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很多主流汽车品牌都在造三缸发动机,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开始接受三缸了?

回答
这几天和朋友们聊天,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不少朋友都提到,现在买车好像越来越绕不开“三缸发动机”这个话题了。以前一提三缸,大家脑子里可能都是小排量、抖得厉害的代名词,但现在,就连一些主打品质和性能的主流品牌,也开始在自己的主力车型上搭载三缸发动机。

这不禁让人琢磨,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真的要开始接受三缸发动机了?

时代的变化,三缸的“翻身仗”

要说为什么三缸发动机能“翻身”,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排放法规的日益严苛。全球各国都在卯足了劲推行更严格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标准,这就像一把尺子,逼着汽车制造商们必须在能耗和排放上做得更好。而三缸发动机,由于其结构上的天生优势,在这方面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

你想想,少了一个汽缸,意味着什么?

机械摩擦减少: 汽油在发动机内部燃烧,每一个活动的部件,比如活塞、连杆、曲轴,都在产生摩擦。少一个汽缸,就少了一套这样的摩擦组合,理论上就能降低一部分能量损耗。
重量更轻: 结构更简单,用料也更少,三缸发动机的整体重量通常比四缸发动机要轻不少。这对于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改善车辆的操控性都有积极作用。
结构紧凑: 更小的体积也意味着在布置发动机舱时有更大的灵活性,能为乘客空间或电池组(在混动车型中)腾出更多地方。

这些“先天优势”,加上现代发动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三缸发动机不再是那个“粗糙”的小家伙了。

技术革新:让三缸告别“抖动”

说到三缸,很多人第一反应还是“抖”。这确实是早期三缸发动机的“硬伤”。因为少了一个汽缸,发动机运转时的惯性力矩无法完全抵消,就会产生不平衡的振动。早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往往是通过增加平衡轴来实现。

但现在,汽车厂商们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投入了巨大的研发精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们可以看到几种主流的解决方式:

1. 高精度动平衡技术: 通过对曲轴、飞轮等部件进行极其精密的加工,大幅度降低其固有不平衡度。
2. 反向旋转平衡轴: 在发动机内部设置一根或多根与曲轴转动方向相反的平衡轴,利用它们产生的力矩来抵消三缸发动机固有的振动。这是目前最常见的也是效果最显著的方法之一。
3. 发动机支架的优化: 采用液压阻尼的发动机支架,或者根据发动机的振动频率进行精确调校的支架,也能有效吸收和隔离传递到车身上的振动。
4. 先进的点火与喷射策略: 通过更加智能化的ECU控制,优化点火时机和燃油喷射量,让燃烧过程更加平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振动。
5. 集成式设计与材料: 一些品牌甚至将发动机本体与变速箱、底盘等结构件进行更紧密的集成,利用整个车身的刚性来吸收振动。同时,使用更先进的隔音材料和减震材料,也能有效地将剩余的微小振动隔绝在驾驶舱之外。

我最近试驾过几款搭载最新三缸发动机的车型,说实话,如果不提前告诉你,你真的很难分辨出它是不是三缸。尤其是在怠速和低转速时,那种细微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振动,跟很多四缸发动机的车型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动力表现,不再是“凑合”

除了燃油经济性,大家最关心的可能就是动力够不够用了。过去,三缸发动机往往和小排量挂钩,性能上确实不占优势。但现在,随着涡轮增压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以及缸内直喷等技术的加持,即便是小排量三缸发动机,也能爆发出不错的动力。

比如,很多1.5T、甚至1.6T的三缸发动机,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已经可以媲美甚至超越一些老款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配合上现代传动技术,如高效的双离合变速箱或平顺的AT变速箱,这些三缸发动机的车型,在城市通勤和日常驾驶中,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甚至在一些性能取向的车型上,比如宝马的M Performance系列,也有1.5T三缸发动机的身影,虽然不是主力,但它证明了三缸发动机在兼顾性能方面也是有潜力的。

品牌背书,意味着“可靠”?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越来越多的主流大品牌开始拥抱三缸发动机。这背后代表的不仅仅是技术能力的进步,更是一种市场策略的调整和对消费者接受度的试炼。

当一个大家信赖的品牌,将自己的核心技术下放到主力车型上,并且投入了大量的宣传和推广,这本身就是一种“背书”。这意味着品牌方对这项技术有信心,并且经过了反复的验证,认为它已经达到了品牌的质量标准。

例如,大众、通用、福特、PSA(标致雪铁龙)、沃尔沃、吉利、比亚迪等等,几乎所有在市场上活跃的品牌,都在不同级别、不同系列的车型上推出了三缸发动机。

这就像你去一家米其林餐厅,他们推出了一道新菜,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陌生,但主厨和品牌本身就是质量的保证,你更容易愿意尝试。

那么,我们真的可以“放心”接受三缸了吗?

