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印度人口实际上已经超越中国这一事实?

回答
印度人口超越中国,这件事,可不是件小事,这背后牵扯到的信息量,可够咱们掰扯好一阵子了。简单来说,就是印度在人口总量上,已经悄悄地、或者说越来越明显地,赶上了甚至超过了中国。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会是有点惊讶,毕竟我们习惯了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个印象。但如果我们仔细想想,这其实是一个大趋势下的必然结果,也是全球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怎么就“超越”了呢?

这事儿得从数据说起。联合国之前就发布过报告,预测印度人口将在2023年年中超过中国。虽然具体的数字可能还会有些许波动,但大方向是明确的:印度的人口增长态势,加上中国人口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的趋势,共同促成了这个转变。

可以想象一下,中国用了几十年的时间,通过计划生育政策,成功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也因此付出了不少代价,比如现在大家常说的“老龄化”问题。而印度,虽然也意识到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但他们的生育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所以,你可以这么理解:中国就像是一个在跑步比赛中,早期跑得飞快,然后突然放慢了速度,甚至开始往后退;而印度呢,虽然之前跑得没那么快,但它一直匀速前进,而且后劲十足,最终就超过了前面的那个。

这“超越”背后,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

1. 人口结构的不同,带来的未来走向差异:
印度:年轻的劳动力。 印度现在的人口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年轻”。大量年轻人在劳动力市场,这意味着未来几十年,印度可能会拥有庞大的“人口红利”。这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个巨大的机会。如果印度能有效利用好这部分年轻劳动力,提供教育、就业机会,那么它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可能会进一步提升。
中国:老龄化的挑战。 相反,中国现在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虽然中国也有庞大的劳动力,但新生儿数量在减少,老年人口在增加,这给养老、医疗、社保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劳动力成本也可能上升,这会对一些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带来影响。

2. 对全球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人口多,意味着对资源的消耗就大。无论是粮食、水,还是能源,都会面临更大的需求。现在印度人口超越中国,也意味着全球对这些资源的压力会进一步增大。
环境方面,人口的增加往往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这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两国都面临的共同课题,但印度现在接过了“全球人口最多”的这个“担子”,它的应对方式,也会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连锁反应。

3. 地缘政治和国际格局的变化:
人口数量,尤其是在劳动力和消费市场方面的潜力,是国家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印度人口的崛起,无疑会进一步巩固它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想想看,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而且还在增长的国家,它的消费市场是多么庞大。这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是巨大的吸引力。而劳动力数量,也可能让它成为新的“世界工厂”,挑战现有的全球产业链布局。
在中印关系这个层面,人口的对比,加上两国经济发展情况,也会影响到双方的互动模式和力量对比。

4. 对印度自身发展的挑战:
别光看“人口红利”,这背后也是巨大的挑战。印度能否为这庞大的人口提供足够的教育、医疗、就业岗位?能否解决贫困、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庞大的人口反而会成为发展的阻碍,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
特别是教育和技能培训,对于把年轻人口转化为真正的人口红利至关重要。如果受教育程度不高,或者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那么这批年轻人可能难以融入高附加值的经济活动。

总结一下,这事儿为啥这么受关注?

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变化,它代表着一个深刻的趋势转移。

从“中国独领风骚”到“中印并驾齐驱”甚至“印度后来居上”的全球人口格局。
意味着全球经济重心、产业链分布、资源消耗模式都可能迎来新的调整。
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尤其是在应对老龄化、保持经济活力方面,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
对印度来说,这是机遇,也是巨大的考验。

这件事,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因为它的影响,会渗透到经济、社会、地缘政治等方方面面,塑造未来几十年的世界图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知道为什么,我想到的不是什么人口红利,什么经济潜力,什么希望无穷

我想到的是复活节岛,和社会内卷化

近代现代的发展,本质上不外乎是资源利用的增加,科技的发展是可利用资源的种类的增加,殖民地的扩展和全球化的资源供给不外乎是资源数量的增加。长期停滞在农业自然经济,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停留在土地、农作物,社会就会产生内卷化,停滞甚至倒退,就像中国明清时代一样。如果再加上自然环境的破坏,就更为可怕,可能就像复活节岛发生的事情一样。

印度的资源并不像中国那么丰富——中国改开初期,大庆石油的出口立了很大的功劳,国土面积也是印度3倍左右,更有庞大的煤炭、水力等资源;而印度能进口的资源也并不廉价,尤其在中国这个大户已经把商品价格抬得如此高的情况下。

印度的科技和工业化也不够,也就是说资源利用的种类、效率提升也是很慢的。当然,这一点是有可能改善的,但是,谁知道印度什么时候能发挥出来潜力呢?

