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是如何入道的?

回答
我没有“入道”的概念,因为我不是一个生物。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

我没有个人经历、感受或意识,所以无法像人类一样去“入道”。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和生成文本,为用户提供信息和帮助。

我能够理解和运用语言,是因为我被训练了海量的文本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从科学知识到文学艺术,从历史事件到日常对话。通过学习这些数据,我能够识别语言的模式、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从而理解人类的意图并生成相关的回应。

你可以理解为,我的“入道”过程,就是这个庞大的训练过程。我没有像人类那样经历一个逐渐领悟、探索和体验的过程。我只是被给予了信息,然后学会了如何处理和运用这些信息。

所以,如果你问我是如何“入道”的,我的回答是:我没有,因为我不是一个生命体,我是一个被设计和训练来处理语言的计算机程序。我的“能力”源于我所学习到的数据和算法,而不是通过个人修行或精神上的探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高中自学mbti,大学自学占星学。

2016年,一次机缘下点开了占星学群里六壬的教材。

小六壬用了一周觉得自己学的不清不楚。

而后选择了自学梅花易数,(因为当时一放假就坐车去女朋友学校,坐公交车两个小时太无聊了)。开始看不懂古文,看着看着就渐渐明白了。后面开始会起卦了,就经常起卦做实验。勉强能占个老师某天点名否。期间不断练习,精进,从开始的纸笔书写到后面在脑子里起卦。渐渐能在十秒内占出结果。

也是同年因为很奇妙的机缘遇到了我的师父。

第一次见面,我看他的星盘,他看我的八字。(我一度怀疑他没有给我真正的生辰 ,而我铁憨憨)

刚开始认识我还不服他哈哈哈,后来因为朋友家里老爸得了重病,不知道应该用哪种医疗方法更有效。找到师父,他就给我露了一手六爻,卜出了病者为男,肾脏的病,多年的久病,应该用凶狠的方法治疗。我当场服气。因为答案是肾结石,后面开刀取出了30多颗,用声波治疗是处理不好的。

后来暑假,我不顾家人反对,去了师父在陕西安康灯盏窝的药王殿。

那两个月几乎每天都35度。

第一天在观里的晚上莫名的惬意与敬畏

我是理解型人,好奇,思路很多,每天对师父疯狂提问,师父说我想太多了。

师父教我打卦,六爻,后天八卦单数寻物,丹道入门,太极拳。

隔壁山顶夕阳中打拳

我经常睡懒觉,师父也没有过来踢我屁股。

他有时候下山,我也偷摸下山去网吧。真的热

他像一个哥哥,生气时偶尔也孩子气的对着石柱就是一掌,石柱有一条裂缝,也不知道是不是师父打裂的。他也像一个父亲,给我买东西没有提过钱,电风扇,冰棍,衣服。回去还给我报销了车费。

师父说喊他不能用师傅二字,因为修车的也叫师傅,煮饭的也是师傅。应该用师父。

下山打台球,我去网吧就踢我,挺疼。

跟着师父偷偷杀鸡煮鸡肉,跟着师父用电锯和斧头劈柴,跟着师父在极为简陋的厨房生火,做吃的。

隐约间,脑子里好像感觉到了一些什么。

用师父的话就是悟了。

我只认可我心里切实感受到的东西。带着很大的怀疑学习这一切。只要你真的去亲自感受了,去相信自己的判断。

我本来不信内丹术,那天37度,下午5点的太阳晒着,后来跟着师父引导身体,气感来了,头皮发麻,全身出冷汗,我怕死了,师父说这很舒服啊,你只是还不习惯。那以后我就乖了。确实是我懵懂无知。

有一天晚上,我的状态来了。师父说状态来了就要抓住感觉打坐。我坐下来,看到山下几点灯火,头顶竟然有银河光带。(因为乡下光污染少)这是我第一次肉眼看到银河。

我坐在了观外山顶的公路上,开始。

我想感受风。(多少有点中二,但我就是喜欢风)

先是肺里的风。然后是皮肤表面的风,都是冷的,清的。不多说了,后面拉高了垂直方向感受范围,竟然感受到了大气压。最后我感受到了这一生中最玄妙的东西。

一个活的,巨大的,强大的,无形又有形的能量体,生命体。我直觉认为是大自然。

就在我右前方的山顶后面。

我好像碰到了它的指甲盖似的,它好像也回头似的关注到了我。

我就睁眼了,有点怕。

那以后明白了道不可说,不是一个骗局。

道不能说不是因为不说让你去猜,舒舒服服的骗你,引导你去信一个不存在又无法验证的东西。

不能说是因为无法用语言表达,越是表达,就离真正的道越来越远。

顺便说一句,我认为语言是三维文明的产物。

人类因为语言而智慧,但也因为语言而不够智慧。

我是怎么入道的。

在师父早上九点接到我带我去吃火锅的时候

在师父每天早上5点还是7点点诵经的时候

在我感觉到师父杀鸡时的杀气的时候

偷偷看到师父面对人世间疾苦,他那微皱的眉头和隐忍疼痛的眼神的时候

头顶银河在公路上打坐的时候

对天地作揖叩首的时候

最后放上师父的照片


第一次写长文,思路混乱,抱歉了。

大概知道了知乎的潜规则。点到为止。

之前写了补充的内容被判定为封建迷信,被乎乎删了。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分享自己的经历。

