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化学、生化、中药学等专业的学生穿越到金庸小说里,能否碾压那些下毒高手?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不少金庸迷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如果把我们现实世界里的化学、生化、中药学等专业的学生扔进金庸的武侠世界,他们能不能“碾压”那些下毒高手? 我觉得,答案并非一概而论,得看具体情况,但总的来说,他们拥有巨大的优势,非常有能力成为顶级的毒学大师,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原有的毒手。

咱们先得把“下毒高手”这个概念掰开了揉碎了看看。在金庸小说里,下毒高手通常有几个特点:

对毒物的了解: 他们知道哪些植物、动物、矿物有毒,懂得炮制和使用方法。
制毒技巧: 能够炼制出毒药,比如七步断魂散、鹤顶红、情花毒等等,并且能够控制毒性、毒效。
用毒技巧: 能够巧妙地将毒药施加于兵器、食物、饮水,甚至空气中,让人防不胜防。
解毒能力: 往往也具备一定的解毒能力,知道一些解药的配方,或者能够快速反应。
经验和悟性: 靠着长年累月的实践和天赋,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甚至能创造出新的毒药。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现代化学、生化、中药学专业的学生,他们有什么“武器”?

1. 系统而科学的毒物知识体系:

化学: 现代化学,尤其是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会让这些人对物质的结构、性质、反应机理有深刻的理解。他们知道哪些元素是剧毒的(比如砷、汞、氰化物),这些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如何分离和提纯。他们也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径,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有目的地设计和合成新的毒性物质,而不仅仅是依赖于“捡现成的”天然毒物。想象一下,一个化学系的毕业生,看到小说里提到的“断肠草”,他可能会立刻想到其中可能存在的生物碱或者有毒的苷类,并且知道如何去分析它的有效成分,甚至通过化学合成来复制或者改良它的毒性。
生化: 生物化学则让他们明白毒物是如何作用于生物体的。他们了解酶的抑制、受体的阻断、信号通路的干扰、DNA的损伤等等。这意味着他们能更精准地设计毒药,使其作用于特定的生理过程,从而达到更迅速、更致命的效果。比如,他们知道如何制造一种能够特异性抑制关键酶活性的化合物,让中毒者在短时间内失去生命功能。而且,他们对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有深入研究,这使得他们能更有效地利用小说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草药,挖掘出其潜在的剧毒成分,并优化其制备方法。
中药学: 虽然金庸世界里的“中药”相对比较朴素,但中药学专业背景的学生,他们对植物、动物、矿物的药性、炮制、配伍有着扎实的基础。他们知道哪些东西“有毒”,哪些“以毒攻毒”,以及如何通过炮制来降低毒性或者增强某种功效。这让他们在理解和运用小说中现有的毒药体系时,比土生土长的毒手们要系统和深入得多。他们可能能识别出小说中提及的很多毒物,并给出更科学的炮制和使用建议。

2. 实验室的“利器”:

即使穿越过去,他们身边没有现代化的实验室设备,但他们脑子里有“图纸”。

提取与分离: 化学的萃取、蒸馏、重结晶等基本原理,即使借助简陋的工具(如陶罐、炭火、过滤布),也能实现对天然毒物的有效提取和提纯。他们能通过加热、冷却、溶解、过滤等物理化学过程,分离出毒性最强的成分。
合成: 虽然大规模合成可能困难,但某些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合成,或者对现有毒物进行简单修饰,在金庸世界的条件下,未必是天方夜谭。比如,利用某些发酵过程,或者简单的化学反应(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就可以改变毒物的性质。
分析: 即使没有光谱仪,他们也懂得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虽然过程可能粗糙,但也能帮助他们区分不同的毒物成分,判断其纯度。

3. 解毒的“上帝视角”:

如果说金庸世界的毒手们是“摸着石头过河”,那这些穿越者就是带着“河图纸”来。

理解毒性机制: 他们知道毒药为什么会中毒,是破坏了哪个生理功能,就更容易找到相应的拮抗剂或者应对方法。很多时候,他们不只是知道“吃这个解毒”,而是知道“这个毒是通过抑制XXX酶来起作用的,所以我们可以用XXX来竞争性抑制它”。
开发新的解毒剂: 他们的中药学知识,加上对毒性机制的理解,能够更有效地配伍、炮制出解药。他们甚至可能通过对毒药成分的分析,有意识地去寻找或者合成具有解毒作用的化合物,而不是依赖于经验。
快速反应: 面对突发中毒,他们不会像小说里很多人那样束手无策,因为他们能从更基础的层面去分析问题,迅速做出判断,并尝试相应的急救措施。

4. 战场上的“降维打击”:

预判与防御: 他们会更警惕,更容易识别出可能的下毒手段。看到陌生的食物、饮水,他们会本能地去思考其中是否含有毒素,并懂得如何规避。
主动出击: 他们可以主动地去研究对手的毒药,甚至在对手发现之前,就找到克制方法,或者利用他们的毒药反制对手。
创新毒药: 凭借对毒物化学结构的理解,他们可以设计出作用更快、更隐蔽、更难化解的毒药,甚至是一些小说中从未出现过的“高科技”毒物。比如,他们可以研究出一种能让神经系统短暂麻痹的毒素,让对手瞬间丧失战斗力,而不会立刻死亡,方便捕获审问。

潜在的挑战:

当然,也不能完全说“碾压”,总会有一些限制:

物资和工具: 现代化学需要大量的试剂、器材和能源。在金庸的世界里,这些都需要从零开始,或者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
信息传播: 现代科学是建立在庞大的知识库和信息交流上的,一旦穿越,这种支持就消失了。他们需要靠自己的知识和实践来摸索。
武功基础: 毕竟金庸小说是武侠世界,如果没有一定的武功基础,再懂毒,也可能在近身搏斗中被轻易解决。而且,很多毒药的使用也需要配合一定的武功招式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对“内力”的理解: 小说中的很多“毒”和“解毒”似乎也与内力、真气等概念有些模糊的联系。现代科学在这方面的解释可能就比较有限了。

结论:

总的来说,一个拥有化学、生化、中药学专业知识背景的人,穿越到金庸小说里,绝对有能力成为顶级的毒学大师,并且非常有潜力“碾压”大部分金庸世界里的下毒高手。 他们拥有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毒物的本质、作用机制,并且能更有效地研发和运用毒药以及解药。

他们可能不会像欧阳锋那样,被毒自己所害;也不会像某些反派那样,只能依赖几样看家的毒药。他们能做到的是,理解、分析、创造、防御、反击,将“毒”这一门技艺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更科学的维度。 他们可能无法直接“制造”出分子式复杂的现代化学药品,但他们能利用现有资源,通过科学原理,创造出远超小说中现有水平的毒物和解药,从而在毒学领域拥有“降维打击”的能力。 他们的优势在于,他们懂得“为什么”,而小说里的毒手们,很多时候只是懂得“怎么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之前有个回答:

大意是化学专业的学生干这事水平可能不如想象中那么高。当时有评论来炫耀自己掌握的知识,而回答下面几个新型战剂的正经科普评论倒给举报没了。有的人就是以“独享”某些“禁忌向知识”为乐,和当年的炼金术士用谜语描述实验现象的做法一模一样,只可惜现在是21世纪。

要我说侦探小说爱好者可能连氯仿是三氯甲烷都不知道,但他们“穿越到金庸小说里,绝对能碾压那些下毒高手”,专业的学生可能还比不过。

小说中的毒药大部分是虚构的,还有一部分是在隐喻,不过真要强调科学性也是可以的。下面仅作为一个小说爱好者来扯几段,先说一下个人的简单分类:

致命,无解药,比如腐骨穿心膏、金波旬花;致命,有解药,比如情花;失能,比如十香软筋散、悲酥清风;依赖性,豹胎易筋丸、三尸脑神丹。

他是江西出名的魔头,武林中闻名丧胆,他所使的毒药之中,尤以“人言”最为驰名,此二字取自“人言可畏”,相传在物华天宝之地,某处河边有一集天地灵气的黑岩。将此黑岩与五种毒物合炼即可飞出“人言白霜”,此霜无色无味,可破银针试毒,十二个时辰肠穿肚烂,二十四个时辰毒血攻心,无药可救。
这“众里寻他”乃天下毒物之最,无形无色,中毒者先是须发皆无,之后则有如千万条蚕虫同时在周身咬啮,痛楚难当,难以站立,最后双目失明痛苦而亡。据传此药源自西南苗疆一极罕见的毒菜名为莲花白[1]。此毒难解,欲减缓毒性,须用西方一奇物。此物由牛血、草木灰练成的黄血盐为底,配以铁红、镪水经七七四十九道工序精炼而成,世所罕见。故武林中人说及“众里寻他”之毒,无不切齿痛恨。
此物乃三日断魂散,第一日腹痛难耐,上吐下泻,第二日有所缓解,回光返照,第三日病入膏肓,神仙难救。
……

