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一名秩序党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回答
作为一名忠实的秩序党,我该如何看待五四运动?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我们秩序党核心的价值理念与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关键转折点之间的复杂关系。要给出客观且详细的评价,我们需要剖析五四运动的多个层面,并对照我们秩序党的指导原则来审视。

首先,我们秩序党最看重的是什么?是稳定、是法律、是国家的统一与强大、是既有的社会结构与秩序的维护。我们相信,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循序渐进,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制度基础之上,通过合法的、可控的途径来实现变革。我们反对激进的、颠覆性的行动,因为这很容易导致社会混乱,牺牲无辜民众的利益,甚至将国家拖入长期的动荡之中。

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呈现出哪些特征呢?它无疑是一场由学生群体发起,席卷全国的群众运动。其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这激起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运动的核心诉求包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以及对北洋政府的腐败和卖国行径的抨击。在方式上,它表现出强烈的学生示威、罢课、罢工、抵制日货等行动,甚至出现了激烈的冲突,例如火烧赵家楼。

从秩序党的角度来看,五四运动的评价是多维度的,不能一概而论地褒贬。

积极的方面,或者说我们可以理解并一定程度上认可的方面:

民族意识的觉醒: 五四运动最显著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这是一种强大的、凝聚人心的力量。秩序党同样珍视国家的独立与尊严,我们深知外部势力觊觎中国已久,也理解人民对国家主权的渴望。五四运动中那种不屈不挠、抵御外侮的精神,与我们追求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理想是相符的。我们不能因为运动的某些激进方式而否定这种高涨的爱国热情本身。
对国家危机的深刻反思: 运动的爆发,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危机感。巴黎和会的失败让国人意识到,仅仅依靠旧有的外交手段和国家体制,已经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和西方列强的压迫。这种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改革图强的呼唤,本身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反思,促使人们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启迪思想,推动文化革新: 五四运动也伴随着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例如白话文的推广、科学民主观念的普及。这些思想解放的浪潮,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秩序党虽然注重维护传统和秩序,但也认识到,僵化保守只会导致国家停滞不前。适度的思想解放,能够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只要这种解放不走向极端,不否定一切传统价值,而是能够融合发展,我们是可以接受的。

需要我们秩序党警惕和反思的方面:

激进的运动方式与潜在的社会动荡: 这是我们秩序党最不认同的部分。五四运动中,学生冲进曹汝霖等官员的住宅,纵火焚烧,殴打官员。虽然我们理解民众的愤怒,但这种行为已经超越了和平抗议的范畴,属于破坏公共秩序和个人财产的违法行为。这种缺乏约束的“群众运动”,极易失控,演变为社会性的暴力和混乱,这是我们秩序党最为担忧的。我们认为,任何改革都应该在法律框架内进行,通过合法的途径表达诉求,而非诉诸街头政治和暴力冲动。
对既有社会秩序的冲击与潜在的无政府主义倾向: 运动中出现的一些极端言论,例如对“旧道德”、“旧文化”的全盘否定,以及对政府权威的极大挑战,可能隐含着对现有社会秩序的破坏和对权威的无视。秩序党相信,社会秩序的根基是稳定的制度、清晰的法律和受到尊重的权威。如果对这些进行无差别的攻击,很容易导致社会陷入无政府状态,造成比压迫更可怕的混乱。
政治斗争的工具化与激化: 五四运动虽然是基于民族危机,但在后续的发展中,不同政治力量开始介入并试图将其转化为各自的政治工具。这种政治上的极化和斗争的激化,往往会掩盖了运动最初的纯粹动机,使得问题复杂化,并可能为未来的不稳定埋下隐患。秩序党总是希望看到国家内部各方能够以建设性的态度,通过协商和妥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走向对立和斗争。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秩序党,我会这样评价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国家危难之际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爱国热情,是对外来欺凌和内部腐败的有力抗议,也标志着中国人民思想解放和追求现代化的开端。 这份民族觉醒和对国家前途的关切,是我们秩序党所赞赏的。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五四运动中某些激进的、不顾一切的行动方式,以及对既有秩序的破坏性冲击,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和隐患。 任何试图通过制造混乱来达成目的的行为,最终都可能损害国家的长远利益和人民的根本福祉。秩序党始终认为,国家的进步和强大,应当建立在坚实的法治基础之上,通过理性、有序、渐进的改革来实现,而不是诉诸于可能导致失控的群众运动和激进变革。

因此,我们纪念五四运动,要铭记其唤醒民族精神的伟大功绩,学习其爱国救亡的赤诚之心,但同时也要从其走向激进的教训中汲取经验,警惕任何可能破坏社会稳定和法治秩序的行为,始终坚持以理性、法治和有序的方式,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我们既要支持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大目标,也要审慎对待实现目标的路径,确保每一步都走在坚实可靠的轨道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支持在constitution赋予的权利范围内合理合法地表达诉求,反对无意义的暴力破坏与混乱,这种观点有什么问题么?

