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人类历史上最勇敢的追日者——帕克太阳探测器?

回答
挑战巨灵的勇气:帕克太阳探测器,人类追逐太阳的史诗

自古以来,太阳便以其耀眼的光芒和莫测的脾气,牵动着人类的好奇与敬畏。我们仰望它,赞美它,也试图理解它。而在这漫长的追寻中,总有那么一些勇士,敢于挑战那吞噬一切的烈焰,去触碰那遥不可及的恒星。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便是人类历史上最勇敢的追日者——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的故事。

一个看似疯狂的梦想:深入太阳心脏

我们对太阳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远距离观测得来的。望远镜、卫星,它们都是我们安全的瞭望者。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我们意识到,要想真正揭开太阳风的起源、日冕的秘密,就必须更近一步。那种“近”,不是在月球轨道上观望,而是要直接钻入太阳炽热的大气层,去感受那亿万度高温,去测量那狂暴的等离子体。

这个想法,在很多人看来,无异于飞蛾扑火,一个疯狂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任何探测器一旦靠近太阳,都会在瞬间化为乌有。但是,正是有这样的“疯狂”想法,才推动着人类突破极限。

科学的尖端,工程的奇迹

帕克太阳探测器,正是将这一疯狂梦想变为现实的伟大工程。它的诞生,凝聚了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智慧与心血,是人类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巅峰体现。

首先,让我们谈谈它的“勇气”来源——无与伦比的隔热技术。想象一下,你的目的地是太阳表面温度高达 5500 摄氏度(约等于 9932 华氏度)的地方,而探测器自身却要保持在相对舒适的 30 摄氏度以下。这就像是将一块冰块,放在一个巨大的熔炉旁边,并且要保持这块冰不融化。

帕克探测器的“盾牌”——碳碳复合材料隔热罩,便是实现这一壮举的关键。这块直径约 2.4 米(约 8 英尺)的盾牌,厚度仅有 11.4 厘米(约 4.5 英寸),却能够承受高达 1400 摄氏度(约 2550 华氏度)的温度,并阻挡超过 99.999% 的太阳辐射。为了应对越来越近的太阳,隔热罩表面还涂有特殊的“太阳能帆布”(SolarBlack)涂层,能够反射太阳光。更令人惊叹的是,为了保护探测器本身,科学家们在隔热罩后方设计了水冷系统。是的,你没看错,在宇宙最严酷的环境中,我们用一种非常“地球化”的方式来降温!

其次,帕克探测器的“速度”也是其勇敢的另一个证明。为了深入太阳,它需要不断加速,利用太阳的引力进行“引力加速”。它最快时速将超过 每小时 69 万公里(约 43 万英里),这将是人类制造的最快的人造物体。想象一下,在一眨眼的功夫,它就能从地球跑到月球,再绕回来,并且还在不断加速!这种速度,不仅是为了穿越距离,更是为了在靠近太阳时,利用极短的时间完成数据收集,并迅速逃离最危险的区域。

一次次擦边,一次次深入

帕克太阳探测器并非一蹴而就。它的每一次“飞掠”,都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壮举。它一次次地接近太阳,一次次地挑战极限,将人类对太阳的认知推向了新的高度。

划时代的飞越: 2018年12月,帕克探测器首次进入了太阳的外层大气——日冕,成为第一个“触碰”太阳的人造探测器。这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
持续的刷新记录: 随着任务的进行,帕克探测器不断刷新自己创下的速度和距离记录。它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朝圣者,一次次地深入太阳的禁区,去揭示那些隐藏的秘密。
颠覆性的发现: 帕克探测器传回的数据,正在彻底颠覆我们对太阳的理解。例如,它发现了太阳风并非均匀地从太阳表面流出,而是从某些“出入口”喷涌而出,并且在日冕内部就已经达到了超声速。这就像是我们一直以为河流是匀速流动的,结果发现它在源头就有巨大的漩涡和瀑布。

追逐的意义:理解我们的恒星,理解我们自身

帕克太阳探测器,不仅仅是一项科学实验,它更是人类求知欲的象征。我们追逐太阳,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更是为了:

