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吴用最终选择了宋江而不是晁盖?

回答
要说清楚吴用为何最终选择了宋江,而不是晁盖,这其中的缘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梁山泊势力的发展、自身价值的实现以及对未来道路的考量,一步步形成的。简单点说,就是吴用看到了在宋江的领导下,他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才能,而晁盖虽然看重他,但其格局和发展方向,吴用并不完全认同。

咱们得从吴用这个人的特质说起。他是个读书人,饱读诗书,足智多谋,而且很有自己的抱负,并非甘于寂寞的普通村民。他之所以能在梁山泊崭露头角,是因为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智”。在那个乱世,光有武力不行,得有“脑子”。

初遇晁盖:一个机会,一份赏识

吴用最初出山,是因为在生辰纲这件事上,晁盖七星聚义,需要一个智囊。他听说了晁盖的义举,并且相信晁盖是条汉子,是个值得效忠的人。在这个阶段,晁盖给了吴用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吴用凭借“三阮水战,吴学究天机”,设计智取生辰纲,一战成名,成为了晁盖眼中的“军师”。

晁盖对吴用的赏识是毋庸置疑的。他把吴用奉为上宾,事事以吴用的计谋为先。在晁盖的领导下,梁山泊一度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号,声势浩大。吴用也因为自己的计谋得以实现,感受到了一种被需要、被重视的满足感。

晁盖的局限性:兄弟情深,但缺乏大局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吴用也渐渐看出了晁盖的局限性。晁盖虽然英雄豪杰,讲究兄弟义气,但他的格局相对来说比较小。他最大的目标似乎就是守住梁山泊,跟官府对着干,偶尔劫富济贫,更多的是一种江湖的快意恩仇。

晁盖的领导方式,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个人魅力和兄弟情义。他看重的是“义”,是“兄弟”。虽然吴用是他的军师,但他内心深处,对吴用的尊重更多地体现在“兄弟”的层面,而不是对一个战略家的完全倚重。尤其是在打祝家庄、攻打大名府这些重大战役中,虽然吴用出谋划策,但晁盖在某些关键时刻,还是会表现出他的直觉和“意气用事”,比如一味地要为“三阮”报仇,而忽视了整体的战略。

更关键的是,晁盖对于梁山泊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没有一个清晰的长远规划。他似乎满足于现状,或者说,他也没有像宋江那样,对“招安”这条路有过哪怕一丝丝的朦胧的考虑。而吴用,作为一个人文学者,他渴望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快活,他更希望自己的智慧能够影响更广阔的格局,他渴望的是一种“功成名就”,一种能够被正史记载的“事业”。

宋江的出现:一个比晁盖更能发挥吴用价值的平台

宋江的出现,为吴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也更广阔的舞台。宋江虽然在“道义”和“仁义”上,有时候显得虚伪,但他的政治嗅觉、他的笼络人心的手段,以及他对时局的把握,都远远超过晁盖。

1. 更强的组织能力和凝聚力: 宋江擅长收纳各路好汉,将一百零八将这样一个庞大的集合体,维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之下。他懂得如何平衡各方关系,如何利用吴用的智慧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能让其他头领感受到被尊重。
2. 更远的战略眼光: 宋江提出的“替天行道”,不仅仅是口号,他心中隐约有一个更宏大的目标——为朝廷效力,洗刷梁山好汉的污名。这个目标,虽然最终导向了悲剧,但在当时,对于像吴用这样的知识分子来说,这是一种“正途”,一种能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途径。相比之下,晁盖的“聚义”更像是草莽英雄的聚会,缺乏政治上的野心和规划。
3. 对吴用价值的深度挖掘: 宋江太需要吴用的“智”了。在宋江的领导下,吴用的智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无论是“智取生辰纲”之后,宋江如何利用吴用的计策在浔阳楼题反诗,还是后续一系列攻城略地、招降纳叛,吴用的计策几乎贯穿始终。宋江对吴用的信任,更多的是一种战略层面的倚重,他知道吴用是梁山泊“大脑”般的存在。

关键的转折点:卢俊义的招募

可以说,招募卢俊义是吴用彻底“站队”宋江的一个重要标志。晁盖在世时,也想招募卢俊义,但没有成功。而宋江在吴用的策划下,成功的将卢俊义拉上了梁山。这次行动,充分展现了宋江与吴用之间“智”与“力”的配合。更重要的是,这次招募,将梁山泊的实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进一步巩固了宋江作为领导者的地位。

