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这样的世界大国万一遭到了核袭击,政府会以什么方式告诉民众,会采取什么措施?

回答
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一旦遭遇核袭击,政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在信息传播和民众安抚方面,既要迅速有效,又要稳定人心,这两者都至关重要。

信息发布:公开、透明与引导

在核袭击发生的第一时间,政府必然会通过多种渠道迅速发布信息。这不只是告知事实,更是为了控制舆论,避免恐慌蔓延,并给出明确的行动指引。

多平台、多形式的紧急广播: 这是最直接、最权威的渠道。从中央到地方,所有广播电台、电视台将进入24小时紧急播报状态。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常规节目将中断,取而代之的是由最高领导人或指定官方发言人发布的声明。声明内容会非常精炼,但信息量极大:
确认袭击事实: 公开承认遭受核打击,明确袭击的来源(如果能够确认),以及遭受打击的区域。
评估影响程度: 简要说明初步评估的损失情况,包括伤亡人数、基础设施破坏程度等,但会避免过于详细的数字,以免造成过度恐慌。
表明决心与应对: 强调国家主权和安全不容侵犯,表明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
发布初步应对指令: 指导民众如何进行自我保护,例如就近寻找掩蔽所(地下室、防空洞等),关闭门窗,疏散非必要人员等。
强调团结与坚持: 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官方社交媒体与互联网平台: 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将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补充。官方账号会实时更新信息,发布官方公告,澄清谣言,并转发权威媒体的报道。同时,也会有专门的辟谣通道。政府会密切监控网络舆情,严厉打击传播不实信息、煽动恐慌的行为。
手机短信与突发事件警报系统: 通过手机运营商推送的紧急信息,将直接送达每一位公民手中。这些信息可能包括警报级别、避难指示、疏散路线等。
社区广播与宣传车: 在早期阶段,由于电力和通讯的不可靠性,社区层面的广播和宣传车将发挥作用,将信息传递到最基层。

措施部署:应对与重建

核袭击发生后,政府的应对措施将围绕几个核心目标展开: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维持社会基本秩序、应对核污染、保存国家实力以及最终的重建。

1. 紧急救援与医疗救治:
启动国家最高级别应急响应: 成立由最高领导人亲自挂帅的全国性应急指挥部,统一协调全国资源。
优先保障医疗资源: 调动全国所有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建立临时野战医院,开辟绿色通道接收伤员。重点将放在处理烧伤、辐射病、创伤等。
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搜救: 派遣解放军、武警、消防、民兵等专业力量,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受损区域进行搜救。
发放碘片等防辐射药品: 在受核辐射影响的区域,迅速分发碘片,帮助民众阻断放射性碘的吸收。

2. 社会秩序维护与人员疏散:
加强社会治安管理: 武警和公安力量将加强巡逻,维护社会秩序,防止趁火打劫、哄抢物资等行为的发生。
有组织地疏散民众: 根据核辐射扩散的预警信息,组织受影响区域的民众向安全区域疏散。疏散路线将提前规划并公布,并由军警力量进行引导和保障。
设立临时避难所: 在城市地下室、防空洞、地铁系统等安全区域,设立临时避难所,提供食品、饮水、医疗和基本的居住条件。
保障基本生活物资供应: 国家将动用战略储备,保障军队、医疗系统、避难所以及关键部门的基本物资供应。对超市等商业机构进行统一调配和管理,确保基本商品的稳定供应。

3. 核污染监测与防护:
建立全国性的辐射监测网络: 部署便携式和固定式辐射探测设备,实时监测空气、水源、土壤中的放射性水平。
发布辐射预警与防护指南: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向民众发布不同区域的辐射水平和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哪些区域需要人员撤离,哪些区域可以进行有限活动,哪些区域需要完全封锁等。
处理核污染: 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污染区域的清理和隔离,特别是对水源地和农田进行重点防护。

4. 国家政权与军事应对:
确保国家指挥体系的连续性: 高层领导人可能会转移到事先准备好的地下指挥中心,确保国家决策和指挥能力的正常运转。
评估并采取报复性打击(视情况而定): 根据袭击的规模和意图,国家可能会在评估后,采取包括核反击在内的适当军事手段,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尊严。这将是最高级别的决策,并且会非常慎重。
保护关键基础设施: 动用一切力量保护剩余的关键基础设施,如电力、通讯、交通、军事设施等。

