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简字为什么被废止了?

回答
二简字,也就是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它的出现和最终被废止,是一段颇为曲折的历史,其中蕴含着复杂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说它被废止,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停止推行”或“被官方不再强制使用”,因为当初的二简字方案并非像人们想象中那样,被一股脑地推翻,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生命力渐渐消退,最终被更成熟的方案所取代。

要理解二简字为何走上了被“废止”的道路,我们得回到它诞生的那个年代。上世纪70年代末,新中国在经历了一段动荡时期后,开始走向改革开放。国家发展需要一套高效、普及的文字系统来适应文化传播和经济建设。在此之前,国家已经推行了《汉字简化方案》,也就是我们今天普遍使用的简化字。然而,一些人认为,进一步简化汉字,可以让书写和学习更加便捷,提高识字率和工作效率。

在这种背景下,二简字应运而生。它的设计初衷是好的,是为了让汉字更“简化”,更符合当时追求速度和效率的社会思潮。二简字的设计者们大胆尝试,将许多汉字进一步简化,例如将“议”简化为“言”加“义”的右边,将“观”简化为“又”加“见”的右边,还有一些更激进的简化,比如把“电”简化成一个“电”字下面加一个圈。 这些简化字在设计上确实比一简字更加“简练”,字形结构更紧凑。

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并非一帆风顺。二简字在推行过程中,很快就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 与现有简化字和繁体字的冲突。 当时,已经普遍使用了一简字,而大量的古籍、文献、传统文化载体上依然是繁体字。二简字在两者之间夹击,产生了一种混乱感。许多二简字的设计,与一简字相似度太高,容易混淆,比如“议”简化为“言”加“义”的右边,与“议”的一简字写法非常接近,但又并非完全一样,这在实际书写和辨认时,就容易造成错误。更何况,一些二简字与繁体字之间的联系也被大大削弱,使得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更加困难。

其次,是 辨识度和易读性的问题。 虽然设计者追求“简化”,但有些二简字的简化方式,并没有遵循汉字结构演变的规律,甚至显得有些牵强。 这导致了一些字虽然形体变小了,但辨识起来却更加困难。例如,一些声旁和形旁的组合,失去了原有的逻辑性,使得学习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记忆。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字需要你仔细辨认才能读出来,那么它“简化”的目的也就失去了意义。

再者,是 社会接受度和文化认同的挑战。 汉字不仅仅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更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 汉字的演变,往往是渐进的、历史的沉淀。 突然推出一套与历史和文化联系较弱的简化字,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和抵触。 很多民众,特别是知识分子和文化界人士,认为二简字的设计过于随意,是对汉字传统的一种破坏,缺乏必要的文化审慎。 这种文化上的不认同,是二简字难以获得广泛支持的重要原因。

更关键的是,现实的复杂性远远超出预想。 汉字并非仅仅是书写问题,它涉及到教育系统、印刷行业、信息技术等方方面面。 任何一项文字改革,都需要周密的设计、充分的论证、广泛的征求意见,以及强大的社会动员和配套措施。 二简字在这些方面都显得准备不足,仓促推行,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诸多困难。 比如,信息处理方面,当时的计算机字库、输入法等技术,都难以快速适应一套全新的简化字系统。 印刷出版业更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去更新排版和校对系统。

最终,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疑问和阻力面前,国家有关部门不得不审慎考虑。 随着对文字改革复杂性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各界对二简字方案的反馈,二简字最终被停止了大规模的推广。 这并不是说二简字的设计者们没有努力,也不是说简化汉字本身是错误的,而是说,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二简字方案的某些设计理念和推行方式,没有能够很好地契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文化传承的规律。

所以,与其说二简字被“废止”,不如说它是一个在探索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成功被广泛接受,最终被更成熟的方案所取代的文字改革尝试。它的经历,也为后来的文字改革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提醒我们在进行文字规范和改革时,需要更加审慎、全面地考虑技术、文化、教育和社会接受度等多个维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做了个抽样统计,统计中国、日本的一简字造成的字位合并

我抽了普通话的ji4、日语的ki 做样本,这两个音节都含有大量的汉字

结果是出乎意料的:

