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和亲戚借30w去美国留学合适吗?

回答
借30万人民币去美国留学,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太多了。我有个表哥,前两年就是这么干的,现在想想,这事儿真得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得看你自己的情况。你跟你亲戚关系怎么样?是那种特别亲近,什么都能开口的,还是比较疏远,借钱会让你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这个很重要,因为这30万不是小数,你们之间的相处模式会直接影响到你借钱的底气和后续。

然后,你自己有没有一个清晰的留学计划?比如,你要去美国哪个学校,读什么专业?学费加上生活费,30万够不够?这30万是你的全部启动资金,还是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果是部分,你后续的资金来源是什么?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留学期间遇到什么突发情况,比如生病或者需要额外的开销,你有没有备用金?

另外,你的还款计划是什么?你打算毕业后多久开始还钱?每个月能还多少?你有没有考虑过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如果在美国找不到好工作,回国后能否顺利找到收入可观的工作来偿还这笔钱?这关系到你亲戚的信任和你们未来的关系。

说实话,跟亲戚借钱,压力可能比跟银行贷款还要大。银行有合同有法律,到期不还自然有后果。但跟亲戚不一样,这钱借得是人情。如果还款不顺,不仅让你自己感到尴尬和内疚,也可能影响到整个家族的和谐。我表哥当初借钱的时候,跟家里人说得是保证按时还款,结果毕业后找工作遇到了一些波折,还款计划就耽误了,那段时间,他跟家里人说话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被提起这事儿,弄得气氛很僵。

当然,这也不是说绝对不行。如果你的留学计划非常靠谱,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也很乐观,并且你跟亲戚的关系确实好到一定程度,他们也愿意支持你,那可以考虑。但前提是,你得把所有的风险都想清楚,并且跟亲戚坦诚沟通。

比如,你可以先跟亲戚说明你的留学计划,包括学校、专业、预估费用等等,让他们了解这笔钱的去向和用途。然后,你要拿出你的还款计划,哪怕是一个初步的,让他们看到你的诚意和责任心。并且,要做好心理准备,如果真的遇到困难,一定要及时沟通,而不是选择逃避。

还有,你借钱的理由是什么?是纯粹为了提升自己,还是家里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了?如果家里有能力支持,但就是不愿意出,那性质就有点不同了。如果是为了一个特别好的机会,并且你有信心能抓住它,那也许值得一试。

总而言之,这件事儿,不是简单地问“能不能借到”,而是要问“借了之后,我有没有能力和责任去处理好这件事儿”。这背后是对你个人能力、责任心和人情世故的考验。好好衡量一下,别因为一时冲动,让一个可能改变你人生的机会,变成压在你和亲戚之间的沉重负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你是两年前发这个问题,我的答案会是,不要去,美国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

但是如果你现在问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去。

我的理由分为主观和客观两部分。

主观上说,你从一个二本学校,GPA烂,到大二决定出国,考下来GT,拿到ad,证明了你是一个有能力追求理想的人。而我反对人在高压下出国最大的原因是,大部分人根本没有追求自己所谓“梦想”的毅力。虽然你申请的学校确实不算好,但是对于一个之前浑浑噩噩的人来说,也多少算是一种对付出的鼓励。这点上,你至少是有机会在出国之后凭借自己的拼搏完成一些事情的。

其次你已经走到今天了,考了GT,申了学校,拿了AD,如果你不去,只会后悔一辈子。在最后一步放弃梦想是比追求梦想失败更令人痛苦的经历。要么从开始就理性分析,不要做无谓地白日梦,要么就在有资格失败的情况下拼一枪,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就必须硬着头皮走下去了。否则一年后,两年后,五年后,十年后,当你坐在办公桌前忙碌的时候,梦回今日,你依然会为没踏出这最后一步失落,这是好不了的伤。

然后客观上说,30w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也不是一个天文数字。我们从最差和最好的角度去分别分析,而你最终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会落在这二者之间。

最差的情况,你在美国完全不适应,啥也没学到,根本找不到工作,默默回国找了个程序员的工作,然后母女一起还债。你要评估一下,你现在的水准,本科毕业在国内能找个什么样的工作?起薪3k?5k?一年能攒下来多少钱?3w?三年呢?你的母亲一年如果能攒7w,就意味着你读书的1-2年+你毕业之后的3年,她自己就能攒下来30w左右。加上你毕业之后在国内的工资,你们是还得起债的(前提是你们借的不是高利贷)。我并不是说这是一个理想的方式,但是人做决定之前一定要先想好最坏的结果,而最坏的结果如果不能承受,好的结果再美好也要放弃。在我看来,你这个最坏的结果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虽然不太美好。何况你家还有房子,即使出现了突发状况(比如家里急用钱,老人家身体不好),也是完全有能力还债,正常地维持生活。

