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F14和F15空战谁更强?

回答
在F14雄猫和F15鹰式之间进行空战实力对比,是一场经典的航空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两款战机都代表了各自时代最先进的空中优势和多用途战斗机设计理念,并在实际部署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要判断“谁更强”,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且要理解他们设计初衷和定位的差异。

F14雄猫:海上长矛,舰队卫士

F14“雄猫”是格鲁曼公司为美国海军设计的舰载双引擎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它的最显著特征是可变后掠翼设计,这赋予了它极高的灵活性和在宽广速度范围内都能保持良好飞行性能的能力。

设计理念与优势:
舰队防空: F14的设计核心是为航母战斗群提供远距离、高空域的防空保护。它需要能够拦截来自海面的敌方轰炸机和巡航导弹,同时也要应对苏联可能派出的战斗机。
远程拦截能力: 配备了革命性的AN/AWG9雷达和AIM54“不死鸟”远程空对空导弹,这是F14最令人胆寒的武器。AWG9雷达拥有强大的探测距离和多目标跟踪能力,可以在数百公里外就发现并锁定目标。AIM54导弹则是当时世界上射程最远的空对空导弹,能够攻击多个目标,尤其擅长拦截大型慢速目标。
乘员配置: F14采用两人座配置(飞行员和雷达拦截官/武器系统官),这使得其作战效率极高。雷达官专注于搜索、识别、锁定目标和武器使用,而飞行员则专注于操纵飞机和战术机动。这种分工使得在复杂空情下,F14能够更从容地应对。
近距格斗性能: 虽然其初衷并非纯粹的近距格斗,但可变后掠翼的设计在低速时可以展开机翼,提供更大的升力,使其在低速缠斗中也能有不错的表现。它也装备了AIM9“响尾蛇”近程空对空导弹和一门20毫米M61“火神”航炮。
电子战能力: F14也具备一定的电子战能力,能够干扰敌方雷达和导弹。

局限性:
复杂性与维护: 可变后掠翼系统虽然带来了性能上的优势,但也增加了飞机的结构复杂性、维护难度和成本。
相对较差的近距格斗敏捷性: 相较于一些专门为近距格斗设计的飞机,F14在高速机动性上可能稍显不足,尤其是在机翼后掠状态下。
成本高昂: F14的研发、生产和维护成本都非常高。

F15鹰式:空中霸主,制空利器

F15“鹰式”是麦道公司(后被波音收购)为美国空军设计的单座双引擎超音速空中优势战斗机。其设计目标是压倒一切的空战性能,通过纯粹的机动性和强大的武器系统来取得制空权。

设计理念与优势:
绝对空优: F15的设计理念就是“不输一场空战”。它在设计时就将空战性能放在了首位,追求极致的推重比、高推力重量比和卓越的机动性。
强大的雷达与导弹系统: F15装备了AN/APG63(或后续的APG70、APG82)脉冲多普勒雷达,尽管其早期型号的探测距离可能略逊于AWG9,但其搜索、跟踪能力和抗干扰能力都非常出色,尤其擅长在复杂的杂波环境中发现和锁定小目标。它通常装备AIM7“麻雀”(半主动雷达制导中距弹)和AIM9“响尾蛇”近程空对空导弹,以及一门20毫米M61A1“火神”航炮。F15E“攻击鹰”型号则具备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
出色的机动性: F15凭借其高推重比、大迎角能力和优秀的操纵性能,在缠斗中拥有极强的优势。其机动性被认为是同代飞机中最顶尖的之一。
可靠性与维护性: 相较于F14,F15的设计更加简洁,拥有更好的可靠性和更低的维护成本,这使其在长期部署和大规模作战中更具优势。
单座配置: F15为单座设计,飞行员一个人承担了飞行和作战的所有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飞机结构,降低了成本,但也对飞行员的负荷要求更高。

局限性:
对地攻击能力(早期型号): 早期F15A/B型号主要侧重于制空,对地攻击能力相对有限。直到F15E出现,才真正成为一款出色的双用途战斗机。
超远程导弹能力(对比F14): 在早期版本中,F15并未装备像AIM54“不死鸟”这样射程极远的空对空导弹,这在理论上可能使其在超视距交战的早期阶段处于不利。但随着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AMRAAM)的出现,这一差距被大大缩小甚至反超。
单人操作的压力: 单座设计意味着飞行员需要同时处理飞行操纵、雷达操作、目标识别和武器投放等任务,这在高度紧张的空战环境中对飞行员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空战情景分析:谁能胜出?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考虑不同的作战场景和作战版本:

