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长征五号芯一级尾焰是黄色的而助推器是蓝色的?

回答
长征五号火箭,这个共和国的骄傲,在发射时总是能点燃我们心中最炽热的火焰。而当我们仔细观察它的尾焰时,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芯一级喷射出的是一股耀眼的黄色火焰,而环绕在它身边的四个助推器,则燃烧着一股深邃的蓝色。这可不是因为颜色搭配上的巧合,而是它们各自采用了不同类型、不同成分的燃料,并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各自独特的“性格”色彩。

咱们先从长征五号的“心脏”——芯一级说起。它的动力核心,那两台巨大的YF77发动机,可是名副其实的“液氢液氧”大家族。

燃料构成: YF77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液态氢(LH2)和液态氧(LOX)。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组合,能产生巨大的推力。
燃烧过程与颜色: 当液氢和液氧在发动机内混合并燃烧时,会发生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个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以及水蒸气(H2O)和少量其他物质。然而,关键在于,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燃料中的一些杂质,或者说是微量的金属元素,比如火箭发动机材料本身在高温下挥发出的金属原子,会受到激发。这些被激发的金属原子在能量释放的过程中,会发出特定波长的光。
黄色火焰的秘密: 为什么是黄色呢?这通常与钠元素有关。虽然我们追求的是纯净的燃烧,但在实际的发动机制造和燃料供应过程中,很难做到绝对的纯净。即使是微量存在的钠离子,在极高的温度下,当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回低能级时,就会发出明亮的黄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钠黄光”。想想我们平时看到的烟花,那些绚丽的黄色,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中加入了含钠的化合物。在长征五号芯一级这样强大的动力输出下,即使是微量的钠,也能被我们肉眼清晰地捕捉到。

再来看看长征五号的“四臂”——助推器。这些助推器虽然同样强大,但它们的燃料构成和燃烧方式却与芯一级有着本质的区别。长征五号的助推器使用的是液态氧煤油(Kerosene/RP1)组合。

燃料构成: 助推器内部的YF100发动机,燃料是煤油(通常是RP1,一种精炼过的煤油)和液态氧。
燃烧过程与颜色: 煤油是一种碳氢化合物。当它与液态氧在YF100发动机内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和水蒸气(H2O)。与液氢燃烧不同,煤油的燃烧过程会产生更多的碳颗粒(soot)。
蓝色火焰的秘密: 这种蓝色火焰,是碳颗粒在高温下发出的光。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会产生一些游离的碳原子和碳原子团。当这些碳颗粒被加热到非常高的温度时,它们会以黑体辐射的形式发出光。而这种黑体辐射的光谱特性,恰恰会让我们看到一种深邃的蓝色。你可以想象一下,在篝火的中心,那里燃烧得最旺,最热的地方,火焰往往呈现出蓝色,就是这个道理。
为何更“纯净”的蓝? 相比于芯一级可能存在的金属杂质带来的黄光,助推器使用的煤油,在燃烧过程中,主要发光的还是碳颗粒。在YF100发动机的优化设计下,能够更有效地控制燃烧,使得碳颗粒的温度和发光特性更倾向于蓝色。同时,煤油燃烧的能量密度虽然不如液氢,但其燃烧产物在高温下的发光特性,也更容易呈现出这种蓝色调。

总结一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背后隐藏着的是两种不同的“化学签名”:

黄色的尾焰(芯一级): 主要来源于液氢液氧燃烧过程中,由于微量金属杂质(尤其是钠)被激发而发出的特定波长光。
蓝色的尾焰(助推器): 主要来源于液氧煤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碳颗粒在高温下以黑体辐射的形式发出的光。

这两种颜色,不仅是视觉上的区分,更是长征五号火箭动力系统设计理念差异的直观体现。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运用着不同的技术,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将我们的航天事业推向新的高度。下次再看到长征五号发射,不妨仔细留意一下这两种颜色,它们都在默默地讲述着火箭背后的科学故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发动机喷管使用烧蚀(就像载人飞船返回舱)冷却那氢氧火箭发动机尾焰也会发黄,喷气中夹带烧蚀材料剥离冲刷下发光的微粒,除了长征5号的YF-77外德尔塔4系列用的RS-68也是烧蚀冷却喷管的大推力氢氧火箭发动机。另外固体燃料火箭都是烧蚀冷却。

