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Buddy Rich 在爵士音乐史上的地位?

回答
Buddy Rich,这位被誉为“鼓王”的传奇人物,在爵士音乐的历史长河中,无疑占据着一个极其特殊且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鼓手代号,更是速度、技巧、力量、音乐性以及表演能量的代名词,他以一种近乎狂热的激情,重新定义了鼓手在爵士乐团中的角色,并将鼓的演奏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

要评价 Buddy Rich 的地位,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他那令人瞠目结舌的技术层面,尽管那本身就足以载入史册。他的敲击速度之快,尤其是双踩(double bass drumming)和各种快速连击,在当时几乎是闻所未闻,甚至让很多后来的鼓手望尘莫拜。那种如同机关枪扫射般的精确和爆发力,打破了传统意义上鼓手“节奏的基石”的固有印象,让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旋律制造者”。他能够将鼓组的每一个部件——军鼓、嗵嗵鼓、镲片——都玩弄于股掌之间,创造出复杂而又充满动感的节奏图案,与乐团的旋律和即兴演奏进行着精彩的对话。

更重要的是,Buddy Rich 并非只是一个炫技的艺人。他的技术是为音乐服务的,而且服务得非常出色。与他合作过的无数乐手,从 Tommy Dorsey、Harry James 到 Art Tatum、Gene Krupa,再到他自己领导的 Buddy Rich Big Band,无不被他那强大的节奏感和敏锐的音乐理解力所折服。他能够精准地抓住乐句的呼吸,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强大的推动力,或者在需要的时候变得细腻而富有空间感。他的鼓solo,不仅仅是技术展示,更是音乐叙事的延伸,充满了戏剧性和情感的张力。他能够从一个简单的节奏动机出发,发展出一段段令人屏息的音乐篇章,让听众仿佛置身于一场激烈的音乐辩论之中。

Buddy Rich 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对大型爵士乐团(Big Band)的贡献。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领导和演奏自己的大乐队。在 Big Band 音乐相对低迷的时代,Buddy Rich 依然坚持用他标志性的高能量演奏来维持和推广大乐队的魅力。他的乐团以其精湛的演奏技巧、严谨的编排以及 Rich 本人无与伦比的现场表现力而闻名。他对于乐团成员的要求极其严格,这既是他追求卓越音乐品质的表现,也造就了一支支技艺高超、配合默契的“Buddy Rich 乐团”。这些乐团不仅是他个人才华的载体,更是爵士大乐队精神的传承者。

在表演舞台上,Buddy Rich 更是如同一个永不疲倦的战士。他充满激情的表演风格,那种全身心的投入,能够瞬间点燃全场观众的热情。他的表情、他的肢体语言,都与他的鼓槌一起,构成了极具感染力的视觉和听觉盛宴。许多人至今仍会津津乐道于他那些标志性的舞台动作——那些随着鼓点晃动的身体,那些在演奏间隙的眼神交流,甚至是那些充满个性的“挑衅”。这种全方位的表演,让鼓手不再只是一个幕后角色,而是成为了舞台上绝对的焦点和灵魂人物。

当然,Buddy Rich 的性格也颇具争议。他以其直率、严苛甚至有些“火爆”的脾气而闻名,对音乐和乐手都有着极高的标准。这种性格使得他在一些人眼中显得难以接近,但同时,这也是他追求完美音乐的驱动力。他的不妥协,正是对艺术的执着,对卓越的追求。

总结起来,Buddy Rich 在爵士音乐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以超越时代的技巧,重新定义了鼓的演奏方式;他以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将鼓的演奏融入了爵士乐的旋律与和声之中;他以对大乐队的坚守和推广,为爵士大乐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以其充满激情和感染力的现场表演,将鼓手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表演高度。他是一位真正的创新者、一位不屈的艺术家、一位永远的精神象征,他的音乐和精神,至今仍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鼓手和爵士乐爱好者。他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鼓手,更是一位塑造了鼓在爵士乐中地位的传奇人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来给题主认真回答这个问题。