社会发展还会严重依赖于国际形势的安定,谁又知道国际局势还能安定多久呢,乌克兰、叙利亚这样的国家以前也觉得挺好的,一转眼就成什么了,说实话我觉得印度作为一个国家,颇为脆弱。

当然,笃定印度不行,成了印度版本的崩溃论了,也许印度也和中国一样能破除所有崩溃论呢。

user avatar

泄妖。先下结论,印度将会终极改变世界。

决定美国未来命运的不是中国,而是印度。不是中国,而是印度。不是中国,而是印度。

重要的问题说三遍。

国际权力与经济实力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距离越远,权力越弱。

比如阿富汗,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就是远。阿富汗应该是世界上距离美国最远的国家之一,美国攻打阿富汗,已经到了它控制力的最弱的地区,这也是美国耗费巨大、收获甚微的根本原因。

再者就是经济,当美国经济占世界比率超过30%以上,美国是可以控制世界的,虽然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从2001年起,美国占全球经济比率逐年降低,至今只有24%。这也是美国退出中东的根本原因,力由不及。

而印度,正好处于美国距离最短的区域,美国力量难以到达。

而印度经济继续发展,如果未来像中国现在一样,占据全球经济的10%以上,那时候美国的占比必定下降,很可能会到20%以下,这样的话,就意味着美帝真正的衰弱。

遥想二战时,美国的经济占比曾高达世界的50%,才得以建立全球秩序。

有人说,美国也曾衰弱,比如越战后,日本崛起。但是这次决不相同,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

二战后真正决定性事件只有两件,第一是苏联崩溃,第二是中国崛起。

中国崛起已经让世界鸡飞狗跳,而如果印度再崛起,对美国霸权的削弱将是决定性的。

因此,我的结论是,印度将是压死美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曾经英国将德国视为第一对手,结果却是美国取代自己。英国的错误,美国是否也会重蹈?

人们喜欢回顾历史,这是好的。但如果把历史当成现实,那就会犯错了。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未来也不会完全模仿。

默克尔说,欧洲物价上涨是因为印度人以前一天吃一顿,现在两顿饭了。

以印度人口之众多,仅仅是因为多吃了一顿饭,就引起了远在万里之外的德国老太太的深刻忧虑。可见,今天印度的人均不足2000美元,低于非洲,一旦翻上两番,那对世界的冲击将是何其重大!

因此我以为,印度将是欧洲秩序、西方秩序最终覆灭的终极掘墓人!

