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换位思考一下
假如你是苏共中央委员 列宁格勒州委书记 部长会议实权部长
你在苏联已经是权力最大 地位最高的一批人了
出行方面有国家给你配公车 居住方面也有会给你配一栋别墅 饮食方面有专门的超市为你配给各种你所需的食品 你的后代的教育问题也不用担心 他们会接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你的生活质量已经想当高了 同时 因为你的国家是世界top2 你还领导全国的实权部门 因此不论是出访国外还是外国大使拜访你都对你敬畏无比
这样一个人生 应该没有遗憾了吧
但是你发现美国的参议员和企业高管的车库里 最顶级的限量版豪车一摞接一摞的停着 甚至在他们的机库里还停着私人飞机 而你的轿车是普通国产车 国家配给你办公用 连用这辆车接你的孙子孙女放学你都要纠结半天 私人飞机?那是什么…
他们住着真正的大别墅 四百平米起步的室内面积 带游泳池还带高尔夫球场 一个佣人团体全天候服务着他们 而你的小别墅两百米出头 后院是个菜园子 由你的妻子亲自照料 对了 你退休后 这个别墅是要被国家回收的
他们每天吃的食品从世界的天南海北运来 不管是从澳洲来的顶级牛肉 还是从偏远海域捕捞的金枪鱼 他们的房间里用象牙和豹皮做装饰 还有许多你叫不上名字的动物的身体部分 但不必说 这些动物都是禁止狩猎的保护动物 而你可以从特供商店里买不限量的鱼子酱 当然了 是工厂生产的量产产品
他们的子女可以从建立的基金会里继承天文数字的财富 而且他们的子女进入美国最顶级的名校根本不需要考试 因为这些顶级名校的股东和捐赠者里就有着他们的大名 而你的大孙子现在在备战高考 希望能考上一个好点的理工类专业 将来进入工厂实习三年后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了
你发现他的这些参议员和企业高管虽然在他们的国家也属于人上人了 但是和你这样的能直接参与中央决策 还领导着一个实权部门的权力还是差远了
于是 一种名为嫉妒的情绪在你的心里出现了 你百思不得其解 论权力地位你比这些人高 可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距
终于 你发现了答案 答案就在苏联宪法里
工农联盟
无产阶级专政
公有制
等等词条从你的脑海中飘过 原来这些就是阻碍你过上那样日子的罪魁祸首
更巧的是 中央委员会里有这种看法的中央委员远不止你一个
再后来 你和其他中央委员们已经开始讨论哪些国有企业划分到谁的名下这件事了
时间已经过的差不多了 是时候请戈尔巴乔夫同志签字画押 让叶利钦来领导这个国家了
苏联解体的原因十分复杂,我在这概括为8条: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戈尔巴乔夫是苏联最后一任最高领导人,他在任期间推行的全面改革是葬送苏联的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涵盖经济、政治和舆论等多个领域,不但改革的方向是错误的,戈尔巴乔夫本人还存在着急于求成和迷信西方的问题,这造成了苏联内部的严重混乱,原本还有救的苏联这回彻底处在崩溃边缘。我们不能把苏联的解体全部归结为戈尔巴乔夫的责任,但是他的一通乱改绝对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苏联末期的老人政治
苏联从勃列日涅夫时代开始,老人政治愈发严重,因为勃列日涅夫恢复了官员的终身制,且苏联由于在卫国战争中的巨大伤亡出现了年龄断层,老人需要退休的时候新人却上不来,所以老人就只能继续干,这样问题就越来越严重。我们要知道,苏联是一个官僚化和集权化非常严重的国家,通常每一级的官员都要处理很多的公务,特别是中央领导层,而这些岗位上如果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那么整个国家就会显得没有活力,十分僵化,行政效率低下。苏联从70年代开始深陷老人政治的泥潭,急需改革的苏联陷入发展停滞,几乎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军工发展,就是在这无尽的消耗中,苏联才积重难返。
三、缺乏一条既定的发展路线
对比中国和苏联两个社会主义大国,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中国建国72年来始终走的是一条道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是基本上是一个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过程,重工业有了基础后,我们对外开放,发展轻工业,而后经济军事文化都迅速腾飞,每一任领导人都能提出适应时代的发展理论,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就越来越强大。
可是苏联就不一样了,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苏联几任领导人的历史:列宁发现了战时共产主义的弊端,搞了“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上台就逐渐废掉了“新经济政策”,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强调重工业先行;之后赫鲁晓夫全面否认了斯大林,并提出了他的改革方案,主要集中在农业和福利制度上,后期导致了国家的经济混乱;因此赫鲁晓夫下台后,勃列日涅夫又开始实行自己的改革,前期搞得还不错,中后期逐渐偏离正轨,走上了大国沙文主义的对外侵略道路,且由于勃列日涅夫的错误认识,国家改革趋于停滞;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想做一些改变,可是刚有点起色就撒手人寰;最后戈尔巴乔夫来了个致命一击,直接把苏联搞垮。