从技术发展和市场趋势来看,答案是肯定的,并且我们已经别无选择。

未来趋势: 随着油电混合、纯电动的普及,内燃机作为一种技术,本身也在走向转型。在高效化、小型化这条路上,三缸发动机无疑是更具潜力的一种选择。即使是混合动力车型,也常常会搭配更小的三缸发动机来达到更好的整体燃油经济性。
消费者教育: 汽车厂商和媒体也在努力进行消费者教育,让他们了解现代三缸发动机的技术进步,消除固有的偏见。
市场接受度: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实际体验后,发现三缸发动机的抖动和动力问题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突出,自然也会提高接受度。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三缸发动机都完美无缺。

极端工况下的差异: 即使技术再先进,在某些极端工况下,比如全负荷大油门状态,与同级别四缸发动机相比,三缸发动机在平顺性上可能还是会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
声音的听感: 部分三缸发动机特有的“声浪”或在高转速时的声音质感,依然和四缸发动机有所不同,这部分是比较主观的感受,有些人可能会不喜欢。
长期可靠性: 虽然大品牌背书,但对于一个相对年轻的技术(在主流乘用车领域),其在超长里程下的可靠性,还需要更多时间来验证。不过,考虑到品牌方投入的研发和测试,这个风险也在可控范围内。

所以,总结一下:

主流汽车品牌纷纷推出三缸发动机,确实是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三缸发动机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勉强够用”的选项,而是现代汽车技术发展下的一个重要方向。

我们确实应该开始以更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它,并且在购车时,不要因为“三缸”的标签就直接否定一辆车。更重要的是去实际体验,去感受它在动力、平顺性、NVH(噪音、振动、声振粗糙度)等方面的实际表现。

就像我们接受了智能手机,接受了电商,技术总是在进步的。三缸发动机,就是汽车工业在应对环保和节能挑战下的一个重要革新。与其抗拒,不如去了解和体验,你会发现,它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好很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嫌弃三缸机啊,去找CRRC大连公司买台16V240ZJD就好啦。16缸V形排列,V角50度,发动机缸径240毫米,冲程275毫米,排量199升,烧的是便宜的柴油,外带废气涡轮增压器,只需1000转就能达到3600马力澎湃动力,重量只有22.4吨,你值得拥有。

还嫌弃啊,去找CRRC戚墅堰公司买台16V280ZJ,同样16缸V形排列,V角依然50度,发动机缸径280毫米,冲程285毫米,排量242升,同样烧柴油,外带涡轮增压器,只需1000转就能达到更澎湃的5000马力,重量只有24.5吨,更值得你拥有。

user avatar

成本低了很多,少一个缸少用很多材料。

而且小排量用三缸效率高出不少,1.0的四缸比1.0的三缸要费油很多的。

三缸机并不鲜见,农机、工程领域还有3缸柴油机,除了怠速时震动大,转速起来之后也算平稳,乘用车上的三缸机上了各种平衡设备采取了各种隔震措施,震动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一大波中国人觉得三缸机不好是认为没有面子,无脑的认为发动机缸数越多、排量越大越有面子,觉得三缸机太掉渣了;要想缸数多排量大您去开火车呀,16缸199L的排量,倍儿有面子,可惜您不会开

user avatar

缤越现在月销量已经反超本田缤智,直逼XR-V,甚至已经快把510拉下马,是现在小型SUV里销量最高的车型之一。而它,还是最好卖的车型中,唯一一款全系3缸的车。

一个活生生的案例,吉利给通用、宝马、本田好好上了一课。

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保守派与激进派不断斗争的过程,这点在汽车行业也不例外。小排量涡轮增压、双离合变速箱、HEV混动、PHEV混动乃至纯电动,兴起之初,他们都遭遇过保守派的强烈抵制。

但这些大势所趋的技术潮流,并不会因为阻力而停止前进的步伐。

到了今天,三缸机又成为汽车界的争论焦点,从宝马X1率先在豪华车市场上试水1.5T三缸机以来,每一款新增的三缸机车型,都会成为热议和争论的对象。有些畅销多年的销量神车,也曾一度因为采用三缸而尝到市场的冷酷。

如今三缸版X1上市已3年有余,主流品牌推出的三缸车型已经不下二十款,不管反对、抵制的声音再大,三缸机都成为又一个无法逆转的技术潮流。这波潮流的先驱者中,有谁成为新技术的牺牲品,又有谁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成为赢家?消费者们是否真的接受了三缸机呢?