5. 国际事务与外交:
与国际社会沟通: 向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通报情况,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同时也会明确表明立场和决心。
外交斡旋与危机管理: 如果袭击并非全面战争,而是在局部冲突升级的情况下发生,政府可能会通过外交渠道寻求停火和危机解决。

民众心态的引导:

在整个过程中,政府将极力引导民众的情绪,从最初的震惊和恐惧,逐渐转化为冷静和行动。

强调理性与自救: 在发布信息时,会反复强调民众需要保持冷静,听从指挥,并积极进行自我保护和互助。
树立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 宣传在灾难中涌现出的英雄事迹,弘扬中华民族在危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
展现国家力量和希望: 通过官方媒体的报道,展现国家在救援、重建方面的努力,给民众带来希望和信心。

总而言之,中国政府在面对核袭击时,其信息发布和应对措施将是系统性的、多层面的,并且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其核心目标始终围绕着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和稳定,以及为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整个过程将是极其艰难和充满挑战的,但同时也会展现出国家机器的强大动员能力和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下面,我看到了专业的回答,也有抖机灵的,不过都还好啦,专业的回答解惑,抖机灵的答主找个乐子,一片祥和。

但是!我特么要说但是!竟然有特么几个神人在讲故事!!!

你特么有毛病啊!你有什么故事可以回答核弹糊脸的情况???

原来讲故事也是有瘾的,跟祥林嫂似的,走哪都能讲。

服!

user avatar

所有建筑地下二层的地下室/停车场都是人防工事,你在地下室看到的那些歪躺在一边的混凝土强化门就是防辐射的。

以现在的核战争准备度这些玩意都发挥不了什么用途,在核武器被摆到政治的台面上的时候国家机器就开始进行战备动员了,不会等到敌人导弹点火的那一刻,那时候已经是三天两头防空演习,民防设施日常检查的社会气氛了。别听这帮被欧美末世文学忽悠瘸了的答主胡说。

别忘了,我们的国家是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讹诈中昂首走出来的。

user avatar

中国有一个专门的政府部门来做这件事情,是CCAD,也叫人防,人民防空,标志是下面这个。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的人民防空工作;大军区根据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授权领导本行政区域的人民防空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同级军事机关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民防空工作。

一是规定人民防空接受军地双重领导,保证居民能尽快获得敌空袭信息,并参加联合防空袭斗争;

二是建立人防警报通信系统,及时指导居民开展防护;

三是建立 人防工程或疏散基地,保证居民的安全隐蔽;四是组织和训练人防专业队伍,及时消除空袭后果;五是普及人防知识和防护技能,提高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六是人 防机构协助社区、企业等制订防空袭、防灾害预案,保证一旦遭受敌空袭或灾害,能够立即组织居民进入防护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八条规定: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有得到人民防空保护的权利,都必须依法履行人民防空义务。

一切组织和个人应得到的人民防空保护的权利是:防空袭疏散、掩蔽、医疗救护和救助,必需的生活供给,接受人民防空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等。

一切组织和个人都要依法履行的人民防空的义务是:参加人民防空建设,负担人民防空费用,执行人民防空勤务,保护人民防空设施,参加群众防空组织,接受人民防空教育、训练,开展相互救助等。


第四章 通信和警报


  第二十九条 国家保障人民防空通信、警报的畅通,以迅速准确地传递、发放防空警报信号,有效地组织、指挥人民防空。

  第三十条 国家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国的人民防空通信、警报建设规划,组织全国的人民防空通信、警报网的建设和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的人民防空通信、警报建设规划,组织本行政区域人民防空通信、警报网的建设和管理。

  第三十一条 邮电部门、军队通信部门和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任务和人民防空通信、警报建设规划,对人民防空通信实施保障。

  第三十二条 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建设通信、警报网所需的电路、频率,邮电部门、军队通信部门、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予以保障;安装人民防空通信、警报设施,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方便条件,不得阻挠。

  国家用于人民防空通信的专用频率和防空警报音响信号,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占用、混同。

