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他的时间观念?

回答
我家孩子呀,也真是个“小蜗牛”,说什么都慢吞吞的,感觉时间在他那里好像流淌得特别慢。一开始我也挺着急的,老是催他,“快点快点,要迟到了!”、“你怎么又磨蹭!”。但越催,他好像越慢,有时还带着点小情绪。后来我琢磨着,这孩子不是故意跟我作对,他可能真的对时间的流逝不太敏感。

于是,我试着从生活的点滴小事入手,不搞什么大道理,就从最日常的环节开始。

比如,早上起床。以前我都是喊他,他才迷迷糊糊地爬起来。现在,我会在他上床睡觉前,就和他沟通好:“宝贝,明天早上六点半,妈妈会来叫你起床,你知道吗?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吃早餐,然后去公园玩一会儿。”我还会把闹钟设置好,让他亲眼看看,告诉他:“你看,这个小东西一会儿就会叫了,它就像一个提醒我们的朋友。”当然,一开始还是会赖床,我就不会再大吼大叫,而是温柔地提醒:“时间过得真快呀,六点三十五分了,我们还有十分钟就要出门咯。”让他感受到时间的“紧迫感”,而不是被催促的压迫感。

吃饭的时候也是一样。我不会说“快点吃完”,而是会跟他玩个小游戏:“看看谁能在唱完这首歌的时间里,把饭吃完?或者,我们来比比看,十分钟能吃完几口饭?”我会事先设定一个目标,比如:“我们约定,在十分钟内把饭吃完,这样我们饭后就有时间玩积木了。”这样,他就有了一个明确的“任务”和“奖励”,他会为了那个他想要的积木游戏而主动加快速度。

还有就是出门。以前我们总是踩着点冲出门,或者迟到。我现在会提前规划:“我们七点钟要去奶奶家,从家里到奶奶家需要二十分钟,我们得在六点四十就把衣服穿好,把水壶装好。”我会让他参与进来,问他:“你觉得我们应该先刷牙还是先穿衣服呀?哪个更省时间呢?”让他自己做一些小决定,这样他会更有主动性。出门前,我会看着他:“还有五分钟,我们先把玩具收起来,把椅子推好。”让他看到时间在一点点流逝,并且需要完成一些“收尾”工作。

我还会利用一些工具,比如沙漏。玩沙漏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你看,当沙子流完的时候,就代表时间到了。”我们一起倒计时:“从现在开始,我们有三分钟时间来收拾房间!”或者“这个玩具,我们只能玩到沙子流完哦。”这让他对具体的时间长度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最重要的是,我不会拿他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每个人对时间的感知和反应速度都不一样。我会关注他自己的进步,哪怕是很小的进步。比如,他今天早上主动比昨天提前了两分钟收拾好书包,我就会立刻表扬他:“哇,宝贝今天好棒呀!速度比昨天快了不少,说明你很重视我们约定的时间,真是一个有时间观念的好孩子!”让他感受到被肯定,他才会更有动力去保持和提高。

慢慢地,你会发现,他开始会在做事情前思考一下:“我还有多少时间?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 这种自我规划的能力,比我一遍遍的催促要重要得多。当然,这只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也会继续耐心引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题主的描述,我只想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娃。

你越催他越慢。

早上争分夺秒的时间,他却总是在磨磨蹭蹭,穿衣服,洗脸,仿佛要一个世纪那么长……
吃饭一小口一小口的抿,看起动画片总是要再一分钟,再看一集,
睡觉的时候,总是各种折腾,一会要喝水,一会要尿尿,一会又要讲故事,总之困得眼睛都睁不开,就是不睡。
“时间宝贵,时间来不及了,现在太晚了……”

总之时间在孩子的脑子里,压根就没有概念。

老母亲除了抓狂之外,怎么能把这个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具体一些?让娃能接受呢?