去问任何一个打爵士的鼓手,90%都会告诉你Buddy Rich深刻的影响过他。那么我就来给题主解释Buddy对爵士乐的意义以及影响。

说这些之前,先和大家简单的说说Buddy这个人。Buddy出生在美国,1917年,原名Bernard(伯纳德)·Rich。父母都是演员(剧院的演员,主要演杂技之类的)。Buddy一岁的时候就被父亲发现具有很高的节奏天赋,他可以用勺子打出很稳定的节奏。从小就练鼓,这让Buddy在8岁就成为了世界上收入第二高的童星,被称为“Traps the drum wonder”。他11岁就已经成为了一支乐队的领队,那是他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爵士指导。十六岁(左右)的时候开始学习爵士,19岁就已经成为了当时首屈一指的爵士鼓手(可想而知Buddy的基本功功底是何等的深厚)。
在那时,爵士鼓刚刚成为整个乐队的核心(拜Gene Krupa所赐,Gene是嗵嗵鼓的发明人,第一代鼓王,是他将爵士鼓从简单的节奏保持者推倒了前台,变成了明星,当时每个爵士乐队都需要一个明星鼓手)。Gene和Buddy的交情甚好,Gene一直到晚年都和Buddy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说到Gene,他的演出风格十分的张扬,动作夸张,神采飞扬,但是Gene本人都承认,他打鼓,无论在速度,技巧,还是表演效果上都不如Buddy(优酷上有1966年Gene和Buddy同台演出的视频,二者的风格可以得到非常明显的显示)。Buddy一开始,在1938年,在Joe Maesala的乐队中当鼓手。后来又和Bunny Berigan(著名小号手,1938),Artie Shaw(那时Buddy只有21岁,1939)合作,Buddy的技术也是日益精进。1938年,他加入Tommy Dorsey的乐团,之后他也是到处演出,和许多许多爵士乐历史上的名人,比如Charlie Parker,Louies Armstrong都有合作。在1942年,Buddy离开了Tommy的乐团加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当然他在军队里主要也是为战士们做表演。退役以后他在1945-1947年组建了一只自己的乐队,偏波普风格的,但是并不受欢迎。于是他在整个50年代又加入了许多乐团,参与了许多录音。(在这期间Buddy自己的风格越来越明显,他对爵士的理解也日渐深刻)。1959年,一次心脏病击倒了他,那时候他正努力成为一名歌手。
1966年,Buddy正式组建了一支自己的乐队,Buddy Rich Big Band。那时候很多人都认为大乐队(爵士乐的表演形式,规模庞大,一般都是五个萨克斯,三个长号,四个小号,一个贝斯一个钢琴)是没有前途的,那时候以Beatles为代表的摇滚乐正在兴起,全世界年轻人趋之若鹜。爵士乐,大乐队,这种形式真的还有可能吗?

答案是明显的,不仅有,而且醒来了新的时代。而这个时代的引领者,就是Buddy。

先说Buddy本人的技术,在1966年已经炉火纯青了,更加准确的说,应该是全世界无人能出其右,毕竟他在40年代就已经被称为全世界最伟大的鼓手。这些可以从他1968年的唱片Mercy,Mercy中听到,无论是速度,还是音色控制,还是对于整体音乐的掌握,Buddy给爵士乐带来了新生,无数日后的伟大爵士乐手从他手下成长起来,比如Steve Marcus(Buddy最中意的萨克斯手)。Buddy的两首最著名的歌曲《Channel One Suite》和《West Side Story》都是那个时候写出来并且录制的。
从1966年开始的20年,Buddy都在自己的乐队中当鼓手并且作为商标一样出现,不管是1978年海牙爵士音乐节那长达9分钟的逆天solo,还是1983,1984年美国本土巡演的一票难求,Buddy无不用自己的技术证明了,爵士乐,爵士鼓,作为现代架子鼓的起源,始终代表着整个时代最优秀的鼓乐的灵魂,架子鼓就应该这么打。

介绍完了,我大概说说他本人的影响,以及题主提到的“炫技”的问题。

无论是Gavin Harrison(英国 刺猬上树乐团鼓手),Jojo Mayer(爵士乐大触),Peter Erskine(爆裂鼓手里面给最后那首Caravan配鼓的鼓手,架子鼓界元老),Tommy Igoe(著名鼓手,架子鼓教育家),等等等等,都表示受到了Buddy非常非常大的影响,无论是精神还是技术。齐柏林飞艇鼓手John Bonham(当时的公认世界第一鼓手),一直到去世都奉Buddy为偶像。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他们都这么崇拜Buddy,因为1.Buddy对于后世的架子鼓演奏风格的影响是永恒且深刻的。就像Jojo Mayer说的:“技术上来讲,Buddy或许不是唯一一个技术最牛逼的鼓手,但是他对于架子鼓,就好像卓别林对于电影,阿里对于拳击一样。”如果你看到一个金属鼓手在solo,双手疯狂的在几张镲片之间轮流打击,地鼓疯狂的踩,毫无疑问,那是Buddy的技术。2.Buddy的技术确实太难模仿,很多技术到现在都很少有人掌握,无论是速度还是技巧,鼓手界都以能学到Buddy的一丝半毫作为荣耀。

