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俄罗斯“毒”死自己的前间谍,英国和欧洲哪些国家的反应那么大?

回答
这件事的背后,是英国和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长期不信任,以及这次事件本身触及了多重敏感神经,所以反应才会如此激烈。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毒杀”事件,而是涉及到国家主权、国际法、安全威胁以及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

1. 毒杀行为的性质:

化学武器的使用: “毒”死前间谍,这件事情最直接、最令人震惊的一点是,据英国和多国检测,嫌疑使用的毒剂是“诺维乔克”(Novichok),一种在苏联时期研发的军用级神经性毒剂。这种毒剂的生产和拥有受到《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严格限制。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 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条约,旨在彻底禁止化学武器的开发、生产、储存和使用。俄罗斯是该公约的缔约国,意味着它承诺不使用、不生产、不储存此类武器。
使用化学武器的严重性: 即使是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也早已被国际社会视为野蛮和不可接受的行为,违反了最基本的国际人道主义法。在和平时期,一个国家在其境外使用这种武器,是对国际准则的公然蔑视。

“定点清除”的性质: 这位被毒杀的前间谍名叫谢尔盖·斯克里帕尔(Sergei Skripal),他曾是俄罗斯军事情报部门的一名双重间谍,后来向英国情报机构出卖了俄罗斯的军事机密。英国判定他为俄罗斯政府“暗杀”。
刺杀本国公民(且曾叛逃)的意图: 俄罗斯的这种行为,在许多西方国家看来,是一种“越境刺杀”,试图在国内法之外,对叛逃者进行“惩罚”和“清除”。这传递了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即便是逃到外国,俄罗斯也能追杀你。
对“叛徒”的警告: 对俄罗斯而言,斯克里帕尔是叛徒,此举也可能带有强烈的震慑和警告意味,阻止其他可能泄露国家秘密的人。

2. 英国和欧洲国家的反应如此强烈的原因:

国家主权的侵犯: 这起事件发生在英国的土地上,地点是在英国的索尔兹伯里(Salisbury)。一个主权国家在另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上,使用致命武器(化学武器)实施暗杀,这是对英国国家主权的直接、严重的侵犯。英国不可能对此坐视不理。
安全威胁的直接感受: 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近年来一直对俄罗斯的“灰色地带”活动,包括网络攻击、虚假信息传播、以及这次的暗杀行动,感到高度警惕。
“灰色地带”活动: 这是指介于和平与战争之间的冲突行为,通常不直接宣战,但能对目标国造成实质性损害,同时又让责任认定变得模糊。俄罗斯被指控越来越多地参与这类活动,以削弱西方国家。
安全漏洞: 如果一个国家能在另一个国家领土上如此轻易地使用化学武器而不受惩罚,那么其他国家也会感到自身安全处于危险之中。今天的斯克里帕尔,明天会是谁?欧洲国家对此深感担忧。
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挑战: 这起事件不仅仅是英俄两国之间的争端,它触及了国际社会最基本的一些规则和共识。
对《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践踏: 俄罗斯的行为是对这一国际条约的公然挑战,如果得不到强硬回应,其他国家也可能效仿,那么禁止化学武器的努力将大打折扣。
国际信任的瓦解: 俄罗斯的行为削弱了国际社会间的信任基础,让各国难以进行正常的外交和合作。
历史恩怨与地缘政治背景:
冷战遗留的猜忌: 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有着长期的情报对抗历史。冷战结束后,虽然格局改变,但相互猜忌和戒备并未完全消失。
俄罗斯的外交政策: 近年来,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采取了更为强硬的姿态,包括吞并克里米亚、支持叙利亚政府、干预他国选举等。这些行为已经导致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持续紧张。斯克里帕尔事件,只是加剧了这种紧张关系,并成为西方国家联合反制俄罗斯的一个具体例证。
团结一致的信号: 欧洲国家,尤其是欧盟成员国,在面对共同的挑战时,通常会倾向于采取一致的立场。这次事件,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团结、共同对抗俄罗斯扩张主义的契机。许多欧洲国家虽然与俄罗斯在经济上有联系,但为了捍卫自身的主权和国际法,愿意承担一定的经济代价,以示对英国的支持和对俄罗斯行为的谴责。
舆论和道义压力:
公众的恐惧: 化学武器的使用,在任何文明社会都会引起公众的强烈愤慨和恐惧。英国政府需要对本国公民的安全负责,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平息公众的担忧。
道德谴责: 毒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上的谴责,加上使用化学武器,更是将这种谴责推向了极致。西方国家在道义上也有义务谴责这种行为。