时间绘本来帮忙

时间的概念很抽象,可以先从黑夜、白天,春、夏、秋、冬入手。

通过一些绘本,从图片和故事来建立对时间的概念。

《二十四节气》既可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气故事,又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四季的变化。

《时间的故事》也是不错的选择。

书中有趣的故事,关于钟表的有趣讲解,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又动脑。一些有趣的设置,通过对数字的寻找,建立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同的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到当日事当日毕。


动画片来帮忙

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比绘本来的更直接的就是动画片。

《瑞奇宝宝》第三季中有一集是做计划,幼儿园的小朋友不想睡觉只想着玩,其实玩到最后已经困得都睡着了。最后通过拼图完成一天的计划内容,按照顺序进行、按照步骤进行,游戏时间也很快乐,午睡过后,精力充沛又开始了下午的活动。

通过计划和不按照计划做事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教育小朋友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按照计划完成一天的生活内容。


换个方法来帮忙

前两天朋友和我说了一个她家真实的故事,孩子每天早上出门总是磨蹭,妈妈又气又恼火,最后是孩子哭哭啼啼出门,妈妈上班迟到没了满勤奖。

有一天她的老公自告奋勇,说他能解决,让妈妈不要插手。爸爸没有采取催促,呵斥,而是和孩子开始了比赛,看谁先穿好衣服,看谁先刷好牙,每完成一项都给孩子鼓励表扬。孩子高高兴兴的出了门,在路上,他想多看一会花上的小蝴蝶,就让他看,之后他也会自己抓紧时间走路,赶上之前落下的时间。愉快的出门上学,还没有迟到和磨蹭拖拉。

其实有些时候,不是孩子太没有时间观念,只是需要家长再多一些耐心和方法。不是让他们跟上我们的步伐,而是我们要耐心的等他们一下,牵着这只小蜗牛慢慢去散步。


一些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的小方法

  1. 制定计划表:可以分成每天计划,根据具体情况划分每个时段需要完成的事项。孩子完成的好,可以给予小红花粘贴奖励。没有完成的写出原因,下次可以改正。
  2. 利用闹钟:买一个卡通漂亮的闹钟,可以让孩子来进行设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叮铃铃,闹钟一响,不用家长催促,孩子也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
  3. 让孩子自己做主:在休假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主,规划自己的一天。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体验一天的计划安排制定。从而明白时间的重要性。