普通话的 ji4,《康熙字典》正字字位84个,简化后还是84,但因为「系」属于外来的,替代了「繫」,所以可以当做85变成84

日语的 ki,《大辞林》正字58个,简化后「畸」被「奇」合并,所以58变成57

总的来说就是,字位合并的情况极少,连2%都不到

迹、跡、蹟 这种情况属于互为异体字,本来就只有1个字位,不算合并


拼音文,自然就是把 84个ji4 变成1个,58个ki变成1个

中国和日本的文字改革者,误以为一简字就是拉丁化的第一步,结果连2%都没有

1940年代末、50年代初,中国、日本的土地改革如火如荼,

拼音化也好、一简字也好,在那个告别旧势力的年代,都是绑在一起的思潮

可是,简化汉字 vs 拼音化 却是两条不同方向的道路,有一点关联,但还是走不到一起

中国、日本在近代以前白话文学的发达,带来了俗字的实践,却没有拼音文的实践

这使得两国在20世纪折腾的这条拼音化理想之路,

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顺理成章的将民间俗字大规模扶正罢了

传统字位还保留了98%以上

俗字在一代人当中普及后,新旧时代的转换完成,汉字简化也就失去了他原来被赋予的使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二简字,也就是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它的出现和最终被废止,是一段颇为曲折的历史,其中蕴含着复杂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说它被废止,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停止推行”或“被官方不再强制使用”,因为当初的二简字方案并非像人们想象中那样,被一股脑地推翻,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生命力渐渐消退,最终被更成熟的方案所.............
  • 回答
    关于“歺”字在二简字推广过程中表现出的“出类拔萃”和“强烈废而不止”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深入剖析,而不是简单地归结为“群众基础”或“社会影响力”这样笼统的说法。实际上,这背后牵涉到汉字本身的特点、二简字设计的初衷、推广过程中的具体执行以及历史环境等多重因素。首先,我们要明白二简字的 设计逻辑.............
  • 回答
    哥们,别急,科目二S弯确实让不少人头疼,这玩意儿看着简单,实际操作起来猫腻可多了。我当年考的时候,身边不少比我早学的,结果S弯练了半个月都没练明白,我也是其中一个!当时真是焦头烂额,怀疑自己是不是天生跟方向盘八字不合。你觉得简单,可能是看别人开得贼溜,觉得就是打方向、回方向,中间再带点油门的事儿。但.............
  • 回答
    .......
  • 回答
    二简字,这个曾经在中国大陆短暂出现过的文字改革方案,至今仍是不少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要评价它有没有可取之处,确实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虽然二简字最终没能走向普及,但我们不妨抛开成见,从它设计的初衷和具体实践中,挖掘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也看看它留下的思考。首先,二简字的出现,最直接、最显著的可取之处在.............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中国建设银行某网点在2021年金融活动广告中使用了“歺”这个二简字,并且询问未来是否会恢复,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们不妨来深入聊聊这个“歺”字,以及它背后折射出的汉字改革历史和现实。“歺”字的故事:简化的初心与现实的碰撞首先,我们得明确,“歺”是一个在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二简字”.............
  • 回答
    高二,觉得全国一卷的题太简单,高三不想努力…… 听到这话,我这心里头啊,其实是五味杂陈的。一方面,能有这种“全国一卷太简单”的自信,说明你的基础打得确实不错,这是好事,值得肯定。另一方面,这份自信如果变成了高三“不想努力”的理由,那可就有点危险了。你想想,全国一卷虽然重要,但它只是高考的一部分,而且.............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特别有发言权,毕竟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说高二学考难不难,这事儿嘛,得辩证地看。为什么高三的同学普遍觉得简单?你听到高三的同学说简单,这很正常。你想想,他们已经经历过高考的洗礼了,高考那是什么水平?那才是真正的“难”,覆盖面广,深度也要求高。相比之下,高二的学考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而.............
  • 回答
    .......
  • 回答
