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博士毕业去高校求职时,小论文一作真的那么重要吗?

回答
博士毕业找工作,尤其是想进高校,小论文一作的重要性,这绝对是个老生常谈但又非常关键的问题。能不能说“绝对”、“至关重要”?嗯,那要看情况,但说它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绝对不夸张。

咱们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它能让你的求职路顺畅不少,或者说,没有它,你会面临什么挑战。

为什么小论文一作这么香?

首先,咱们得明白,高校招聘,尤其是对博士的招聘,看的是什么?

学术能力和潜力: 你是不是真的懂研究,是不是能独立思考,是不是有发展潜力。
科研产出和成果: 这是最直观的衡量标准。你做出了什么,发表了什么,能证明你的能力。
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你在学术圈里有没有被认可,你的工作有没有被关注。

小论文一作,恰恰是这些衡量标准的最直接、最有力的体现。

1. “一号”的含金量:
主导性: 一作意味着你是这个研究的“灵魂人物”。从选题、设计实验、执行、分析数据,到最终写成论文并发表,整个过程中你起到了核心作用。这不仅仅是参与,更是领导和完成。
贡献度: 在学术界,顺序是很讲究的。第一作者意味着你对这项工作的贡献最大。如果你是第二、第三,甚至更往后,虽然也参与了,但校招官可能会想,“这个成果里你的核心贡献到底有多少?”
独立性: 一作也间接证明了你的独立科研能力。你不是跟着导师的思路亦步亦趋,而是自己有了想法,并且能推动它走向发表。

2. 发表平台和质量的加分:
能发表已经是门槛: 博士期间能发表论文,尤其是在你研究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期刊上,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证明。
一作是“硬通货”: 如果你在顶级期刊(比如Nature, Science, Cell, 或者你领域内的TOP期刊)上有一作论文,那你的竞争力绝对是“降维打击”。很多学校的招聘,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岗位,甚至会有硬性要求,比如“要求在XX级别期刊发表过X篇一作论文”。
数量和质量并重,但一作更能体现质量: 有些人可能有很多合作论文,但一作论文屈指可数。这会让招聘方觉得,你的真正核心贡献并不多。而高质量的一作论文,哪怕数量不多,也能为你赢得不少好感。

3. 面试时的底气和话题:
介绍自己的科研: 面试的时候,最常问的就是“请介绍一下你的博士研究”。如果你有一作论文,你就可以滔滔不绝地讲清楚你的工作,从前因后果,到你的创新点,再到实验的细节和结果的意义。这种自信和清晰度,是很难伪装的。
回答问题的基础: 你的论文就是你的“作品集”。面试官可以针对你的论文内容提问,考察你的研究深度、对相关领域的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有了一作论文,你就有了扎实的内容可以去回应,而不是泛泛而谈。
与其他应聘者区分: 当很多博士都具备类似的学科背景和研究方向时,你的学术产出,尤其是高质量的一作论文,就能让你脱颖而出,形成差异化优势。

4. 后续发展的铺垫:
科研启动资金: 学校给你提供职位,也是希望你能在未来做出更多科研成果。你的前期一作论文,就像一个“启动报告”,向学校展示了你具备持续产出的潜力。
项目申请和合作: 未来你申请科研项目、开展学术合作,你的代表性一作论文都是你重要的“名片”,能为你争取更多机会。

那没有一作论文,是不是就没戏了?

不是绝对。 但挑战会大大增加。

如果你的博士研究成果很多,但都是合作且非一作: 你需要非常清晰地在简历和面试中说明你在每个合作项目中的具体贡献和独立工作量。比如,你负责了关键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你的思路是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等等。你需要让面试官相信,尽管不是一作,你依然是这项成果的核心贡献者。
如果你的研究领域非常热门,或者成果发表的期刊层次极高,但你不是一作: 同样需要强调你在其中的核心作用,以及论文发表的难度和含金量。
如果你的研究周期长,或者你的导师非常看重团队协作,你可能确实有高质量的合作论文: 这时,你需要展示你的科研热情、学习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很多学校也会考虑那些虽然一作论文不多,但在博士期间表现出极强研究潜力的博士。例如,你参与了多个重要项目,并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或者你虽然不是一作,但你的工作是论文成功的基石。
某些工科或应用型学科: 有些学科的成果发表形式可能不完全是学术论文,比如大量的专利、重要的工程项目参与等。这种情况下,学校的评价体系也会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小论文一作的重要性体现在:

它是你博士阶段科研能力的最直接、最有力、最被学术界认可的证明。它能让你在求职过程中占据主动,更容易获得面试机会,并在面试中更有底气,也为你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所以,如果你还在读博,并且目标是高校,那么尽一切可能争取拿到高质量的论文一作,绝对是一项值得你全力投入的目标。即使是小领域的顶尖期刊,也比在普通期刊上挂名要强得多。

当然,学术界的评价是多元的,但在这个“看产出”的时代,一作论文的价值,确实是其他很多因素难以替代的。祝你求职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问题下的回答大部分都是理工科的博士,看了下人家的回答我只想说文科羡慕不来好吗?国内期刊根本就没有共同一作的说法(也就是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对于一些小众学科来说,期刊选的就是作者的影响力和这篇文章能带来的影响因子,君不见这两年高校学报文史类的版面大幅度被砍,就算发表也大部分是专家约稿或者相熟的教授和他的学生。