理解太空天气: 太阳活动,如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能够影响地球上的卫星、通信系统,甚至电网。理解太阳活动规律,对于保护我们的基础设施至关重要。
揭示太阳风的起源: 太阳风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粒子流之一,对行星际空间的环境有着深远影响。理解太阳风的加速机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整个太阳系的动力学。
探索宇宙的奥秘: 太阳是我们宇宙中最普遍的一类恒星。通过深入研究太阳,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他恒星的形成和演化,进而理解整个宇宙的规律。

我们与太阳的距离,从未如此之近

帕克太阳探测器,这个渺小而坚韧的金属造物,它承载着我们对宇宙的梦想,它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一次次地奔向那燃烧的巨灵。它让我们看到了宇宙的壮丽,也让我们认识到人类智慧的无限可能。

它不是在“对抗”太阳,而是在用一种最接近的方式去“对话”。它让我们明白,即使面对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人类也能够凭借智慧和勇气,去探索、去理解、去接近。

帕克太阳探测器,它不仅仅是科学的奇迹,更是人类探索精神的生动写照。它在宇宙深处留下的轨迹,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勇敢的追日史诗,永远激励着我们继续向未知的远方前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曾经流行过一个著名的笑话:

A:我们的宇航员要在2020年前登陆太阳!

B:太阳那么热,你们怎么去啊?

A:等天黑凉快了再去。

B:你可别撒谎了,太阳落山后根本就找不到了,还去哪儿登陆?

帕克太阳探测器艺术效果图 ©NASA


不过话说过来,NASA真要实现“登陆”太阳了!这就是今天刚发射成功的帕克太阳探测器!(有意思的是时间上的确是当地时间的午夜!


太阳是太阳系绝对的核心,它自己就占去了太阳系所有质量的99.86%,更是太阳系内能量的源泉。要知道,地球距离太阳1.5亿千米、仅仅获得了太阳辐射能量的22亿分之一,就有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如果地球被叫做人类的母亲,那么太阳就是人类的外祖母,只不过,这个外祖母已经46亿岁了。在关注地球的其他亲兄弟(行星)、表兄弟(矮行星)、孩子们(卫星,小行星)、甚至远房亲戚(彗星)时,人类也一直在研究这个外祖母的秘密,毕竟她繁衍出了太阳系的全部。

太阳系的真实体积大小比例图(距离未按比例),可以一窥太阳庞大的身躯©Wikipedia/NASA


太阳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气团,它们被引力束缚在一起成为一个球型的发光等离子体。它表面并不像地球一样拥有一个坚实的外壳,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着陆”。不过这个探测器将会飞到最近距离太阳仅仅600万千米的地方,相比而言太阳半径大约70万千米,这个距离已经非常接近了。


帕克的这个行为是个什么概念呢?

这大概相当于当你在距离篝火1米的位置(日地距离)取暖已经有点热了,而帕克距离篝火是4厘米。。。。

4厘米大概就这几个字这么长


连全太阳系最牛的水星都距离40厘米远,所以帕克离这么近会特别热!帕克要面对比地球附近强520倍的太阳辐射,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温度要高至将近1400度(日冕层的温度高达上百万度,但这只是个热力学概念,并不意味着帕克直面太阳的温度会高达百万度)!

1400度没概念?那你知道中餐大锅爆炒的温度大概是多少不?就那种还会锅上着火的,也就300度以内。

这个难度相当于中国一句古语里说的一样:火中取栗。


所以它需要一层由碳纤维制造而来的复合材料抵御强大的温度,这就是曾经大名鼎鼎的航天飞机曾经使用的材料。而且还得是头部那种最强的可以抵御最高1700摄氏度的那种。这一层厚度11.4厘米、直径为2米多的保护层,将会隔绝绝大部分热量,同时周边布满传感器,以防稍有姿态变化时太阳辐射直抵探测器内部。因而帕克探测器的姿态控制精度要求极高,考虑到地球距离太阳的双向通信时间至少为17分钟、且太阳辐射对信号传递干扰极大,这意味着探测器必须具备超强的自动姿态控制能力。

