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梵蒂冈境内仅有的大学叫埃塞俄比亚大学而非梵蒂冈大学?

回答
在梵蒂冈城这个世界上最小的主权国家里,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它没有一家名为“梵蒂冈大学”的高等学府,反而有一所叫做“埃塞俄比亚大学”的机构。这背后其实藏着一段有趣的历史和深刻的宗教意义。

首先,我们得厘清一个概念。严格来说,梵蒂冈城内并没有一家独立运行、招收社会大众作为学生、授予学位,并且拥有传统意义上大学所有设施和部门的“埃塞俄比亚大学”。你可能听说的“埃塞俄比亚大学”更准确的名称应该是罗马宗座东方学院(Pontificio Istituto Orientale,简称PIO)。

那么,为什么它会被与“埃塞俄比亚”联系起来,又为何会在梵蒂冈境内呢?这就要追溯到它的历史和使命了。

罗马宗座东方学院的渊源与使命

罗马宗座东方学院的建立,是为了促进天主教会与东方教会(尤其是东正教和东方礼天主教会)之间的交流与理解。简单来说,它旨在培养研究东方基督教传统、语言、历史和神学的学者,并以此增进东西方教会之间的对话与合一。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7年,由教宗本笃十五世(Pope Benedict XV)创立。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大陆局势动荡,而东方教会的处境也备受关注。教宗希望通过建立这样一个机构,能够系统地研究和传播东方基督教的宝贵遗产,并为东西方教会的合一奠定学术基础。

为何是“埃塞俄比亚”?

那么,为什么会用“埃塞俄比亚”来命名这个机构,或者说它与埃塞俄比亚有什么样的联系呢?这里需要区分两个层面:

1. “埃塞俄比亚”作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指代: 在早期基督教历史中,埃塞俄比亚(当时指的是位于非洲东北部,包括现代埃塞俄比亚和苏丹部分地区)是基督教传播的重要地区之一。古老的埃塞俄比亚教会拥有悠久的基督教历史和独特的礼仪传统。因此,将研究东方教会的学院命名与埃塞俄比亚相关联,本身就具有象征意义,代表了对古老东方基督教传统的重视和研究。

2. “东方学院”的更广泛范畴: 虽然“埃塞俄比亚”这个名字带有历史的印记,但宗座东方学院的研究范围远不止埃塞俄比亚。它涵盖了所有东方基督教的传统,包括希腊、斯拉夫、亚美尼亚、科普特、叙利亚、格鲁吉亚等教会的教义、礼仪、教会法、历史、语言和文化。所以,称其为“东方学院”更加贴切地反映了其研究的广度。

为何选择在梵蒂冈境内?

你可能会问,既然是研究东方教会,为何要设在梵蒂冈这个西方天主教的中心?这其实非常符合其使命:

权威性与中心性: 梵蒂冈是天主教会的最高管理机构——圣座(Holy See)的所在地。在这里设立一个研究机构,能够获得最高的学术和宗教权威支持,也便于与圣座各部门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尤其是在推动教会合一的议题上。
资源与便捷性: 梵蒂冈拥有丰富的图书馆、档案和研究资源,为东方学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罗马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本身就聚集了大量研究东方文化和宗教的学者和机构,为东方学院提供了交流平台。
象征意义: 将东方研究中心设在天主教会的“心脏”,也寓意着天主教会对东西方教会合一的真诚渴望和决心,希望通过学术研究和对话,弥合分歧,实现基督徒的合一。

为什么不叫“梵蒂冈大学”?

这里的关键在于“大学”的定义以及梵蒂冈的特殊性。

“大学”的传统定义: 传统意义上的大学通常是指一个综合性的教育机构,拥有多个学院(如神学、哲学、法律、医学、文学等),教授广泛的学科,并向社会大众开放招生,授予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
梵蒂冈作为政治实体: 梵蒂冈城国虽然是主权国家,但其主要功能是服务于圣座的宗教和精神使命,而非一个常规的世俗教育体系。
其他圣座教育机构: 实际上,圣座在罗马拥有众多专门的神学和教义研究学院,比如罗马宗座额我略大学(Pontifical Gregorian University)、罗马宗座拉特朗大学(Pontifical Lateran University)、罗马宗座安杰利库姆大学(Pontifical University of Saint Thomas Aquinas)等等,这些机构涵盖了神学、哲学、教会法等领域,可以被视为广义上的“梵蒂冈大学系统”的一部分,但它们并非统一冠名为“梵蒂冈大学”。

