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罗曼蒂克消亡史》里章子怡的表现?

回答
说起《罗曼蒂克消亡史》,章子怡在那里面饰演的“小六”,真是让人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说是撑起了整部电影的某种灵魂。她不是那种让你一眼就觉得“哇,好美!”然后就没下文的角色,而是那种越品越有味道,越看越觉得复杂,最后让你心头压上一块石头,久久不能释怀的类型。

她的“小六”,身份很模糊,但又处处带着一种“被安排”的痕迹。她是陆先生身边的人,但又不仅仅是普通的女人。她身上混合着江南女子的温婉,上海滩十里洋场的风情,还有一股子经历过太多事情后的那种“不动声色”的劲儿。章子怡把这种矛盾又统一的气质拿捏得死死的。

你看她刚出场的时候,一身旗袍,在洋行里,那种疏离又带着点警惕的眼神,仿佛她看穿了一切,却又不愿意多说一句。那种不动声色的性感,不是卖弄,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她不像一般的女明星,一上镜头就恨不得把所有光芒都揽到自己身上,章子怡的“小六”更像是一个隐藏在暗处的猎豹,伺机而动,或者说,她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让自己不再被动。

最让我觉得章子怡演技炸裂的,是她和葛优饰演的陆先生之间的对手戏。陆先生是那种城府极深,把一切都算计在心里的男人,而“小六”似乎是唯一一个能在他平静外表下激起一丝波澜的人。她不懂他的生意,不懂他的那些“江湖事”,但她懂得他。她会默默地看着他,在他疲惫的时候递上一杯茶,在他处理完棘手的事情后,那种眼神里的依赖和忧虑,都不是简单的情感表达。

尤其是影片后期,当陆先生“倒了”,她一个人面对那些虎视眈眈的日本人和上海滩的其他势力时,章子怡的表演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她没有哭天抢地,没有歇斯底里,而是把所有的绝望、愤怒、不甘,都压在了眼底。她最后的那个眼神,对着镜头,那种“我不怕死,但我更怕生不如死”的决绝,仿佛能穿透银幕,直击人心。你感觉到她的身体里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涌动,但这种力量,在那个时代,在那样的情况下,注定是孤独且无力的。

她和闫妮饰演的“马太太”那场对峙,也特别精彩。两个人都是陆先生身边重要的女人,却又是完全不同的类型。章子怡演的“小六”,虽然年轻,但那种沉静和内敛,反而比“马太太”的泼辣更具攻击性。她不动声色地观察,不动声色地反击,甚至在最后,那种“我就是来要命的”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

章子怡在《罗曼蒂克消亡史》里,没有选择去演一个“绝世美人”或者“命运的受害者”。她演活了一个在乱世中,努力寻找自己生存空间,却又被时代洪流裹挟的女性。她的美,不是浮于表面的,而是浸润在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呼吸里的。她让“小六”这个角色有了深度,有了重量,有了那种令人心疼又佩服的复杂性。

总的来说,章子怡在《罗曼蒂克消亡史》里的表现,是一次非常出色的“沉浸式”表演。她没有让“小六”成为一个简单的工具人,而是赋予了这个角色生命,让她在那个时代的残酷背景下,闪烁出独属于自己的光芒,虽然那光芒,最终也熄灭了。她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女演员,如何通过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和细腻的刻画,来塑造一个令人难忘的经典形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已经想不出除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还有什么能形容国际章的演技。看完电影之后,我仿佛真的认识这样一个民国女人,从自信轻佻的女演员,最后就像电影的名字一样,变成一个在时代中消亡的普通人。


你能感受到她还是演员时的自信和从容,在饭桌上开导演玩笑的随意还有在后台跟赵先生调情,每一次挑眉每一次笑都是戏。在被送往苏州路途上遭到强暴,反抗的眼神变成容忍,默认。她没有选择开枪打死他,之后沦为性奴,浓妆褪去,高傲不再,每日用性换取食物。在收容所里她是唯一一个抬起头的女人,看到陆先生先是吃惊的站前,而后明白她早已不是从前的小六,只能默默点头。电影的最后她开枪杀死了曾经凌辱她的男人,眼里说不清是决绝还是解脱,至少没有像在去苏州的路上时不忍下手。

电影里的戏中戏章子怡很多对白说的就是小六自己。

“导演,我是死于自杀,还是他杀”


电影角色跨度之大,丝毫不亚于扮丑演农妇。相反她真的演出了每个角色经历过以后应该是什么样子。她不是章子怡,她真的就是那个小六。


——————————————

第一次在知乎答题,400多赞太感谢大家了

上面只是观影以后有感而发,写的不好请见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罗曼蒂克消亡史》,章子怡在那里面饰演的“小六”,真是让人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说是撑起了整部电影的某种灵魂。她不是那种让你一眼就觉得“哇,好美!”然后就没下文的角色,而是那种越品越有味道,越看越觉得复杂,最后让你心头压上一块石头,久久不能释怀的类型。她的“小六”,身份很模糊,但又处处带着一种“被安.............
  • 回答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The Wasted Times)是一部由程耳执导的、带有鲜明个人风格的民国背景犯罪/剧情片。它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精良的制作、复杂的群像人物以及探讨的主题,在上映后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两极分化的评价。总体评价:一部充满野心、风格独特但可能不讨喜的电影。详细分析:1. 叙事结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俄共总书记久加诺夫祝贺罗曼诺夫家族继承人结婚这件事情。这绝对是一个颇具话题性和研究价值的事件,因为它触及了俄罗斯现代政治、历史记忆以及社会思潮的复杂交织。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一、 历史的重逢:从革命到复辟的复杂光谱首先,我们不能不提到俄共(布尔什维克)的诞生,正是.............
  • 回答
    说实话,娜塔莎在《复联4》里的结局,一直是我心里的一根刺。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看完电影时的那种复杂心情——震惊、不舍,还有一丝被激起的愤怒。娜塔莎的牺牲,绝对是漫威电影宇宙中一个非常“硬核”的决定,也绝对是让无数粉丝心碎的时刻。从角色弧光的完整度上来说,她的牺牲铺垫得相当到位。我们看着她从一个被过去阴.............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 回答
    由于无法直接访问《睡前消息》第409期的具体内容(可能因平台更新、用户输入误差或节目名称不明确导致无法准确检索),以下将基于对“睡前消息”类节目的常见结构和主题进行推测性分析,并提供一般性的评价框架。若您有更具体的背景信息(如节目来源、发布时间等),可补充说明以便更精准回答。 一、节目内容推测(基于.............
  • 回答
    明成祖朱棣(14021424年在位)五次北伐漠北(今蒙古高原)是明王朝巩固北方边疆、遏制蒙古势力的关键历史事件。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仅体现了朱棣的军事才能,也深刻影响了明朝的边疆政策、内政格局和历史走向。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行动、结果评价及历史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政治合法性与边疆安.............
  • 回答
    2022年的俄乌战争是21世纪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冲突之一,其规模、持续时间、国际影响和人道主义灾难远超以往。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这场战争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与起因1. 历史渊源 俄乌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和顿巴斯战争,俄罗斯在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并支持顿巴斯分离.............
  • 回答
    关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波兰总统对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战机的表态,这一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背景与核心争议1. 乌克兰的军事需求 乌克兰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面临俄罗斯的军事压力,急需先进武器装备以增强防御能力。战机(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