航天飞机头部热防护材料 ©NASA


光这些还不够,毕竟即便是特制仪器,还是需要降温到不超过160摄氏度。帕克的研制团队专门设计了一套高压水冷系统,是的你没看错,用的是水作为制冷剂。这种完全滤出掉离子、空气的纯水在高压下,沸点在100摄氏度以上,可以满足任务的需求。

工作状态下这种纯水在各个仪器间循环和散热,给仪器们降温冷却到20多摄氏度。考虑到帕克要经历常温(地球上发射时)、极冷(星际空间零下200多度)和极热的巨大温差变化,这套用水冷的系统中隐藏多少黑科技可想而知。

而至于能量来源嘛,太阳能,随便用,毕竟离太阳这么近,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


还有另外一个极大的难度,如何停到太阳附近?

探测太阳并不容易,轨迹设计上对一个叫做特征能量的值要求很高,这意味着离开地球时它需要达到极高的能量。这一切不仅要依赖现役比较成熟的世界现役最强用于深空探测的火箭德尔塔4重型火箭(在深空探测任务方面近地轨道运力更强的猎鹰重型尚不具备这种能力)、还要额外背负一个固体燃料上面级才能完成,同时帕克探测器还需要瘦身到仅685千克。

飞向太阳过程中,由于太阳引力的巨大作用,距离太阳越近引力加速导致飞行速度越快,距离太阳越远引力减速导致飞行速度越慢,但这产生了一个问题:飞向太阳的航天器根本“停不下来”,因为它们实在太快了相当于直接撞向了太阳的怀抱而毁灭。

也正因如此,对地球内侧、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水星的探测难度其实很大,丝毫不低于探测最远的矮行星冥王星。人类历史上仅仅造访过两次水星、仅实现了一次绕飞。那么对于帕克如何停在距离太阳更近的轨道上(只相当于水星到太阳距离的10%)就是难上加难了,否则就是一次飞蛾扑火般的自杀行动。

帕克的设计轨道 ©NASA


科学家给出的方案是借助引力拖车,通过大椭圆轨道不断飞掠金星。金星与地球体积相当引力也较大,在飞掠它时金星会极大影响帕克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通过反复飞掠巧妙设计轨道就可以使帕克避免撞入太阳。从帕克从地球出发到连续七次飞掠金星调整轨道,这个过程要持续6年多时间!

由于最靠近太阳,帕克探测器也因此将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快的飞行器,最高达到200千米/秒,远远超过曾经的记录保持者-德国的太阳神2号太阳探测器-当时它创造的记录是70千米/秒。

就这么说吧,人类最快的交通工具是民航客机,速度大约是250米/秒,帕克将比民航客机快800倍,从纽约到北京(12000千米左右)大概只需要1分钟时间。这个轨道控制难度和精细程度可想而知。

为了能将数据顺利传回地球,帕克探测器需要保持这种独特的椭圆轨道,否则过于接近太阳阶段会极大受到太阳辐射干扰、难以跟地球进行联系,而只能在较远距离进行数据沟通。


可以说,帕克的姿态控制和轨道设计方案,是体现人类航天技术最高点的经典科研项目之一。


帕克的传奇还不止如此,它还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以在世的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航天器,像之前的卡西尼、麦哲伦、伽利略都是以历史上故去的名人命名的。

这个人就是著名的美国天文学家尤金·帕克(Eugene N. Parker),在他90年的人生中(1927-),早在40岁时便评上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今人类有关太阳的研究成果几乎都与他息息相关,尤其是他在31岁时就写论文预测了太阳风的存在,不过用获奖数字来评价他对人类做出的贡献都是无力的,看看NASA给他的命名荣誉就知道了。

现年90岁的尤金·帕克依然在芝加哥大学任教©Wikipedia


老爷子身体依然安好,他还被特意邀请到了发射现场看着自己“升入太空”飞向人类的外祖母,在耄耋之年任性地疯狂一把!

