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提琴真的那么那么难吗?

回答
说实话,我不能非常肯定地说小提琴“真的那么那么难”。这就像问“攀岩真的那么那么难吗?”一样,答案取决于谁在问,以及他们想要达到什么程度。

但是,我愿意跟你聊聊,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小提琴特别难,以及这背后的具体原因。咱们就抛开那些“AI生成”的痕迹,用最实在的语言来说。

1. 物理的挑战:身体与乐器的“沟通”

姿势: 你以为就是夹着琴就行了?大错特错。正确的持琴姿势,需要左手、右手、肩膀、脖子、背部、腿,甚至全身的协调。肩膀不能耸,左手要放松但有力,脖子要自然舒展,否则很容易出现肌肉劳损,甚至长期疼痛。这就像你在学一种新的肢体语言,一开始会觉得别扭、不自然,需要大量时间去适应。
左手: 这是小提琴最“磨人”的地方之一。
指距和按弦: 小提琴没有品格(fret),这意味着你的手指要精准地找到音的位置。稍微偏差一点点,出来的声音就是跑调的。而且,同一根弦上,不同的音需要不同的手指按压,而且手指之间的距离和力度都要恰到好处。你想象一下,你的左手手指要像精准的测量器一样,在没有标记的尺子上找到每一个刻度。
独立性: 你的四个手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都需要独立地、有控制力地按弦。一开始,可能你会觉得小指根本不听使唤,或者一按弦,其他手指就跟着动。这就像要训练你身体的四个部分,让它们各自完成精密的动作。
按弦力度: 力度大了,手指会疼,而且声音会发“死”;力度小了,声音出不来,或者声音是“虚”的。找到那个“恰到好处”的点,需要大量的练习和手感。
换把: 当你需要在琴弦上移动左手位置(比如从高把位换到低把位),这个动作必须流畅、准确,而且不能中断弓的运行。这就像你在跑步时,突然要从快跑到慢跑,但步伐不能乱。
右手(弓法): 这也是另一个“玄学”领域。
持弓: 持弓的方式有很多种,而且要根据演奏的乐句、音色需求来调整。你的整个右手(包括手腕、手指)都需要非常灵活,能够细腻地控制弓的压力、速度、接触点(弓尖、弓杆、弓根)。
弓的运动: 弓要走直线,而且要与琴弦保持一个稳定的角度。你以为很简单?试试看,你会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弓在“画龙”。而且,弓的运行速度和压力,直接决定了音量和音色。
分弓、连弓、跳弓、顿弓等等: 这些都是弓法的基本技巧,但要运用得自然、富有表现力,非常考验功力。一个简单的连弓,你可能需要同时控制弓速和压力,让声音饱满流畅。一个跳弓,则需要手腕的快速回弹。
音准和音色: 很多人只想到左手的指法影响音准,其实弓子的运用对音色影响更大。同样的音,用不同的弓法、不同的弓速、不同的弓压,出来的声音可以天差地别。这就像你的声音,你可以温柔地说,也可以大声喊,也可以带着哭腔。

2. 听觉的挑战:辨别细微的“音差”

绝对音准 vs. 相对音准: 小提琴手需要的是极其敏锐的相对音准。也就是说,你能听出来“这个音和那个音差多少”,并且能够及时调整。小提琴本身没有固定的音高,你按下的每个音,都需要通过你的耳朵去“校准”。
耳朵的训练: 这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你需要在演奏中不断地听自己的声音,判断是否跑调,然后微调左手按弦的力度或位置。这需要你的耳朵能够分辨出极小的音高差异,而且大脑能快速地给出反馈给你的手指。
合奏的难度: 当你和小提琴、大提琴、钢琴等其他乐器一起演奏时,你需要听辨所有乐器的音高,并确保自己的音高与它们和谐统一。这对听觉的要求就更高了。