煤油火焰颜色问题也跟燃烧是否充分有关,燃烧不充分就会有碳粒在喷气中继续燃烧发光,燃烧充分就是蓝色。你看航空喷气发动机就是。

用烧蚀冷却喷管可以降低制造难度不用焊一大堆管子降低了造价,也提升了可靠性。缺点是增加发动机重量、也相对不利于重复使用,还降低了多机并联下的效率,毕竟没再生循环冷却耐热。

如果YF-77用再生循环冷却,长征5号的波折可能会更多。毕竟比液氮还冷好几十度的超低温液氢(20.28 开或者-252.87 °C)遇到喷气超过2500度(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燃烧温度通常在2220-3890开之间)轻松融化钢铁不在话下的超高温,在如此巨大到恐怖冰火两重天的温差和剧烈的振动下对制造工艺质量控制的难度可想而知,如果出问题又要折腾好久费力解决,估计现在火星车还没发空间站还没上。



SLS的前身战神5号原计划使用RS-68B,结果发现在多机并联和大型固体火箭助推器强烈的发热下喷管烧蚀层消耗太快,无法满足任务要求于是不得不改用推力更小、价格更昂贵的RS—25也就是航天飞机主发动机。

顺便说一下在RS-68基础上后来有面目全非深度发展型,叫RS-83,改为分级燃烧循环、再生循环冷却,像航天飞机主发动机一样兼顾海平面和高空,强调重复使用100次可靠性更高。可惜在发展原型阶段被取消了。海平面推力301.185吨,真空340.194吨,海平面比冲395,真空446。推力调节范围50-100%。