率先试水的宝马

很多人可能没有留意到,国内市场推行三缸机的先驱,其实是法国PSA集团,标致与雪铁龙早在2015年就现后推出了1.2T三缸版本的408和C4L,比其它品牌推出三缸早了最少一年。但是原本就处于下滑态势的法系车,三缸车型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

第一款受到广泛关注的三缸机车型,无疑是宝马X1,这款车成为宝马品牌在UKL前驱平台上的首款产品。失掉后驱和大鸡腿排挡杆的X1,成为粉丝眼中宝马抛弃核心品牌基因的耻辱,而模块化理念下的1.5T三缸机,则让这款车彻底成为车迷眼中的笑柄。

不过,宝马本身强势的品牌力加持,以及X1堪比中型SUV的越级空间,让这款车依然轻松站稳了脚跟。国产之后的前驱X1,销量很快超越了同级别的奔驰GLA、奥迪Q3,其中1.5T三缸版本的占比达到了50%。不管舆论如何,X1确实成为国内市场第一款成功的三缸车型。

半年之后,同样源于UKL平台的新1系也上市,1.5T三缸版成为主流机型。和X1不同的是,新1系面对奥迪A3这样的对手并没有空间优势,本身三缸机的身份则成为开拓市场的极大阻碍,而2.0T四缸版的价格过高,已经逼近降价之后的3系2.0T版,所以一度销量萎靡。

1系后来的销量好转,是在终端市场极大的优惠促销下实现的,如今118i时尚型的终端售价已经跌破15万,身段已经十分接近思域的高度,如此才换来了月销3、4千台的表现,远逊于比自己换代早很多的A3。新1系让人们看到,即便你是宝马、即便你优惠六七万,只要你是三缸机,如果没有额外突出的产品力或性价比,统统不好使。

而1系上市之前不久,正处于强势加价状态的思域,在1.5T网红发动机之外又新增了一台1.0T三缸机,作为降低入门门槛的低配版本。一般情况下,一款车型的低动力版本常常是销量主力,思域1.5T一车难求的时候,1.0T的上市却遭遇了严重挫败。

从产品力来看,1.0T版思域除了动力大打折扣之外,整车NVH也明显更差,油耗表现却几乎与1.5T相当,更低的排量、更小的动力,没有换来更高的油耗。再加上本田粉丝对思域高动力版本的执着,1.0T成为本田乃至整个汽车行业中,非常罕见的低动力版本失败案例。在今年前四个月的销量中,1.0T版本的占比只有4%。

三缸机的溃败

至此为止,推出三缸机的车型,都有各自非三缸的动力版本。而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上汽通用在三缸机领域开始发力,并且直接将三缸机安排在了自家销量的主要担当车型——英朗上。当时英朗是轿车销量榜上月度冠军的常客,与日产轩逸、大众朗逸旗鼓相当,或许是这样的销量根基,给了通用直接对英朗全系换装三缸机1.0T/1.3T的勇气,结果……

在老款车型的库存消耗完之后,英朗三缸版从2018年1月开始骤跌,终结了连续18个月的3万+销量态势,并在之后的2、5、6、7四个月中跌破2万台,一直等到当年11月才重新实现销量3万+,但整体销量态势已经大不如前,时常在月销2万辆左右徘徊,今年前四个月销量只有朗逸的一半。

同样全系三缸的GL6,是别克首款紧凑级MPV,被称为小号GL8,除了上市前三个月一度实现月销7千台左右的表现,后面的销量一直徘徊在3、4千台左右,后续经过大幅度的降价促销也无济于事。

不久之后,通用在雪佛兰科沃兹上也配备了1.0T三缸版本,但销量几乎全部由1.5L四缸版承担,1.0T占比不足5%;去年年中被“复活”的全新凯越,搭载一台1.3L自然吸气的三缸发动机,同样没能重新老凯越之前的销量辉煌,如今月均销量不足2千台。