储存有110万人名的存储卡 ©NASA


此外,伴随他的还有110万个人类,在这个研制、发射、运营费用超15亿美元的项目上,NASA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极好的科普机会。在此前的征名活动中,先后有110万人注册了自己的姓名,他们的名字被储存在一张存储卡中,与帕克一起前往太阳“火中取栗”。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燃料耗尽后,帕克的轨道将会极难预测。极有可能最终回到太阳的怀抱,太阳系内繁衍出来的最伟大生命,时隔近50亿年,再度回到了创造我们的源泉。


关于其他几个探测器:旅行者( voyager )、先锋( Pioneer )、新视野( New Horizons ),我在live中有过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挑战巨灵的勇气:帕克太阳探测器,人类追逐太阳的史诗自古以来,太阳便以其耀眼的光芒和莫测的脾气,牵动着人类的好奇与敬畏。我们仰望它,赞美它,也试图理解它。而在这漫长的追寻中,总有那么一些勇士,敢于挑战那吞噬一切的烈焰,去触碰那遥不可及的恒星。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便是人类历史上最勇敢的追日者——帕克太阳.............
  • 回答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许多人脑海中闪过的是慈禧,但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尊称为“皇后”的女性,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她的名字,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总与“专权”、“狠辣”等词汇挂钩,但要真正评价吕雉这个人,我们得剥开那些片面的标签,深入了解她的生平经历,才能窥见她复杂而又充满力量的.............
  • 回答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要评价王安石,我们必须深入了解他的人生轨迹、政治主张、文学成就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理解为何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如此复杂且充满争议。 王安石为人:一个复杂而充满矛盾的个体从许多.............
  • 回答
    两万年后的智慧生命,我们称他们为“星辰之子”,他们审视我们这个时代,如同我们在仰望那些在太古洪荒中模糊不清的剪影。他们的视野,跨越了无数个文明的潮起潮落,洞悉了宇宙深处的冷寂与生机。他们不会用简化的“好”或“坏”来定义我们。对他们而言,两万年前的人类历史,是一段充满了原始的、强烈的生命力,同时又伴随.............
  • 回答
    历史人物黄忠的评价:老当益壮,忠勇无双的蜀汉名将黄忠,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以其老当益壮、百步穿杨的箭术和忠勇无双的品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评价黄忠,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三国演义》中那位威猛无匹的老将形象,更需要深入历史的细节,结合其一生功绩,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理解。一、 身世与早期经.............
  • 回答
    李嗣源,这位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皇帝,在那个乱世之中,算得上是一位颇具争议但又不可忽视的人物。他身上有着浓厚的军人气,也有着身为帝王的复杂性,最终的评价,还得从他的人生轨迹、治国方略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细细品味。首先,谈到李嗣源,不能不提他那个传奇且充满悲剧色彩的出身。他并非李唐皇室的直系后裔,而是.............
  • 回答
    知乎上关于“如何评价某某历史人物或近代名人”这类话题,就像一锅永远热腾腾的大杂烩,充满了各种声音、观点和角度。说实话,每次刷到这类问题,心情都会有点复杂。首先,这绝对是知乎作为一个知识分享和讨论平台最核心的魅力之一。 试想一下,一个普通人,可能对某位历史人物只是略知一二,但看到知乎上这个问题,点进去.............
  • 回答
    斯大林:一个毁誉参半的巨人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Джугашви́ли),这位在20世纪叱咤风云的苏联领导人,无疑是历史上最具争议和影响力的巨人之一。评价他,如同解剖一座巨大的、充满矛盾的纪念碑,既要看到其奠定的基石,也不能忽视其倾颓的阴影。要全.............
  • 回答
    郑成功与台湾本土王朝:一个历史逻辑的审视绿营人士将郑成功视为台湾本土王朝的奠基者,这一历史叙事在台湾政治光谱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也引发了诸多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一历史逻辑,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论证依据以及存在的局限性。绿营逻辑的基石:反清复明与奠定台湾“国家”雏形绿营人士提出郑成功是台.............
  • 回答