再说炫技的问题,这就牵扯到爵士乐的本质。爵士乐的本质是即兴和solo,不管是萨克斯,小号,鼓,钢琴,贝斯,等等。都是以即兴为灵魂,以solo作为语言交流的。爵士讲究“对话”,而solo就是对话的最高表现形式。Buddy在用solo讲述故事,有开始,高潮和结尾。所以这不是炫技,而是音乐的表现需要。(当然Buddy的技术确实很逆天,solo看起来当然会很牛逼)

大概说这么多,题主的问题我都快忘了。。说这么多就是希望大家记住Buddy Rich是谁,认清他的地位,因为在国内认识他的人真的不多,在这个金属乐横行的年代,静下心玩爵士的人真的不多了


------------------------------------------------华丽丽分割线---------------------------------------------------------------

9月30号就是Buddy老头诞辰99周年,特地写了一篇文章纪念,里面有很多珍贵的图片哦(≧∇≦)想看的童鞋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文章目前正在紧张修改排版,预计这几天就会发出来啦。我的这个拙劣的回答竟然在网上大行其道也是觉得不可思议,如果我这个更新有人能看到的话,留言给我吧(^O^)

-------------------------------------------又是我华丽丽分割线-----------------------------------------------------------

修改此答案于2016年9月12日

写在前面:接下来的文章由本人独立撰写,欢迎在通知本人的前提下转发至各个平台。文中图片均来自本人收藏,经笔者修改后期。图片版权归原图上传者与笔者共同所有。笔者已经拿到Buddy Rich美国代理方使用图片与视频授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及文中素材用于商业用途。作者联系方式:QQ307546404

---------------------------------------正文分割线---------------------------------------------------------------------------

写在Buddy
Rich先生诞辰99周年之际



嘿,老头儿!

转眼之间,距离喧闹的纽约布鲁克林在1917年迎接你到来的那一天已经过去99年了,上帝经由你的母亲,将不世才华转赠于你。你出生了,出生在Big Band正风靡全美的那个初秋,你的父母很高兴,他们给你取名Bernard
Rich,你将这个名字在各种场合用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人们说:”Hey, Buddy! Come and
Strike the Beat!”

(Buddy Rich,3岁,1920)

(Buddy
Rich.1923年,6岁,诸位可以仔细观察当时的爵士鼓配置,Ludwig商标很显眼)

你坦然接受了来自上帝的礼物,甚至在一岁的时候就急不可耐地向周围的人展示你自己,你用勺子在木桌板上敲打,节奏竟然是出乎意料地稳定,这让你的父母大为惊讶。于是在你18个月大的时候,第一次拿起鼓棒,让你人生中的第一面小军鼓发出了响声,从此以后,近70年的时光,这一敲打的动作都没有发生太大改变,只是你从坐在家里的沙发,一路打到了世界爵士鼓技艺的最高峰。

(Buddy与家人合影,他有一个姐姐)

(Buddy与姐姐Jo)

人们喜欢看你表演,就像他们喜欢看你的父母做杂耍表演一样,他们热切地称你“Traps the Drum Wonder (鼓动奇迹)”,一路追捧你为当时世界收入第二高的炙手可热的童星。在你出生后的12年里,你积攒了当时世界上同龄人无可企及的爵士鼓基本功,在那个套鼓还没有大行其道的年代里,你只用一副鼓棒,一面军鼓,就足以创造奇迹,就足以为电影配乐,那段节奏即使现在听来,也依旧震撼,依旧鼓舞人心,而那个时候,你才只有12岁 。

(Buddy儿时参与配乐的电影海报)

(Buddy
Rich,12岁)

慢慢的,你长大了,继你11岁就作为乐队领队演出后,19岁的你加入了名噪一时的Joe Marsala的乐团,随后的几年,你跟随Bunny Berigan, Artie
Shaw 一起走遍了纽约52街的大小Club, 你慢慢变得成熟,技艺更加锐利,以至于当时的评论家们无不为你感到震惊,这是他们曾几何时被Gene Krupa那令人眼花缭乱而又耳目一新的技艺震慑后,又一次地齐声折服。你的地鼓上,BR两个字母不必再偏居一隅,他们慢慢变大,变得不比JM, AS小多少,再后来,你就如同那个时代大多数的职业爵士乐手一样,参加录音,参加更多演出,加入更为优秀的乐队(Tommy Dorsey‘s Orchestra)。在与Tommy合作的那五六年间,你彻底成为了整个乐团的核心,你日趋稳健,精湛而又不失爆发的技术,影响了整个乐团的演出思路与风格,那几年也是你在若干年后接受采访时表示的“最为受益的时光”。