总结来说, 梵蒂冈境内并没有一家叫做“埃塞俄比亚大学”的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你所提及的,很可能是指罗马宗座东方学院(Pontificio Istituto Orientale)。它之所以与“埃塞俄比亚”联系,是出于对其古老基督教传统的重视和象征意义。而它之所以设在梵蒂冈,则是因为这里是天主教会的中心,能够提供最高的权威、最丰富的资源,并有力地支持其研究东方教会、促进东西方教会合一的神圣使命。

因此,与其说梵蒂冈境内“仅有的大学”叫埃塞俄比亚大学,不如说,在梵蒂冈这个特殊的国度里,存在着专门致力于研究东方基督教文化和促进教会合一的“罗马宗座东方学院”,它的名字和使命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宗教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教皇/教会本来有一个教皇国,拥有意大利中部大片的土地,并且在罗马城有一大堆的宗座学校。

意大利建国时,把教皇领土限制在了城堡里,这些学校就都被划在境外了,只有埃塞俄比亚学院,因为就一个小楼,被设在了城堡里,恰好留在了境内。

叫埃塞俄比亚学院,因为它就是给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僧侣教士建的。


1.首先,梵蒂冈不是一个常规国家,是19世纪意大利建国过程中,对宗教势力的妥协产物。

19世纪全意大利完成武力统一,教皇国和其他小国一样,土地被没收,只给教皇保留了一个梵蒂冈城堡作为独立领土。

现在梵蒂冈的实际权力、影响力,靠的是遍布世界的教会机构、信徒,和它的国土面积无关,所以面积大点小点并不是关键问题。

注:“英语The Pope/拉丁语Papa”的正式中文翻译为“教宗”。“教皇”是习惯译法,一般不必特意去纠正。


2. 罗马城里还有其他很多很多宗座大学、宗座学院,这些学校人数众多,占地面积也大,设在罗马城各个地方。意大利建国时,把教皇领地限制在了城堡里,所以整个罗马城和其他土地都归意大利了,自然那些学校也就不在梵蒂冈境内了。不过,宗座学校还是听天主教会管辖的。


这个埃塞俄比亚学院,恰好设在了梵蒂冈城堡内部,因为它成立以来一直特别小,是个很小的机构,就近给了个小楼,也就没搬过。当教皇国的其他土地被意大利划走时,它“幸运“的留了下来。

天主教会旗下有一个机构,叫圣座教育部/教廷教育部,它直属的神学大学叫宗座大学,不够格叫大学的叫宗座学院、宗座系,一共有160多个,分布在30多个国家。(宗座:Pontifical / Pontificia / Pontificio)

而一般的天主教大学,不带宗座一词的,都不是教廷直属的。


上图红点,在梵蒂冈边界外,就是 宗座传信大学(Pontificia Università Urbaniana / Pontifical Urban University),又名乌尔班大学。

上图里好几个 pontificio/potifical 开头的学校,都是宗座学校。这还只是罗马市中心一小块,一共有20多个宗座学校设立在罗马。


  • 所以逻辑是这样的,教皇/教会本来有一个教皇国,拥有意大利中部大片的土地,并且在罗马城有一大堆的宗座学校,意大利建国时都被划在梵蒂冈境外了。只有埃塞俄比亚学院,因为小,设在城堡里,留在了境内。

截图里能明显看出城墙的形状,那就是边界。另外,大门口的圆形广场也归了梵蒂冈。


3. 问题中说的神学院全称叫:Pontificio Collegio Etiopico,宗座埃塞俄比亚学院,一般直呼Collegio Etiopico 埃塞俄比亚学院。这学校连英文维基百科都没有词条,只能看意大利语、法语、德语的维基,捷克语词条写的不全。

看不懂没关系,chrome自带网页翻译,翻中文极其不靠谱,翻英文还是超级牛的,毕竟都是印欧语系,语法类似。


大意:

1351年,一批来自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旧称)的僧侣教士,来到罗马学习交流。为了方便交流学习,1481年,教宗思道四世(西斯都四世/Sixtus IV/Sisto IV)建立了这个学院,当时建在圣伯多禄大殿旁边。

后来教宗利奥十世把它改作修道院,用来训练更多的埃塞俄比亚教士。

1531年,一些经书诗篇在这里被翻译成ge'ez 吉兹语,当时在埃塞俄比亚通行的语言,至今仍用于宗教仪式。

现在仍然是学校,专门接待来自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神学学生。


注:科普特正教会,基督教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分布在埃及和埃塞俄比亚一带。现在埃及的科普特教会,仍然坚持在仪式中使用古科普特文——————古埃及文世俗体的直系后裔。科普特copt,是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征服者对本地埃及人的称呼。科普特正教会的最高首脑是“亚历山大大主教”,原本属东正教分支,由于教义争端,在公元451年被正式排除出东正教体系,不再受“君士坦丁堡牧首”的指挥。

这就是埃塞俄比亚学院的小楼,位于梵蒂冈城堡的后花园,绿化还真不错。梵蒂冈城堡是教皇国众多宫殿里最重要的一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梵蒂冈城这个世界上最小的主权国家里,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它没有一家名为“梵蒂冈大学”的高等学府,反而有一所叫做“埃塞俄比亚大学”的机构。这背后其实藏着一段有趣的历史和深刻的宗教意义。首先,我们得厘清一个概念。严格来说,梵蒂冈城内并没有一家独立运行、招收社会大众作为学生、授予学位,并且拥有传统意义上.............
  • 回答
    语言的际遇:为何藏语选择梵文作为书写系统的灵感源泉,而非汉字?藏语,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语言,其书写系统——藏文,宛如一串串优美的舞蹈,展现着其独特的韵律和智慧。当我们探究藏文的源头时,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摆在眼前:为何是梵文,而非同样毗邻且对周边文化影响深远的汉字,成为了藏文书写系统的“祖师爷”?这背后.............
  • 回答
    KFC(肯德基)在门店中广泛采用手机点单系统,这一策略背后涉及多方面的考量,既包括运营效率、成本控制,也涉及用户体验、技术整合和品牌管理等。以下是详细分析: 1. 提高运营效率与顾客体验 减少排队时间:在高峰时段(如周末、节假日),顾客排队等待的时间可能较长。手机点单允许顾客在店内或外出时直接下单,.............
  • 回答
    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中,尽管俄罗斯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但实际战场上并未广泛看到这些高科技武器的使用,这一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 1. 军事现代化进程的延迟与现实差距 技术储备不足:俄罗斯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虽启动了军事现代化计划,但真正大规模装备部队的进程较慢。例如,T14“亚尔斯”主战坦克.............
  • 回答
    韩国影视作品中对明末八旗军的描绘与国内影视作品的差异,主要源于历史叙事、文化视角、创作目的以及历史资料的解读方式。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历史背景的差异:明末与早期八旗军的性质不同1. 明末八旗军的侵略性 明末(1644年)的八旗军是清军入关后对明朝的侵略性军队,其军事行动以屠.............
  • 回答
    大明(明朝)和大清(清朝)是两个不同的朝代,分别存在于1417世纪和1819世纪,两者在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用户提到的“大清远胜于大明”可能是对清朝和明朝的误解,实际上两者是不同时期的国家,不能直接比较。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策略、国家实力和地理因素等方面详细分析两者的不同。 一.............
  • 回答
    明朝对元朝残余势力的处理方式与汉朝对匈奴、唐朝对突厥的策略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源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政治策略和国际形势的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元朝残余势力的特殊性1. 元朝的“帝国式统治”与分裂后的脆弱性 元朝(1271–1368)是一个以蒙古贵族为核心的多民族帝国.............
  • 回答
    在知乎等平台上,关于明朝灭亡的讨论中,较少有人直接批评朱家宗室,这一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朱家宗室的角色1. 朱家宗室的复杂性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将宗室分封至各地,形成“藩王”体系。但这一制度在后期逐渐演变为潜在的威胁。例如: 朱棣(明成祖).............
  • 回答
    在二战后,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作为轴心国的国际形象差异,主要源于历史责任、战争目标、战后处理、国际关注焦点以及文化因素等多方面原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 一、战争目标与影响范围的差异1. 日本:亚洲侵略的“暴行制造者” 战争目标:日本的战争以侵略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为主,尤其是对中国、东南亚.............