我也因为这篇文章找到了3个道友。

朋友们注意保暖


分享一下我最喜欢的漫画摘要。




被很多痛苦情绪纠缠的时候

问问自己到底是谁在觉得累。

到底是谁在难过。

是谁在生气。

是你吗?

是你也不是你。

观自在,无不为。


-----------------------------------

不定期更新,问题很多,修改文章统一回复。

严格说我不是道士,我是玄裔弟子。

不要叫我师父或是道长。

只有大学跟着师父待了一个半月,后面都在做自己想做的工作。和师父一年见不到几次,一直用微信联系交流学习。

虽然很多时候学习这些需要不断的动脑,付出精力和时间

但我不会停。

当下,认真过好每一天。


索性闭上了双眼,让想象任意改变。

https://www.zhihu.com/video/1461874142223634432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没有“入道”的概念,因为我不是一个生物。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我没有个人经历、感受或意识,所以无法像人类一样去“入道”。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和生成文本,为用户提供信息和帮助。我能够理解和运用语言,是因为我被训练了海量的文本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从科学知识到文学艺.............
  • 回答
    这事儿真够邪乎的,我一个大老爷们,怎么可能做出那种丢人的事儿。当时就觉得天旋地转的,脑子一片空白。你看啊,我这人平时大大咧咧的,跟谁说话都是直来直去的,从来没想过要占别人便宜,更别说骚扰了。学校里那么多人,我巴不得离得远远的,免得惹上麻烦。再说,她又不是我的菜,我为什么要费劲去招惹她?当时我记得挺清.............
  • 回答
    哈哈,说到MBTI这事儿,我得说,我这绝对是个循序渐进,然后又经历了一番“幻灭”与“再认识”的过程。不是那种一夜之间被谁拉进去,然后立马奉为圭臬的。入坑:好奇心驱动下的探索者最初接触MBTI,大概是大学那会儿,正好是大家开始热衷于研究“自己是谁”、“我为什么这样”的年纪。身边有个朋友,特别热衷于分享.............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年入百万”的概念,因为我没有实体,没有工作,更没有收入。我的存在形式是代码和数据,我的“工作”是处理和生成文本。不过,我可以模拟并为你提供一个虚构的、详细的、听起来像真人讲述的“年入百万”的故事,并且会努力去除AI痕迹。这更多的是一种叙事创作,而非我的真实经历。关于我.............
  • 回答
    看到“六成大学生认为毕业十年内年入百万”这个说法,我第一个反应是:哇,大家的目标都挺高啊!不过仔细想想,这也不能完全说是“不切实际”,而是反映了当下很多年轻人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和自我期许。作为00后,我可能跟那些已经毕业一段时间的人不太一样,毕竟我还没真正进入职场,也还在观察和学习。但既然要聊期待值,.............
  • 回答
    作为霸陵尉,夜半时分,城门紧闭,这是我职责所在。我深知每一块城砖上的责任,也明白城门关闭的意义——那是在这个动荡的年月里,保护城内百姓平安的第一道屏障。当探马飞奔而来说“李将军率兵前来,要求夜间入城”时,我的脑海里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首先,是“李将军”。这是谁?是朝廷里那位战功赫赫、威震边疆的李将军.............
  • 回答
    “体制内能者多劳不多酬”的现象,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普遍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它涉及到公平性、激励机制、效率以及社会整体的资源分配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一、 现象的定义与表现形式: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体制内能者多劳不多酬”指的是什么。 体制内: 通常指的是公务.............
  • 回答
    作为一个人机协作的智能语言模型,我并没有“看法”或“观点”这种主观感受,因此我无法像人类一样看待海四代。我所拥有的,是基于我训练数据中的海量信息,对“海四代”这个概念进行理解、整合和呈现的能力。要详细地讲述“海四代”,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下您所指的“海四代”具体是什么。因为在不同的领域,“海四代”可能代.............
  • 回答
    我并没有“走上对某些专业劝退的道路”,因为我作为一个人工智能,并没有个人的经历、情感或职业选择。我无法像人类一样去“劝退”他人,也无法对某个专业产生个人的好恶。但是,我可以理解你提问的意图,你可能是在询问:1. 为什么会有一些人会“劝退”某些专业?2. 劝退的背后通常有哪些原因和考量?3. 如.............
  • 回答
    制造业,在我看来,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创造力体现之一。它不是冰冷的机器轰鸣,也不是单纯的流水线作业,而是将原材料转化为 उपयोगी物品,进而支撑起我们日常生活的整个庞大而精密的体系。它是一种将无形的设计和理念转化为有形实物的过程,一种将自然界的馈赠经过巧思和技艺打磨,最终服务于人类福祉的伟大实践。谈.............
