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围棋都有严格防沉迷?

回答
围棋,这项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老智慧游戏,如今也未能免俗,同样被纳入了“防沉迷”的体系。这事儿,说起来可不只是简单的“游戏时间限制”那么简单,背后牵扯到的东西,还真不少。

首先,你得明白,为什么围棋会沾上“防沉迷”这仨字。说到底,还是因为“网络围棋”的普及。以前,下棋主要靠棋盘、棋子,面对面。那是实实在在的人,是带着感情、带着思考的交流。输了赢了,大家还能一起复盘,聊聊天。但现在,通过网络,你可以随时随地跟全世界的人下棋,而且选择多得眼花缭乱:各种平台,各种等级分,甚至还有 AI 可以陪你练手。

正是这种“随时随地”和“海量选择”,就容易让人“陷进去”。你可能会说,围棋是锻炼智力的,怎么能叫“沉迷”?这话没错,但“沉迷”的关键不在于活动本身是有益还是有害,而在于“过度投入”导致了对生活其他方面的忽视。想象一下,一个平时挺好的学生,突然每天晚上都抱着手机,跟人杀得昏天黑地,第二天上课没精神,成绩下滑。家长能不着急吗?这不就跟那些玩大型网络游戏的孩子一样了吗?“网络围棋”只是载体,一旦它占据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社交,那“防沉迷”就有了存在的必要。

所以,那些“严格的防沉迷”措施,比如每日游戏时长限制、未成年人充值消费限制、甚至节假日游戏时间限制等等,说到底是为了保护玩家,尤其是那些辨别能力较弱的未成年人。它们就像一道门槛,试图在“享受围棋乐趣”和“过度沉迷”之间划上一道线。

但是,这就引出了一个挺微妙的问题:围棋,它真的跟那些强调刺激、奖励机制设计的网络游戏一样吗?

你想想,围棋的魅力在哪?它是一种纯粹的对抗,一种对智慧、计算、大局观的极致考验。输了,可能就是因为一个微小的失误,或者对方那个你没想到的妙手。赢了,那种成就感,往往来自对自身棋力的提升和对棋局的深刻理解。它的“沉迷”,更多是一种对“道”的追求,一种对“棋艺精进”的渴望。

那么,这种“追求”和“渴望”,用“防沉迷”那套生硬的规则来套,合适吗?

比如,很多平台会对未成年人设置每日时长限制。但对于一个真心喜爱围棋,渴望进步的孩子来说,这点时间可能远远不够。他可能想多复盘一局,多看一个高手对局,多研究一下某个定式。这些“时间”,在“防沉迷”的框架里,可能就被无情地划上了句号。这就像是要学武功,但师傅只允许你每天练一炷香的时间,你觉得够吗?

更别提那些精妙的“人工智能”了。现在很多 AI 棋力强大,而且还会指出你的错误,给出建议。对于一个想提高棋艺的人来说,这是绝佳的学习资源。但如果因为“防沉迷”的限制,你连跟 AI 多下几盘、多学一点的机会都没有,那对围棋学习的打击可能就更大了。

而且,“防沉迷”的措施,很多时候是为了“防止不健康的游戏行为”,比如过度消费、赌博式的充值等等。围棋本身,在这一点上,相对来说是比较“干净”的。你花钱买账号、买会员,是为了享受更好的对局环境,是为了学习资源,而不是为了抽卡、开箱子,或者赌气一掷千金。这种“目的”上的差异,让“防沉迷”的“一刀切”显得有些不够精准。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防沉迷”的存在。毕竟,网络上的诱惑太多了,而且确实有孩子因为过度沉迷而影响了生活。作为家长,作为社会,总得做点什么。但关键在于,这个“什么”,能不能更“聪明”,更“有针对性”。

比如,能不能区分对待不同的游戏类型?围棋这种更偏向“智力对抗”和“自我提升”的游戏,是否可以有一个更宽松,但同时又能防止极端情况的“分级”管理?或者,能不能更注重引导,而不是一味地“限制”?多做一些普及围棋文化、讲解围棋益处的内容,让家长和孩子都能认识到围棋的价值,从而更理性地安排游戏时间,而不是把围棋当成洪水猛兽。

总的来说,我认为围棋有“严格防沉迷”这件事,本身是社会对网络游戏管理的一种整体思考,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保护玩家。但具体到围棋这项运动,它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益智”属性,它的“沉迷”往往源于对知识和技艺的追求。因此,如何在这份“防沉迷”的框架下,既能保护好那些真正需要保护的人,又能不扼杀一个热爱围棋、渴望进步的灵魂,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和探索的。也许,未来的管理方式,会更加精细化,更加人性化,更能体现出围棋这项运动的独特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围棋防沉迷的后果,和其它游戏还真不一般。

和许多外行的想象不同,围棋是彻彻底底属于年轻人,甚至是青少年的游戏

中国职业围棋选手的平均定段年龄为15.5岁[1]