(Buddy Rich,19岁)

(Buddy,21岁)

(Buddy在Tommy Dorsey的乐团就任鼓手多年)

(Buddy与Tommy Dorsey)

你参加了许多电视节目,与当时全美最优秀的主持人,最优秀的乐手合作,用当时最先进的电视技术,将精彩绝伦的表演奉献给全世界。

(Buddy年轻时的海报)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你加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军中,你更多的时候还是以一个鼓手的身份随军演出。在那个时代,原本夜夜在舞厅伴随Swing翩翩起舞却突然应召入伍的年轻人对于爵士乐的渴求无以复加,而你恰恰出现,继续用你标志性的演出折服所有人。

(Buddy参军前与父母合影)

(Buddy在军中的宣传海报,写着:这个小伙子与他的鼓:Buddy
Rich)

(Buddy随军演出海报)

(Buddy随军演出海报细节1)

(Buddy随军演出海报细节2)

(Buddy随军演出海报细节3)

战争结束后,你回到了家乡,近30岁的你终于成家,迎娶了美丽又温柔的Marie, 一位全身心支持你事业的好妻子,你又迎来了女儿Cathy, 你视她为掌上明珠。说到Marie,不得不提你一生的挚友Gene Krupa,Gene是一位帅气而又风度翩翩的绅士,更为重要的是,他是第一个把爵士鼓由舞台后方的节奏保持者推向舞台最前,变成整个乐队的金字招牌与核心的一流鼓手。他与你深固的友谊一直持续到他去世。Gene作为早期(1940)年前全美最炙手可热的鼓手之一,拍摄了诸多电影,在1935年他的电影中,他认识了舞者Marie,并且介绍给你,你们两个很快相爱,你甚至在和她第一次约会的时候就向她求婚。6个月后,你们终于甜蜜地结为夫妻。

(Buddy与Gene)

(年轻貌美的Marie小姐)

(Buddy与Marie的甜蜜瞬间)

(聚会上的二人)

(兴高采烈的Buddy ps.体毛好多啊)

Buddy在30年代的演出视频,他是用的是对称式手法(Marching Grip):

BUDDY RICH - sick fast drums from the 1930's

在你退伍后的诸多年里,你又与爵士乐历史上很多广为人知的名字合作,留下了诸多佳话。整个50-60年代的你不仅仅是个鼓手,你还尝试跳踢踏舞,当一名歌手,甚至还出了自己的歌曲专辑,也是可圈可点了。

(Charlie
Parker,著名次中音萨克斯大师,与Buddy有过合作)

(Louies
Armstrong,与Buddy亦有过短暂合作)

你一辈子没有徒弟或者学生,唯一的教材是你在1942年与Henry Adler合著的《Buddy Rich现代军鼓理论教程》,你从未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直到去世可能也不知道十六分音符长什么样,可是你却只把乐队即将排练的歌曲听一遍就烂熟于心,甚至精细到每一个停顿,与你合著书的Henry写出的任何一条不可思议的节奏你都可以完成,而且据Henry所讲,你完成地是“那么轻松”。

(60-70年代的Buddy, Gene和Henry三人)

(Buddy Rich现代军鼓理论教程,Buddy一生唯一的一本教材)

Buddy在1948年:

buddy rich—在线播放

慢慢地,慢慢地,日子一天天也过去了,整个20世纪40,50,甚至到了60年代早期,你都始终是全世界爵士鼓技艺的巅峰,在那个时候,很多当今世界最顶级的鼓手们纷纷出生了,也拿起了自己的鼓棒,有了自己的Drum Set,学打鼓,总要有个偶像,于是你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当时全世界年轻鼓手们奋力追赶学习的目标。

Ringo Starr,
John Bonham, Dennis Chambers, Jojo Mayer, Steve Gadd, Dave Weckl, Vinnie
Colaiuta, Peter Erskine, 太多太多的人我不一一列举,全部受到过你或直接或间接,但都极其深刻的影响。这些过去或者当今世界的顶级大师们,无不奉你为至高而且难以逾越的标杆。你的演奏思路,技术,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了所有人学习的范本,并且一直深深地影响到今日的爵士鼓世界,无论现代的年轻鼓手们是否知晓,或者承认。

(Bernard
Buddy Rich)

终于迎来了1966年,你看上去老了很多,年轻时伴瘦的身材有点走形,法令纹也慢慢深了,不过对于一个年近50的半老老人,我们还要求什么呢?

