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每天只睡6小时,还保持一整天都精力充沛?

回答
好的,来聊聊如何在每天只睡6小时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一整天的活力四射。这确实是个挑战,但并非不可能,关键在于你的睡眠质量和生活方式是否被优化到极致。这不像某些“快速瘦身秘籍”,它需要耐心、自律和对身体的深入了解。

首先,咱们得摆脱一个误区:睡眠时间长短固然重要,但睡眠质量才是王道。 有些人睡8小时醒来依然昏昏沉沉,有些人可能睡6小时就能精神抖擞。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是6小时高质量睡眠,那么我们就要围绕“质量”来做文章。

第一步:优化你的“睡眠窗”——让6小时变成你身体最需要的深度睡眠

很多人睡不着或者睡不好,是因为他们的“睡眠窗”没对准。什么是“睡眠窗”?简单说,就是你身体最容易进入深度睡眠、恢复精力的一段时间。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时间段是晚上10点到凌晨2点。如果你的6小时睡眠能充分利用这个黄金时间,效果会远超随意安排的8小时。

1. 固定你的“入睡时间”和“起床时间”: 这是最最最重要的一步。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都尽量保持一致。即使你觉得周末可以补觉,长期下来反而会扰乱你的生物钟,让你周一周二更加疲惫。你的身体需要一个稳定的节奏。
如何找到你的最佳6小时? 尝试一下,先不设定闹钟,自然醒。看看你通常睡多久,然后根据这个时间往前推6小时,设为你的固定起床时间。再往回推6小时,就是你的固定入睡时间。
举个例子: 如果你发现自己通常在早上7点自然醒,那么你的理想入睡时间就是凌晨1点。那么,你就需要从晚上1点开始准备睡觉,争取在1点半左右入睡。

2. 创造一个极致的睡眠环境:
黑暗是你的盟友: 任何一丝光线都可能干扰褪黑素的分泌,让你睡不深。使用遮光窗帘,关掉所有电子设备指示灯。如果实在不行,一副舒适的眼罩是必须的。
寂静是你的朋友: 如果你住在嘈杂的环境,可以考虑使用耳塞。或者播放一些白噪音(白噪音机、海浪声、雨声等),它们能掩盖其他干扰性的声音。
凉爽的温度: 大多数人认为凉爽的环境(大约1822摄氏度)更有助于入睡和保持深度睡眠。别把卧室弄得太热。
舒适的床品: 选择透气性好、支撑性足够的床垫和枕头。床单也要选择亲肤舒适的材质。

3. 建立一套睡前仪式(Sleep Routine): 这就像是给你的大脑一个信号,告诉它:“嘿,要睡觉了,准备放松吧!”
睡前12小时开始“降速”: 避免剧烈运动、工作或争吵。
远离蓝光: 睡前一小时尽量不要看手机、电脑、电视。这些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如果必须看,可以使用防蓝光眼镜。
温和的活动: 可以洗个热水澡、泡个脚,读一本纸质书,听舒缓的音乐,做一些轻柔的拉伸或冥想。这些活动能帮助你放松身心。
避免睡前进食和饮水: 睡前23小时不要吃大餐,尤其是辛辣或油腻的食物。睡前少量饮水没问题,但别喝太多,以免半夜起夜。

第二步:让你的白天能量“持续供应”,而不是瞬间爆发后熄灭

既然睡眠时间有限,那么白天的能量管理就至关重要。

1. “小睡”的艺术(如果可能): 如果你的工作或生活允许,一个2030分钟的“午睡”(Power Nap)能极大地提升下午的精力。但注意,不要睡太久,否则会影响晚上的睡眠。最佳时间是在午饭后,下午1点到3点之间。