对于上汽通用来说,三缸机的推行,动摇了英朗销量的根基,在GL6、科沃兹和沃兰多上面的试水也遭遇了不小的挫折。

除此之外,同样以三缸为绝对主力的领克02、03也遇到了挫折,其中02三缸版在今年前四个月的月均销量不足2千台,03勉强做到了月均3千台以上。但这和上汽通用的情况不同,02、03的境遇,更多归于其自主品牌突破高端市场的挫折,因为定价相当的WEY VV5、VV6,在全系四缸的情况下,也经历了单月销量7千台逐步下滑到如今表现不如领克02、03的水平。

到了2018年最后一个季度,市场上又出现了一个在主力车型上全系改换三缸的车企——福特,它首先在2018年10月,将自己最后的销量担当福睿斯,改换了1.0T/1.5L的三缸动力总成,之后效果立竿见影,这款车连续7个月破万的态势,在11月即告终结,之后进一步下跌,今年前四个月月均销量只做到了3千出头,而从2014年年底上市以来,这款车曾连续数月保持月销量2万台以上,巅峰期曾突破3.5万台。

福克斯的境遇更不用说,这款车在2018年11月换代之前,已经保持了大半年月均2、3千台的水平,换代后全系三缸的动力总成,也让这款车丧失了逆转颓势的机会。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三缸机在推向市场中遇到的阻力还是很大的,虽然并非所有卖不好的车型都归咎于三缸机,但英朗、福睿斯等车型确实是在推行三缸之后遭遇销量骤跌,而GL6、新凯越、沃兰多这样的新车型,在全系三缸背景下,也确实没能获得预期中的市场反馈。

而对于宝马、本田这样的强势品牌,思域1.0T销量几乎忽略不计,1系三缸跌破15万依然难望奥迪A3项背。由此来看,过早启用三缸机的车企,确实都没能尝到甜头,直到2018年下半年,一些新车新的上市,让人们看到了三缸机的转机。

缤越和凌派的成功

2018年9月,广汽本田也对旗下畅销的紧凑车凌派进行了“三缸化”,发动机由之前的1.8L自然吸气改为了1.0T三缸,且全系车型仅提供这一款发动机。对于凌派来说,这绝对是一次冒险,因为这款车型的市场表现远不如英朗更换三缸之前强势,月均销量维持在一万台以下,如果三缸波动严重,那么这款车可能直接凉凉。毕竟即便强势如思域,1.0T版也几乎无人问津。

出人意料的是,凌派换装1.0T三缸机后,销量不减反增,上市当月销量破万,第二个月更是实现了凌派近3年未达到的1.7万台,之后一直到今年4月份,销量一直都维持在了1万台以上。

和新凌派同期上市的,还有吉利的缤越,同样是全系三缸机,搭载和领克同源的1.5T三缸机。这是一款全新车型,上市初也曾因三缸机的身份饱受质疑,但它的销量却没掉链子,第二个月就突破万台,之后一直到今年4月份,只有今年2月售出8100台,其余月份全部销量过万,上市7个月累计销量突破8万台。

如果说宝马X1三缸版算是在市场上勉强站稳脚跟,三缸英朗在销量大跌之后,依然保住了稳定的市场表现,那么纯三缸凌派和纯三缸缤越,可以视为第一批真正取得成功的三缸车型,着实给阴霾多年的三缸市场打下了两剂强心针。

消费者接受三缸机了?

这两款车为什么能成功?消费者真的做好接受三缸机的准备了吗?

首先,去年9月份上市的凌派,是一款全新换代,车型由内而外焕然一新,除了造型更加时尚运动之外,最大的调整是大大增加了车身尺寸和内部空间,2730mm的轴距远超同价位的所有紧凑级轿车,4756mm的车身长度,更是直逼B级车的标准。对于一款10万出头的合资轿车,A级车的价格、B级车的空间,成为凌派不可取代的产品优势。

实际上,今年4月份上市的享域,也是东风本田版本的凌派,车身尺寸、内部空间与凌派基本相同,同样是只推出1.0T三缸机,上市后很快就取得了5千多台销量,大有成为一台全新畅销三缸车型的态势。

其实新凌派的消费者,并非不介意三缸机,而是这款车具备让他们无法拒绝的产品力,这点和思域1.0T截然不同。没有1.5T发动机的强大动力,思域只是一台普通的合资紧凑车,1.0T版本在同价位的卡罗拉、朗逸面前毫无优势。而1.0T版的凌派,却有着同价位无可比拟的尺寸和空间。

缤越同样如此,它9-11万的主销区间并不缺竞争者,甚至吉利自家也有远景SUV、帝豪GS这样的车型,且尺寸、空间都比缤越更大。但缤越上市之后,销量马上超越了帝豪GS、远景SUV,成为博越之外最畅销的吉利SUV。