(30岁的Buddy与60岁的Buddy)

1966年,你在经历了很多挫折,又接受了很多人的帮助与支持后,组建了一支真正意义上属于你的乐队,The Buddy Rich Big Band,虽然这不是你第一次组建自己的乐队,不过,这支铭刻着你名字的爵士大乐队,却成为了你直到临终都一直为之努力的一切。乐队茁壮成长,留下了非常非常多的优秀录音专辑,单曲,我姑且不再详谈。因为我明白想必对你,那些在我们听来完全不可思议的录音,只不过是你与你的乐队成员的囊中之物而已吧。

(Buddy
Rich 《Time
out》专辑封面)

(有Buddy签名的书籍封面,下方记载着一节不完整的小故事)

Buddy50岁:

Buddy Rich 1967 Solo!

老头啊老头,终于可以叫你老头了,你老了,我不必再说你有多么多么优秀与伟大,这些对你而言都无所谓尔尔。

1973年你在纽约汗如雨下的那段《West side story》solo中由快到慢再到快的军鼓单击,在电影《Whiplash》中被完美致敬。

(1973年,纽约,Buddy Rich at the
top录影带)

1978年海牙爵士音乐节,61岁的你在演奏完那段为最多国内人看过的《Channel One Suite》9分钟SOLO以后大汗淋漓,走下鼓台甚至有点站不稳,在全体观众起立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与要求加演的声浪中,你又走向你的鼓组,演奏了那首动人的Big swing face方才离场。

(头发花白的Buddy正在与乐队排练,1986)

你一直都有心脏病,第一次严重发病是在1959年,那场病击倒了你很长一段时间。1982年,饱受心脏病困扰的你又在SOLO的中途犯病,可是呢?你完成了那段天杀的SOLO,起身,走下舞台,鞠躬,然后直接走向了医院。1983年,最严重的一次心脏病发作将你送进了抢救室,经历了连续几日的抢救,你勉强挽回了性命,医生都在怀疑你以后能否打鼓。然而术后56天,你就奇迹般地康复,开始了你的欧洲巡演。

(乐队巴士上疲惫的Buddy在休息)

(沧桑的Buddy)

(Buddy与家人合影,左起是女儿Cathy,Buddy与Marie)

Buddy65岁:

buddy rich—在线播放

你爱女如命,在你个人演唱专辑《Buddy Rich Just Sings》的单曲《Cathy》中,你深情唱到:“如果世界让我徘徊,谁能让我获得拯救,My Cathy can.” 在你的妻子眼里,你是一名合格的丈夫,爱家人,爱生活。在你的女儿眼里,你是一名全能而慈爱的父亲,是你带她也走上了演艺的道路,她12岁就与你一起登台,并在那张超棒的专辑《Big Swing Face》中献声。

(老年的Buddy夫妇)

(Buddy与十几岁的女儿Cathy)

(你们的爱情结晶,Cathy Rich)

正是在那次堪称奇迹的欧洲巡演时,你的女儿Cathy生下了你的孙子Nicolas,你对这个孙子钟爱有加,从他很小就教他打鼓,如你所愿,他现在是一名鼓手,虽然职司金属乐,不过也算继承了你的衣钵。

(Buddy在教小Nick打鼓)

与一般人印象中的你不同的是,你尝试过非常多时髦的东西,你会留猫王的发型,经常参加电视访谈节目,与全美当红木偶剧中的小木偶同台飙鼓,会拥有自己的电视转播,穿只有年轻人才穿的文化衫,戴蛤蟆镜。你从来不是一个刻板的老古董,你力推电贝司取代你乐队中的木贝司,尝试当时新兴的Funk乐,你不只打Jazz, 你也喜欢时刻关注年轻人的音乐动向,虽然不一定认可他们的音乐,可是对于年轻鼓手,你也从来不吝鼓励。

(Buddy在电视节目上)

(Buddy参加美国当时著名电视脱口秀Carson
Show)

(Buddy参加著名儿童节目The Muppet Show,与小木偶同台炫技)

(Buddy在电视节目中表演倒着打鼓)

(并不老土的Buddy)

