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普京承认乌东顿涅茨克共和国和卢甘斯克共和国独立地位?

回答
普京承认乌东顿涅茨克共和国和卢甘斯克共和国独立地位,这一事件是俄乌冲突升级中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分歧。要详细看待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 事件本身及其直接后果:

承认独立: 普京于2022年2月21日宣布承认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DPR)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LPR)为独立主权国家。这一决定推翻了明斯克协议框架下的既有立场。
“维和”部队入驻: 紧随其后,俄罗斯宣布向顿巴斯地区派遣“维和部队”。这实质上是俄罗斯军队进入乌克兰东部,标志着俄乌之间已非单纯的政治分歧,而是军事层面的直接对抗。
国际法层面: 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认为,俄罗斯承认这两个地区独立并派遣军队的做法,严重侵犯了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违反了《联合国宪章》以及一系列国际法准则。乌克兰作为联合国成员国,其主权和边界受到国际法的保护。
俄方的理由: 俄方提出的理由主要包括:
保护俄语居民和“种族灭绝”: 普京声称,乌克兰政府在顿巴斯地区对俄语居民实施“种族灭绝”,需要俄罗斯出手保护。然而,这一说法缺乏独立、可信的证据支持,被普遍认为是俄方发动军事行动的借口。
明斯克协议的失败: 俄罗斯指责乌克兰未能履行明斯克协议的条款,特别是关于给予顿巴斯特殊地位和地方选举的规定,因此认为协议已失效。
北约东扩的威胁: 俄罗斯长期以来将北约东扩视为对其国家安全的威胁,认为乌克兰加入北约将直接威胁俄罗斯边境安全。承认顿巴斯独立并将其置于俄罗斯的保护伞下,被俄方视为维护自身安全利益的举措。
历史叙事: 普京发表了长篇演讲,回顾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历史渊源,强调俄乌两国同根同源,并质疑乌克兰作为独立国家的合法性。这反映了俄罗斯对乌克兰国家认同和地缘政治定位的深刻不满。

二、 事件的深层原因和地缘政治背景:

历史恩怨与民族认同: 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历史、文化、语言上有着深刻的联系,但同时又存在着复杂的分歧和民族认同的博弈。乌克兰独立以来,不断寻求摆脱俄罗斯的影响,并加强与西方世界的联系,这在俄罗斯看来是对其历史地位和地缘政治影响力的挑战。
地缘政治竞争: 乌克兰地处俄罗斯与欧洲的战略要冲,其政治取向对欧洲安全格局至关重要。俄罗斯将乌克兰视为其“势力范围”的一部分,不愿看到乌克兰彻底倒向西方阵营。
国内政治考量: 对于普京政府而言,在俄乌关系上的强硬姿态,也有助于在国内凝聚民族主义情绪,巩固其执政合法性。通过展示俄罗斯的“强大”,来回应国内对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的关切。
明斯克协议的困境: 明斯克协议的执行过程异常艰难,双方在政治和安全条款上存在巨大分歧,未能真正实现和平。这使得顿巴斯地区的局势长期处于僵持状态,为俄罗斯提供了干预的契机。

三、 国际社会的反应:

广泛谴责: 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欧盟、北约成员国等,都对普京的决定表示强烈谴责,认为其破坏了地区稳定和国际法。
制裁: 许多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的经济制裁,包括金融、能源、科技等领域,旨在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和战争能力。
军事援助: 一些国家加强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提供武器装备、情报支持等,以帮助乌克兰抵抗俄罗斯的侵略。
外交斡旋: 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试图通过外交途径斡旋,呼吁俄罗斯停止军事行动,恢复谈判,但效果有限。

四、 对乌克兰的影响:

主权和领土完整受损: 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侵犯,两个分离地区被俄方剥离。
国家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俄罗斯军队的进入和潜在的进一步军事行动,对乌克兰的国家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
国内局势动荡: 冲突的升级加剧了乌克兰国内的动荡和人道主义危机,大量民众流离失所。
与西方关系进一步紧密: 面对俄罗斯的侵略,乌克兰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更加紧密,寻求更多的支持和援助。