最后把这首诗,和大家分享。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张文亮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家孩子呀,也真是个“小蜗牛”,说什么都慢吞吞的,感觉时间在他那里好像流淌得特别慢。一开始我也挺着急的,老是催他,“快点快点,要迟到了!”、“你怎么又磨蹭!”。但越催,他好像越慢,有时还带着点小情绪。后来我琢磨着,这孩子不是故意跟我作对,他可能真的对时间的流逝不太敏感。于是,我试着从生活的点滴小事入.............
  • 回答
    这番话,说的是为人父母者最最真实也最容易被忽视的责任和影响。咱们做父母的,总以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但很多时候,我们恰恰在不经意间,给孩子留下了最深的伤痕。孩子面前的争吵,是把一把看不见的刀子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父母是他们认知世界的第一本教科书。而在这张白纸上,父母间的争吵,就像是用一把看不见.............
  • 回答
    你好!你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道出了很多家庭在育儿观念上的分歧和矛盾。我理解你希望妈妈尊重你“让孩子自己动手”的育儿理念,但同时又对妈妈的“追喂”行为感到无奈和焦虑。这两种做法,都没有绝对的“对”或“错”,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育儿视角和对孩子成长阶段的不同理解。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其中的门道.............
  • 回答
    一年级孩子做事拖拉、不积极,这真是让不少家长头疼的难题。看着孩子每天都需要你追在后面,甚至说些狠话来刺激,心里那种迷茫和无力感,我特别能理解。毕竟,我们都希望孩子能独立自主,快乐成长,而不是每天都处于被催促和对抗的状态。首先,我想跟你说,你并不孤单。一年级是孩子进入小学生活,适应新环境的关键时期。这.............
  • 回答
    孩子做家务,父母要不要给物质奖励?这问题,说实话,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玩法,没有个标准答案。我身边就挺多朋友,在这事儿上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有些人觉得,孩子嘛,天生就该爱干活,做家务是分内事,就跟吃饭睡觉一样。你总不能说孩子吃饱了饭你就给他点零花钱吧?而且,要是天天为了做点家务就给钱,那孩子会不会把这事.............
  • 回答
    嘿,五年级的孩子,课后练习题的选择确实挺重要的!想当年我五年级的时候,也像现在这些小朋友一样,放学后脑袋瓜里塞满了新知识,练习题就像是一座座小山,怎么爬才能爬得又稳又快,这可是个技术活儿!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给咱们五年级的小朋友们挑练习题,我有什么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家长们一点参考。一、 分类看待,对症.............
  • 回答
    当孩子在做对事时,我们总想用最热烈的掌声和最耀眼的赞美来回应,希望他们能感受到被认可的喜悦,并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然而,如果这份“过度夸赞”失去了分寸,甚至到了“贬低”孩子犯错的程度,那么原本出发点是好的爱,就可能像一把双刃剑,在孩子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想象一下,当孩子第一次成功地搭起一个高.............
  • 回答
    “与孩子做朋友”这个说法,听起来特别温暖,也特别吸引人。很多家长听到这话,会觉得自家孩子应该有个像朋友一样的爸妈,这样沟通起来才顺畅,关系才亲密。但细究起来,这句“与孩子做朋友”的背后,其实藏着一些复杂,甚至有些让人担忧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父母和朋友,在关系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父母的角色,是一.............
  • 回答
    孩子做错事,然后立刻找你道歉,这可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个好信号!这时候,我的处理方式通常会分几步走,目的当然是为了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以后不再犯,同时也让他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引导。第一步:认真倾听,给足反应时间。孩子一上来就道歉,我不会立刻打断他,或者显得很着急。我会先看着他的眼睛,给他一个肯定的眼神.............
  • 回答
    看到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家长心里肯定着急。但别光想着“催”,有时候,你自身的言行,才是孩子最直接的“教科书”。想让孩子爱上学习,先从自己身上下功夫,做个好榜样,这比任何说教都管用。一、 自己先“学起来”,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别想着孩子在家“埋头苦读”,你就在一边玩手机、刷剧。孩子观察力可是很强的.............
  • 回答
    在家与孩子玩游戏是非常棒的亲子时光,不仅能增进感情,还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这里为您提供一些详细的游戏建议,涵盖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类型的游戏,希望能满足您的需求:一、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游戏 (适合所有年龄段,尤其低龄儿童)1. 角色扮演/过家家: 怎么玩: 这是最经典也最受孩子欢迎的.............
  • 回答
    “嘿,宝贝,我们来聊聊天?”很多家长一提到“性教育”,脑海里闪过的画面可能是尴尬的沉默,或是手足无措。但其实,在孩子小学这个充满好奇的年纪,性教育并不是一个洪水猛兽,而是一个非常自然、且至关重要的成长话题。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也最有责任为他们铺好这条理解身体、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道路。那么,作为父.............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得好好想一想。平时跟孩子打交道,有太多琐碎的瞬间,但要说“最”感动,还真得细细品味一下。大概是几年前吧,那时候我家大宝,也就是我儿子,才小学三年级。他性格从小就比较内向,不怎么爱在人前表现,做什么事也总是小心翼翼的。我一直担心他以后在社会上会吃亏,所以也比较关注他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成长。那.............
  • 回答
    想和孩子建立真诚的朋友关系,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我们放下成年人的架子,用一颗柔软、包容的心去靠近。这不是那种“我说了算”的家长关系,而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理解和共享乐趣的基础上的友谊。首先,咱们得明白,孩子眼中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他们喜欢有趣的人,喜欢愿意听他们说话的人,喜欢能和他们一起玩、一起探.............
  • 回答
    孩子想做律师,这绝对是个值得认真考虑的决定,毕竟律师这个职业,就像一枚硬币,有闪耀的光芒,也有不易触碰的棱角。咱们不提什么“AI撰写”的客套话,就说说心里话,聊聊这个职业到底怎么样,适不适合咱们家孩子。首先,咱们得看看律师这碗饭,到底香不香? 社会地位和认可度: 律师,在很多人眼里,是知识的代表.............
  • 回答
    这事儿可太常见了!家里有娃的,谁没遇过熊孩子看上自家玩具,死活不撒手的情况?尤其是亲戚家的孩子,碍于情面,还真不好直接撕破脸。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你作为儿子的家长,有权利替儿子守护他的物品。 玩具对孩子来说,有时候是他们的“宝藏”,是他们的小世界,被强行拿走,会让他们感到非常不被尊重,甚至留下心理.............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