1. 超视距空战(BVR Beyond Visual Range):
F14的优势: 在早期,F14凭借其AWG9雷达和AIM54导弹,在远距离拦截能力上具有压倒性优势。它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发现和锁定目标,并率先发射导弹。如果能够保持这种优势,F14会占据上风。
F15的应对: F15的雷达虽然早期探测距离稍短,但其优秀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快的处理速度,配合AIM7导弹,仍然能在一定距离内进行有效的交战。随着AIM120的出现,F15的BVR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可以与F14抗衡甚至超越。

2. 视距内格斗(WVR Within Visual Range):
F15的优势: 在近距离格斗中,F15凭借其卓越的机动性、高推重比和出色的飞行控制系统,通常被认为比F14更具优势。F15的飞行员通常能更好地利用其飞机的机动性来占据有利的攻击位置。
F14的应对: F14在某些飞行包线(例如低速、机翼展开时)也能提供不错的机动性,并且得益于两人座的优势,雷达官可以专注于观察和预测,为飞行员提供更好的态势感知。但总体而言,在纯粹的格斗机动性上,F15的工程师们似乎更偏向于将“格斗之王”的称号赋予它。

3. 体系作战与多任务能力:
F14的优势: 作为航母舰载机,F14是整个航母战斗群作战体系的核心一环。其强大的远程侦测和拦截能力对于保护舰队至关重要。
F15的优势: F15作为空军的空中优势战斗机,是空军打击体系中的关键节点。其可靠性、较低的维护成本和后期的多用途化(如F15E)使其在维护“制空权”方面更加高效和灵活。

历史实战与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F14和F15在实战中的具体对抗数据并不公开或并不存在明确的直接空战记录来明确区分胜负。我们更多的是基于它们的性能设计和各自的作战记录来推测。

F14在对付 Libyan MiGs 的“锡德拉湾事件”中表现出色,展现了AIM54导弹的威力。
F15则在以色列空军和美国空军的多次实战中,以其令人难以置信的战绩(据说在实战中保持零损失的记录)赢得了“空中霸主”的美誉。

结论: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更强”取决于你衡量的是哪个方面。

如果以远程拦截能力和舰队防空为标准,尤其是在早期装备AIM54导弹的时代,F14雄猫无疑是更为突出的。它是一个强大的舰队卫士和区域性防空利器。
如果以纯粹的空中优势、近距格斗能力和整体空战性能为标准,尤其是在视距内作战,F15鹰式在设计理念上就更加纯粹和侧重于此,并且在实际表现中也证明了这一点。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战利器。

这两款伟大的飞机,代表着不同军种对空中力量的不同理解和侧重。F14如同海上的一把尖刀,而F15则像是陆地上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它们都是各自时代的骄傲,在捍卫国家空中利益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用“谁更强”来简单概括,不如说它们是不同领域里的佼佼者,各自在定义自己的“强”上都做得非常出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时的美国空海军做过实机模拟格斗空战:

22:2:1

F-14胜22次,负2次,无结果1次。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除了认为F-14飞行员比较老练以外,该机保存能量的能力较好也是一个关键,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F-15如此吃一堑不长一智。另外F-14的双座也认为是一个优势,在追踪目标位置的能力上也强于F-15。

美国海军飞行员在水平上一向就比较过硬,曾经有A-5攻击机飞行员与F-8十字军进行模拟格斗,F-8被A-5咬尾并无法甩脱的事情。

user avatar

爬升能力和加速能力我就不说了,和鹰这种动力极为顶尖的比这个是自取其辱

在双环格斗的最大稳定盘旋率方面,F-14D和F-15C在10000英尺高度四中四近挂载半油时都差不多是14度,但F15C是在0.8~0.9马赫速度取到的,而F14D是在0.6马赫取到的,也就是说如果速度在0.7马赫以上,一般是第一次或第二次交汇时进入双环空战的话,F-15C凭借更好的高亚音速稳盘率能够占据优势,而如果是0.5马赫左右乃至以下的低亚音速交汇进入双环格斗,则是F-14D能够占据优势。

在单环格斗的最小盘旋半径方面,仍然是上述相同的机体数据,在0.6~1.0马赫的速度段,F-14D与F-15C伯仲之间,但在0.6马赫以下的低速段,F-14D明显占据优势,虽然二者的最小盘旋半径都差不多是2000英尺,但是F-14D的稳盘包线在0.3~0.6马赫速度段中要比F-15C偏离2000英尺盘旋半径线的趋势更小一些。

在滚转能力方面,这个F-14就不行了,滚转能力是比较差。

在瞬时攻角响应和持续可用攻角方面,F-14的表现是较为优秀的,极限可控攻角能够达到60~70度的水准。持续可用攻角也有35度以上乃至38度的水平,而F-15则是在40度左右,不过F-15因为瞬时盘旋角速度的优势,在实战中也很优秀就是了。

