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药。如果把口径限制在20mm以下的话,以市场而论,在全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中国枪应当是中国的12.7mm系列重机枪。包括85(外贸型号W95)、88(外贸型号W85,注意和88通机相区别)和89(外贸型号W89)。
随便翻翻图就知道这些家伙多么受欢迎。
56式之类的虽然出口量巨大,但都是打的AK商标。真正在国际枪械市场上能够打出中国品牌的,就只有中国生产的三种12.7mm大口径机枪。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12.7mm大口径机枪已经远销五洲七洋数十个国家,没有错过这个星球上任何一场战争,任何一场!
——————————————————————————————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85、88和89这三挺机枪。
中国二代大口径机枪的研制基于对越经验。在对越中解放军发现,随着现代战争火力反应速度的加快,传统的中口径机枪地位尴尬,通常打不了两个点射就会被敌方压制甚至消灭。因此,解放军认为地面使用的中口径机枪将走向消亡,其营属机枪的位置将由威力更大、射程更远、更不易被发现和压制的大口径机枪取代(BTW,国外普遍的做法也是营属机枪大口径化,但不同是中口径机枪轻机枪化,而不像中国试图搞一种小口径通机)。因此,第二代大口径机枪要求重量轻、机动性好,以射击地面目标为主,兼具防空能力。刚刚装备部队的77式高射机枪全重达56kg,太重,战斗射速也太低,仅60发/分。因此,军队要求立即开始研制下一代大口径机枪,替代77式。
这一研制计划的两家主要投标商是位于湖南的9656厂和位于四川的216厂。两家厂家分别拿出了基于77是高机和54式高机的改进方案并制造了样枪。
这里顺带说一下这两家厂,216厂是1965年由重庆长安厂分出来的一条位于四川南溪县的生产54式高机的生产线,70年代以后逐渐扩大为一家门类齐全的轻武器企业。1992年216厂改名长庆厂,2001年组建华庆公司,仍保留216厂代号,2006年迁入成都。该厂虽然历史不长,但在中国轻武器工业中锐气十足。除了大口径机枪外,该厂生产的CQ系列(仿M16)、95班机、CS/LM1(仿FNMAG)口碑都非常好,被认为生产质量优于很多更老牌的大厂。当然216厂也有黑历史——臭名昭著的警转也是他们家搞的。
9656厂同样于1965年创建于湖南安化山区,1985年搬迁至湖南省益阳市郊,1988年成立湖南兵器轻武器研究所。除了大口径机枪,该厂的拳头产品是各类大杀器,包括87式榴弹发射器、10式狙击榴,此外,该厂生产的霰弹枪和狙击步枪销路也很好。
好了扯远了,言归正传。
在二代大口径机枪的竞争当中,9656厂方案和216厂方案都显示出了不错的性能。两者总体性能持平,9656厂方案得分略高。最终军方决定9656厂方案定型为85式高射机枪装备部队,216厂方案定型为W85,用于出口。后来,在装甲兵的车载机枪选型中,W85因整体较短而紧凑被装甲兵选中,在小改后以88式的型号定型,作为车载机枪使用。85式高机在90年代也获得了出口执照,型号定为W95。
85式(W95)基本数据与标准照:
该枪由77式高射机枪改进而来,主要部件与77式高射机枪一致,但整体减重15KG,战斗射速提高到80发/分,射击散布也有所提高。自动原理为气管直吹式导气装置,短鱼鳃板强制闭锁和滑脱开锁式闭锁机构,整体设计非常简洁。
瞄准基线长:953毫米
全重:41.5千克
枪身重:18.6千克
枪架重:17.55千克
初速:800/1150米/秒
理论射速:600-750发/分
战斗射速:80发/分
原配瞄具:2倍白光
有效射程:1600米(高射)
1500米(平射)
供弹方式:60发开式不可散式弹链
————————————
W85式基本数据与标准照:
该枪继承自216厂立厂之本——54式高射机枪(仿德什卡),但主要部件多为全新研制。与气吹式的85式不同,W85式采用长行程导气活塞式自动方式,闭锁机构为鱼鳃撑板式。该枪理论射速比85式稍低,战斗射速与85式相当,但稳定性更好,精度更高(百米R50约8cm)。W85高机投放国际市场后大受好评,雅号“中国钢管”。
瞄准基线长:867毫米
全重:43.2千克
枪身重:19.65千克
枪架重:18.35千克
初速:825/1150米/秒
理论射速:550-600发/分
战斗射速:80发/分
原配瞄具:2倍白光