那个时候还是小孩子的当代大师们去看你的演出,担惊受怕地索要你的签名,你也会“Yeah”一声,大笔一签,甚至有一次对着一名巡演时遇到的当地对接演出经理,你大手一挥,说这套鼓你搬走吧,给你的儿子。

(Ludwig
Buddy Rich海军白鼓组,为Buddy复签Ludwig后的御用套鼓)

你为人大方,坦率,直爽,不计较分分毫毫,你与时任Zildjian公司的总裁Armond Zildjian,Remo公司的创始人Remo Belli都是至交(后者于2016年辞世)。

(Buddy
Rich, Louie Bellson与Remo公司创始人在讨论新鼓皮。)

(1958年Buddy Rich写给Remo公司创始人的信,说他非常喜欢最近使用的新鼓皮,他们很好用并且会一直使用他们。)

(年轻的Buddy Rich与知音公司创始人Avedis Zildjian,Buddy一生都在使用知音A系列套镲)

(Buddy在试新镲片)

你一生基本只使用两个品牌的鼓组,Slingerland与Ludwig,前者更是你钟爱中的钟爱。1987年你因心脏病复发加之脑瘤行将辞世之时, Zildjian公司总裁Armond去探望你,打趣说了声:“Buddy,I’ve got your drum set(Buddy,你的鼓我搬走了哦)”,你轻轻地说:“Zildj, Take care of if it ,will you?( Zijdj,照顾好她,好么?)”至今,那套鼓都被摆放在加州知音公司总部展厅内。

(上图为美国Zijdjian公司总部收藏的Buddy套鼓,可以注意到背后墙上有Buddy抱着一个大圆号,那是他给知音公司做的广告,广告上写着:“如果我不能使用zildjian的镲片,我宁肯演奏其他乐器,还有Buddy Rich Big Band的队服,以及Buddy与知音公司总裁Armond Zildjian的合影 )

(知音公司总部Buddy Rich套鼓近照,可以看到右边有印有乐队名的鼓箱)

你使用的Ludwig
Speed King踩锤已经停产多年,市场上难见其踪迹,你所最爱的Slingerland Radio King军鼓亦早已停产,空灵响亮而不失爆发的声音世界各大鼓厂硬是无法复制。

(Slingerland
Radio King军鼓,全世界最伟大的薄腔军鼓,由3-7层木板压制,因腔薄易坏故存世量极少)

(Ludwig Speed King直驱踩锤,众多世界级鼓手的共同选择,包括Buddy与齐柏林飞艇鼓手John Bonham,另外Buddy只使用木制踩锤头)

(Vic
Firth第一版的Buddy
Rich签名鼓棒。)

(我们可以注意到他在这张图中使用的地鼓尺寸出奇的小,并且没有军鼓)

(Buddy一生的挚爱,Slingerland海军白套鼓,现有另一套珍藏在美国知音公司加州总部陈列室)

(Buddy看着他的Slingerland象牙白鼓组,这套鼓为其在50年代末使用最多)

我一时想不起来,是在看哪一段采访的时候,世界著名爵士鼓大师与教育家Tommy Igoe说,这么多年,全世界依旧找不到一个像你一样打鼓的人。1989年,你逝世两周年之际,你的女儿Cathy联合全美众多知名鼓手,一起举办了一场以你的名字命名的音乐会,那场音乐会堪称是当时全美最顶尖鼓手的聚会,Dennis Chambers, Steve Gadd, Dave Weckl, Vinnie Colaiuta,Gregg Bissononette, Louie Bellson悉数到场,上下半场的演出中,与你的乐队一起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鼓乐盛会。Louie是你的世交,在会上他无不深情地说:“两年前,我们失去了Buddy, 这是世界爵士鼓艺术无比巨大的损失。”与会的年轻鼓手们无不表示能来参加纪念你的音乐会,与你的乐队同台演出是极大的荣耀。

(1989年Buddy Rich纪念音乐会,左起为Louie Bellson , Gregg Bissononette ,Dennis Chambers, Vinnie Colaiuta ,Steve
Gadd, Dave Weckl, 6岁的小Nick, Cathy Rich与主持人,后方舞台高处的鼓上坐着的是Cathy的丈夫,Buddy的女婿)

1994年,Rush鼓手Neil Peart联合诸多全美顶尖鼓手一起推出专辑《Burning For
Buddy: A Tribute to the Music of Buddy Rich》以纪念你和你的音乐。2012年,又有Tommy Igoe,Peter Erskine等众多鼓手举办你的纪念音乐会。你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近30年了,但是你所留给爵士鼓艺术的精髓却永远不会随着时间消磨。