不难看出,苏联69年走的根本不是一条既定道路,一个领导人一个样,甚至还自己否认自己的领袖,拆前人搭的台,这客观上也并不完全怪苏联的领导人,怪只能怪列宁死的太早,如果第一代领导人把地基打好,制度完全建立起来,后续者就很难去撼动,国家发展就不会出现岔路。虽然苏联的领导人们都试图让苏联再次伟大并一直伟大下去,可是却没有延续前人的正确做法,几乎都是推倒重来,没有做到“扬弃”,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式的改革和发展道路肯定不会长久。
四、西方的文化渗透和舆论攻击
我们经常说,苏联解体史就是一部公知治国史,其实这么说没有什么大问题,因为到了80年代,苏联国内开始涌现出大批的公知,这些人要么是被美国收买的留学生,要么是赴美交流的年轻学者或官员,他们原本是这个国家的未来,但是却迷信西方的“自由主义”,让国家支离破碎。
其实早在赫鲁晓夫时代,美苏双方开启了互换交流生的政策,美国就开始接触和收买苏联留学生,让他们去国内宣传美国、诋毁苏联,只不过当时由于苏联舆论管控的存在,即便国内有很多公知,但是依旧没能对国家产生很大的影响。
可是到了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就不一样了,自从戈尔巴乔夫取消了舆论管制后,国内到处充斥着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共产党的声音,就连《真理报》都开始刊登一些反共文章,这彻底粉碎了苏联的意识形态,也让苏联失去了舆论基础。
我要强调一点,实际上“和平演变”策略无非就两招,一个是鼓动你国内的分裂势力,一个是找人在国内外抹黑你。这种战略最大的缺点,就是一个真正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国家是并不怕这招的,因为人民信任政府,国家团结一致。但是苏联的软肋恰恰在此,苏联的军事力量无可挑剔,可惜苏共的一通骚操作搞得人民不信任党和国家(后面会提到),国内分裂势力也蠢蠢欲动,这样一种情况下,面对西方的“和平演变”,苏联显得束手无策。
五、糟糕的国内经济
一切政治问题都是经济问题的延伸,当我们分析一个政治行为时,必然离不开对相关经济问题的讨论。
苏联解体和苏联的经济体制有很大关系。苏联一直实行计划经济,导致国家经济缺乏活力,发展十分缓慢,虽然很多领导人都在试图改革,但是始终没有跳出计划经济这个大的体制限制,也就没能解决根本问题。小平同志说过“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这其实是我们中国人实事求是的智慧,而苏联由于老大哥的面子问题,还有思想僵化的缘故一直不敢拥抱市场,这造成了苏联国内工人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下降,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干的多努力,你一个月都是5000块工资,而且也没什么奖励制度,那大部分人肯定就躺平了,能摸鱼就摸鱼。再举个例子,一个很聪明的人和一个很平庸的人一块工作,待遇什么的都差不多,那聪明人肯定不高兴。这就是市场的作用,市场的竞争性可以充分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并且让精英感到满意。本着“社会主义”我们应该建立基层安全网福利制度,让大部分人有兜底不被生活胁迫,还要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让能人可以在平等基础上拿更多奖励,这才是社会主义应有的模式。
苏联长期在不合适的阶段实行计划经济,导致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虽然满足了“有没有”,却始终满足不了“好不好”。国家经济又因为工业体系而跛脚,人民日用品得不到升级,久而久之就会有很多人不满,因为现阶段大家都想享受,没有多少人愿意为了未来无私奋斗。
到了1990年,苏联GDP缩水20%,政府财政赤字达到3000亿卢布,国家通货膨胀300%,经济几乎崩溃,难以为继。
六、严重脱离人民的苏共
毛主席始终强调,共产党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这是因为共产党就是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如果脱离了人民,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那就必然消亡。
苏共是世界上最早获得政权的无产阶级政党,早期的苏共也是一群饱含信仰的年轻人,可是随着时间流逝,苏共逐渐开始背弃自己的理想信念。从斯大林时期,苏共就开始出现官僚化的问题,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的官僚化已经难以抑制,一个新型的权贵阶层出现了,他们大肆贪污腐败,剥削人民,赚的盆满钵满,上行下效之中,苏共的基层也开始出现贪腐成风的严重问题。腐败是国家稳定的最大敌人,虽说腐败不可被完全消灭,但是如果不能抑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那必然开始侵蚀国家的未来。
除了腐败问题,苏共还存在着极其严重的形式主义作风。这一问题就是从勃列日涅夫时代开始的,不少苏联笑话就是在讽刺苏共的形式主义。70年代的苏共只要谈到政治问题,必然是满嘴套话,没有一句实质性的内容。虽然说作为官方的宣传,很多套话要讲,但是不能通篇都不讲干货。每次提到勃列日涅夫,必然给他安排六七个不切实际的头衔,苏共的党员们不干实事,嘴上说着共产主义理想和伟大领袖勃列日涅夫,暗地里却大把大把侵吞人民的财产,在岗位上懒政不作为,这种作风的政党,怎么能不走向灭亡?这种政党领导的国家,怎么能不被历史淘汰?