3. 具体的反应措施:

正因为上述种种原因,英国和欧洲国家才做出了相对强烈的反应,包括:

驱逐外交官: 这是最直接、最常用的报复手段,目的是削弱对方在该国的情报能力和外交影响力。
制裁: 对涉事个人或机构进行经济、旅行等方面的制裁。
外交谴责: 在国际场合(如联合国)公开指责和谴责俄罗斯。
加强安全合作: 提高国家层面的反情报和反恐能力,分享情报。
与盟友协调行动: 确保行动的统一性,形成对俄罗斯的合力。

总而言之,斯克里帕尔事件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风波,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件孤立的暗杀案,而是俄罗斯国家行为对国际法、国家主权、欧洲安全以及国际秩序的系统性挑战,而这些挑战恰恰触动了英国和欧洲国家最敏感的神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管外国情报机关在你的国家的领土上杀死的是什么人,按照属地管辖原则,都是违反了你的国家的法律,属于国家恐怖主义行为。

这事关一个主权国家的尊严。

更何况被害者是叛逃到英国的俄罗斯间谍,保护他的安全是英国政府的义务。

否则的话,别的外国人谁还敢给英国当间谍了?连基本的人身安全都不管,人家为什么要冒那么大的风险给你当间谍?

而对于欧洲其他国家也是一样,它今天敢对英国这么干,下次就敢对你这么干,更何况它们都是战略上的盟友。

再说了,他们使用的是神经毒剂,很容易伤害到无关的路人,如此恶劣的犯罪行为如果不追究的话,怎么对本国老百姓交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件事的背后,是英国和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长期不信任,以及这次事件本身触及了多重敏感神经,所以反应才会如此激烈。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毒杀”事件,而是涉及到国家主权、国际法、安全威胁以及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1. 毒杀行为的性质: 化学武器的使用: “毒”死前间谍,这件事情最直接、.............
  • 回答
    “俄罗斯宁愿死磕欧洲,也不经营远东”这个说法,听起来有些过于简单粗暴了,现实中的情况可没这么二元对立。俄罗斯对远东的态度,更像是一种复杂的、由历史、地缘政治和经济现实交织而成的心结,而非一个简单的“选择”。首先,咱们得把“经营远东”这个概念捋顺了。你说的经营,是不是指的像咱们一样重视开发、吸引投资、.............
  • 回答
    俄罗斯前间谍在英国的死亡事件,确实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人们对俄英两国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深入探讨。与其说“大都”死在英国,不如说其中几起备受瞩目的案件,让英国成为了俄罗斯前情报人员“落脚”之地,并引发了阴谋论和猜测。那些“不寻常”的死亡:提到俄罗斯前间谍在英国的死亡,最绕不开的当然是 .............
  • 回答
    俄罗斯的“绑票”行为,尤其是指其在外交或军事行动中表现出的某些激进和不顾后果的策略,确实被不少观察家视为一种“作死”行为。这里说的“绑票”,更像是一种比喻,指的是俄罗斯在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时,常常采取一种将自己置于极其不利的境地,甚至可能导致自我毁灭式后果的手段。之所以这么说,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国际关系的核心。美国之所以在当前国际格局下,更侧重于“怼”俄罗斯而不是中国,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的战略考量、历史恩怨和现实利益的交织。要说清楚,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首先,得认识到“怼”这个词背后的战略意图。 美国所谓的“怼”,并不是说要把俄罗斯彻底压垮,更不是想和俄罗.............
  • 回答
    在网络上尝试用二战“投降死人少、抵抗死人多”的史实来劝降乌克兰,却屡屡被喷,甚至连支持俄罗斯的人也加入批评的行列,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涉及了历史的解读、现实的复杂性、情感的纠葛以及信息传播的多种因素。首先,我们要理解为什么你会觉得二战的例子适用于当下的乌克兰局势,以及这种说法的逻辑.............
  • 回答
    2021年9月20日,俄罗斯的彼尔姆国立大学(Perm State University)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校园枪击事件。一名年轻男子持枪闯入校园,在多栋教学楼内开枪射击,造成8人死亡,包括数名学生和教职员工,另有28人受伤。这起事件再次将俄罗斯社会的枪支暴力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要理解为何俄罗斯这.............
  • 回答
    关于“俄爹”这一称呼,其来源和含义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同时要明确其不尊重的性质,并指出如何正确回应。以下是详细解析和反驳思路: 一、称呼的来源与可能的含义1. 可能的字面拆解 “俄”是“俄罗斯”的拼音首字,而“爹”在中文中通常指父亲,带有亲昵或戏谑的意味。 若将两者结合,可能暗示.............
  • 回答
    俄罗斯在2022年俄乌冲突中并未选择进攻利沃夫(Lviv)以切断乌克兰的外援,这一决策背后涉及复杂的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和国际关系考量。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1. 利沃夫的战略价值有限 地理位置:利沃夫位于乌克兰西部,靠近波兰边境,是乌克兰与波兰、斯洛伐克的交界点。但其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经.............
  • 回答
