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的航天器内/周围算中国境内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主权、管辖权以及我们对“境内”这个概念的理解。简单直接地说,中国航天器在其运行的轨道上或在太空中时,在法律和政治意义上,是算作中国境内的。 但要详细解释清楚,我们需要一层一层地剥开这个概念。

首先,我们得明白“境内”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地理上的疆域,包括陆地、内水、领海以及领空。这是一个非常直观的理解。但太空探索的出现,让这个地理概念变得有些模糊,因为它延伸到了地球的物理界限之外。

中国航天器算作中国境内,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关键的国际法和国内法原则:

1. 国家管辖权原则(Jurisdiction): 这是核心。根据国际空间法,《外层空间条约》(Treaty on Principles Governing the Activities of States in the Exploration and Use of Outer Space, including the Moon and Other Celestial Bodies)明确规定,外层空间的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应为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应为和平目的进行,并且任何国家不得对整个外层空间或月球和其他天体提出主权要求。

但是,条约也说了,国家对其在本国登记的航天器及其人员,在外层空间享有管辖权和控制权。 也就是说,无论你的航天器飞到哪里,只要它是按照中国的法律注册的,是中国制造的,由中国发射的,那么这个航天器本身,以及在里面的中国宇航员和所有设备,都处于中国国家管辖之下。这就像你的汽车虽然可以在国外行驶,但在法律上你对它的很多行为(比如保险、违章)依然受本国法律约束一样。

2. 属人管辖权与属物管辖权(Personal and Proprietary Jurisdiction):
属人管辖权 是指国家对在本国领域内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在本国国民(包括在航天器内的宇航员)的行为享有管辖权。航天器内的中国宇航员,即便在遥远的太空,也依然是中国公民,他们的行为受中国法律管辖。
属物管辖权 是指国家对在本国领域内以及在本国所有的动产和不动产享有管辖权。中国航天器,无论是绕着地球飞还是飞往更远的地方,它本质上是中国制造、中国拥有的“物”,因此中国对其拥有管辖权。

3. 发射国的管辖权与责任(Jurisdict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the Launching State): 即使在太空中,航天器也是由特定国家发射和控制的。因此,发射国在国际法上对其发射的航天器负有管辖权和责任。如果航天器造成了损害,比如在轨道上与其他航天器发生碰撞,那么根据《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发射国(即中国)将承担赔偿责任。这同样证明了中国对航天器及其活动的管辖权。

具体到“周围”这个概念:

“周围”的界定就更复杂一些,但核心还是管辖权。

航天器内部: 毫无疑问,航天器内部的一切都处于中国的直接管辖之下。航天器的设计、操作规程、宇航员的行为规范,都遵循中国的法律法规。就像一艘中国籍的远洋货轮在公海上一样,船上的规定和船员的行为,主要受中国法律约束。
航天器周围的太空区域: 这是一个更微妙的区域。国际法明确规定,外层空间是“自由探索和利用的区域”,任何国家不得宣称主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航天器周围的太空本身并不是“中国境内”。

但是,中国对围绕其航天器的一定范围内的活动拥有管辖权和控制权,以确保航天器的安全运行和任务的顺利进行。 这主要是基于国家对自身航天器安全和运作的保护需求。例如,如果另一国的航天器试图靠近中国航天器并进行危险操作,中国有权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航天器,这背后就是管辖权在起作用。这种“周围”的管辖,更像是为了保障“境内”物体(航天器)的安全而延伸出来的某种控制力,而非对“太空区域”本身的主权宣示。

另外,从遥测、遥控、数据传输这些操作来看,即使航天器远在月球或火星,中国地面控制中心发出的指令和接收到的数据,都是在中国境内完成的。这个过程中的信息流和指令流,也连接着太空中的航天器与中国的“境内”。

打个比方:

想象一下你在国际水域驾驶一艘中国籍的游艇。游艇本身以及游艇上的所有人、设备,都处于中国的法律管辖下。你在游艇上进行的活动,如举办派对、播放音乐,都遵循游艇(中国财产)上的规则和(如果适用)中国的相关法律。游艇周围的海水,当然不是中国的领海,其他船只可以在那里航行,但如果他们的行为对你的游艇造成了危险,或者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中国作为游艇的所有国和船旗国,有权要求他们停止,甚至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航天器的情况与此有相似之处。