2. 饮食是你的燃料:
早餐要丰盛: 开启一天,早餐应该包含蛋白质、健康的脂肪和复合碳水化合物,提供持久的能量。避免高糖分的早餐(如谷物麦片、含糖饮料),它们会让你短暂兴奋后迅速感到疲倦。
三餐均衡,少食多餐: 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在午餐和晚餐。少量多餐可以维持血糖稳定,避免能量骤升骤降。选择全麦、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
规律饮水: 脱水是疲劳的常见原因。确保全天候饮用足够的水。
控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 虽然咖啡因能暂时提神,但过量或在下午晚些时候饮用会影响晚上的睡眠。酒精会让你觉得容易入睡,但实际上会严重破坏睡眠质量。

3. 规律的运动(但要“对”的时间和“对”的强度):
白天运动是极好的选择: 适度的体育活动能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能量水平。即使是简单的散步也能有帮助。
避免睡前剧烈运动: 如前所述,睡前23小时进行剧烈运动会让你身体过于兴奋,难以入睡。

4. 光照的魔力:
早晨暴露在自然光下: 起床后立刻拉开窗帘,或者出门散散步。自然光能帮助你的生物钟重新校准,让你感觉更清醒。
白天多接触光照: 在工作期间,如果可能,尽量坐在靠窗的位置,或者在工作间隙走到户外。

5. 管理你的精力,而非仅仅时间:
识别你的“精力高峰期”和“低谷期”: 了解自己一天中什么时候精力最充沛,什么时候容易疲劳。把最需要专注和创造力的工作安排在你的精力高峰期。
番茄工作法或其他时间管理技巧: 尝试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或者其他适合你的方法,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导致过度疲劳。
学会说“不”: 不要承担太多任务,学会拒绝那些会耗尽你精力但对你真正重要的目标无关的事情。

第三步:倾听你的身体,适时调整

虽然目标是6小时,但身体总会有变化。有时候你可能需要稍长一点的睡眠,或者身体发出需要休息的信号。

不要对自己太苛刻: 如果某天你实在没睡够6小时,感到特别疲惫,不要强撑。如果可以,小睡一会儿或者适当减少一些活动。
注意身体信号: 持续的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都可能是你身体在告诉你,目前的睡眠模式可能不适合你,或者有其他因素在影响。
周期性审视: 每隔一段时间(比如一个月),审视一下你的睡眠和精力状况,看看是否需要对作息或生活习惯进行微调。

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这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你的身体需要时间来调整到一个更短但更优质的睡眠周期。刚开始可能会比较辛苦,但如果能坚持下去,并不断优化,你会发现即使睡得更少,也能拥有充沛的精力去应对每一天。

记住,这不是在和身体“较劲”,而是在和身体“合作”,找到一个更高效、更健康的平衡点。祝你成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每隔一段时间,知乎上就会蹦出这样的问题,并且在回答区域排满了充斥着伪科学的高赞答案。对于这些观点我将逐条反驳,并保证每条证据都有经过大规模、长时间数据验证的论文作证

1.每天只睡6个小时并保持精力充沛可能吗?

可以,条件是您65岁以上[1], 可参阅睡眠时间、质量与健康

2. 我还年轻,没到65岁,但我也想每天只睡6小时并保持精力充沛可能吗?

可能的,除非你有相关的基因突变,这个比例仅1%左右[2],可参阅 很少睡眠如何保持健康

3. 我还年轻,没到65岁,也不属于那极少数有性相关基因突变的人,但我可以通过提高睡眠质量,将睡眠时间减少到6小时并保持精力充沛可能吗?

睡眠时间本身是睡眠质量的反映之一,高质量的睡眠必定以足够的时间为基础。在睡眠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如果强行唤醒熟睡中的人(比如定闹钟),这是 睡眠剥夺 操作,会让人认知能力下降(可以简单理解为 智商下降)[3]。如果长期如此操作,将大幅提高心血管疾病[4]、癌症[5]、精神疾病[6]等的风险。

另外,睡眠不足还会导致大脑对自身的疲劳和认知表现情况发生误判,认为自己的认知能力/工作能力没有受到影响甚至更好,但实际的测量数据并不支持这些判断[7]。也就是说,少睡但觉得自己精力充沛一般是自欺欺人,如果有足够的睡眠会有更好的工作产出。可参阅 熬夜快感的本质