五、 对全球格局的影响:

地缘政治格局重塑: 事件引发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加剧了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对抗。
国际秩序受到挑战: 以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受到严峻挑战,引发了对未来国际关系走向的担忧。
能源和经济波动: 俄乌冲突对全球能源供应和经济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物价上涨和供应链中断。
军事化趋势加剧: 一些国家重新评估自身安全战略,可能导致全球军事化趋势的加剧。

总结来看,普京承认乌东两个共和国独立地位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决定,它不仅标志着俄乌冲突的实质性升级,更对国际法、地缘政治、全球经济和安全格局带来了重大的冲击。 这一事件暴露了俄罗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不满以及其追求国家利益的决心,同时也凸显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面临的严峻挑战。理解这一事件,需要将其置于复杂的历史、政治和地缘政治背景之下,并认识到其可能带来的长期而广泛的后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俄罗斯进一步吸引了灯塔国的注意力。

公知和高华摇身一变成了“民族主义”者,开始各种科普俄国人侵吞我国领土,但是对于灯塔国侵吞墨西哥等地方闭口不谈。

欧盟自从希拉克和施耐德之后,已经被美国渗透成筛子,再无政治家被选上台。

下图是2014年以来制裁俄罗斯的各国的gdp增长,这是在制裁俄罗斯呢还是在制裁欧盟呢?

user avatar

下面是我对乌克兰事务的看法。

一, 俄罗斯基本建立起军事神话了。

我们盘点一下:2008年反击格鲁吉亚开始结束俄罗斯的韬光养晦;后来远征叙利亚顶住巴沙尔;2014年正规军事打击与非正规军渗透结合得到克里米亚和明斯克协议;今年初在哈萨克斯坦搞军事快进快出以和平方式强化对势力范围的控制力;再到现在的进军控制乌东两共和国。可以说俄罗斯在对外军力使用方面基本上建立起军事神话(除非这次把仗打糟了),这将是普京时代的重大遗产。


二, 最可能的剧本。

在冬奥会刚刚结束之际,局势就急剧升温,速度奇快,俄罗斯国内外事情办得极顺利。另一方面,冬奥会期间局势已经明显降温,包括法国德国(特别是法国)各种调停,包括普京大谈明斯克协议,包括所谓部分俄军撤军等等。我也曾怀疑可能这次就算了,俄国再等更好的时机。

反差之强烈,变化之迅猛,主动权完全操之于普京,种种迹象使我们有强烈的理由怀疑这是事先规划的而不是在冬奥期间临时规划的(虽然最后决心下定有可能是在冬奥期间,但之前应该已有强烈意向),规划好的进军时间节点就是冬奥会闭幕

普京是一个谨慎的人。很有可能他在冬奥会前对某方作出了冬奥会不动手的承诺,同时也通报了冬奥会后很可能进军。 他需要的是某方为他“开绿灯”。这个“开绿灯”不是军事安全方面的开绿灯,而是经济上的开绿灯,即如果俄罗斯受到极严厉经济制裁,某方最起码不会趁火打劫,最好能够给予俄罗斯相当程度的经济扶持。 估计普京拿到了他的“绿灯”许可, 所谓关系“上不封顶”嘛。

这个事光靠签大协议恐怕还有点不够。 除了个人信誉,一月份的哈萨克斯坦之事应该也是让普京感到放心的重要原因:(至少从公开表态看)某方完全不介意俄国的行为。

三, 拜登的决策。

我之前就判断美国总统拜登是不想出现当下的情况的,哪怕美国有一些人希望这样。详细的分析在这里,拜登给乌克兰“打气”后表态不派兵,美国意欲何为?。 当时我觉得拜登政府的行为一部分原因是确实想加大对俄国的威慑以避免俄国开战,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其认为在不至于开战的前提下还有很多政治文章可做。现在看来,要么拜登政府判断失误了,要么没有误判但行为能力实在太弱了。