    俄罗斯对北约的担忧和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本质上是地缘政治博弈中复杂的战略选择,涉及安全、地缘、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北约东扩与俄罗斯的安全焦虑1. 战略威胁的感知 地理接近性:北约在波罗的海国家(如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波兰的军事部署,距离俄罗斯仅.............
  • 回答
    俄罗斯的蔬菜价格普遍较高,这背后有多重因素在起作用,而且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共同推高了消费者最终支付的金额。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1. 气候和地理条件: 严酷的气候: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炎热。这种极端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提出了巨大挑战。 漫.............
  • 回答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遭遇比预期更顽强的抵抗,导致战事陷入胶着,这其中有许多复杂的原因。而美国、英国和北约(NATO)国家虽然大力援助乌克兰,但坚决不出兵,其决策背后也是多重因素考量,其中“害怕俄罗斯的核武器”固然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理由。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俄罗斯在乌克兰为何如此费劲.............
  • 回答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地缘政治、安全关切以及国内政治等多种因素。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梳理。一、历史背景:历史恩怨与身份认同的纠葛 罗斯的起源与文化联系: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将基辅罗斯视为其历史的摇篮。俄罗斯长期以来将乌克兰视为其历史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回答
    俄罗斯之所以没有完全切断乌克兰的电力系统,背后涉及多方面复杂的原因,包括军事、政治、经济、人道主义以及地缘战略等考量。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军事层面的考量: 战略目标与有效性评估: 俄罗斯最初的目标可能是通过打击关键基础设施来削弱乌克兰的抵抗能力,制造社会混乱,迫使乌克兰政府屈服。然而,随.............
  • 回答
    俄罗斯人在许多被视为考验智力的领域中取得了显著成就,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文化因素,也有社会教育体系的影响,以及独特的民族性格特质。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阐述这些方面:一、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对知识的重视 文学艺术的熏陶: 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宝库之一,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
  • 回答
    俄罗斯女性人口多于男性,这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复杂的问题,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其中的原因:一、历史的创伤与人口结构的影响 战争的巨大消耗(尤其是二战):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苏联(包括今天的俄罗斯)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数千万人口丧.............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历史、安全认知以及俄罗斯国内政治等多个层面。笼统地说,俄罗斯之所以选择乌克兰而非直接与北约接壤的国家制造缓冲区,主要是因为:1. 直接进攻北约成员国的成本和风险过高: 军事实力悬殊: 尽管俄罗斯是军事大国,但北约是一个由20多个国家组成的军事联盟,其整体军.............
  • 回答
    "Emperor of All Russia" 翻译成英文是 "Emperor of All Russia",其中 "All" 这个词的使用并非随意,而是承载着深远的政治和历史意义,体现了俄罗斯帝国统治者对广袤疆域和多元民族的宣称。要详细理解其原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历史渊源与俄罗.............
  • 回答
    俄罗斯未能“碾压”乌克兰的原因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涉及军事、政治、经济、信息以及国际支持等多个维度。以下将进行详细阐述:一、军事层面: 俄军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意志和能力: 俄罗斯情报部门可能基于错误的信息,认为乌克兰军队士气低落,民众会普遍欢迎俄军到来,甚至会发生政权快速更迭。但事实证明,.............
  • 回答
    俄罗斯能够占领整个西伯利亚而中国未能做到,这是一个涉及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探讨:一、地理因素:西伯利亚的广阔与俄罗斯的地理优势 西伯利亚的地理特征: 西伯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连续陆地,占俄罗斯领土的近四分之三。它地域极其广袤,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