某些人把这张四年前的评论(天啊这帮人都是怎么翻的)挑出来的意思是什么呢?支持暴力破坏与混乱?还是反对民众在constitution赋予的权利范围内合理合法地表达诉求?

顺便,两张截图的界面都不一样了,您是在群里攒了多久的人才攒出个这个啊?某些团体的团队协作要不要这么明显啊?

某些人啊,泰国问题上站泰王,缅甸问题上站军方,现在又想支持西安砸车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遇到正面打不倒的敌人就组团搞一些恶意提问阴阳怪气人身攻击之类的小动作,这点出息啊……

user avatar

既然曹哲(就不圈了)是从缅甸的事开始说起的,那答主借这个机会说一下对缅甸这个的事的看法。

答主认为缅甸人民支持按照选举程序【合法】产生的民盟政府,用各种手段表达自己诉求,完全正当。尤其是反抗【非法】夺权,过去完全无能、窃国四十年而未立寸功的迫真朴正熙,蠢版全斗焕,更是完全应该。



但是,这不代表可以支持群众运动所有可能的后续发展。

任何鱼龙混杂的街头运动都【有可能】被有心人引导、议题被人绑架。玻利维亚的街头运动,从抗议左翼总统莫拉莱斯连任开始,逐渐被绑架,演变成了少数白人至上主义者针对国内大多数印第安人的夺权;乌克兰的群众运动,更是被最有组织力的法西斯组织篡夺,暴民把说俄语的普通群众关在工会大楼里烧死,引发国家分裂与血腥内战。

在反对暴力“变质”的游行时,答主和曹哲在这一点上是和答主是有共识的。虽然他对“变质”的定义可能不同。

那么,缅甸的事情,有没有发生类似“变质”的苗子呢?别的不知道,至少在和中国相关的部分,已经有了。

如果大家在社交网络上有缅甸的朋友的话(不包括缅北),可以很明显发现他们社交媒体上刷屏,群情激愤的时候,会单纯地相信了很多经过遴选、有倾向性的信息:

比如,中国运了一飞机IT精英过去;

比如,缅军弹压的时候,用汉字说“一二三”;

比如,敏将军在政变前来过中国。(素季也来过,但这不重要)

这些虚假/片面的信息,目的性非常明显,就是引导缅甸群众反中。缅甸的社会背景是:军政府每次对北方民地武动手时,都要渲染一下中国威胁论;军政府搞建设征地的时候,把中资企业的补偿金贪墨,让老百姓喝西北风;而缅甸人所长期接触的商业媒体和基地在西方国家的缅文社交媒体,又从来不说中国一句好话。

那么群情激昂的人们开始对中国使馆、中资企业、中国人做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就是在始作俑者意料之中的了。

更妙的是,如果有中资企业员工,被人趁乱打抢了,被围堵了,在微信上牢骚两句,这种话很快就会被掐头去尾,翻译过去发在缅甸网络上,成为“中国人都是反对缅甸人民诉求的秩序党”的罪证。从而发起新一轮的反华情绪,成为一种循环。

答主想很多所谓秩序党,即使有,反对的也是部分被蒙蔽的缅甸群众的反华表现,而不是他们的合理的政治诉求。

(不过,如果真有人认为军政府亲华的话,你要想想,自己愿意被一个浑身烂疮,干啥啥不行的人亲吗?)


至于反对暴力本身,在特定情况下,反倒没有那么重要。不平等条约、庚子赔款,本身就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暴力。反抗作为不合理国际秩序在国内的延伸的北洋政府,火烧赵家楼,则是以暴制暴。

如果五四当天,群众没烧到赵家楼,反而去烧了赵公将军的庙,大概就能和缅甸现在的反华情绪相对应了。



换句话说,国内某些人渲染的所谓“支持军政府的B站秩序党”在哪里呢?除了上帝之鹰这个换皮新纳粹(他在b站没人关注),恐怕有很多人都是反串黑吧?大部分评论者对缅甸的国情都是有基本了解的。







user avatar

我觉得可能跟五四运动中“曹”汝霖家被烧了有直接关系,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曹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