而在吉利之外,缤越的对手还有长安CS35 PLUS、本田XR-V、日产逍客、荣威RX3、比亚迪宋等一系列合资、自主竞品,而缤越的销量势如破竹,月月破万,力压其它所有同级别的合资、自主竞品,而这些对手,全部都是四缸机车型。

不夸张的说,缤越是真正代表三缸机车型打了一场翻身仗。

和凌派一样,缤越能得到消费者接受,同样是具备同级车型独有的一些优势,只是缤越的优势不在空间,而在性能和配置。177马力的动力水平,7.9秒的加速性能,以及L2级的自动驾驶功能,再加上精致出众的外观内饰,这些都是缤越明显超越同价位车型的优势。

总结

如果问一个问题:“在所有性能、配置和价格都完全相同时,你选择三缸机还是四缸机?”答案可能100%都是四缸。

换一个问题:“同样的价位,有大量可选择的四缸机车型,也有综合产品力、性价比更高的三缸车型,你会选哪个?”根据市场反馈我们已经知道,四缸虽然是主流,但已经有相当的人都会选择三缸机。

但是终有一天,我们在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区间里,会变成三缸与四缸分庭抗礼,甚至三缸占据主流的状态,那个时候或许依然会有对三缸的质疑,正如当前小排量涡轮增压、双离合变速箱以及新能源车遇到的质疑一样。