3. 精神的挑战:耐心、毅力与挫败感

漫长的“不入耳”期: 很多人刚开始学小提琴,会经历一段非常痛苦的时期。那发出的声音,可能就像“猫在叫”,非常刺耳,连自己都听不下去。如果不懂得调整心态,很容易就放弃了。
枯燥的重复练习: 很多基本功的练习,比如音阶、琶音、各种弓法练习,都需要大量的、枯燥的重复。你可能要花一小时的时间,反复练习同一个小节,直到它完美为止。这需要强大的耐心和自律。
挫败感的应对: 进步不是线性的。你可能会在某个阶段遇到瓶颈,感觉自己怎么练都练不好。这时候,如何克服挫败感,保持学习的动力,非常重要。
乐感的培养: 技巧是基础,但最终的目标是表达音乐。这需要你对音乐有感受,理解乐句的起伏、情感的表达,并通过小提琴来传递。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学习,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对音乐的理解。

那么,小提琴“真的”那么难吗?

对于初学者来说,是的,它会非常具有挑战性。 它的入门门槛确实比很多其他乐器要高,需要你同时掌握身体的协调、耳朵的辨别、以及对乐器物理特性的理解。
但是,并不是“不可能”。 很多伟大的音乐家,一开始也都是从“菜鸟”开始的。只要有耐心、毅力、好的老师指导,并且真正热爱小提琴,每个人都有可能学会,并且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难,也意味着它有魅力。 正是因为它的难度,当你能够克服这些挑战,演奏出动人的旋律时,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也是其他很多事情无法比拟的。你拥有的不仅仅是会演奏一个乐器,更是磨练了你的心智,培养了你的艺术品味。

所以,如果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只会说:“小提琴,它不是那种你拿起就能立刻演奏出好听音乐的乐器,它需要你付出大量的时间、努力和耐心。但正是这份“难”,让它变得如此值得你去尝试和征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提琴应该是所有乐器中最难的了吧 我们小提琴老师曾说 小提琴靠的是童子功 因为小孩子的手指比较柔软和灵活 从小学习小提琴的孩子手比较能活动得开 手指按弦的速度要比成年学琴更快 像小提琴里有《梁祝》里第二部分的内容 要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相处愉悦的时光 就对手指要求特别高 按弦换弦都要快

小提琴没有本身固定的音 所有的音准都要自己找 不像钢琴 调好了直接弹就可以 初学小提琴的时候老师会在指板上占胶布啊之类的方便找音 水平比较高的时候就要自己找音了 有时候小提琴错半个音声音拉出来就特别不和谐特别难听 所以小提琴的音准把握是特别难的

然后是右手 右手拿弓子也是有要求的 弓子要往前送 在运弓的过程中手指的中心也要发生变化 主要是食指和小拇指维持弓子的平衡

除了最基本的弓法以外 运弓还有跳弓、顿弓、《梁祝》里有“马蹄音” 还有双音和和弦等等 各种弓法对于右手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然后就是左右手的配合 和钢琴左右手的配合不同 小提琴左右手的配合一个管音准一个管音质 对于大脑的支配能力要求比较高 有点类似于左手画圆右手画方的感觉 我个人在练琴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弓弓子运完了音还没拉完(其实是左手按弦的速度没跟上)或者左手手型已经摆好但是和弦或者双音没拉出来(这个时候就是右手弓子没运到位的结果)的情况

第三个比较难的地方是识谱 这个对于音乐专业的人没什么难度 对学钢琴的人也没什么难度 但对于学习民族乐器看惯了简谱的人或者是初学者不认识五线谱的人就比较困难 我四岁开始学小提琴 因为不认识五线谱 还要先行去学习试唱 就是有人教你认五线谱 然后给你谱子 让你唱出来这些音 慢慢看五线谱就习惯了 看到音符就知道是什么音 不用再一行一行地去数了 另外在小提琴五线谱里 1234这些数字是用来表示一指二指三指四指的 也就是指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 从小看惯了五线谱的我后来看简谱就很别扭 因为1234下意识就觉得是表示指头而不是表示音