依赖性的或者说成瘾性的太危险了,就不写了,应该都脑补出来。


xx小说爱好者真的藏龙卧虎,比如下面这位。

毒物奇案:锑和“茶杯少年”格雷厄姆·扬

参考

  1. ^ https://v.qq.com/x/page/i080995lmnt.html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不少金庸迷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如果把我们现实世界里的化学、生化、中药学等专业的学生扔进金庸的武侠世界,他们能不能“碾压”那些下毒高手? 我觉得,答案并非一概而论,得看具体情况,但总的来说,他们拥有巨大的优势,非常有能力成为顶级的毒学大师,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原有的毒手。咱们先得把.............
  • 回答
    张三丰能否用内力化解生死符?这个问题,咱们得从生死符的特性和张三丰的武学造诣两方面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说生死符。这玩意儿可不是寻常的毒药,也不是什么简单的穴道被封。生死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被刻意制成了“活”的。你想啊,那是一种经过特殊炼制,带着蛊毒意味的符咒,一旦被施入体内,并非凝固不动,而是会随着人.............
  • 回答
    在中国,化肥生产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涉及多种原料,其中石油炼制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回答“一吨化肥生产需要由原油精炼出来的材料是什么,需要多少?如果用其他材料替换,成本会高出多少?”,我们需要深入到化肥的种类和生产工艺中去。化肥的种类与原油炼制品的关联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化肥”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
  • 回答
    在我看来,我们谈论自然界中的生命,尤其是那些奇妙的能量获取方式时,总会让人觉得像是在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而其中一个特别令人着迷的话题,就是化能合成作用——那些不依赖阳光,而是依靠化学反应来获取能量的生命形式。大家可能都听过光合作用,就是植物啊,藻类啊,通过阳光和二氧化碳制造食物,这个大家都熟悉。但化.............
  • 回答
    在計劃生育政策實施前後,中國各民族的人口結構和增長趨勢確實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是一個複雜的議題,涉及人口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多個層面,並且不同民族之間的情況存在差異。我會盡量從幾個關鍵角度來闡述,希望能呈現一個相對全面的畫面,並且盡量以一種貼近自然語氣的方式來表達。首先,咱們得明白,計劃生育政策,也.............
  • 回答
    电影里那些化学天才或生物学家,凭着一身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实验室里“叮叮当当”一顿操作,就能制造出威力惊人的生化武器或炸药,这确实是许多人心中的一个经典桥段。那么,现实中的生物或化学专业高材生,真的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吗?答案是:理论上,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具备的,但实践起来,难度和门槛远超电影情节,而且承担.............
  • 回答
    如果将科学家比作法师,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则被视为他们赖以施展的魔法分支,那么我们的世界将呈现出一种截然不同的、充满了神秘而秩序的景象。这并非是简单的奇幻借喻,而是一种基于知识体系的深度重塑。法师学院与魔法塔:知识的殿堂首先,我们会看到遍布世界各地的“法师学院”和“魔法塔”。这些机构并非现.............
  • 回答
    物理学与化学的界限,以及化学与生物学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引人入胜但又充满微妙之处的话题。简单地说,物理学能够“解释”化学现象,但这种解释并非简单的“还原”,而是一种深刻的理解和基础的支撑。至于生物机制,物理学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生物的复杂性使得物理学的作用更为间接和多维。物理学如何“解释”化学.............
  • 回答
    “生环材化劝退”是一个在网络上出现的、带有戏谑和自嘲意味的组合词,用来形容与“生物”、“环境”、“材料”、“化学”这四个学科相关的专业或研究领域,在人们看来可能存在的一些普遍认知上的“劝退”因素。理解这个词,需要拆解它,并深入分析每个部分以及它们组合起来的含义:1. 拆解词语: 生(生物学/生命.............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就“生、化方向高档次文章越来越多带理论计算”这一现象,和您进行一次深入的探讨。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趋势,而且在我看来,这并非偶然,而是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并且对生命科学和化学研究的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理解的深度需求.............
  • 回答
    咱们生化药专业的,看大牌护肤品那叫一个“透彻”,不是说我们多牛,而是我们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加上对成分的熟悉,很多时候真的能扒出不少道道儿。所以,我们看待大牌护肤品的性价比,那绝对是多维度的,不只是看品牌溢价那么简单。首先,我们最看重的是“有效成分”的浓度和协同性。 这点上,我们跟普通消费者最大.............
  • 回答
    中国生育报告显示“全面二孩政策后反而出现生育断崖”,以及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时代加速到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现象。要全面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全面二孩政策”的初衷与实际效果的背离 初衷: “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是为了应对中国长期以来低生育率导致的劳动.............
  • 回答
    美国和印度在应对新冠疫情时遭遇的困境,与它们根深蒂固的社会经济结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国家的阶级分化,导致了资源分配的不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差异,以及在疫情面前不同群体承受的风险也大相径庭。富裕阶层往往能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和防护措施,而贫困阶层则可能因为居住环境拥挤、工作性质无法居家、缺乏医疗保.............
  • 回答
    我不是一个具体的化学物质,我更像是一种概念,一种存在的表达。如果非要我用一个化学式来概括我的本质,那会是:$Sigma$ ( H$_{2}$O + C$_{6}$H$_{12}$O$_{6}$ + N$_{2}$ + O$_{2}$ + K$^{+}$ + Na$^{+}$ + Cl$^{}$ + .............
  • 回答
    将化学阉割纳入法律,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复杂的议题,它触及了人权、伦理、法律、医学、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多元文化的社会,推行如此一项激进的法律,需要极其审慎的考量,并且必须深刻理解其潜在的长远影响。一、 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1. 基本人权与尊严的界定: 身体.............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能引起很多年轻学子的遐想。如果一个高中生,在校期间,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成功合成了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全新化学元素,那这绝对是了不得的成就,绝对是爆炸性的大新闻!那么,能否直接保送清华北大化学学院呢?答案是:理论上,极有可能,但并非绝对板上钉钉,更不是“凭空保送”那么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中国古代炼丹术与西方现代科学之间的深层对比。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对两者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有清晰的认识。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道士的炼丹术确实是一门非常古老且具有一定实践性的技艺。它伴随着中国古代哲学、医药学的发展,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矿物、金属、草药的处.............
  • 回答
    “一旦不成立,所有学术体系都会崩溃”的公理,在严格的数学和逻辑意义上,并不存在。学术体系并非建立在单一的“公理”之上,而是建立在一套相互关联的理论、模型、实验证据和研究方法之上。然而,我们可以探讨是否存在一些 基础性的假设或原则,它们一旦被证伪或被证明不成立,将对几乎所有科学领域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导.............
  • 回答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改善心情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涉及到大脑内部复杂的生化反应和神经递质的平衡。然而,确实有一些方法能够通过影响我们体内的化学物质来温和而有效地提升情绪。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大脑中的一些关键“信使”——神经递质。它们就像大脑内部的邮递员,传递着各种信号,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动机、注意力和.............
  • 回答
    “多喝热水”这句看似朴实无华的建议,其实蕴含着深刻的化学与医学道理,能从多个层面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裨益。从化学角度来看,水是生命的基础。在我们身体内部,几乎所有的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的参与。水作为一种优良的溶剂,能够溶解各种营养物质、矿物质以及代谢废物, facilitating 它们的运输和吸收。当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