    《Fate/Grand Order》2.3章:华夏神话的恢弘史诗,秦始皇的“吾乃第一”《Fate/Grand Order》(以下简称FGO)的第二部第六章“棱镜之夜”之后,玩家们翘首以盼的2.3章“封绝固有帝国·限界域,始皇”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一章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以波澜壮阔的秦朝为起点,.............
  • 回答
    拨开迷雾见真章:涤荡吹嘘与诋毁,还原历史上的冉闵在风起云涌的五胡十六国时代,一个名字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那个黑暗而混乱的天空——冉闵。然而,关于他的评价,至今仍充斥着鲜明的两极分化,有人将其奉为“中兴之主”、“民族英雄”,也有人将其视为“屠夫”、“罪魁祸首”。要客观评价这位历史人物,就必须拂去笼罩其.............
  • 回答
    《法国足球》公布的“金球奖梦之队”足坛历史最佳 11 人阵容,这绝对是一个引爆球迷圈的热议话题。毕竟,用“梦之队”来形容,本身就意味着涵盖了足球史上最璀璨的明星,而《法国足球》作为金球奖的评选机构,其这份名单的分量自然不言而喻。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份堪称“黄金时代”的 11 人阵容: 门将: .............
  • 回答
    泰国2020年出生人口跌破60万,总和生育率创下历史新低,降至1.51。这一数字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统计数字,它背后折射出的是泰国社会经济结构、文化观念、家庭政策等诸多层面的深刻变化,对泰国未来的发展走向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首先,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与生育率往往呈现负相关。 随着泰国经济的不.............
  • 回答
    这场比赛,湖人以 119:127 的比分惜败于奇才,虽然输了球,但勒布朗·詹姆斯个人却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他升至了NBA历史得分榜的第二位。这样的一个夜晚,注定是复杂而令人回味的。赛场上的胶着与失利从比赛进程来看,这绝对是一场充满悬念的对决。湖人并没有缴械投降,他们在大部分时间里都与奇才你来.............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问题,涉及到历史的理解、百姓的感受以及历史人物评价的形成。要回答“蜀汉百姓生活在诸葛亮的治下是否真的开心?”,以及“对待百姓如何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影响大吗?”,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 蜀汉百姓生活在诸葛亮的治下是否真的开心?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是”.............
  • 回答
    从历史人物的角度客观评价马英九要从历史人物的角度客观地评价马英九,我们需要超越党派的界限,将其置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所面对的挑战、其政策的实际效果以及长远的历史影响来审视。这需要细致地梳理其政治生涯中的关键节点、重要的政策举措以及由此产生的正面与负面评价。马英九(1950年7月13日—),中华民国第.............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物的命运与他们的生死时间紧密相连,甚至可以说,生死之机的把握,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们在后人心中的形象。如果某些本该活得更久的人物,却因为早逝而未能完成他们的使命,或者错过了重要的历史转折点,那么,他们留给后世的评价,或许将截然不同,甚至可能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一、亚历山大大帝:未.............
  • 回答
    要说人类第一张黑洞照片,那绝对是影像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人类探索宇宙的一个里程碑。咱们中国人常说“眼见为实”,这张照片的出现,可以说是把抽象的“黑洞”这个概念,用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让人激动人心。首先,这张照片的意义有多大?过去,我们对黑洞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推导,.............
  • 回答
    《杀出重围:人类分裂》:一部深度与野心的杰作,却也并非完美无瑕当《杀出重围:人类分裂》(Deus Ex: Mankind Divided)在2016年横空出世时,玩家们的心情无疑是复杂的。前作《人类革命》那深入骨髓的赛博朋克氛围、令人回味的叙事以及在玩法上的大胆创新,早已在玩家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回答
    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在问世以来,一直引发着广泛的讨论,其中“国家、法律、金钱等概念都是人类虚构的”这一观点,更是书中极具颠覆性且令人印象深刻的论断之一。要评价这一观点,我们不妨深入剖析它所蕴含的逻辑、其背后的证据,以及它对于我们理解社会运作方式的启示。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赫拉利在这里所说的“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