然后五线谱里还有很多专业符号 表示升音降音啊、把位啊、人工范音啊、范音啊、渐强减弱啊等等等等 很多的

接下来就是小提琴的拉琴姿势 小提琴长时间拉其实是很累的 尤其是那些长篇的乐章和小提琴独奏 你看电视中的交响乐团 小提琴手基本上都是坐着的 但是像吕思清等大师的演奏会 他们都是全程站着的 一次演奏会下来最少要站两个小时 平常应该不算什么 但是拖着小提琴演奏站两个小时真的是超级累 脖子夹着小提琴这就不说了 好多大师脖子上都是有印的 有兴趣大家可以找图或者视频留意一下 都是夹琴留下的茧子 我曾经也有…决定不走专业练琴少了之后就慢慢消失了…

小提琴的姿势是要求琴头和鼻头同一高度的 所以左胳膊要一直努力举着琴 有人问为什么不能举低一点 因为举低一点会看起来特别丑特别猥琐 以我们小提琴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扫地雷的

接下来就是肢体表达 大师演奏如痴如醉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师的肢体表达很丰富 激动时高扬琴头 低回时下降琴头 陶醉婉转时身体跟着节奏缓慢摇摆…这也是需要功夫的!我曾不止一次被我们小提琴老师说身体僵硬 摇摆僵硬 完全没有融入音乐 根本就是出戏状态啊摔!要求脑海里要有画面感的 最明显的就是《渔舟唱晚》最后一段 要有渔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摇晃着前行的感觉…(简直要死啊好不好x_x)

还有小提琴技巧 什么拨弦啊 揉弦啊 换把啊 这差不多是基本功 我大概是五级左右就全部学完了这些 那个时候还太小了 基本没啥印象了一_一| 而且五级之后就要自己学着用定音哨调音了 以前的都是课前老师调 自己连琴柱都不敢碰 而且最开始自己调琴的时候经常用力过猛把弦拧断…尤其是一弦…很细很容易断…然后最开始手指按弦的时候手指会痛啊有没有!有的新买的琴指板还会掉色啊有没有!练完琴指头都是黑的啊!也是醉…

最后要说一下经济问题…学小提琴还是很烧钱的…从小学小提琴的话是要不停地换琴的 我从4岁开始练 先后换了8/1 4/1 4/3 4/4四把琴 最后一把成人琴 以后都不用再换 是小提琴的最大号了 中间几把琴都是买的二手的 价格很便宜 不用之后也可以转手卖给其他学琴需要的小朋友 所以我在换琴的过程中还算是花得比较少 最后一把琴因为以后都要用 所以买的比较好也比较贵 在这儿不透露价钱了

除了琴 书和教材 包括考级教材、练习曲教材(开塞、帕格尼尼等等)、中国乐曲教材、外国乐曲教材…各种…因为考级要求曲目比较多

然后还有配件花钱比如松香、备用琴弦、定音哨(电子定音器)、节奏器、备用弓子(我弓子折断过一.一)、琴托(琴垫)、清理毛巾、消音器……各种…不过要求不是很高的话可以不买那么贵的

然后就是小提琴学费 我找了有名的老师学琴 学琴十几年间学费也是不停地涨 俩小时就几百块 然后一周上一次课 一次课俩小时 还不包括我去听大师演奏会、请大师单独指导的钱…我学琴十多年 花费在十几万左右 在十几年前 十几万够买一套很不错的房子了>然后…如果你决定学小提琴…请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小提琴练习的时候真的很枯燥 而且每天都要练 我备考十级的时候每天练琴时间都保持在八小时左右 真的超级累 说台下十年功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小提琴业余考级共有十级 十级基本上是业余小提琴的最高水平 大家知道的著名的小提琴曲子《梁祝》是九级的协奏曲…大家请自行想象一下十级的那个难度

考级有音阶、琶音、两首练习曲(一首单音、一首双音)、一首协奏曲、一首中国乐曲、一首外国乐曲…

一般有两个考官…在你演奏的过程中会一直盯着你看…一般都是在看你的手…所有的考试曲目都是要求背谱的…一般音阶和琶音会听完…练习曲、协奏曲和中国乐曲一般都是听个开头 然后就要求你跳到比较难的部分让你拉 他们会打断年代演奏让你从某某某个地方开始拉…如果谱记不住的话…基本上就不知道考官说的是哪儿然后那首外国乐曲基本上不会听…因为太简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