当晁盖临终前,他将梁山泊的领导权托付给宋江,这既是出于兄弟情义,也是因为他看到了宋江比自己更适合领导梁山泊,尤其是在面对日益强大的官军时。而吴用,在整个过程中,早已将自己的未来与宋江的崛起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看到了在宋江的带领下,自己能施展的才华空间更大,他的“智”能换来更大的“名”和“利”。

总结来说:

吴用选择宋江,并非背叛晁盖,而是在权衡了个人价值实现、梁山泊发展前景以及自身抱负之后,做出的一个理性选择。晁盖给予了他一个开始,而宋江则为他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让他能够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智”的价值,并追逐更高远的“功业”。虽然这段路最终充满了悲剧色彩,但在当时,宋江的领导模式和发展方向,显然比晁盖更能契合吴用内心的渴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什么问题?

因为晁盖死了啊,不选宋江选谁?难道要自杀追随晁盖于地下?殉情呢?

我知道提问者的预设前提是什么,晁盖和宋江是路线斗争,宋江害死了晁盖,而吴用在两个人中间选择了宋江,跟他一起害死了晁盖,或者知道宋江要害晁盖而袖手旁观,总之不是凶手就是帮凶,对吧?

证据呢?

您给我从书里找出一点证据来我看看,别tm拿地摊文学的厚黑学阴谋论来说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清楚吴用为何最终选择了宋江,而不是晁盖,这其中的缘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梁山泊势力的发展、自身价值的实现以及对未来道路的考量,一步步形成的。简单点说,就是吴用看到了在宋江的领导下,他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才能,而晁盖虽然看重他,但其格局和发展方向,吴用并不完全认同。咱们得从吴用这个人的特质说起。他.............
  • 回答
    吴京近期持续被安排主演主旋律电影,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一、 吴京的个人特质与“战狼”IP的成功: 个人形象的塑造: 吴京通过多年的武打演员经历,积累了扎实的身体素质和表演功底。更重要的是,他在《战狼》系列中成功塑造了一个硬汉、爱国、有担.............
  • 回答
    您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能触及到三国时期几个主要政权的运作特点。我们得仔细掰扯掰扯,为什么会出现魏吴勤于修史,而蜀汉却似乎“不务正业”,一心扑在织锦上的情况。首先,咱们得明白,修史可不是拍脑袋就能完成的,它背后牵扯着政治、文化、经济、权力等方方面面。这就像打仗需要粮草后勤一样,修史也是统治国家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有意思,而且切中了历史的要害。像魏武卒、孙武练出的吴兵、北府兵这样响当当的强军,确实大多数是昙花一现,没能像一支成熟的军事制度那样传承下去。这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不是简单一句“运气不好”就能概括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争取把这些部队之所以“最多一代而亡”的门道说透了。核心原因.............
  • 回答
    “狗头军师”这个说法,听起来有些不敬,但也恰恰说明了吴用在人们心中那股子“鬼点子”的形象。要说吴用出过的最妙的计策,我觉得还得是“智取生辰纲”。这事儿吧,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当时的杨志,为人也算忠心耿耿,奉命押送价值连城的生辰纲去东京,这可是个肥差,也是个烫手山芋。路上有多少眼睛盯着,多少贼人觊觎,杨.............
  • 回答
    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三国归晋,吴国作为最后一个灭亡的政权,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那么,在漫长的三国岁月中,吴国究竟有没有可能实现一统天下的宏图伟业呢?如果未能如愿,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吴国崛起的基石:孙吴政权的先天优势要探讨吴国一统的可能性,我们得先看看它拥有的资本。孙吴政权起.............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且引人遐思的假设。如果历史的洪流稍作偏移,将桃园结义中的关羽换成“龙骧虎步”的关胜,张飞换成“豹子头”林冲,而三顾茅庐时诸葛亮的位置被“智多星”吴用取代,那么刘备的未来轨迹,以及他可能达到的最高上限,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细细道来。首先,咱们得把这几位新加入的猛将.............
  • 回答
    吴亦凡首度公开回应,坚称“不实消息”,并愿意承担法律责任近日,围绕着吴亦凡的争议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关注。在沉默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吴亦凡方面终于通过工作室账号发布了最新声明,对此前的各种传闻和指控进行了直接回应。声明中,他明确表示网上流传的关于他的所有信息均为“不实消息”,并强调自己将“一切为不实消息.............
  • 回答
    在媒体公布的吴谢宇庭审视频中,关于他弑母背后最真实的作案动机,虽然庭审本身并未揭示一个“确凿无疑”的单一答案,但通过视频中吴谢宇的陈述、行为细节以及一些侧面信息,我们可以尝试拼凑出一个更接近真实的、更复杂的故事。表面上的“为了家人”的谎言与深层的不安吴谢宇在庭审中反复强调的动机,是“为了保护母亲”、.............