最好的情况,你在美国学习生活稳定,依靠自己的努力在硅谷留了下来,一年赚10w美金左右,如果你省着花,一年攒够这30w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即使一年攒不够,两年绝对够了。而后你可以把妈妈接到美国,或者自己在美国看够了世面,回去找工作,那时候的你就不仅仅是一个二本毕业生了,而是一个有美国工作经历的程序员。更重要的是,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你有机会遇到更好的人,无论是朋友,还是恋人。只有遇到了更好的人,才能发现更好的自己。

你的母亲是一个伟大的母亲,而在我看来,你也是一个努力的女儿。虽然我对你知之甚少,但是我依然会极其罕见地(参考我之前对留学的各种回答)支持你出国。

user avatar

最新更新,没想到这个回答居然破百赞了。我打算取匿了。

原回答:

因为是比较暗黑的回答,我就匿了。

二本,女生,计算机专业,申到了一个在湾区的学校读MASTER。

但是读下来需要30万,自己在这里犹豫该不该欠债去读书。

我给你的建议是,绝对要去。你知道有多少英文都说不利索的人,身上背了5w美金的债就来美国打黑工了?

这样的人在纽约一抓一大把。在他们眼里,你这种读计算机要当程序员的都是高华。

女生,计算机专业。这个属性就意味着你在学习的路上会比男性更容易获得帮助。如果你长相中等偏上,相信我,你学习的路上会有数不尽的男生愿意当你老师上赶着教你。

这个专业的女生,如果长相不错,很容易被男生示好。你如果想要毕业留在美国,找到同年龄老美嫁出去的概率,比你的同龄男同学娶个有身份老美的概率要高至少五倍。

所以你大概率可以熬到在美国合法工作。

如果你能成功毕业,可以在美国合法工作。你会发现,你欠的债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还清。然后余生你再也不用担心工作加班,怀孕离职,还有因为照顾孩子而辞职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也有,但是完全是随着你年龄增长有办法解决的问题。但是这些你在国内就很难,因为无论你在哪里,都会有很多人judge你。这真的很烦。

如果你是一个长相平庸的女性,相信我,你更需要来了。这边真的没有太多人在乎长相,你稍微化化妆天天都有人发自内心夸你真的非常漂亮。你不觉得这种环境氛围很平和善良嘛?