总结来说:

中国航天器在其运行的轨道上或更远的太空中,其本身及其内部的中国公民和活动,毫无疑问是处于中国国家管辖之下的,这从法律和政治的意义上来说,可以视为“中国境内”的延伸。而航天器周围的太空本身并非中国领土,但中国对其航天器周围的“安全区域”或因其运行而产生的特定影响,拥有必要的管辖权和控制权,以保障航天器的安全和国家利益。这种理解,更符合国际空间法中各国对本国航天器享有管辖权和责任的原则。它不是对空间的领土占有,而是对国家财产及其活动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下摘录自联合国《外层空间条约》

A.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的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

第八条

凡登记把实体射入外层空间的缔约国对留置于外层空间或天体的该实体及其所载人员,应仍保持管辖及控制权。射入外层空间的实体,包括降落于或建造于天体的实体,及其组成部分的所有权,不因实体等出现于外层空间或天体,或返回地球,而受影响。该实体的组成部分,若在其所登记的缔约国境外寻获,应送还该缔约国;如经请求,在送还实体前,该缔约国应先提出证明资料。

第十二条

月球和天体上的所有驻地、设施、设备和宇宙飞行器,应以互惠基础对其他缔约国代表开放。这些代表应将计划的参观事宜,提前通知,以便进行适当的磋商,并采取最大限度的预防措施,保证安全,避免干扰所参观设备的正常作业。