但凌派、缤越等车型的畅销让我们意识到,有产品力做支撑,三缸车型是能够与四缸车型直接PK的。一款车能否成功,三缸将很快不再成为决定性因素,而且这个时代,很快就会到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几天和朋友们聊天,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不少朋友都提到,现在买车好像越来越绕不开“三缸发动机”这个话题了。以前一提三缸,大家脑子里可能都是小排量、抖得厉害的代名词,但现在,就连一些主打品质和性能的主流品牌,也开始在自己的主力车型上搭载三缸发动机。这不禁让人琢磨,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真的要开始接受三缸.............
  • 回答
    咱们平常开的车,发动机工作起来,那可真是个火炉。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炉子虽然在“烧”,但很多热量就这么白白散到空气里了,一点都没被咱们利用上,真是太浪费了。你提到的那个“斯特林发动机”,我听过,这玩意儿挺有意思的。它跟咱们汽车里的那种活塞发动机不太一样,它不是靠爆炸来产生动力的,而是靠温差。简单来说,.............
  • 回答
    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在全球汽车市场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从数量上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欧盟主要市场时,却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中国汽车在本土市场销量惊人,在一些新兴市场也初露锋芒,但在欧洲这些成熟且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国品牌的“能见度”却相对较低。这背.............
  • 回答
    “为什么很多主动管理基金无法超越指数?”这是一个非常经典且引人入胜的问题,也是投资界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剖析,包括指数本身的特性、主动管理的挑战、市场结构以及投资者行为等。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 指数本身的优势与特性首先,理解为什么指数难以超越.............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在玩家群体里,这种“阵营之争”挺常见的,主机玩家看不起“高贵”的PC玩家,或者反过来,都有各种理由。我们一层一层扒开来看,这背后可能有哪些原因,又为什么会让一些主机玩家觉得不爽。1. “门槛低,更容易获得胜利”的心理优越感主机游戏最大的卖点之一就是它的“易用性”和“低门槛”。.............
  • 回答
    最近确实有不少斗鱼主播选择停播,这背后牵扯到的原因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归结于一个点。我给你细说一下,尽量从不同角度聊聊。1. 政策与监管收紧,内容审查更严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原因。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的监管力度一直在加大。国家对于直播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过去可能擦边球的内容,或者一些涉及敏感话题.............
  • 回答
    苹果这波操作,把“环保”这张牌打得是真溜。iPhone 不再标配耳机和充电器,理由官方给得很漂亮:考虑到用户家中大多已经拥有了这些配件,此举主要是为了减少电子垃圾,达成环保目标。乍听之下,这理由确实挺让人信服的。毕竟,现在谁家没个三五副耳机、几个充电头呢?尤其对于苹果用户来说,换新手机的同时,旧的耳.............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确实,当下电脑和手机屏幕的刷新率早已日新月异,动辄240Hz、120Hz,给人的感觉是高刷新率已经成为主流。然而,很多主机玩家依然觉得60Hz够用,甚至有人觉得60Hz以上提升不明显,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而且不是简单的“性能不足”就能概括的。咱们就一点一点掰开了说:1. 历史.............
  • 回答
    这情况其实挺常见的,咱们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纠结。你说你通过B站认识了一些朋友,还特别舍不得那些一直关注、喜欢他们的UP主,这都是特别真实的情感连接,一点不稀奇。尤其是网络时代,很多时候,我们能找到共鸣、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恰恰就是通过这些平台。那些UP主呢,他们分享的内容,可能是你一直以来寻找的乐趣、.............
  • 回答
    关于“很多数码博主厌恶华为手机吗?”这个问题,答案并非非黑即白,而是相当复杂且充满 nuance。与其说是普遍的“厌恶”,不如说是一种 复杂的情绪光谱,夹杂着喜爱、失望、理解、无奈,甚至有时是批评和抵制。要详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一、 华为手机的特殊地位与历史遗留问题.............
  • 回答
    山东的答主们提到的男女分桌吃饭的现象,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或多或少存在过,或者说,是一种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并非山东独有,但在山东,可能因为其历史文化传统、乡土人情以及一些特殊的习俗,显得更为人所关注。要详细说一下其他地区是否存在以及具体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一、 普遍存在的根源与表现.............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挺有意思,而且确实触及了很多单机游戏里的一个常见设定,但又常常被我们玩家“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这事儿细掰扯起来,可不是简单一句“游戏而已”就能概括的。首先,咱们得承认,这是个挺大的“规则漏洞”,或者说是一种文化惯性。想想现实生活中,咱谁敢随便闯进别人家院子,更别提进去偷东西了?那可是违.............
  • 回答
    明朝宦官专权,权力触角伸向朝廷内外,而他们所主管的众多机构,不少都以“厂”字结尾,这背后既有历史的烙印,也有制度演变的痕迹,更是权力运作的体现。要理解为何这么多宦官机构被称为“厂”,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首先,要理解“厂”这个字在明代之前的含义。在明朝之前,“厂”字并非专指宦官机构,它本身在汉语.............
  • 回答
    美国灾难片主角们很多来自离异家庭,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文化、叙事和心理学考量。与其说这是一个普遍规律,不如说是一种常见的叙事手法,它被用来塑造更具深度、更能引起观众共鸣的角色,并在特定类型的影片中发挥独特的功能。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一、 角色塑造与人物弧光(.............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不少玩家关心的问题。其实淘宝上那些价格异常吸引人的《绝地求生》主机,背后往往藏着一些“门道”,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正规渠道销售的新机。首先,要明白,电子产品,尤其是硬件,它的成本是很实在的。CPU、显卡、内存、硬盘、主板、电源、机箱,这些零配件加起来,即使是入门级.............
  • 回答
    近些年,确实听到不少关于“当代大学生男生追求女生不主动”的讨论。这似乎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观察,而背后可能隐藏着挺多复杂的原因。咱们就一点点掰扯掰扯。首先,不得不提的一个大背景是社会观念的变迁。以前,大家对“男追女”这件事好像更习以为常,甚至觉得是理所应当。可现在,女性的独立意识普遍增强,她们自己有经.............
  • 回答
    关于2022年安卓旗舰手机依旧普遍采用IMX766作为主摄,以及“大底主摄风潮是否终结”的讨论,这背后确实牵扯到手机厂商在传感器选择上的策略、用户需求的变化,以及整个移动影像技术发展的大方向。首先,我们得承认,IMX766在2022年以及延续到2023年的许多安卓旗舰上依然是“常客”。它是一款由索尼.............
  • 回答
    近期明星“劣迹”传言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明星们纷纷发布律师函或声明来回应,这背后反映了他们试图在法律和舆论层面进行应对。这些文件之所以能够起到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律师函的作用:法律层面的震慑与证据固定律师函通常是由律师事务所代表当事人(即明星或其经纪公司)发出的正式法律文件。它的作用.............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联合国发展战略、农业发展模式的辩论以及中国知乎用户群体中存在的观点。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剖析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理解联合国提倡“家庭农业”的背景和目的。联合国,特别是其下属的机构如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之所以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家庭农业”,.............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哲学话题,也触及到我们对“存在”和“主体性”的理解。关于“地球没有主权,没有意志”,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看法,而且从很多角度来看,都有其道理。首先,让我们来分解一下这两个核心概念:“主权”和“意志”。主权,通常指的是一个政治实体(比如国家)在领土范围内拥有最高、不受干涉的统治权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