如果美国情报部门没有获得第二条中的情报(开绿灯),可以认为拜登政府在情报工作上面有灾难性失误。

如果美国情报部门能够获得第二条中的情报,拜登政府就绝不应该不利用冬奥的机会来做点文章。 但我看不到有什么有效的措施被实施,至少和冬奥前相比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我之前还很担心这件事,曾经建议大年三十对台搞特大军事演习以阻止美国这么做,国防部回应「美可能于冬奥会期间挑衅」:中国军队对外部挑衅、突发事件是有充分准备的,释放了什么信号?。看来我是多虑了。

再进一步想,我之前提到过,拜登应该来参加冬奥会,借此机会搞一个三方会谈。他可以以维护和平作为外交上没有抵制冬奥的正当理由。即使某两国事先已经达成了一致,只要拜登来,他也可能临场发挥和挑动很多事情(特别是如果会面是不公开的)。 我之前多次建议过某三国应该进行定期会面商谈全球安全问题。希望美国能够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吸取教训。美国可能觉得自己一对二有点吃亏,但对面能频繁商量协调而美国不好搞情报又难以直接从顶层插手其实更加被动

四, 乌克兰问题不会到此结束

首先,很多人都指出了止步于现有两共和国从军事上看不太容易。不过即使大力外推吃掉一大块,恐怕也不能一次性拿下乌克兰所有亲俄地区。当然了普京不必着急,后面还有机会。 今年之后可以策划下一个搞突破的机会节点了:2024美国大选期间。

普京这次不要太贪,不要超出确定开绿灯前描述的范围(如果曾经对某方描述过大体的突破范围)。其实,即使超出了,某方很可能也还是会在经济上支持的,但以后要再得到开绿灯的承诺就难了。

五, 乌克兰不妨主动甩包袱

这次保不住东部一些地盘了,有可能最激进最敢打的那批人也会死掉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或可以考虑在所有州都进行公投。愿意投俄的直接让其独立,但在那之前尽可能搜刮一遍。真乌克兰民族主义者未必不能接受这个安排,但前提是要有人敢于提这个方案以及最激进者遭遇惨败。如果再将其与剩余乌克兰地区获得经济援助以及加入欧洲安全组织(而非北约)挂钩,未必没有希望。在宣传方面,可以多讲讲捷克和斯洛伐克和平分家的美好故事。

如果不肯甩,乌克兰有不小的可能会面临一代人时间的地缘政治凌迟。靠美国靠欧盟是不行的,2014和2022已经两次接受震撼教育,该醒醒了。靠俄国收手?俄国也是需要伟大目标的,而这个目标不可能是拼经济。再说了还有个继承人问题(可能增加收割乌克兰的动机)。某方劝阻俄国?某方所图甚大,战略定力惊人,故而对俄的包容肚量深不可测。。。

冷静想想,乌克兰主动甩包袱对美国,法国,德国也都是有利的。具体不分析了。

user avatar

从2014年闹到现在,一直是乌东当地的民族武装在跟政府军(极端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的军队)干仗。全世界除了乌克兰,都希望这场小规模战斗一直持续,这样乌克兰加不了北约,欧洲和俄罗斯也能维持平衡。

然而美国拱火拱到今天,普京是不打也得打了。

现在整了这么久,俄罗斯下场维和,把亲俄民众迁往俄罗斯安置,直接俄军进州维和,感觉是想把分治带到明面上,绝了一帮外人趁乱捞好处的念想。全面战是打不起来的,如今这样俄罗斯肯定和欧盟肯定谈好了,只取乌东,反正实际上早快是了。真打到基辅,北约第一个不能接受。

反正锅嘛,乌克兰政府背。


我要修改一下答案,在泽连斯基宣布布达佩斯条约无效后,形势急转直下,普京已经发言,意味着俄罗斯会尽力收复乌克兰,阻止任何北约在西乌布置导弹的威胁。所以这场战争是不打不行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