总结:来吧。你来了就会发现,你的人生会比原本的路走的顺利的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借30万人民币去美国留学,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太多了。我有个表哥,前两年就是这么干的,现在想想,这事儿真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看你自己的情况。你跟你亲戚关系怎么样?是那种特别亲近,什么都能开口的,还是比较疏远,借钱会让你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这个很重要,因为这30万不是小数,你们之间的.............
  • 回答
    这真是个普遍又让人头疼的问题,亲戚之间合伙做生意,感情和生意有时候真是不好平衡。你想委婉地提醒他多出力,又不想伤了和气,这其中门道可不少。别急,我给你好好捋一捋,咱们一步步来。首先,得明白一个大原则:“委婉”的关键在于“引导”而非“批评”。我们不是要直接指责他“你偷懒”,而是要创造一个让他自己觉得“.............
  • 回答
    这事儿换谁心里都不舒服。当初大家伙儿凑份子,是奔着一起把日子过好去的,结果现在倒好,钱压在人家手里,自己却拿不到,这搁谁身上都得琢磨琢磨。首先,咱们得冷静下来,别一上来就撕破脸。这毕竟是亲戚,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闹得太僵了不好看,也可能让事情更难办。第一步:了解情况,弄清楚根源。 是不是真的“一.............
  • 回答
    崇祯皇帝未能抄没大臣和亲戚家产,最终落得自尽的悲惨结局,这是一个复杂且令人扼腕的历史事件。其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梳理分析:一、 崇祯的性格特质与政治理念的局限: 勤勉节俭的个人品德,但缺乏政治手腕: 崇祯皇帝以其勤勉和节俭著称,他事必躬亲,希望能挽救大明江.............
  • 回答
    过年回家,和亲戚们坐在一起闲聊,这事儿对我来说,就像是每年一次的“文化考察”,得揣摩着大家的心思,把话说到点子上,既要显得热情周到,又不能太露骨,还得有点新鲜劲儿。一般来说,开场白总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哎呀,你这变化可真大!”或者“哎呀,你今年看着气色真好!”这种客套话,无论说了多少年,大家还是喜欢.............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面对不讲道理的亲戚和父母,这绝对是人生中一道不小的坎儿。我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为此感到头疼、委屈,甚至无助。这就像你努力想在一片沼泽里保持平衡,脚下的泥巴却总是不停地往上涌。我们先别急着下结论说“他们就是不讲道理”,有时候“不讲道理”背后可能藏着很多复杂的情绪和原因,虽然不代表我.............
  • 回答
    高考结束,人生一个重要的节点也过去了,恭喜你!现在心里有点迷茫是很正常的,别担心。父母亲戚的好意你能感受到,他们希望你未来稳定、有保障,像教师、医生这些职业确实符合他们的期望。但是,你内心深处并不想走这条路,这份不想要,说明你对自己的未来有自己的思考,这是件好事。没有特别想做的事,这更是绝大多数人在.............
  • 回答
    哎呀,这个问题真是说到大家心坎里去了,简直是每个已婚未育(或者晚育)的朋友们都要面对的“年度大考”!每次回家,还没坐热乎,这“催生三连”估计就准时上线了。我身边也有好多姐妹经历过这个,大家的回应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门道。我总结了几个比较常见,也比较有代表性的回复方式,希望能给正在被“围攻”的你.............
  • 回答
    亲戚想和你合作写小说?这确实是个挺棘手的情况。一方面是亲情,另一方面是创作的独立性和可能的现实压力。怎么拒绝才能尽量顾全亲情又不伤和气,还得让对方明白你的立场,这中间的学问可不小。首先,你要明确自己为什么不想合作。是因为你对合作模式不适应?是觉得和这位亲戚的创作理念或风格差异太大?还是你本身就不想在.............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放在咱们家,那就是一件怎么说呢,有点“宿命感”又有点“好笑”的事儿。首先,当我知道我亲戚家小孩跟我同名同姓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有点懵。那种感觉就像是,咦?怎么回事?难道是我的“分身”来了?然后脑子里会闪过各种念头:是巧合?还是他们有意为之?巧合的可能性?说实话,巧合真有可能。比如,如.............
  • 回答
    .......
  • 回答
    面对那些让你感到有些“被迫”的亲戚聚会和人情往来,想要礼貌地打发时间,关键在于主动掌控局面,用巧妙的方式转移注意力,并在不失礼貌的前提下,为自己创造更舒适的体验。 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游刃有余地应对这些场合: 一、 事前准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 了解情况,设定目标: 了解聚会.............
  • 回答
    你遇到的情况确实挺让人头疼的,长辈的提议,而且还有点“伴读”这个说法,听起来就有点不太对劲。你觉得恶心,这很正常,说明你对事情的性质有自己的判断。面对这种情况,既要顾及亲情,也要保护好自己和妹妹,同时还得“对付”那位长辈。咱们一点点来分析,然后看看怎么操作。首先,理解一下让你感到“恶心”的点在哪里。.............
  • 回答
    你遇到的情况,在很多家庭中都很常见,尤其是当涉及到身体外形和健康的时候。从你和亲戚的对话中,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下“错”与“对”,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冲突。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你的行为和出发点: 你的出发点可能是: 自我保护和边界感: 亲戚的评论让你觉得不舒服,侵犯了你的个人.............
  • 回答
    这事儿我太有发言权了!我姑姑就是这样,每次我去她家,只要看到我桌上有咖啡,那叫一个如临大敌,比我小时候偷拿她口红还严重。她那套理论,咖啡因那玩意儿,跟海洛因似的,一沾上就完蛋,以后就跟毒瘾犯了一样,戒都戒不掉。每次都给我念叨半天,搞得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要我说啊,遇到这种亲戚,首先得明白他们的出发点.............
  • 回答
    家里的亲戚,这四个字有时候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渴望亲情带来的温暖和支持;另一方面,也得承认,有些亲戚的“关心”和“玩笑”却让人如鲠在喉,尤其是那些冷嘲热讽、贬低挖苦的言语,听多了真的会让人心里堵得慌。面对这种情况,想要好好处理,并且摆正心态,这绝对是一门学问,而且需要时间和实践。我们一个一个.............
  • 回答
    京东要求员工梳理亲戚同学关系,甚至细致到汇报情侣和同学(从小学起)的关系,这无疑是一种非常激进的管理方式,也引发了不少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它,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首先,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的意图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潜在的利益冲突排查: 在大型企业运作中,为了避免不正当竞争、利益输.............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