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希望流量大V应该是专业人士呢?无非是因为你们希望自己平时浪费的时间并没有白费,你希望他们说的都是基于课本的,这样你之前的时间就不是在对着手机傻乐,而是在碎片化学习!
因为你其实也很清楚你这辈子十有八九就这么过去了。工作毫无前途,却把你耗的毫无喘息之机。真的让你得到几天时光,你自己又会无聊的浑身难受。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辈子都在随大流,看别人干什么。去网红店打卡,吃饭之前都要先拍照发pyq甚至发大众点评。一千多条动态,二百来人关注。
别人干什么你就要干什么,别人买什么你就要买什么,别人吃什么你也得尝尝。猫吃是因为馋、猫睡是因为懒,很多朋友连猫都不如,因为你们吃是为了打卡,你们睡是因为醒着也没劲。
这是一个冷酷的现实,但谁还没有存念于万一的小心思呢?所以你们希望流量大V说的都是真理。谁碰巧对了你们的趣味,你们就希望他简直能金口玉言。
“这人说得真好,这人肯定不一般!”这么说的人好歹心里还有个好坏的判断,已经非常了不起了。绝大多数的朋友是“这人这么火一定不一般!”因为他们头脑里用来思考的那部分机能早就锈了。
“五分钟还你青春皮肤!”“十分钟帮你看懂xxx!”能真正发自内心的信这种话的都不是凡人!
只可惜你就是凡人,你虽然不信但你还是买,买都买了不如干脆抹抹。你每天觉得有n多个大腕给你讲道理,其实只有几十个面无血色的人坐在显示器前边,把一切你听不懂的东西都砍掉,然后用xx百科帮你做梦。
你这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点什么,希望流量大V都是专业人士只是第一步,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对专业人士的需求会逐渐被“对大师的需求”所取代。
我每次看到五十上下,脸色枯黄的女性,用一种深切的寻求拯救的目光恭敬的陪着仁波切进进出出,我就觉得朝阳区这三千多人,为我们的社会做出了多少贡献啊!他们简直是社会的垃圾桶。别看我没什么钱,但你让我和颜悦色的跟那些烧藏香、听佛乐,神似蔡琴的人谈人生,我真是坚持不下来。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观察一下就开始怀疑,我的头脑怎么如此贫乏竟然yy出这么一帮粗制滥造的人,再多观察一下你又能明白“其实错不在我,这么粗制滥造的一帮人,靠yy是yy不出来的!”
所有的话都可以概括成一句“你这个肤浅、自私的蠢货!”不过别担心,我也一样,我们都是这样可怜的微不足道的小动物,甚至还不如小动物,因为小动物长毛,胖了会变可爱,我们没有毛,胖了只会让人厌恶!
这是个残酷的事实,但更残酷的是你还要明白,无论那些人如何,我们这辈子十有八九就这样了。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只要坚持早睡早起、规律生活、每天喝一升半水,只要没有意外和家族病史,十有八九你活的会比很多人长。只要他们都死了,你就算赢了!
毕竟第一死人不会说话、第二互联网的记忆力也就五分钟。
怎么定义读一遍?
量子力学课本,翻一遍容易,现在给你纸笔,解个一维无限深势阱试试?这应该就是前几节课的作业吧。
我觉得可以。
而且还可以反过来问:一个专业人士可不可以去努力当一个流量大V?(PS:我就是这么想的)
显然也是可以的。
其实,我觉得这二者——流量主和专业人士——之间并不冲突。
这种局面的出现要感谢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出现,在传统的中心外围式的信息传播模式之外,创造出了自媒体和分布式传播的模式。
你用传统模式来评价新模式,自然会觉得自媒体有点不伦不类,会觉得自媒体缺乏专业性,会让信息传播陷入饭圈化。
但是你更要接受市场最大。存在就是合理的。
这就意味着,你在对自媒体评价之余,更要意识到它可不管你高不高兴,它已经存在了。你的正确态度只能是怎么去顺应潮流,用好这个新事物。
那结果当然就是流量大V可以去学习专业,也可以说专家来做流量大V了。
正如水往低处流。这种利益洼地总会有人去填满,无所谓先流量还是先专业。事实上,你看看四周现状,这两类情况都很常见。
流量大V,玩流量专业就行了,其他不需要专业。
要记住一个关键点,欣赏和理解是很难跨认知层次的,除非大牛能够向下兼容。
用人话说,一般人很容易觉得比自己懂一点的人牛逼,但对真的牛逼的人说的话,基本无法理解,反而会觉得是精神不正常。
一个智商100的人,会认为120的人是天才,150的是疯子。
如果把一个事情的专业度分为-10分~+10分的20个分段,多数人在负数,这时候流量大V只需要做到让这些人认为他专业,也就是做到1分到2分就足够了。这根本不需要阅读专业书籍。
甚至很多时候流量大V的回答只是看上去跟题目有关,逻辑上毫无关系,这种内容瞎编一个狗咬人故事,或者把问题中的关键词拿出来谷歌一下,搜点资料,找那种一般人看了可以意淫的、鄙视牛人的、自我欣赏的、获得廉价爱国感正义感的一拼凑,再加上流量大V抱团互推,十万加的阅读量就有了。
知乎上90%以上的回答根本不是回答问题,而是编段子,抖机灵,用知网索引装逼,输出情绪,输出焦虑,制造对立——无法解决问题,甚至无法说明问题。
如果当成申论看的话,百分制连20分都得不上。
如果你玩知乎觉得很没意思想卸载,只有一种可能,你层次太高了,已经超出了流量大V能忽悠的范围。
别卸载,偶尔上来给我点个赞吧。
解决办法是挂引用。哪怕不专业,只要有出处就总归给专业人士留下了纠正的空间。不然很容易搞出些 not even wrong 的东西……
题目轻描淡写的“把一个专业的课本,以及一些相关书籍都读了一遍”很难。对具体的某个领域和具体的某名“流量大V”来说,这种事可能无法实现,或者没有必要:
因此,“把一个专业的课本,以及一些相关书籍都读了一遍”对“充当专业人士”起的作用往往不大。“流量大V”本身不专业的话,这样做了也不能充当专业人士,只是比不看书稍好一点。
另一方面,“流量大V”也可能不用这些铺垫就跑去充当专业人士了。毕竟大部分读者不具有特别的辨识能力。
当然,题目所称的“读过一本书”并不需要多认真地读过:
这连“死记硬背”都不需要,书到用时从网络上搜出来复制粘贴就是了。遇到质疑就“捧出书来当挡箭牌”是很常见的。
不过,按照这题目的说法,你要先当上所谓“流量大V”、“获得比专业人士多的粉丝”才行。
你做了什么呢,我没看出来。
至于“如何才能更近人情”,在自己并不专业的领域发言时,可以宣称自己是业余爱好者。如果你觉得“直接在回答里谈自己的情况有推销自己的嫌疑,还是算了”,那么在评论区有人问到你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我是业余爱好者”。
如果这个大V读的是机械专业,课本哪怕读一万遍也不行,车间随便来个老师傅分分钟教他做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