  • 回答
    中国象棋中“马脚”的设置,是棋规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规则,其核心在于通过限制马的移动方式,增加棋局的复杂性和策略性,同时平衡游戏的公平性。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这一规则的由来与作用: 一、马脚的定义与规则在象棋中,“马脚”指的是马在移动时因被其他棋子(如车、炮、士、象等)挡住而无法按“日”字跳格的状况。.............
  • 回答
    关于“中央部委公务员薪资高但人少”的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制度设计、社会观念、职业选择逻辑等复杂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详细说明: 一、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录取门槛极高1. 报考人数远超岗位数量 中央部委的公务员岗位(尤其是综合管理类)报考人数常年位居全国前列。以.............
  • 回答
    机关部门的科长对通过人才引进上岗的博士可能存在一定的排斥或犹豫,这种现象并非个别现象,而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人才引进政策与机关实际需求的错位1. 政策导向与岗位需求的脱节 人才引进政策往往以“学历门槛”为核心,强调“高学历、高专业”,但机关.............
  • 回答
    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后,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迅速崩溃,其“半壁江山”迅速瓦解,这一过程涉及多重复杂因素,以下从战略、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多角度详细分析: 一、国民党内部的系统性崩溃1. 腐败与派系斗争 国民党统治集团长期依赖军阀势力,内部派系林立(如蒋介石、陈诚、李宗仁、白崇禧等.............
  • 回答
    央视六套(CCTV6)作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剧频道,播放外国影视作品时通常采用中文配音而非原声,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复杂原因,涉及版权、文化、技术、政策等多重因素。以下是详细分析: 1. 版权与授权问题 版权归属与授权限制: 外国影视作品的版权通常由原制作方或发行方持有。央视作为国家媒体.............
  • 回答
    格陵兰(Greenland)是丹麦王国的一部分,但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历史背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部分资料“排除”或未被计入丹麦的领土面积。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一、格陵兰的法律地位与自治权1. 名义上的主权归属 格陵兰是丹麦王国的一部分,根据《丹麦宪法》和国际法,其主权属于丹麦。但自20世纪.............
  • 回答
    服用感冒药后感到想睡觉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主要与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有关。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1. 抗组胺药的镇静作用 核心原因:大多数复方感冒药(如泰诺、白加黑等)中都含有抗组胺药,例如马来酸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或扑尔敏。这些成分的主要功能是缓解过敏症状.............
  • 回答
    普通话以北京话为基础以及汉语方言与古汉语的关系,是一个涉及历史、语言学和政治因素的复杂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 一、为何普通话以北京话为基础? 1. 历史政治中心的传统 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影响:自元代起,北京作为中国北方的政治中心地位逐渐确立。明代的"官话"(即当时的通用语)已以南京口音为基准,.............
  • 回答
    关于“雨衣爸爸”事件引发的争议,其背后涉及公众情感、媒体传播、社会舆论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为何会被认为是炒作并引发争议: 1. 信息误传与公众认知偏差 原始事件背景 2021年7月郑州暴雨期间,地铁5号线因积水导致多人被困,救援过程中一名身穿雨衣的男子在抢险现.............
  • 回答
    两河文明(即美索不达米亚)与古埃及文明在历史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社会稳定性特征,这一现象可从地理环境、政治结构、经济模式、文化传统及外部威胁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阐述: 一、地理环境的差异:自然条件对稳定性的根本影响1. 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的不稳定自然条件 河流与.............
  • 回答
    关于“曹丕导致曹魏政权灭亡”的说法,虽然在历史讨论中存在,但这并不是一种主流观点,并且存在很大的争议,更准确地说,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甚至可以说是严重的误读。你提到“曹丕没出什么大错”,这基本上是符合史实的判断。恰恰相反,曹丕在位期间,虽然短暂,但为曹魏政权的稳固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来的统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