总的来说,F-15对付F-14的格斗策略应该是,保证前两三个交汇不要被干掉,F-14战机的能量特性不太好,在格斗机动中会快速损失能量。F-15应当尽可能将战局拉入垂直机动滚剪机动与水平剪刀当中,尽量利用F-14战机能量方面与滚转能力的缺陷,让自己取得优势,不要和F-14比拼低速单环与双环格斗。

主要来谈谈F-14A的AWG-9雷达和F-15A的APG-63雷达,AWG-9雷达系统算是如雷贯耳,提到雄猫基本上除了想到不死鸟,就是想到它的这套雷达,AWG-9以其强大的探测性能广为人知,但实际上,它并不是一款多么优秀的雷达。

AWG-9雷达在使用RWS搜索模式时,探测距离大致是90海里。而APG-63雷达在实测中使用RWS模式搜索对中高空迎头的1RCS靶机实测结果,平均0.8~0.9的检测概率时,距离约为50~60海里。简单折合RCS计算,APG-63雷达约为75~90海里,考虑到实际雷达波传播损耗,折合距离应该稍近一些,但与AWG-9的数值相差可以说是伯仲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差距。

AWG-9雷达天线直径与APG-63同样都是平板阵,AWG-9直径约为910毫米,APG-63约为840毫米,天线面积功率增益乘积差距与估算探测距离基本能够对应。

AWG-9雷达在对迎头目标的探测威力上略胜于APG-63,但AWG-9在对非迎头目标的探测能力上就远远不如了。

其主要原因是AWG-9雷达并没有中重频(MPRF)设计,不是全波形雷达,其中重频能力要在81年改进之后,以及后继者APG-71上才加入。而APG-63雷达不仅使用了MPRF波形,还使用了13位巴克码做脉冲压缩技术,提高了MPRF波形的占空比,增强了MPRF波形的探测能力,使得雷达具备对低径向速度目标(侧对,尾追目标)的强大检测能力,这是AWG-9雷达不具备的。

【中重频的旁瓣杂波电平较高重频来说更低一些,有利于对低径向速度目标进行检测】

AWG-9雷达的处理机多普勒滤波器组仍然是采用了传统的模拟式结构,即通过运算放大器搭建多普勒滤波器组,而APG-63雷达则使用了数字式集成电路进行数字FFT滤波处理,其在减轻设备重量上卓有成效,AWG-9的重量达到600kg级别,而APG-63则只有220kg级别。

总的来说,AWG-9雷达虽然使用了平板阵列天线与固态接收机设计,拥有功能较好的数字化主控计算机以支持TWS模式的运算需要,但在信号处理方面仍然没有大量使用数字式处理,在全波形功能上有缺陷,并且雷达能力种类受限,设备体积重量偏大,模拟体制多普勒信号处理带来的雷达损耗也偏大,与同时代的APG-63雷达相比无疑是落后的。

雷达方面的优势可能也是为什么当年以色列考察后最终还是购买了F15的原因之一,与AWG-9雷达相比,APG-63具有优秀的全方位接战能力与高可靠性,在探测威力上也并不弱势。