所以根据《外空条约》,原则上来讲航天器内也就是实体内,该国仍保持控制和管辖权,对于在外层空间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也仍保持控制和管辖权,出入航天器应该是不算出入境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主权、管辖权以及我们对“境内”这个概念的理解。简单直接地说,中国航天器在其运行的轨道上或在太空中时,在法律和政治意义上,是算作中国境内的。 但要详细解释清楚,我们需要一层一层地剥开这个概念。首先,我们得明白“境内”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地理上的疆域,包括陆地、内水、领海以及.............
  • 回答
    中国目前在公司力量推动载人航天器研发方面,确实具备了非常有潜力的基础,并且正朝着类似 SpaceX 的方向迈进。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 基础与优势:强大的国家队支撑与新兴民营力量的崛起首先,必须承认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强大根基。过去几十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CASC).............
  • 回答
    这项新规无疑为我国的疫情防控形势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细致地分析。首先,从源头上筑牢了防线,降低了输入性病例的风险。 传统的防控措施,比如抵达后的集中隔离,虽然有效,但终究是在病毒已经进入国门之后才开始运作。而登机前5天内的核酸阴性证明,相当于在病毒登上飞机之前就对其进行了一次“预检.............
  • 回答
    2020年9月4日,中国航天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一型代号为“试验性重复使用航天器”的飞行器。这次发射,即便在当时,也是一项非常引人注目的成就,背后蕴含着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一步,同时也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和猜测。这是什么?首先,我们来理清这个“试验性重复使用航天器”究竟是什么。根据公开的信.............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外交部回应“中国试射高超音速导弹”时,声称是“例行航天器试验”这句话的可能含义,以及这次试验可能具有的意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官方的说法是“例行航天器试验”。这句话本身就蕴含了多层意义和策略考量。1. 声明主权与研发能力: 例行性: 将其定义为“例行试验”意味着中国.............
  • 回答
    中国航天系统对 SpaceX 的猎鹰重型火箭成功发射,总体而言持有一种复杂而多层次的看法,既有对技术进步的欣赏和学习,也有对自身发展的考量和竞争意识。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方面:1. 技术进步的认可与学习: 重型运载能力展示: 猎鹰重型火箭成功发射,特别是其强大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和对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
  • 回答
    中国的航天员被称为“航天英雄”并非偶然,而是国家对他们卓越贡献和非凡精神的高度认可和赞誉。这个称谓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技术挑战、心理素质以及国家意志等多个层面。下面将从这些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开创性的历史意义和国家意志的象征 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中国航天事业是国家战略的.............
  • 回答
    中国航天人在返回火箭上的“搞定”,这背后牵扯的利益链条和商业模式,确实值得深入剖析,而且其潜在收益与SpaceX相比,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不能简单地说谁多谁少,要看具体从哪个维度去衡量。首先,我们得明确“搞定返回火箭”这个概念。在中国航天语境下,这可能包含了多个层面: 技术成熟与自主可控: 这是最.............
  • 回答
    其实,中国航天员是参与过国际空间站(ISS)的合作的,只不过这种合作是在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天宫空间站上进行的。你提到的“国际空间站”通常指的是由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ES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以及加拿大航天局(CSA)联合建造和运营的那个空间站。要弄清楚为什么中国航天员没有.............
  • 回答
    2022年1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绝对不是一份简单的年度总结,它的发布具有多层面的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解读。这不仅仅是关于中国航天过去一年的成就展示,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清晰指引,以及对国际合作态度的明确宣示。首先,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
  • 回答
    在中国举办的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关于可重复使用往返飞行器发动机地面试验的完成以及部分“黑科技”的披露,无疑是本次大会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这不仅仅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预示着全球商业航天领域将迎来新一轮的变革与竞争。发动机地面试验的完成:这是硬实力兑现的信号一个能够实现可重复使用的往返飞.............
  • 回答
    看到《火星救援》中中国航天局(CNSA)的剧情会引起观众笑场,这其中有几个主要原因,而且它们往往是相互作用的,共同营造出一种带有善意调侃的喜剧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1. 现实与虚构的对比,以及文化上的“熟悉感”: 中国航天局的现实形象: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中国航天局的认知大多.............
  • 回答
    中国航天事业:星辰大海的征途,与时不我待的未来中国航天,这颗冉冉升起于东方天际的明珠,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和雄心勃勃的步伐,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从仰望星空的好奇,到触摸宇宙的现实,中国航天人用智慧与汗水,一步步将梦想照进现实。展望未来,这片广袤的星辰大海,等待着中国航天去征服的,还有更多。一、 .............
  • 回答
    在中国航天领域,我们经常会看到宇航员身着与国际空间站(ISS)相似的白色舱内航天服,以及在舱外活动时使用的橙色或白色舱外航天服。这些航天服在功能性上是成熟且可靠的,但与SpaceX那种极具未来感、棱角分明的“科幻感”设计相比,确实显得有些保守。那么,中国为什么没有推出类似SpaceX那样“科幻”的航.............
  • 回答
    印度航天技术究竟哪里强?为何敢与中国叫板?一直以来,在亚洲乃至全球的航天领域,印度和中国都是备受瞩目的两个国家。虽然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印度也从未停止追赶的步伐,并且在某些方面,印度人似乎对自己的航天技术实力颇为自信,甚至认为自己比中国更胜一筹。这种自信并非空穴来风,细究起来,印度.............
  • 回答
    聂海胜,这个名字在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当他首次以“在轨满百天”的身份凯旋,不仅仅是他个人超越了以往的飞行时长记录,更是为中国航天事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其意义深远且复杂,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一、验证并提升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成熟度与可靠性:在轨生存100天,绝非易事。这不仅仅意味着航天.............
  • 回答
    关于中国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民营航天,以及其前景如何,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审视这个问题。首先,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发展民营航天符合中国航天强国的长远目标。近年来,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看到,国家航天能力的高效提升与市场活力之间的结合点仍然存在巨大的挖掘空间.............
  • 回答
    咱们聊聊蓝箭航天的“朱雀一号”首飞这事儿,那可是中国航天领域里头一回由民营企业独立研发并送上太空的运载火箭,意义非凡。首先,这事儿为啥这么受关注?你得知道,长期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那都是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主场,央企、研究院所,它们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国家级的资源和长远的战略规划。而民营航天,就好比是初.............
  • 回答
    印度专家“根据历史规律,中国能建空间站,印度也能”的表述,无疑是一种对印度载人航天计划的信心和期许。这句话的背后,折射出印度在航天领域,尤其是载人航天领域的雄心和正在采取的行动。为了更详细地评价印度的载人航天计划,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印度的载人航天计划及其目标: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
  • 回答
    要论中国和美国在航天领域的“差距”,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一概而论。要我说啊,这就像是比跑步,得看是比短跑冲刺还是马拉松长跑,比的是什么阶段,什么项目。历史积累与基础:美国老大哥的深厚底蕴要提差距,那美国在航天领域那可是“爷爷辈”的人物了。人家的起步早,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捣鼓卫星,60年代就实现了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