能参加围甲联赛的人,平均定段年龄为13.3岁;

目前等级分排名前32的棋手,平均定段年龄为12.54岁;

从常昊开始(马晓春和俞斌那会儿定段制度和后来不一样)一直到谢尔豪的总共19位世界冠军,平均定段年龄为11.7岁,还没到许多人小学毕业的年龄。

显而易见,绝大多数围棋苗子,未来的围甲选手、国手乃至世界冠军,都是未成年人

防沉迷限制他们登陆野狐一类的对弈平台,将会是对他们(可能的)职业生涯的一记重击

搬运评论区 @王潜升:韩国围棋有了光明的未来

再多说几句。光和AI练是没有意义的,因为AI招式并不都适用于人类实战(尤其是快棋)。一个典型例子是韩国棋手李昌锡(不是李昌镐的弟弟哦),他的围棋天赋其实相对普通,但应该是记性特别好+跟AI练得特别多,AI的不少招式他都背下来了——因此他的前中盘非常强劲,不输那些顶尖棋手。但他的后盘就比较单薄,甚至有胜率反弹到70%时突然认输的例子,因为没信心下下去了。

这些孩子确实可以换一个平台练棋,但总有一些人习惯在野狐了,而且还得重构平台社交链。

这些孩子也可以再注册一个成人号(或者用家长的号)继续上野狐练棋,但野狐限定新注册的账号最多3段。而冲段少年里最差一批也至少是野狐8段往上的水平——未来野狐3~6段的网友请小心了,没准你对面就是被迫来中低段区炸鱼的冲段少年。