(Buddy
Rich语录,浅译为:“我认为鼓手就应该好好打鼓,姑且不要在意鼓是否已经定好调,去演奏,无论哪个乐器正在独奏你得给他个稳定的依靠,而这恰恰是今天的音乐所缺少的”。读来有些费解,大概是说年轻鼓手们太过学院派作风而且太过张扬,应该在其他乐手独奏的时候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Buddy的标志性技法之一,融合double stroke的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

(Buddy语录,从上到下依次翻译为:“每个有名有姓的鼓手,或者说因为其独特风格而有名的鼓手。他听起来与其他人不同,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这些人都或多或少影响过我”。“你只有通过演奏才能变得更好”。“我认为现在的任何一个年轻鼓手都应该找个好老师,好好学学他想要学习的这个乐器”。“我从来不相信演奏的时候有什么定式套路,打鼓应该听凭你的感觉,因为你确实要把你的感觉演出来啊”)

(Buddy同样是空手道的爱好者,他最喜欢的电影明星是李小龙)

在国内,知道你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只是通过2014年那一部《Whiplash》 (爆裂鼓手)知道了你的名字。我对那部电影又爱又恨,爱在它至少让人们知道了你,恨就恨在很多人听到你的名字,怀着百般好奇上网百度,就直接百度到了你1978年海牙爵士音乐节那段SOLO,那段SOLO本是你乐队的名曲《Channel One Suite》的结尾SOLO, 《Channel》恰巧在那一个乐章进入了高速,所以你的SOLO显得很快,高于240bpm的十六分音符single stroke roll(单跳,单击)在各个鼓之间轮换,很多人看到,就说了一句,啊好快呀,然后就关掉了网页。这是莫大的误解,在他们眼里,你就是一个单纯以手速取胜的老头鼓手,加之那部电影对于所谓速度的曲解,直接导致了大多数人认为的“Buddy Rich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是速度很快还有炫技之嫌”。而你在《Willocreast》,在《West side story》,在《Bugle call rag》,在《Time Check》等等等等曲子中所展现的细腻,精准,富于情绪表达和”solo tells story”都被那一段视频所掩盖了。这对你来说是莫大的不公,对于国内鼓手们来说也是巨大的损失。我们熟悉Steve Gadd, 熟悉Dennis Chambers,熟悉Jojo Mayer这些第二代,第三代鼓手,却偏偏对于作为爵士鼓技艺本源的你失之偏颇,若是看官真的有心读这篇文章至此,也请多了解了解,算作一个收获了。

(Buddy
Rich, 1979)

(印有Buddy Rich标志的24寸地鼓皮与印有Louie Bellson标志的鼓皮)

2016年9月30日,便是你99岁诞辰了,近100年的时间,世界流行音乐的风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由你而起的那些爵士鼓的理念,精髓,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

(漫天鼓棒飞向Buddy)

你说:“一个普通鼓手可以让一支优秀乐队变得普通,一个优秀鼓手却可以让一支普通乐队变得出众”,你说:“任何一个因为其独特风格而成名的鼓手,只要是我听到过他的演奏,便都对我会有影响”,你说:“只有通过练习你才能变得更好”,至于你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玩摇滚”,诸位看官也请一笑了之不要纠结了,在Buddy的年代,那些让摇滚乐真正变得伟大的要素还未全部出现,这样的话从一个一辈子从事爵士乐艺术的艺术家口中说出,也算情有可原了。

(那句著名的:少壮不努力,老大玩摇滚)

(”嘿嘿 “)

提前祝你生日快乐,老头儿~

1987年,年近七旬的你最终因为心脏病外加脑部肿瘤离开了我们,一代传奇鼓神就此远去,只留下无数令人瞠目结舌的录音与津津乐道的故事。Buddy Rich这个名字从此铭刻在爵士鼓,爵士乐的殿堂中央,成为了一道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山仰止。而不用再过太久,9月30日,就是你诞辰99周年的日子了,我仅作为一个爵士乐爱好者,一个爵士鼓爱好者,以一己之力向你献上一篇陋文,以表寥寥心意。可是我却坚信你作为一个鼓手,仍然鲜活地存在在这个世界上,鼓手们的每一个技巧,每一点进步,其中都有你的影子,都会寄托你对于鼓乐永久的祝福。