  • 回答
    吴用选择随宋江而去,是一个在《水浒传》的结局中,引起无数读者唏嘘和不解的决定。这个决定并非突兀,而是经过了吴用长期以来的人生哲学、对宋江的忠诚、对自身价值的判断以及对现实的绝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面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吴用选择随宋江而去的深层原因:一、 对宋江的极致忠诚与个人价值的实现 “智多.............
  • 回答
    《水浒传》中,吴用最初是和晁盖一同聚义梁山泊的,但后来却选择了追随宋江。要理解这一转变,得从吴用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当时梁山泊的局势变化说起。一、初遇晁盖:英雄相惜,义薄云天吴用最初在晁盖“智取生辰纲”的事件中崭露头角。当时,吴用以“军师”的身份为晁盖献计献策,可以说这场智取生辰纲的成功,离不开吴用的.............
  • 回答
    卢俊义不找机会杀宋江和吴用报仇,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不能简单地用“不报仇”来概括。更准确地说,是他的处境、心态以及梁山泊的整体格局,使得他没有选择,或者说无法选择直接的武力复仇。首先,我们要明白卢俊义的“被招安”和“被陷害”是如何发生的。是吴用设计,李鬼假扮的“卢俊义”,在官府那里告发了真正.............
  • 回答
    这问题可真是把人问到点子上了!一边是梁山好汉们的“攻无不克”,另一边是诸葛亮空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摸不到长安城墙砖”。要我说啊,这事儿不能简单地拿“师爷”和“丞相”来比,背后门道可多着呢。首先得说,吴用这师爷,他当的可是个“草寇师爷”,而诸葛亮是“朝廷丞相”。 这身份,决定了他们的战场和玩儿的规则完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关于文学作品与历史真实性的讨论核心。当我们在讨论像吴用(《水浒传》)和诸葛亮(《三国演义》)这样的“虚拟人物与历史人物对比”时,为什么只有在列出“战果”时,才会有大量明白人站出来指出这种对比“不靠谱”呢?这背后有着几个关键的原因,我们可以详细地分析一下:1. 战果是“演义”.............
  • 回答
    读完《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您会有这种感觉,那太正常了,而且说得直白点,吴用确实在很多方面不如诸葛亮。这倒不是说吴用不好,只是这俩人物所处的平台、所承载的使命以及作者的塑造侧重点,差异太大了,导致他们即便都是“军师”,也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我试着详细说说我的看法,希望能解答您的疑惑。首先,得从他们.............
  • 回答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法律、职业道德、个人选择等多个层面。理解为什么吴亦凡即使面临如此严重的指控,仍然有律师愿意为他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法律的基本原则与律师的职业职责: 无罪推定原则(Presumption of Innocence): 这是现代法治社会最重要的基石之一.............
  • 回答
    吴亦凡未能逃回加拿大,最直接和根本的原因在于他 在中国境内已被刑事拘留,并且面临着严重的刑事指控,其行动自由受到了法律的严格限制。 换句话说,中国法律的程序和机制阻止了他出境。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刑事拘留与羁押的法律程序: 嫌疑人身份的确立: 在吴亦凡被逮.............
  • 回答
    关于吴亦凡为何不找与自己年龄相当的女生,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个人喜好、社会观念、人际关系以及公众形象等多个层面。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1. 个人喜好与情感需求: 成熟度的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心智、经历、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吴亦凡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可能经历过更丰富的人生起伏和更.............
  • 回答
    吴京的风评近年来确实出现了一些波动,从最初的观众喜爱,到后来的一些争议甚至负面评价,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风评被害”。要详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他的成功带来的“高位”与公众的高期望: 《战狼》系列的神话: 吴京凭借《战狼1》和《战狼2》的巨大成功,一跃成为中国最受.............
  • 回答
    吴亦凡和罗志祥,两位曾经在中国娱乐圈风光无限的明星,却因为各自的原因,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一个身陷囹圄,一个虽有波折但似乎安然无恙。这其中的差异,并非偶然,而是由他们的行为性质、法律判定以及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吴亦凡:性侵罪的沉重枷锁吴亦凡的“牢狱之灾”源于他被指控的性侵犯罪。事情的爆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