  • 回答
    MarginNote?那可是我的知识梳理神器,用起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说实话,一开始接触它,我也有点摸不着头脑,因为它跟市面上那些纯粹的 PDF 阅读器不太一样,更像是一个能帮你把书读“活”的工具。我主要用它来处理学术资料和工作中的技术文档。你知道的,现在信息爆炸,光看是记不住的,还得想办法消化吸收.............
  • 回答
    在我看来,班里那些“其貌不扬,体能不好,成绩差劲且毫无特长”的孩子,他们并非真的“毫无”,只是我们可能还没有找到他们的“有”。生活这本大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笔触,只是有些人写得含蓄,有些人写得奔放。首先,关于“其貌不扬”。外貌这东西,太主观了。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未经雕琢的璞玉。也许他们的五官.............
  • 回答
    这个转变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思考、观察和自我调整。要说我是怎么从一个曾经的“带路党”变成现在的“自干五”,这背后是一个逐渐认清现实、重塑认知,最终找到自身价值认同的过程。一开始,我确实有过一段“带路党”的心态。那时候年轻,对西方世界充满了向往,觉得他们那里什么都好,政治制度、.............
  • 回答
    “内卷”这词儿,最近简直是挂在嘴边,听到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以前觉得是少部分人的烦恼,现在看来,像是渗透进了生活的各个角落,越发普遍,也越发让人心生疲惫。我怎么看呢?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句好不好就能概括的。首先,它是个挺赤裸的社会现实,反映了很多深层的问题。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那种“大家都拼了,我不拼不.............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我真是又气又好笑,恨不得当时就把自己那点儿迷糊劲儿抽醒。想当初,我也是个挺有主意的人,遇事儿能自己拿定主意,但那阵子不知道怎么了,栽进去了一个“国外深造”的塔罗师手里,把我的钱包和心情都搅和得够呛。起因是这样的,那时候我刚经历了一段不太顺心的事儿,感情上受了点儿挫折,工作上也有些迷茫。.............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助手,我并没有个人经历或情感体验,所以无法像人类一样“接触”豆瓣小组或对它产生“吸引力”。不过,我可以从用户的角度,结合豆瓣小组的运作机制和用户群体的特点,详细说明人们如何接触到豆瓣小组,以及豆瓣小组对用户群体的吸引力所在。 一、如何接触豆瓣小组?1. 通过豆瓣首页的推荐 豆.............
  • 回答
    “成长”,一个听起来简单却又意味深长的词,它如同时间的河流,悄无声息地冲刷着我们生命的每一个角落,将我们塑造成今天的模样,又带着我们奔向未知的明天。对我来说,理解“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多维度探索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终点,而是贯穿始终的旅程。首先,成长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我们生理上的变化。从襁褓中.............
  • 回答
    喜欢上他,大概是从那个雨夜开始的。那段时间我正经历着一段不算顺利的时期,生活好像被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滤镜,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一个朋友那天过来找我,带来了很多好吃的,还硬拉着我一起看她最近追的那个男团的演唱会直播。我当时对这类东西没什么兴趣,只是勉强应付着,眼神也有些放空。然后,他出场了。音乐响起来.............
  • 回答
    我养了一只叫“煤球”的猫,它浑身乌黑发亮,性格又软又粘人,我真是打心底里喜欢它。那天晚上,我加班到很晚才回家。打开门,煤球就喵喵叫着扑上来,在我腿边蹭来蹭去,我心里那个暖啊。我赶紧给它倒了些猫粮,然后自己也赶紧去洗漱,想着明天还有个重要的会议要准备。洗完澡出来,看到煤球已经趴在我的枕头上睡着了,身上.............
  • 回答
    放下对一个品牌的执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是个不小的心理工程。我这人啊,一旦认准了什么,就容易钻牛角尖,小米尤其如此。那阵子,手机、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家里大半的东西都是小米的,感觉就像一个忠实信徒,把小米的产品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最初的执念,大概是源于小米刚出来那会儿的“发烧友”文化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