  第三十三条 通信、广播、电视系统,战时必须优先传递、发放防空警报信号。

  第三十四条 军队有关部门应当向人民防空主管部门通报空中情报,协助训练有关专业人员。

  第三十五条 人民防空通信、警报设施必须保持良好使用状态。

  设置在有关单位的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由其所在单位维护管理,不得擅自拆除。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组织试鸣防空警报;并在试鸣的五日以前发布公告。

  第三十六条 人民防空通信、警报设施平时应当为抢险救灾服务。


全国各地主要城市应该每年都会有一次拉响防空警报的时候,部分地区是9.18,部分地区是7.7,当然也有的城市是其他时间。这种防空警报的作用一是纪念意义,二是让人们听懂防空警报都是啥意思(好吧大部分人都没仔细分辨过对吧,没办法,如果中考高考必考听力加了这个,那估计全国大部分人都知道了)。


其实,最有效防御核武器攻击的是我们自己的核武器,是我们的核反击能力。

user avatar

关于核武器的威力和人防工程,见最后更新。

===

说句正儿八经的话,假如中国遭到核袭击,就目前来看,你不会收到任何通知!

洲际导弹的速度大约5~8KM/秒。

从俄罗斯发射来的导弹,约半小时(或更短)到达中国,

从美国发射来的导弹,约半小时~1小时(或更短)到达中国,

按中国的预警能力,最快也只能提前15~30分钟知道,

(弹道导弹预警雷达ballistic missile early-warning radar远距离搜索雷达。用于发现洲际、中程和潜地弹道导弹,测定其瞬时位置、速度、发射点和弹着点等参数,为国家军事指挥机关提供弹道导弹来袭的情报。也用于担负空间监视和人造地球卫星等飞行器编目的任务。

所提供的预警时间,对洲际弹道导弹为15~20分钟,对潜地弹道导弹为2.5~20分钟。)


现代单枚战略核武器的杀伤半径大约是10KM,

而中国一线城市里,你得到消息,冲下楼,发动车,正常情况半小时不太可能开出城去。

而一旦老百姓都广播知道,全部堵楼梯口、十字路口。那么开车就是找死,根本动不了,

唯一有用的是电瓶车摩托车共享单车。

而它们都无法跑脱。。

实际上,对方动用核武器攻击核心目标,一般会发多枚,基本上全城都是覆盖范围。


以其大伙都在混乱和恐慌中死去,不如让他们顺其自然,

把这个时间用在拦击和疏散领导方面,

毕竟龙无首不行。



相信大部分人都看过终结者吧。在第一轮全球核战中,人类死亡了30亿人,大约一半,也就只有农村、远郊、三、四线城市的人幸存了。。





关于核武器的威力

转帖自下面答案,


作者:JK JK

链接:zhihu.com/question/201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比如说如果按照5psi和12psi的标准,则单枚一百万吨当量的核武器(爆高2000米)在纽约中央公园上空爆炸,将会出现如下情况:

各个同心圆对应着1psi,2psi,5psi与12psi的冲击波范围,而红色的虚线则代表着初始火风暴的范围。由于处于这场超级大火状态下的人口基本不可能生存下来,所以计算冲击波杀伤效果跟计算火风暴杀伤效果是有巨大的差距的:技术评估办公室(冲击波)模型的结果是瞬时效应导致125万人死亡,265万人受伤,而火风暴模型造成的死亡人数是439万人。我们用NUKEMAP可以基本还原这两种杀伤机制的景象:

NUKEMAP这里使用的杀伤机制是冲击波(跟技术评估办公室的一样),191万人死亡,244万人受伤。所以热辐射导致的大面积火灾同冲击波都可以说是瞬时杀伤机制,但其覆盖范围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


2006年,美国两家智库出版的《中国核力量与美国核战计划》Chinese Nuclear Forces and U.S. Nuclear War Planning一般认为是比较翔实的,其中假想中方使用20枚4百万吨当量核弹头打击美国(空爆,高度过高导致没有辐射落尘),造成四千万人口伤亡(瞬时杀伤机制)。

