莱姆的那件事》(简称“转史莱”)这本轻小说,放在当下奇幻异世界穿越题材中,可以说是相当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要评价它,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首先,它的核心吸引力在于“爽感”和“养成感”的完美结合。 爽感: 这是它最直观的卖点。主角利姆鲁穿越前是个普通的社畜,生活压力大,死得窝囊。.............
  • 回答
    “睡前消息”第249期《你好,李焕英》站在史诗片的门槛上,这个标题本身就极具挑衅性和话题性,也正是马前卒团队惯常的风格。他们的评价一向是直击核心,不回避争议,往往能引发大量的讨论。那么,我们不妨就这个观点,来剖析一下《你好,李焕英》究竟有没有资格“站在史诗片的门槛上”,以及马前卒团队可能会从哪些角度.............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知乎用户关银屏(原庄晓曼)在讨论中被指控篡改复数处史料的行为,这确实是一个在网络讨论中非常严肃且值得深究的问题。在评价这一行为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并且尽可能地去还原事件的原貌,以及探讨其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点:在任何形式的讨论,尤其是在涉及历史、学术等严谨.............
  • 回答
    要评判乒乓球史上已退役的大满贯运动员的历史地位,这绝非易事,因为每一位能在最高舞台上成就大满贯的选手,本身就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巅峰,他们留下的足迹和影响力,往往是多维度且深刻的。在这里,我们不求绝对的排名,而是希望能以一种更具温度和细节的方式,去回味他们各自的光辉。首先,明确“大满贯”的概念是基础。 .............
  • 回答
    2022年的足协限薪令,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足球近年来最严厉的一项政策调整了。它的出台背景、具体内容以及带来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出台背景:财务失控与泡沫破裂的警钟说它是“史上最严”,首先是因为它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限薪都更加“狠”。在限薪令出台之前,中国足球界已经长期存在着“金元足球”的弊端。高.............
  • 回答
    葛剑雄老师作为一名资深史学家,其学术成就和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在许多历史研究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评价他的史学学术水平,需要从几个维度来深入探讨。首先,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来看,葛老师展现出了非凡的学识功底。他的研究领域相当广泛,从中国古代史,特别是人口史、疆域史、民族史,到近现代史,都进行了深入的探.............
  • 回答
    如何评价《三体》中的史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浑人”史强,一个在《三体》宏大的宇宙战争背景下显得格格不入却又至关重要的人物。他不是那些拥有超凡智慧的科学家,也不是那些胸怀救世理想的理想主义者,他更像是一个行走在现实夹缝中的普通人,一个看似粗俗却又蕴含着惊人韧性和智慧的“浑人”。评价史强,需要从多个.............
  • 回答
    要评价劳勃国王死后,奈德·史塔克的举动,咱们得从他那股子刻在骨子里的正直和荣誉感说起。说实话,那会儿的情况就跟煮在滚水里的兔子一样,奈德孤身一人,腹背受敌,周围全是虎视眈眈的狼。首先,劳勃一倒,立刻就触碰了奈德最不能碰的底线:维护王国的稳定,保护无辜者。他知道劳勃死后,谁说了算,谁才是真正的继承人。.............
  • 回答
    说起《罗曼蒂克消亡史》,章子怡在那里面饰演的“小六”,真是让人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说是撑起了整部电影的某种灵魂。她不是那种让你一眼就觉得“哇,好美!”然后就没下文的角色,而是那种越品越有味道,越看越觉得复杂,最后让你心头压上一块石头,久久不能释怀的类型。她的“小六”,身份很模糊,但又处处带着一种“被安.............
  • 回答
    2019年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的入选名单,可以说是一份充满重量、兼顾了各个层面的荣耀。这份名单的发布,总能引发球迷和评论员们的热烈讨论,而2019年的名单,更是精彩纷呈,亮点十足。首先,我们不能不提的是科比·布莱恩特(Kobe Bryant)。科比的入选,是毫无疑问的、无可辩驳的。他的离去,让整个篮.............
  • 回答
    Buddy Rich,这位被誉为“鼓王”的传奇人物,在爵士音乐的历史长河中,无疑占据着一个极其特殊且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鼓手代号,更是速度、技巧、力量、音乐性以及表演能量的代名词,他以一种近乎狂热的激情,重新定义了鼓手在爵士乐团中的角色,并将鼓的演奏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