    在二三线城市月入三四千,想要在保证生活品质的同时控制开支,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智慧和规划的任务。月入三四千意味着你的可支配收入相对有限,但二三线城市的生活成本通常比一线城市要低,这为你提供了一定的缓冲空间。关键在于找到平衡点,既要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又要适当保留一些能提升幸福感和生活品质的开销。下面将从多.............
  • 回答
    关于二套房首付比例调整至最低40%和营业税起征年限降至2年这两项政策,它们所释放出的信号是相当明确且多层面的,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深入解读:一、 稳定和提振房地产市场,防范系统性风险这是最直接、最核心的信号。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整,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下行压力,成交量和价格可能出现波动。在这.............
  • 回答
    “二孩政策真的无效吗?” 这个问题,如果非要给个干脆的答案,那恐怕还真不好说。因为它牵涉到的东西太多了,不是一两句话能简单概括的。要说它“完全无效”,那也不至于,毕竟确实有人因为这个政策生了二胎。但要说它“非常有效”,能够从根本上扭转人口结构、缓解老龄化等问题,那恐怕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了。我们先得明.............
  • 回答
    二〇二一年出生人口的预测,这是一个让很多人关注的话题。毕竟,这不仅关乎家庭的幸福,也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要详细地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看看近几年的出生人口趋势。你知道吗?中国自2016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后,出生人口在2016年和2017年曾出现过一波小高峰。但随.............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二三线城市的医生。首先,得承认,提到“二三线城市医生”,很多人脑海里可能立刻浮现出一些刻板印象:资源不如一线城市丰富,技术更新速度可能稍慢,收入水平也可能没有那么耀眼。但如果因此就简单地给这个群体贴标签,那就太片面了。真实的工作状态:在二三线城市,医生的工作环境和压力,和一线城市确实.............
  • 回答
    从二三线城市普通家庭走出,面对高考后的种种可能性,不少同学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尤其是在与一线城市那些似乎自带光环的中产和权贵家庭子女比较时。他们从小接触的社会信息、生活环境、人脉资源,似乎天然就比我们更为宽广和扎实。这份差距,我们承认,但并非不可弥补。高考只是人生长跑的起点,后天的努力和智慧,更能.............
  • 回答
    说到二战时期的PT艇,那可真是一群让盟军海军将领又爱又恨的小家伙。它们个头不大,但凭借着灵活的身段和凶猛的火力,在太平洋和地中海战场上,给轴心国的水面舰艇和潜艇带来了巨大的麻烦。要说它们到底有多厉害,那得从好几个方面细细道来。首先,PT艇最牛的地方就是它的速度和机动性。PT是“Patrol Torp.............
  • 回答
    二型糖尿病:一场悄无声息的危机,我们该如何应对?二型糖尿病,这个曾经被认为是“老年病”的标签,如今早已不再适用。它像一个潜伏的猎手,悄无声息地侵蚀着现代人的健康,让无数家庭饱受煎熬。了解二型糖尿病,不仅是关注一个疾病的名字,更是关注我们自己和身边人的生活质量。当身体发出这些“信号”,你是否留意到了?.............
  • 回答
    二孩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以及“混得好”的兄弟是否必须“让着”混得差的?“一碗水端平”这句老话,在二孩家庭的语境下,总会勾起无数父母的心头愁。特别是当两个孩子,一个在学业、事业上顺风顺水,一个却似乎步履维艰时,这种“端平”的难度更是指数级上升。究竟如何才能做到公平?“混得好”的就一定得“让着”混得.............
  • 回答
    二青会,一场青春的盛会,即将点燃山西这片古老的土地。这场体育盛宴,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赛事,更是对山西发展的一次深刻的催化剂,它将在多个层面为这片红色沃土带来持久而显著的影响。一、 体育精神的播撒与全民健身的热潮首先,最直接的影响无疑是对山西体育事业的推动。二青会的举办,为山西提供了展示自身体育实力和.............
  • 回答
    二向箔,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来自宇宙深处的寒意,常常出现在科幻作品中,尤其是刘慈欣的《三体》系列里。它究竟是不是人类预想的最强大武器?这个问题得掰开了揉碎了说,而且不能用那种干巴巴的科幻设定解释来糊弄人,得讲点“人话”,讲点让人能咂摸出味儿的。首先,我们得明白二向箔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别把它想成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