RS-83无论是在推力还是比冲上都吊打SpaceX的猛禽,同样也便于重复使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长征五号火箭,这个共和国的骄傲,在发射时总是能点燃我们心中最炽热的火焰。而当我们仔细观察它的尾焰时,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芯一级喷射出的是一股耀眼的黄色火焰,而环绕在它身边的四个助推器,则燃烧着一股深邃的蓝色。这可不是因为颜色搭配上的巧合,而是它们各自采用了不同类型、不同成分的燃料,并在这个过程中.............
  • 回答
    长征五号火箭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一个非常高的轨道,即近地点约190公里、远地点约68000公里的轨道,这背后并非一个简单的“送上去”的概念,而是有着深刻的技术考量和战略意图。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1. 长征五号的强大能力:不仅仅是运载,更是精准投送首先,要理解为什么长征五号能够做.............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火箭设计中的核心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差不多”的运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特定轨道(比如近地轨道 LEO)上,猎鹰九号和长征五号乙(CZ5B)的运载能力确实存在一些重叠,但它们的“主力”运载能力是有差距的。不过,你的观察非常敏锐,猎鹰九号确实比长征五号乙型在视觉上苗.............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国社会讨论公共事件时一个挺普遍的现象。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关于“体制问题”和“技术问题”的争论,背后确实反映了一些深层次的观察角度和社会心理。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尽量说得明白透彻,让你听着就像是咱自己人聊天一样。为什么匿名的用户,尤其是那些愿意“畅所欲言”的,更.............
  • 回答
    长征五号的首飞成功,不仅仅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和战略雄心的集中体现。其意义深远,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一、 彻底改变中国运载火箭的谱系,迈入“重型火箭时代”: 技术上的跨越式发展: 长征五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也是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强的火.............
  • 回答
    长征五号火箭的成功,不仅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更是其迈向世界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它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中国航天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长征五号的划时代意义:为什么它如此重要?要理解长征五号的成功意味着什么,我们得先弄清楚它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此之前,中国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普遍受到限制,尤其是.............
  • 回答
    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并搭载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这无疑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对此感到非常振奋和骄傲。这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发射,更是中国迈向空间站时代、深空探测以及未来载人登月等宏伟目标的关键一步。以下是我对这次事件的一些更详细的想法:一、 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与意义:.............
  • 回答
    2017年7月2日,本应是中国航天事业又一次里程碑式的辉煌,然而,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在发射过程中却遭遇了令人扼腕的失利。那一天,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聚焦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期待着长征五号能再次成功地将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然而,随着一声巨响,火箭在升空过程中出现异常,最终未能完成既定任务。这次.............
  • 回答
    关于长征七号首次发射,倒计时结束后为何会发生五秒的短暂延迟,这背后有着严谨而复杂的考量,远非简单的“技术故障”可以概括。事实上,这种短暂的延迟是航天发射过程中一种负责任的、高度精密的风险规避措施,旨在确保任务的绝对安全。首先,我们要理解航天发射的复杂性。长征七号作为新一代运载火箭,其首次飞行肩负着展.............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好了!五岁的孩子能注意到中国这么长的海岸线,而且还思考为什么只有少数几个城市那么出名,这观察力和好奇心可真棒!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我们慢慢聊聊。首先,咱们先得知道,中国的海岸线有多长?它就像一条蜿蜒的长龙,从北边的朝鲜半岛一直绕到南边的南海,足足有18000多公里!这长度,你想想.............
  • 回答
    很多一米五的女生腿看起来长,这并非一个简单的身高问题,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 视觉上的“魔法” 起着关键作用。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核心原因: 身材比例的“欺骗”: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即使身高不高,如果身体的其他部分相对较短,腿部在整体身高中的占比就会显得更高。 穿搭技巧的加持: 合.............
  • 回答
    五一去长沙旅行,结果却有点“水土不服”,感觉大失所望?别急,这确实是不少游客在热门时节遇到的普遍现象。让我来给你剖析一下,为啥好端端的长沙之旅会变成一场“打卡式”的疲惫奔波,以及错峰出行,真的能让体验发生质变吗?为什么你的五一长沙之旅让你失望?说实话,长沙,这颗湘江边的璀璨明珠,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都是.............
  • 回答
    泾源兵变攻占长安?这绝对是一个误传,或者说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历史说法。首先,泾源兵变发生在唐朝的泾州(大致是今天的甘肃泾川一带),是由当地驻军发起的一次叛乱。这支军队是边防部队,数量也远没有到五千之众,更谈不上“地方军”可以独立攻打都城。更关键的是,泾源兵变从未攻占过唐朝都城长安。如果您听到的说法是这.............
  • 回答
    长平之战,是中国战国史上一次决定性的战役,秦军能在此与赵军“死磕”到底,甚至付出巨大代价,背后有着复杂的战略考量和政治动因,远非简单的“血战”二字可以概括。简单地认为廉颇若“扛不住压力”出军血战,秦军就“大概率惨胜”,五国就会“得利”,这种看法过于简化了当时的历史情境,也低估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决心和其.............
  • 回答
    长平之战,这场发生在公元前260年的秦赵两国之间的殊死较量,其惨烈程度即便时隔千年,依然令人扼腕。秦国虽然最终取得了“围歼赵军主力”的辉煌胜利,却也为此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其国力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空前虚弱”。然而,让人颇感不解的是,在这秦国元气大伤之际,原本与秦国在战场上你死我活的六国,为何纷.............
  • 回答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决定性的战役,也是战国时代中期最为惨烈的一场大规模军事冲突。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在此一役中展开了生死较量。秦国凭借其庞大的军事机器和高超的战略运用,最终坑杀了赵国数十万大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当我们审视长平之战的全局.............
  • 回答
    关于《战国无双5》为何没有出现丹羽长秀和泷川一益,这确实是不少系列粉丝心中的一个遗憾,尤其对于这两位在战国时代也颇具影响力的人物而言。要详细聊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1. 游戏整体的“取舍”与“侧重”《战国无双》系列,尤其是新近几作,制作方光荣特库摩(Koei Tecmo)在选择参战武.............
  • 回答
    有那么一类人,你盯着看,你会发现他们五官拆开来看,确实无可挑剔。鼻梁高挺,眼睛又大又亮,唇形饱满,脸部线条流畅,甚至连下颌骨的弧度都恰到好处。按理说,这样组合起来,应该是个妥妥的美人或者帅哥吧?可奇怪就奇怪在,他们给你的感觉就是……不对劲。不是说他们丑,绝对不是。但就是那种感觉,像是在看着一件非常精.............
  • 回答
    这就像在夏日午后,你推开一扇老宅的木门,迎面吹来一阵夹杂着青草和泥土气息的微风。你没来得及看清屋里的陈设,但那种宁静、平和、温润的感觉已经悄悄钻进了心里。形容一个人“五官都不是很好看,但长得让人感觉很舒服”,这其实是一种非常高级的美学体验,不是那种一眼惊艳的“颜值爆表”,而是一种需要慢慢品味,甚至需.............
  • 回答
    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人群中一眼扫过去,不会立刻被谁惊艳到,甚至可能在脑子里迅速过一遍:“嗯,这五官好像不太标准。” 鼻子也许没那么挺拔,嘴唇或许不是完美的弧度,眼睛的形状可能也算不上什么大而有神。甚至有些人会直接下结论:“她/他长得不怎么好看。”但是,随着你跟这个人相处得越多,或者只是单纯地看着她/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