七、失败的外交策略
50年代的苏联代表无产阶级专政、代表广大人民的希望,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灯塔,无数国家的共产党都向往和崇拜苏联,就连欧美等一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爆发过工人运动,这可以说是非常好的开局。但是到了70年代,因为中苏交恶,中国倒向美国,进而形成“一条线,一大片”的反苏阵营,苏联的小兄弟们也不安分,布拉格之春后,不少小兄弟都开始私下接触西方阵营,彼时的苏联已经有点显露颓势。苏联一手好牌打的稀烂,完全是因为错误的外交策略。
在这里我个人认为,苏联外交有三点最致命的失败:
①和中国交恶。当时的世界格局,美苏争霸势均力敌,中国就像一个砝码,谁抓住这枚砝码,就可以让胜利的天平向己方倾斜。苏联在冷战开局就把中国拉到了自己的社会主义阵营麾下,还给中国提供工业化帮助,中苏关系进入蜜月期,如果苏联能保持这种势头,或者说最起码不要和中国交恶,中国这枚砝码永远不可能跑到美国那边,但是经过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两位同志的奋斗,中国成功和美国站在一边,并且坚定了反苏的立场,这是苏联的重大外交失误,也是苏联输掉冷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②对小兄弟太残暴。苏联和美国都有一票自己的小兄弟,这些小兄弟也可以说是美苏争霸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谁能在国际上拉到更多的支持,谁就可以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但是苏联对待小兄弟太过凶残,斯大林时期苏联强行要求加盟共和国和华约成员推行斯大林模式,搞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不能因地制宜或者做合适的分工,这导致不少国家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问题,比如捷克、匈牙利等,但是苏联之后不但没有放松,反而变本加厉,勃列日涅夫主义的提出让苏联对小兄弟们更严格,苏联规定了一套衡量社会主义的标准,只要不符合标准,那就把这个国家定位反共反苏的国家,这让社会主义阵营内气氛很紧张,不少加盟共和国都对苏联产生了排斥情绪,为后来的解体埋下祸根。
③入侵阿富汗。阿富汗速来有帝国坟场之称,由于崎岖的地形和彪悍的民风,阿富汗很难被真正的占领。苏联在进攻阿富汗之前顶多也就是靠政策压一压小兄弟,没有真正动手,但是自从苏联出兵阿富汗后,其帝国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本质就显露无遗,相比这下,美国这个文明的强盗占据了道德高地,更多人愿意团结到美国的阵营下。长期的阿富汗战争让苏联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并且深陷战争泥潭,经济逐渐出现严重的问题,直到苏联撤军,也没能从阿富汗战争中得到他们真正想要的,反而耗尽了国家的元气。
八、特殊的国家形式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社会制度命名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靠意识形态来达成统一和集中管理的联邦制国家。既然是联邦制国家,就一定会存在解体的风险。
和中国做个比较,中国是一个十分典型的靠文化统一的大国,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民族都在中华文明的熏陶下走向统一,逐渐建立了民族认同;但是苏联纯靠共产主义理想统一国家,很多加盟共和国和俄罗斯并没有太多文化上的相似之处,一旦理想消失,国家必然不复存在。
苏联的解体是民族主义崛起后的历史必然。
帝俄的扩张主要发生于民族主义尚未崛起的19世纪和之前,这才能形成一个庞大复杂的、靠泛斯拉夫主义维系的多民族拼盘帝国;但20世纪民族主义开始在全球崛起后,这一思潮在欧洲不断升温,俄国早已不堪重负,革命可以改朝换代却不可能解决民族问题。
千万不要轻易和中国对比,沙俄的民族独立性和相互矛盾比中华民国不知道大了多少倍,本来俄国在一战后就要进入解体倒计时,是布尔什维克用意识形态强行压制帝俄早已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才有了苏联。如果共产主义的红利耗尽,那散伙就是必然的结局。
某些“民族主义者”非常喜欢大言不惭地鼓吹“苏联毁于共产主义形态下的列宁式民族拼盘政策压制主体民族”,含沙射影影射中国,搞得好像苏联本可以千秋万代都怨苏共对不起俄罗斯人似的;殊不知没有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对泛斯拉夫主义的清算和意识形态立国的决策,苏联连建立都建立不起来,就算勉强建国也不可能稳固政权,还1991年呢,撑不撑得到小胡子打进来都是问题。
与其说“党瞎折腾拆散了苏联”,不如说“党把帝俄必然发生的解体推迟了70年”。能做到这份上,已经不错了。
至于为什么“共产主义的红利”会耗尽,这就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了,但无论怎么归因,归到体制僵化也好归到美国太强也好哪怕归到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卖国也好,共产主义衰败这件事都没法甩锅到苏共打压俄罗斯人上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