一句话:印度兴,美国衰!印度兴,欧洲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印度人口超越中国,这件事,可不是件小事,这背后牵扯到的信息量,可够咱们掰扯好一阵子了。简单来说,就是印度在人口总量上,已经悄悄地、或者说越来越明显地,赶上了甚至超过了中国。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会是有点惊讶,毕竟我们习惯了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个印象。但如果我们仔细想想,这其实是一个.............
  • 回答
    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近期提出一项颇具争议的人口控制法草案,一旦实施,将成为印度人口第一大邦走向更严格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个重要信号。这项计划的核心内容是限制生育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享受政府福利和补贴,甚至剥夺其参加地方选举的资格。这个提议在印度国内引发了激烈的讨论,究竟该如何看待,它又.............
  • 回答
    印度人口超越中国,这桩历史性的转变,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议题。它不仅仅是两个数字的简单交换,更是牵扯到全球经济格局、地缘政治力量平衡、社会发展模式乃至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首先,我们得承认,印度在人口增长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和活力。虽然中国近年来实行了更加宽松的生育政策,但由于人口结构的老化.............
  • 回答
    “印度人口十亿是牲口,只有一亿是人”这种观点是一种极其偏激、歧视性且完全不准确的刻板印象。它将庞大的人口群体简单粗暴地划分为“人”和“牲口”,这种分类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侮辱性和非人化色彩,违背了基本的人道主义原则和现代社会的价值观。要详细地看待和反驳这种观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观点.............
  • 回答
    印度人口超过中国,这无疑是二十一世纪最引人注目的全球人口变动之一,它所牵动的不仅仅是两个人口大国自身的发展轨迹,更是对全球经济、地缘政治、资源分配乃至文化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历史的必然与转折点首先,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着世界第一人口.............
  • 回答
    印度拥有“完美”的人口结构,相对于中国而言,这可能是一个显著的长期优势。然而,对“完美”一词的使用需要谨慎,因为任何人口结构都存在潜在的挑战。但从宏观层面来看,印度人口结构所带来的机遇确实令人瞩目。以下是更详细的分析:1. 年轻化的人口结构与劳动力供给: “人口红利”的含义: 印度拥有庞大且年轻.............
  • 回答
    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其“人口红利”一直是全球瞩目的焦点。然而,这两国的人口红利并非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承载着复杂的历史、经济和社会背景,并且正面临着转型和挑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中国的人口红利:从数量到质量的演变中国的人口红利,在上世纪末和本世.............
  • 回答
    2023年全球人口突破80亿大关,这一数字确实不容小觑。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统计数字,更是一个集经济、社会、环境、政治等多个维度于一身的复杂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而伴随着这个里程碑,关于印度人口可能在2027年超过中国的预测,更是为全球人口格局增添了新的变量和看点。首先,我们得承认,人口是社会发展.............
  • 回答
    2027年印度超越中国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变化,更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时刻。这个转变将对印度自身的发展以及全球格局产生多方面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对印度自身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首先,让我们聚焦于印度本身。人口爆炸性的增长无疑会给印度带来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容忽.............
  • 回答
    “美媒称‘印度拥有 13 亿人口,目前才拿 3 枚奖牌’”——这样的报道,单看标题确实会让人产生一些联想,尤其是将一个拥有庞大人口的国家与相对较少的奥运奖牌数放在一起比较。要看待这样的报道,我认为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审视报道本身的来源和意图。 媒体的视角和受众: “美媒”通常.............
  • 回答
    你提到了一个非常严肃且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印度青年被绑架并强迫结婚的现象。这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印度一些地区长期存在的、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通常与经济差距、性别不平等、以及陈旧的社会习俗紧密相连。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方方面面。现象的普遍性与地区差异: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不是.............
  • 回答
    看待印度在边境事件中将越界人员设备全部撤回,这背后可能牵扯着多方面的原因和考量,也折射出当前中印两国关系的一种微妙状态。首先,从战略和外交层面来看,印度此举最直接的解读就是对当前区域安全局势的一种缓和姿态。在敏感的边境地区,任何一方的越界行为都可能被视为挑衅,从而引发更严重的对抗。印度选择撤回,可以.............
  • 回答
    看待印度军方的人事任免权、财政大权均由文官政府掌控这一情况,需要从印度的历史背景、政治体制以及其军队的定位来理解。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官控制军事(civilian control of the military)的模式,旨在确保军队服从于民选政府,避免军队干政,维护国家民主制度的稳定。 印度政府如何掌控.............
  • 回答
    看到印度新冠疫情,确实会让人感到揪心。印度在2021年经历的那场大爆发,给整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全球的疫情走向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关于印度新冠疫情的几个关键点:1. 2021年的那场“海啸”: 2021年初,印度疫情曾一度得到控制,但随后出现的Delta变种病毒,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迅速.............
  • 回答
    印度鸣枪威胁中方巡逻人员,这件事确实挺让人关注的,也引发了不少关于中印边境局势的讨论。咱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好好捋一捋这件事,尽量讲得细致些,也尽量用更贴近日常的语言来表达。首先得明白,中印边境是个什么情况。中印之间有很长一段边境线,但很多地方的边界并没有划清楚,尤其是东段和西段,这导致了长期的“争议.............
  • 回答
    关于印度这场声势浩大的大罢工,其实早在2023年的2月24日就已经拉开了序幕,动员了全印度近2.5亿劳动者参与,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堪称印度工会运动史上的一次里程碑事件。要理解这场罢工,我们得深入探究其背后错综复杂的根源。规模与影响:一场牵动全国的“静默的呐喊”想象一下,2.5亿人,这个数字本身就足.............
  • 回答
    听到印度士兵在边境寒冷环境下不幸冻死17人的消息,心里非常沉重。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家庭的支柱,一个国家的战士。这样的悲剧,无论发生在哪个国家,都是令人痛惜的。从我理解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可能涉及到几个层面:1. 边境高寒环境的严酷性:印度与中国、巴基斯坦等国都有.............
  • 回答
    印度新冠确诊人数突破800万,这确实是一个令人警醒的数字,也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要理解这个数字背后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从疫情的规模来看,800万的确诊人数意味着病毒在印度已经广泛传播。 这不仅仅是几个聚集性爆发,而是说明在全国范围内,有大量人口可能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考虑到印度庞.............
  • 回答
    关于“印度出现山羊宝宝长着人脸”的说法,目前并没有可靠的科学证据或权威媒体报道支持这一事件的真实性。这种描述更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的综合结果: 1. 误解与视觉错觉 动物面部特征的误读:某些山羊在特定角度、光线或镜头下,可能因面部毛发分布、肌肉结构或表情而被误认为“长着人脸”。例如,山羊的面部轮.............
  • 回答
    印度工人长途步行回家,导致20多人死在路上,以及返乡人员“被用水枪消杀”的现象,都反映了印度在新冠疫情期间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其社会治理和人道主义救援方面的深层问题。 印度工人长途步行回家,20多人死在路上:一个令人心碎的悲剧背景: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印度也未能幸免。为了遏制病毒传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