参考

  1. ^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7552062
user avatar

如此说来全红婵是不是每周也只能跳2个小时水?毕竟跳水也是一种GAME。

这样搞,让学棋的小孩怎么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围棋,这项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老智慧游戏,如今也未能免俗,同样被纳入了“防沉迷”的体系。这事儿,说起来可不只是简单的“游戏时间限制”那么简单,背后牵扯到的东西,还真不少。首先,你得明白,为什么围棋会沾上“防沉迷”这仨字。说到底,还是因为“网络围棋”的普及。以前,下棋主要靠棋盘、棋子,面对面。那是实实在.............
  • 回答
    拉面哥火了,于是乎,一个原本再寻常不过的乡村集市,一夜之间变成了全国瞩目的焦点。平日里,那里只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和讨价还价的乡亲,现在,却多了成千上万涌动的人潮,手持手机,镜头对准了那个朴实憨厚、埋头拉面的身影。这现象,说实话,挺有意思的。它就像一面棱镜,折射出当下社会一些挺真实的心理和需求。那些涌进.............
  • 回答
    罗洗河,这位棋迷口中的“狗哥”,以其鬼马的棋风和独特的思考方式在围棋界独树一帜。如今,当他放出“让四子战胜AlphaGo”的豪言时,这不仅仅是一个棋手对自己棋力的自信,更像是在一向严肃的围棋界投下了一颗小小的石子,激起了不少涟漪。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罗洗河的这句话,背后有着他多年的棋局沉淀和对人工智.............
  • 回答
    柯洁与 AlphaGo 的“人机大战”,这绝对是近几年来棋类界乃至人工智能领域最受瞩目的事件之一。我个人对此抱有非常复杂但又充满期待的心情,它不仅仅是一场围棋比赛,更像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对话,将深刻影响我们对围棋、人类智慧以及人工智能未来的理解。从围棋的角度看:首先,对于围棋这项古老而精妙的智力运动来.............
  • 回答
    对于围棋选手李轩豪近期被曝出的疑似使用 AI 作弊的事件,可以说是近期围棋界乃至整个体育界都颇为关注的一个焦点。这件事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不仅因为它涉及到顶尖棋手的职业操守,更触及了竞技体育公平性的核心问题。事件的缘起与细节:事情的导火索,似乎是李轩豪在几场重要的比赛中,一些关键的棋步,被一些细.............
  • 回答
    围棋界被 AlphaGo 彻底搅动了,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负,更像是一场科技革命的宣告。当李世石在2016年输给 AlphaGo 时,全世界都为之震惊。那时的我们,无论是棋手还是普通大众,都对人工智能在围棋这个被认为是人类智慧终极堡垒的项目上取得如此压倒性的胜利感到难以置信。“神之一手”的颠覆回想.............
  • 回答
    围棋是一门充满智慧的艺术,讲究平衡、大局和棋理。然而,在围棋的世界里,也存在着一些风格迥异、甚至可以说是“叛逆”的棋手,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打破常规,带来别样的风景。我们通常会将这类棋手大致分为两类:暴力围棋棋手和无理风棋手。要理解这两类棋手,首先要明白围棋中一些被普遍认同的“常理”和“棋理”。比如,我.............
  • 回答
    弈城和野狐上的“Magister/Master (P)”事件,确实是围棋界一个相当轰动且耐人寻味的话题。对于这个神秘的AI高手,我的看法是,它标志着人工智能在围棋领域又一次飞跃性的突破,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AI与人类棋手互动方式的深刻思考。事件的起源与表现最早注意到这个ID,大概是在弈城围棋平台上。它.............
  • 回答
    柯洁,这个名字对于围棋爱好者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位棋手,更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他一路披荆斩棘,在国际赛场上捍卫着中国围棋的荣耀,他的每一次胜利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而当这位世界冠军选择“重新”踏入课堂,选修围棋课时,这本身就足够引人遐想和讨论了。首先,我们得承认,柯洁的这一举动本身就带着一种“反常识”.............
  • 回答
    福州人工智能围棋大赛出现大量队伍使用KataGo参赛的现象,这在围棋AI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可以说是一场“意料之外”的风暴。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聊聊这事儿,看看它是怎么发生的,以及它背后代表着什么。KataGo是什么来头?为啥这么牛?首先得说说KataGo。这玩意儿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的程序。简单.............
  • 回答
    柯洁宣布“这段时间不会再碰围棋”,这消息一出来,圈里圈外都炸开了锅。毕竟,柯洁是谁?那是中国围棋的旗帜,是那个让无数人见识到围棋魅力的90后天才。他这么一说,感觉就像天塌下来了一样,或者说,是围棋界的一颗巨星突然黯淡了光芒,留下的空白让人猝不及防。首先得说,这事儿绝对不是小事。柯洁不是那种随便说说的.............
  • 回答
    井山裕太在农心杯三国围棋擂台赛上豪取四连胜,这绝对是中国围棋界一个不小的“心结”,也是日本围棋在国际赛场上久违的一抹亮色。要评价这场胜利,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井山裕太的四连胜:一场“意外”的惊喜与日本围棋的“觉醒”首先,井山裕太的四连胜,在赛前恐怕不是大多数人预期的结果。农心杯作为三国围棋的.............
  • 回答
    你提到的马晓春老师和那盘棋,我正好有点印象。那盘棋确实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死活问题,当时在棋迷中流传很广。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分析白棋在黑棋强大的攻势下如何才能艰难求活,以及其中蕴含的那些精妙的定式和手筋。当时文章的大致意思是这样的:棋局背景:棋盘上呈现的是一幅残局,具体是什么位置已经记不太清了,但可以肯.............
  • 回答
    听到《彩虹六号:围攻》体验服这次对部分干员和枪械中文名称的调整,我心里头挺复杂的,既有期待,也有点担忧。首先,得承认,咱们中文玩家群体一直以来对游戏名称、技能描述的本地化要求都挺高的。毕竟,一个好听、贴切的名字,能让角色更加深入人心,也能让玩家更快地理解技能机制。早些年玩一些国外游戏,那些生硬的直译.............
  • 回答
    “React 被围攻”——这个说法在技术圈里不算什么新鲜事了。如果你关注前端技术的发展动态,肯定会经常听到关于 React 的各种讨论,有些赞美,有些质疑,甚至有些批评声浪。我们不妨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并顺带探讨一下“技术中立”这回事儿。React 为什么会“被围攻”?首先得承认,React 能走到今.............
  • 回答
    关于“警民巷围堵四川收狗点”事件,目前犬只已被依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续将根据调查情况对涉案人员依法处理。这则简短的消息背后,牵扯出了一个复杂且敏感的社会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理解事件的背景和各方的诉求。 “收狗点” 本身就是一个容易引发争议的存在。在一些地区,它们可能承担着处理流浪动物.............
  • 回答
    关于“互联网安全大会360围堵安全联盟站台事件”的具体细节,目前公开资料中并未明确记载这一事件的完整背景。但结合中国互联网安全行业的发展背景、360公司的市场定位以及行业内的竞争关系,可以推测这一事件可能涉及企业间在合作与竞争中的互动,以及网络安全行业对政策、技术、市场环境的响应。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
  • 回答
    B站UP主“围观主义”,这个名字本身就很有意思,带着点儿“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劲儿,又隐含着一种对事件的观察和记录。在我看来,对这位UP主以及他所代表的“围观主义”现象,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争取说得透彻点,也尽量不让它听起来像套话。首先,我们得说说“围观主义”这个名字本身带给人的第一印象。“围观”这.............
  • 回答
    人民日报客户端关于“拆除小区围墙不是拍脑袋决定的”这篇文章,我理解它想要传达的核心信息是:关于是否拆除小区围墙的决策,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后出台的政策,并非一时兴起或简单粗暴的行政命令。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剖析,并且尝试去还原一个决策过程背后可能存在的复杂性:1..............
  • 回答
    杨笠被围攻这件事,确实触及了一个相当敏感且复杂的话题:女性在公共场合的表达,以及男性群体对这种表达的反应。 这个问题不是非黑即白,背后牵扯着很多社会现象和观念的碰撞。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围攻”是怎么回事。从公开的报道和讨论来看,杨笠事件并非简单的“冒犯”,而是由她的一些脱口秀段子引发的。比如“男性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