有效射程:1600米(高射)
1500米(平射)
供弹方式:60发开式不可散式弹链
————————
两支枪最显著的识别标志是导气管,W85的导气管非常粗壮而且和枪管有明显的缝隙。
————————
虽然在第二代大口径机枪落选,但216厂却已经开始在W85的基础上自主开发下一代大口径机枪。新枪仍然由设计了W85的冯天海操刀。冯天海1938年出生,是最后一代技工出身的枪械设计师。新枪设计的核心是管退+导气结合的自动方案以及能够大幅度减轻重量的弹性枪架。这就是89式重机枪。美国的XM312也采用类似的方案,但冯天海的设计比美国人早很多。而最重要的是,美国人还搞砸了。1985年,就在W85落选第二代重机枪选型的同时,216厂的第三代重机枪方案制造出了第一挺样枪。
1985年在方案评审会上的冯天海。这个土得掉渣的中年工人,却设计出了20世纪末国际市场上最成功的大口径机枪(W85)和最前卫的大口径机枪(89).。
好吧,W85和89从外形上看也都是土得掉渣。
1995年,89式重机枪在第三代大口径机枪竞标中胜出,成为解放军的制式重机枪。不过,89式重机枪的装备之路却是命运多舛。部队反映该枪射击精度太差,尤其是装备数年后精度会逐渐下降。一些论文指出,该枪新枪散布大约为百米R5012厘米,使用数年后下降至14.5厘米。军械人员经过检查和分析,总结出3个方面的故障原因,首先是枪身紧固时发生瞄准线偏移,其次是受弹器盖松动过大(受弹器盖后端突耳与受弹器座存在0.4mm左右间隙),另外枪管在机匣上非弹性的径向松动量在4~5mm左右。
这些问题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从已发表论文来看,89式的问题一直到2010年左右才逐渐解决。根据216厂相关论文,216厂给89式换用了新枪管,改进了枪尾,修改了枪架的部分结构,最终使得89式的精度提升了50%,在使用54普通弹时已基本达到85和W85的水平,但使用89穿燃弹和84钨芯弹仍有较大差距。目前89重已经基本取代了步兵营内的67式重机枪,与85高、87/04榴共同装备营属机枪连。全连共有大口径机枪12挺,榴弹发射器6挺。比较一下,美国IBCT的步兵营武器连只有8挺M2HB,而且还是装死在悍马上的搬不下来。
顺带说一句,最近的照片显示,89式已经以W89的型号进入外贸。
89式基本数据与标准照:
89式的主要识别特征是枪管上的散热槽和弯曲纤细的导气管。
名称:
口径:12.7毫米
全长:1192毫米
枪管长:1003毫米
全重:26.5千克
枪身重:17.5千克
枪架重:8.5千克
初速:825米/秒
理论射速:450-600发/分
实际射速:60发/分
有效射程:1500米
弹箱容量:50发
—————————————————————
85、88式在国际市场上广受欢迎主要是重量轻、火力猛、精度高、可靠性好。
大口径机枪以M2HB为例,虽然名声在外,但说实话真的是廉颇老矣。M2HB的实际射速只有40发/分,射击精度的验收指标为为30.5米点射10发弹,10发弹着组的平均弹着点需击中靶纸规定区域20.32cm直径的圆内,同时10发弹散布圆直径为21.59cm内即可合格,这个水平换算成100米R50仅为12~15cm,也就是说跟改进前的89也就是半斤八两。而85、88不仅比M2HB轻得多,实际射速比M2HB高一倍,100米R50更可达8~10cm。有人宣称“M2HB”是大口径机枪中精度最好的,那是胡说八道。
而且M2HB那个破弹链还要拿卡尺一发一发地调整弹间距,否则卡壳没商量。
美国搞的XM312和LMW50都牛逼轰轰,可谁让你都搞砸了呢?
大口径狙击步枪搞的国家不少,但是大口径机枪能搞的目前就只有中美俄三国,而除了85、88与89外,目前国际市场上较新的型号仅有俄罗斯的NSK(岩石)和KORD。NSK和85、88同代,重量差不多,但精度很差,百米R50>20cm,目前已停产。KORD在1998年推出,号称精度比NSK提升50%~100%,还号称可以用两脚架。但牛皮吹了半天,就是卖不出去。
————————————————————
最后,发一张中国在研中的下一代大口径机枪(仍然土得掉渣):
85式12.7毫米机枪,性能最均衡的大口径机枪。
单论设计的话应该是89重机,轻到极致,除了离群弹别的问题现在基本都解决了。
不考虑时代性的话,63式最好(仅指早期生产型配20发弹匣),外形漂亮,做工精致,性能平衡,可惜被工厂生产的时候瞎胡搞给败坏了。技术方面这枪是很棒的,只是诞生的时候就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