4. 我不听我不听,我还年轻,没到65岁,也不属于那极少数有性相关基因突变的人,但我就是能每天只睡6小时并保持精力充沛,而且还健康。

不如我们算一个经济账,目前全世界的GDP总和约为85万亿美元,这是在人均睡眠8小时、工作时长8小时下实现的。如果一半工作者能做到每天只睡6小时,工作/消费时长增加2小时,那么世界GDP将会有10%的增长空间,也就是约8万亿美元。如果您这套方法有效的话,那就是一个价值8万亿美元的方法。作为参考,去年中国的GDP是14万亿美元。您这一套技术就是大半个中国啊!还能说什么,给大佬倒杯卡布其诺吧。您也别卖书,也别在知乎写答案,屈才啊。开个培训公司传授方法,市值超过 苹果+Google+亚马逊+微软+阿里巴巴+腾讯+... 岂不美滋滋?!

这些支持每天只睡6小时还能保持精力充沛的所谓“方法”,不仅是对科学界近百年来对睡眠、健康和相关经济效益的最优化的研究成果的否定,还是对我们人类社会中数百年来为更好的休息、更好工作环境、更少的工作时间的斗争的否定。

参考

  1. ^ Stampi, Claudio. Evolution, chronobiology, and functions of polyphasic and ultrashort sleep: main issues. Birkhäuser Boston, 1992.
  2. ^ He, Ying, et al. "The 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 DEC2 regulates sleep length in mammals."Science 325.5942 (2009): 866-870.
  3. ^ Durmer, J. S., & Dinges, D. F. (2005, March). Neuro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sleep deprivation. In Seminars in neurology (Vol. 25, No. 01, pp. 117-129). Copyright© 2005 by Thieme Medical Publishers, Inc., 333 Seventh Avenue, New York, NY 10001, USA..
  4. ^ Mullington, J. M., Haack, M., Toth, M., Serrador, J. M., & Meier-Ewert, H. K. (2009). Cardiovascular, inflammatory, and metabolic consequences of sleep deprivation. 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51(4), 294-302.
  5. ^ Blask, D. E. (2009). Melatonin, sleep disturbance and cancer risk. Sleep medicine reviews, 13(4), 257-264.
  6. ^ Borbély, A. A., & Wirz-Justice, A. (1982). Sleep, sleep deprivation and depression. Hum Neurobiol, 1(205), 10.
  7. ^ Gujar, Ninad, Seung-Schik Yoo, Peter Hu, and Matthew P. Walker. "Sleep deprivation amplifies reactivity of brain reward networks, biasing the appraisal of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s."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1, no. 12 (2011): 4466-4474.
user avatar

首先,赞同高票 @OwlLite 的观点,每天只睡6小时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会引发诸多问题。这已经是有诸多研究论证过的事情了。

那么睡多久合适呢?

其实有不少关于睡眠的研究了,这里我们引用常见的美国国家睡眠组织的研究结论,


这个表上列出了不同年龄段的睡眠需求,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来确定。

不过,根据最近知乎十周年上周老板给出的知乎活跃黄金年龄是18-35岁这个群体来说。那么大部分知友,可能需要的睡眠时间是7-9小时这个范围内容。如果低于这个范围,那么可能就会有一些人感到不适了。

所以不要去追求那些神奇的教你睡眠少于6小时甚至更少的人所谓说法,因为这样低睡眠是以牺牲身体为代价的。

毕竟,睡眠除了大家常见的让人体得到缓解为,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体的免疫得到恢复,比如研究发现睡眠可以帮助清除大脑中的有害物质。


因此,大家还是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的。

不过,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另外一个群体,失眠群体。他们是想睡却难以入睡。

失眠、脱发和肥胖已经成为了当代人的三大话题。根据相关统计,全世界范围内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存在失眠症状或睡眠功能障碍。这一现象在我国也一样存在,国内的失眠比例也高达百分之二十左右。