如果上帝有一支大乐队,我知道会是谁坐在鼓上。

Bernard Buddy
Rich, 1917-1987

致敬,R.I.P

文by: Ahnde

2016.9.12

-----------------------------

2019.4.2

今天是Buddy Rich先生逝世32周年,愿你光辉永存。

英雄不朽





这个回答以后会用来更新一些从外网上找到的关于Buddy的图片或者小故事,图片版权归上传者所有,我只是个搬运bot应该不违规吧

如果要使用的话请右键喵~









这个段子超好笑23333

一封信寄到了Gene Krupa那里,上面写着“世界上最棒的鼓手收”,他就把信转交给了Louie Bellson(双底鼓的创始人),但Louie拒绝打开信。在经手很多很多伟大鼓手以后,这封信来到了Buddy那里,他说:“嗯这肯定是写给我的”。然后打开了信,上面写着:

“亲爱的Ringo……”

又一个黑披头士鼓手的段子23333333

“我的Ludwig军鼓(音色)可以刺穿整个乐队,即便是在压奏的时候也不会断掉,随时准备着去做更多!”


对了再多说一句,很多人总觉得“哇Buddy这么厉害,每天练鼓得多辛苦吃了多少苦头呀”。其实就Buddy本人采访所说,他“从不刻意练鼓”,他只是经常跟着乐队排练,打了这么多年功夫自然水到渠成了,当然他的天分也占据着很大因素。采访中有一段这样说:

“Buddy先生,年轻鼓手很好奇您平时是怎么练习的呢?”

“我从不练习,我只演奏”

“那您平时演出前怎么热身呢?”

“把手从口袋拿出来”

下次更新见!

2019.4.16



粉丝作的画

Buddy Rich, Louie Bellson和Kenny Clare




Buddy的妻子Marie在2019年复活节的照片~老人家的第96个复活节❤️



排练间隙休息的Buddy

Buddy与Bebop小号大师Dizzy Gillespie



1950年WFL生产的Buddy Rich经典套鼓,那时Buddy还在与WFL合作(这个厂现如今好像已经没有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Buddy Rich,这位被誉为“鼓王”的传奇人物,在爵士音乐的历史长河中,无疑占据着一个极其特殊且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鼓手代号,更是速度、技巧、力量、音乐性以及表演能量的代名词,他以一种近乎狂热的激情,重新定义了鼓手在爵士乐团中的角色,并将鼓的演奏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
  • 回答
    camp buddy 是一款引人注目的视觉小说,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入人心的故事线,在众多同类游戏中脱颖而出。初次接触这款游戏,你会被其精美的立绘和充满活力的 CG 所吸引,画风细腻而富有表现力,角色们个性鲜明,仿佛跃然纸上。游戏的背景设定在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的夏日营地,玩家将扮演一位新来的营员,在这.............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 回答
    由于无法直接访问《睡前消息》第409期的具体内容(可能因平台更新、用户输入误差或节目名称不明确导致无法准确检索),以下将基于对“睡前消息”类节目的常见结构和主题进行推测性分析,并提供一般性的评价框架。若您有更具体的背景信息(如节目来源、发布时间等),可补充说明以便更精准回答。 一、节目内容推测(基于.............
  • 回答
    明成祖朱棣(14021424年在位)五次北伐漠北(今蒙古高原)是明王朝巩固北方边疆、遏制蒙古势力的关键历史事件。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仅体现了朱棣的军事才能,也深刻影响了明朝的边疆政策、内政格局和历史走向。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行动、结果评价及历史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政治合法性与边疆安.............
  • 回答
    2022年的俄乌战争是21世纪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冲突之一,其规模、持续时间、国际影响和人道主义灾难远超以往。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这场战争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与起因1. 历史渊源 俄乌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和顿巴斯战争,俄罗斯在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并支持顿巴斯分离.............
  • 回答
    关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波兰总统对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战机的表态,这一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背景与核心争议1. 乌克兰的军事需求 乌克兰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面临俄罗斯的军事压力,急需先进武器装备以增强防御能力。战机(尤.............
  • 回答
    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确实对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项目进行了暂停和审查,这一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从背景、原因、影响及评价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俄乌冲突的国际影响 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西方国家对俄罗.............
  • 回答
    俄乌冲突中的俄军指挥体系和行动表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军事战略、指挥结构、后勤保障、情报系统等多个方面。以下从多个角度对俄军指挥进行详细分析: 一、指挥体系结构1. 中央指挥链 俄军的指挥体系以中央军区(俄联邦安全局)和西部军区(负责乌克兰东部战区)为核心,由总参谋部协调。 总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