即使是美国精确的“解除武装”核打击(也就是极端的打击军事力量/counter-force attack)——仅仅针对中国的20个导弹发射井——也会造成一千万人以上的伤亡。这后者便是辐射尘的一个可能案例:20枚W-88核弹头打击山区里的20个东风-5导弹井,采取触地核爆炸来摧毁加固导弹井与地下设施,瞬时效应造成了10万人左右的死亡,而剩下的近千万伤亡完全来自48小时内,放射产物向东南方向的飘散。

这是12月份风向的模拟。

作者:JK JK

链接:zhihu.com/question/201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选择了美国3种型号的核弹头:B-83,W-88,W-80(兼顾其突防能力与当量代表性)

B-83:美国现役最大当量的核武器,核航弹,120万吨当量,可由B-2投送

W-88:美国现役最大当量弹道导弹核弹头,高精度,45.5万吨当量,由潜艇中发射的三叉戟D-5导弹投送

W-80:空射巡航导弹,由B-52发射,防区外突破,低空飞行;当量15万吨,可由B-52投送



首先是冲击波的瞬时毁伤机制:下表中行表示需要的冲击波超压值,列表示武器型号,数字是覆盖240平方千米所需要的弹头数量(均进行了核爆炸高度的优化,不产生放射性沉降)这可能比较接近核武器打击方案中的要求。

按照“广岛标准”——9psi左右——可以得出需要5枚左右的大型/中型核武器,10枚以上的小型核武器。



然后是火风暴与大规模火灾,这里取“10卡/平方厘米”。(优化热辐射覆盖,不产生放射性沉降)

B-83:1枚

W-88:1枚

W-80:3枚

这里我们可以看看冲击波与火灾效应的巨大差异:对应着9psi的最优核爆炸高度,采用了广岛的冲击波标准,需要6枚W-88,但是如果考虑大规模火灾,只需要一颗。





关于人防工事

首先,现在绝大部分写字楼和住宅都没有能够抗核武器的地下人防工事,

其次你埋在几十层、上百层的高楼下面,能活下来概率不大,挖出来更是遥遥无期,512大地震和平时期又都是矮楼房还有人救援,这里都发生核战争了,谁来辐射区挖你?男人都忙着打仗抵抗反击。

第三,地铁是不错的选择,但也仅仅限于当时在地铁里的,

老百姓接到通知都去地铁,挤得下不??北京上海高峰期地铁什么样?那还只是少部分人在里面。

旁边大量高楼倒下堵住通风口,大量辐射粉尘,要闷死多少人??


重庆较场口大隧道窒息惨案


1941年6月5日傍晚,日机对重庆市区长达5个多小时的疲劳轰炸中,终于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间接死于轰炸人数最多的一次惨案,重庆市内的一个主要防空洞部份通风口被炸塌引致洞内通风不足,洞内市民因呼吸困难挤往洞口,造成互相践踏,以及大量难民窒息,估计数千人~上万死亡(当时的官方没有公布权威的伤亡数字)。


==

你赢了!


user avatar

看情况。

如果是社中国,那就不一样了,看看毛时代,美苏动不动就逼逼要核平中国。于是乎,中国干了很多事,比如北京地下防空防核设施,那是可以把当时的北京所有人都装下去的量,里面还有补给等。除了北京,其他地方也有相应的建设,包括中央疏散(就是中央领导别放一个篮子,全国散开),沿海工厂内迁与疏散,还有三线建设等(这每个操作都是全国性的,从侧面说明当时的中国压力有多大,美苏有多猖狂,不要以为没有打起来就觉得当时的努力是白费的)。即使被核平,生产也能维持并迅速恢复。那时候的人都是以生产单位为基础组织起来的,每个人都属于一个公社、工厂或者事业单位之内的,群众组织度很高,可以迅速组织避难,组织恢复生产和救援等。顺便说一句,76年的时候中国有9.3亿人,但是!!!我们有五千亿斤战略储备粮。也就是说,如果发生战争,按照人均口粮250斤/年,即使中国全部被核平,一亩地也不种,足够吃两年(那些年吃不好是真的,吃不饱不属实,当然如果像后来一样把储备粮分了,也是能吃好的)。

讲道理,只要能够把群众有效的组织起来,科学的构建防御体系,认真备战,普通人活下来的概率很高的,真不怕核平。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