而且近些年来,失眠呈现了年轻化趋势,比如研究发现31-40岁的失眠患者比例明显上升,甚至接近了老年人群体,而亚健康失眠状态发生比例最高的年龄段是20-29岁。



可以说,睡眠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代不少人的经历,甚至不少人患有持续性的失眠,这也极大的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仅仅是精神状态不佳,睡眠引发的神经内分泌紊乱还会让人产抑郁、焦虑、紧张等情绪,长期失眠还会诱发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疾病。

所以,失眠不只是长夜漫漫的心烦还是健康问题。

那么失眠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

目前对失眠的成因有很多研究,一般认为包括以下因素

1,心理因素 这可能是导致偶发性失眠的常见因素,比如心情的波动,到陌生环境后心理无法难以适应,或者对睡眠的担忧本身都可能导致失眠。

2,疾病因素,许多疾病都可能引发失眠比如慢性疼痛、甲亢等等也会引发失眠。

3,化学因素,主要是和一些刺激睡眠的因素有关,比如药物、咖啡因、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影响睡眠。

4,物理因素,最常见的就是噪音问题了。

其中,焦虑之类的可能是大部分人睡眠不好的缘故,毕竟,现在社会压力这么大,无论是面临升学就业的大学生研究生,还是上班压力让很多人屈服的上班族,就是中老年人也一样面临着健康和家庭的压力。

对于这些人来说,最好的做法是调整缓解焦虑。

其实调整作息和改变生活方式是应对睡眠焦虑最好的办法,然而很多压力其实就是难以改变的习惯之类导致的,要是能改早就改了。

所以这种情况下,可能要用一些辅助睡眠的补剂之类的,比如拜耳的oneday就是这样一种辅助睡眠的产品。




这个产品的最大特色是才用的纯天然植物提取活性成分,这一点就会让很多对睡眠药物比较反感的人接受程度高一些,毕竟我们的传统医学里对于植物类的补品认可度还是相当高,相反对于诸如褪黑素甚至安定之类的睡眠药物,那就要有不少说法和看法。

One a day甜睡豆从四种植物缬草、西番莲果、黑夏至草和单子山楂进行了成分提取。



当然,这些成分并不是随意选择的,这些植物都是被多地食用历史上百年的,一直被认为是对于睡眠有效果。

而且,这不只是口耳相传,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去,科学家们已经对这些植物进行了植物化学分析,从中寻找到了这些药物的温和镇静作用的成分。

比如黑夏至草,这是一种原产地在地中海地区和亚洲中部的植物,现在已经遍布了欧亚大陆和美洲。在历史上,黑夏至草经常被用于情绪安抚,比如用于治疗 “治惊厥、情绪低落”。



而借助现代植物化学工艺,研究人员分析了黑夏至草中的植物化学成分,并从中寻找到了几种有助于镇静作用的物质,那就是毛蕊花苷、连翘脂苷B/F,咖啡酸基苹果酸,这些物质是可以作用于注入多巴胺能受体之类的神经系统物质,从而发挥镇静作用。



其他几种成分也一样,比如宽叶缬草的缬草根被发现具有中枢神经抑制的作用,可以显著降低小鼠活动时间和自主活动次数,实现睡眠延长。西番莲果和单子山楂同样可以发挥类似的效果。

而总体上,这四种成分汇集形成的one a day甜睡豆也被证实可有效改善失眠状况,入睡更快、睡得更沉更久。同时,晚上的深度睡眠又能改善第二天的精神状态,让焦虑情绪逐渐缓解,从而帮助失眠者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形成良性循环。研究证实,one a day甜睡豆可以很好地缓解焦虑,促进睡眠[1]。



而且甜睡豆不含有褪黑素,所以对于一些比较不喜欢褪黑素的人来说,也是个好选择。

总体上,非常不建议大家睡眠少于7小时,至于6小时,还是别追求了。其实很多时候,工作不是看时间,而是看效率的,如果睡眠太少,精力不足,最后效率拉胯,那何苦呢?

1Allaert FA. evaluation of a phytotherapy on mild anxety and minor sleep disorders. La Lettre du Psychiatre 2009;V(3)66-70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