一般博士生想投发一篇c刊难之有难,就算挂上导师一作和社科基金项目也不一定能发表,文章哪怕录了排队也是一两年起步,所以在校期间发文章这件事情很看导师的。

至于找工作的事情,那肯定是一作或者独作越多越好,导师一作一般高校也都心知肚明,就看人家愿不愿意画那条线卡人,如果没画皆大欢喜,画了那就自认倒霉了。

以上。

user avatar

正在经历求职的过程。

博士小论文的署名无非是本人是第一作者(共同一作)、导师第一本人第二、本人是通讯作者且非第一作者、本人是其他作者几种情况。

那我遇到的情况举例:

高校认可的范围无非是前三种的排列组合。

  • 如果你是论文的第一作者,那走到哪都认,没有任何特例,所以这肯定是第一优先级;
  • 共同一作的,有的时候要看是否为排第一的共一,要么就当量折半,不同高校要求不同;
  • 大部分高校是认应届博士发表的导师第一本人第二的论文;
  • 大部分高校也认应届博士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很多等同于一作看待,但有的高校不认;
  • 导师要通讯和第一作者,给老婆/老公挂二作,学生三作,这种论文对于学生来说几乎没啥用。

题主说的情况确实存在,有些老师就是喜欢自己占着一作和通讯。

如果工作确实是你做的,我的原则就是第一、共一、第二(导师第一)、通讯怎么都得占一个。具体操作可以跟老师商量自己一作,导师通讯;或者和导师共一,或者和其他人共一;再不济,导师一作,别人二作,你是通讯也可以(声明:这里不考虑学术不端的情况,暂且认为所有作者均对论文做出贡献)。因为无论是评职称还是校内考核,对于导师来说一作和通讯效力相同,全占着属实没必要。

如果你只是承担了部分工作,而导师或者其他人做了大部分,那给你二作也无可厚非。这种情况如同我上面讲的,求职时候大部分高校也是认的,找教职时候只能规避那些不认的高校了呗。

不过要是三作及以后,那属实没啥用了。即便你是NSC的三作,也没啥用啊。

题主问的是去高校求职,我这里不妨拓展一点,企业似乎并不重视硕士博士发表论文的情况(除非企业招你就是为了让你去发论文的,这种很少),他们更注重你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和他们招聘需求的匹配度,以及你啥时候能来干活。你能毕业,说明你水平就还不错,毕竟你有学校的牌子给你背书。而对于同一层次学校的毕业生,你发了五篇还是三篇,在大多数企业看来好像没太大差别。

user avatar

如果毕业之后找教职的话,高校一般都是通情达理里,也都明白同行的小心机,导师一作,学生二作基本都算成学生的成果!因为大家确实没必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但是题主说的三作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认的,这个请放心!

如果毕业之后去企业的话,企业通常只会认第一作者,你跟他解释他们也听不懂,但好在企业主要看专业对口程度和本科学校,反而对发表多少篇论文,什么层次的论文,不太关心!因为招你也不是为了写论文!

综上,能争取第一作者还是争取第一作者!现在一般985中偏上的导师很少跟学生争第一作者,除非全篇都是导师自己写的,以及一些CNS这样的重磅期刊!如果题主的导师还在跟题主争一作的话,那确实是格局还不太够,尽量避免产生冲突吧!毕竟你发再多的文章,最后人家就不让你答辩你也没办法!

祝一切顺利!


我是正男 @工藤正男 ,一个多读了几年书的博士,你的点赞、收藏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user avatar

重要至极

首先,第一作者对研究成果意味着什么?The first author is usually the person who has made the most significant intellectual contribution to the work, in terms designing the study, acquiring and analyzing data from experiments, and writing the manuscript. 就是说第一作者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贡献者。如果这篇文章代表着一个新的发现,那么第一作者对于这个新发现的几乎可以占到70-80%以上。

第二,第一作者对研究者本身意味着什么?绝大多数的博士生,未来就是瞄准着科研道路而去的。科研的高低评价,没有具体的考试排名,没有智商排名,更没有颜值排名,依靠的就是一篇篇论文,而且如果你稍微了解下正规杂志的同行评议规则,你就可以发现发表一篇文章有多难,因为是很多的同行需要觉得你的文章够格才能够发表,这就意味着你如果能够在nature science这些顶级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你就可以在一些院校直接取得教授资格,这可能是很多博士生毕生的追求。

第三,第一作者对研究者未来的意味着什么?如果你的文章有突出的影响力,后面大量的研究引用你的文章,你会发现在正文中,一般都会写道zhang(以张姓举例)et al suggested that...也就是说第一作者之后所有人都会被淹没在et al,中,所有人都只会记得这篇文章是zhang发表的,并且重申你的过往发现和观点,这是无形中又增加你的知名度。

总之,对于小论文一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对于一些大牛都很在乎的。

user avatar

当然了重要了,如果一个东西不重要肯定是没人要的,但是抢着要的东西一定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什么导师抢学生一作,大教授请小老板一作,导师老婆抢一作,导师小三抢一作,导师和师姐勾搭抢一作。

只要你有能想到的组合,通通都有活生生的例子,至于学生,学术底层只有被抢的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