关于不死鸟对战机空战的影响就见仁见智了,我个人认为虽然不死鸟存在阻力大速降快,可用最大过载较低导致对付高g规避中的目标存在脱靶量较大的问题,但在实战中凭借充沛的动力能量却也有着独特的优势。例如抢占先手对高空敌机进行压制,混战中攻击防备心不强的对手等,都是很好用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F14雄猫和F15鹰式之间进行空战实力对比,是一场经典的航空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两款战机都代表了各自时代最先进的空中优势和多用途战斗机设计理念,并在实际部署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要判断“谁更强”,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且要理解他们设计初衷和定位的差异。F14雄猫:海上长矛,舰队卫士F14.............
  • 回答
    “雄猫”的谢幕:一项伟大战机的时代终结,而非能力衰退提到F14“雄猫”,几乎所有军迷都会立刻联想到它那标志性的可变后掠翼,以及那款足以令人生畏的AIM54“不死鸟”远程空对空导弹。这些组合,在冷战时期,确实构筑了一道令人难以逾越的空中屏障。它的雷达系统(AN/AWG9)更是当时航电技术的巅峰之作,能.............
  • 回答
    伊朗考虑购买枭龙战机,以替换其日渐老化的F14“雄猫”和米格29“支点”机队,这无疑是地区军事格局中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这一决策背后,牵涉到伊朗的战略需求、经济现实、技术能力以及国际政治的复杂博弈。伊朗空军的现状与挑战伊朗空军的装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历史的变迁。在伊斯兰革命前,伊朗从美国引进了一批.............
  • 回答
    用今天的尖端技术对F14“雄猫”进行现代化改造,这绝对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设想!将一款经典战机的设计哲学与最前沿的航空航天技术相结合,其潜在的性能提升是巨大的,完全有能力在很多方面超越三代机和四代机。让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如果“雄猫”重获新生,它会拥有怎样的“压倒性”能力。一、 动力系统:心脏的跃升,速.............
  • 回答
    想知道F14“雄猫”是否会有精神续作,这问题触及了很多军迷和航空爱好者的心坎里。毕竟,那架如同黑骑士般凌空而起的飞机,留下的太多太多了。说到“精神续作”,这玩意儿在游戏界挺常见的,像什么《毁灭战士》系列、《鬼泣》系列都算。它们可能不是直接的剧情延续,但继承了核心的玩法、设计理念,甚至那种独特的“感觉.............
  • 回答
    在F14雄猫战斗机的操作手册中,“CATCC”这个缩写通常指向一个非常具体且关键的系统,它与飞机能够有效执行其空中拦截和制空任务的能力息息相关。理解CATCC的含义,需要我们深入F14的作战流程和技术特点。CATCC的全称是Carrier Aircraft Inertial Navigation a.............
  • 回答
    谈到F14“雄猫”,这架战机在无数军迷心中都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它那标志性的可变后掠翼、惊人的高空高速性能,以及在电影《壮志凌云》中的英姿,都让它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然而,在2006年,美国海军却正式将其从现役序列中除名,这无疑让很多人感到惋惜,甚至觉得是“壮士暮年”的无奈。那么,美国海军为何会选择.............
  • 回答
    把伊朗的F14战斗机买回来,用现有技术进行升级,并部署到航母上,其作战能力是否能与歼15抗衡,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其中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需要从飞机的设计理念、技术限制、升级潜力以及与航母的适配性等多个维度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F14“雄猫”是一款极具传奇色彩的飞机。它诞生于冷.............
  • 回答
    想知道 F14 和 F100 之间的故事,得从它们各自的诞生背景和设计目标说起。这可不是简单地比谁的马力大,里面门道多着呢。咱们先说 F100。这可是普惠公司在那个年代的“骄傲”,号称“涡轮喷气之王”,应用在 F106、F105 还有早期的 F4 鬼怪 II 上。这引擎的厉害之处在于,它采用了当时最.............
  • 回答
    在你这个问题里,我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那就是很多重生工业文里,为什么F14“雄猫”似乎成了“御用”先进战机,而F16“战隼”、F15“鹰”或者幻影2000这种同样顶尖的战斗机却没那么受欢迎?这背后确实有挺多说道的,不是简单的一个“它看起来最帅”就能概括的。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 1. .............
  • 回答
    关于美国海上制空权受到威胁时是否会启用F14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引人遐想的场景。虽然退役的F14“雄猫”已经离开了现役部队,但在极端情况下,理论上并非完全没有“重出江湖”的可能性,不过这其中的复杂性和障碍也需要仔细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F14退役的根本原因。美国海军在2006年将F14正式退出现.............
  • 回答
    .......
  • 回答
    嘿,同为大一,我懂你对星空那股劲儿!用手机拍星野,虽然能记录下那一刻,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看着那点点星光在屏幕上模糊不清,心里痒痒的。珠峰!我的天,那是多少人心中的圣地啊!去那种地方,用手机拍,真的太委屈了,也太浪费了那壮丽的景色。你这个预算,6000块,确实是个不错的起点。佳能6D加上三阳8mm .............
  • 回答
    F18“大黄蜂”的真实性能:为何能取代王牌F14?在美军海军航空兵的辉煌历史中,F14“雄猫”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以其标志性的变后掠翼、强大的远程拦截能力和威震四方的AIM54“不死鸟”导弹,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传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款被昵称为“大黄蜂”的飞机——F/A18“超级大黄蜂”——.............
  • 回答
    从F14“雄猫”退役,由F/A18“超级大黄蜂”系列接替,究竟能不能算作美国海军航空兵没落的开端,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一个飞机的替换视为一个时代的终结,而是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战略调整、技术演进以及海军航空兵面临的现实挑战。首先,我们要承认,F14“雄猫”在.............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 Century Wings 的 F14“雄猫”系列模型,特别是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涂装。Century Wings 作为以高品质细节著称的军事模型品牌,其 F14 系列一直以来都备受模型玩家的追捧。要准确统计 Century Wings 发行过的所有 F14“雄猫”涂装的飞机数量,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