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据说,苏联解体前后,官方公投及非官方民调均显示其国民支持保留原有苏联政治体制并进行渐进改革者占多数?

回答
关于苏联解体前后,国民支持保留原有政治体制并进行渐进改革的比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话题。官方公投和非官方民调的结果确实存在,并且它们所揭示的信息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民调的设计以及民众的真实想法来理解。

以下将尽量详细地阐述相关情况:

1. 最具代表性的官方公投:1991年3月17日的全苏公民投票

这是讨论苏联解体前后民众意愿的最重要一次官方投票。这次公投的题目是:

> “您认为是否有必要保留由各主权共和国平等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USSR)?”

公投共有三种可能的答案选项:
是,保留联盟。
否,不保留联盟。
不选择任何选项。

投票结果如何?

总体而言,大多数苏联公民投票支持保留联盟。 全苏范围内,有76.4%的公民投票赞成保留联盟。
然而,各加盟共和国的立场存在显著差异。
在一些共和国,如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支持保留联盟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但是,在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支持保留联盟的比例非常低,甚至低于30%。 这些共和国当时已经通过了独立宣言或表达了强烈的独立意愿。

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公投问题本身的措辞: 公投问题问的是“保留联盟”,但并没有明确具体要保留哪种形式的联盟。这为后来的解释留下了空间。
改革的承诺与现实的脱节: 尽管民众投票支持保留联盟,但戈尔巴乔夫政府提出的《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新联盟条约)所设计的联邦体制,实际上是一种权力下放和更具弹性的联盟,并非完全保留原有的高度集权体制。然而,改革进程缓慢且充满波折。
民众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很多投票者可能认为,投票支持保留联盟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选择,因为它代表着稳定和熟悉的环境,而不是走向未知的独立或解体。当时的经济状况不佳,政治改革也带来了社会动荡,民众普遍希望回归稳定。
民族主义情绪的抬头: 虽然整体支持保留联盟,但在一些共和国,民族主义情绪已经高涨,他们更倾向于独立,而非留在联盟中。
其他共和国的未参与: 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没有参与这次公投,因为他们已经宣布独立。这使得这次公投结果的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

2. 关于“渐进改革”的支持:

虽然公投题目是关于保留联盟,但多数人支持保留联盟,也间接反映了他们对戈尔巴乔夫自1985年以来推行的改革(如“公开性”和“改革”)的支持,或者至少是希望继续改革而非彻底推翻。

对“停滞”的厌倦: 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已经进入了经济和政治的“停滞”时期,民众普遍渴望改变和进步。
对西方模式的观望: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开放也让一些苏联人开始接触西方信息,对西方模式抱有一定程度的向往,但这种向往并不一定意味着要立即抛弃苏联体制。
对激进变革的担忧: 许多人对叶利钦等激进改革派提出的激进改革和解体方案感到担忧,他们担心这会导致混乱、经济崩溃和社会动荡。因此,选择保留联盟和渐进改革,成为了一种“中间道路”的选择。

3. 非官方民调和专家分析:

除了官方公投,也有一些非官方的民意调查和学术研究对苏联解体前后民众的态度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通常更细致地探究了民众对不同政治体制和改革方向的看法。

对“帝国的衰落”的看法: 一些民调显示,即使是支持保留联盟的民众,也普遍意识到苏联体制存在严重问题,需要进行深刻改革,但他们对改革的路径和速度存在分歧。
对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倾向: 随着“公开性”的深入,民众对中央集权体制的批评越来越多,更倾向于地方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这与新联盟条约的精神有些契合。
对经济自由化的态度: 对经济改革,民众的态度更为复杂。一些人希望引入市场经济的元素,另一些人则担心市场化会加剧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倾向于保留一定程度的国家干预。
政治体制的模糊认知: 对于什么是“原有苏联政治体制”,以及如何进行“渐进改革”,民众的理解是模糊和多元的。很多人可能并不完全理解改革的深层含义,他们的投票更多是基于对现状的满意度、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不确定性的规避。

为什么最终苏联还是解体了?

尽管1991年3月的公投结果显示多数人支持保留联盟,但苏联最终在同年12月解体。这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

各加盟共和国民族主义的强大推动力: 尤其是在波罗的海三国和高加索地区,民族独立运动的力量非常强大,并且逐渐蔓延到其他共和国。
俄罗斯联邦的独立倾向: 在叶利钦的领导下,俄罗斯联邦也在逐步削弱苏联中央的权力,并寻求自身的主权。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局限性: 戈尔巴乔夫试图在保留联盟和进行改革之间寻找平衡,但他的改革措施既未能满足激进派的要求,也未能安抚保守派的担忧,反而加速了体制的瓦解。
1991年8月的“八一九事件”政变: 这次未遂政变极大地削弱了戈尔巴乔夫的权威和苏联中央政府的合法性,加速了各共和国的独立进程。
经济改革的失控: 尽管进行了改革,但经济状况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反而出现了一些混乱和短缺,加剧了民众的不满。
政治力量的博弈: 叶利钦等改革派与戈尔巴乔夫以及苏联中央的政治博弈,最终导致了中央权力的崩溃。

总结:

可以说,在1991年3月的公投中,确实有相当一部分苏联公民(整体来看是多数)支持在保留联盟框架内进行改革。 这表明他们对原有的体制并非完全绝望,并且对激进的变革心存疑虑。然而,这种支持是建立在对“保留联盟”的模糊理解之上,并且与当时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和不断深化的政治危机形成了鲜明对比。

关键在于,“保留原有苏联政治体制”在当时已经不是一个单一、清晰的概念。 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新联盟条约本身就是一种对原有体制的重大改革。因此,投票支持保留联盟,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对稳定和熟悉的渴望,以及对不确定未来的规避,而不是对高度集权、僵化的“原有苏联政治体制”本身的忠诚。最终,各种复杂因素的汇聚,使得这次民意支持未能阻止苏联的解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赞成76%,要能解释成支持红色旧苏联,那真是埋汰苏联教育普及水平吧


简单的说: 保留旧苏联=P,苏联解体=A+B+C。(A变色、B邦联、C主权国分家。)

这个公投内容=A+B,而俄罗斯和乌克兰用附加第二项公投,实现了公投A+B+C。

因此俄、乌 的投票支持,是投票支持A+B+C,绝非支持P。

而俄罗斯+乌克兰,已经占苏联大部分了。



您是否认为有必要保留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变为新的联盟 平等的主权共和国,在该联盟中,任何国籍的人的权利和自由将得到充分保障?

划红线——平等的主权共和国 :懂什么意思吗?欧共体啊 独联体啊

划红线——任何国籍 : 同一个国家同一个苏联国籍,还用写哪门子任何国籍? 当然是分成几个国家了, 几个国籍了 , 才有互相保障外国籍人权利的这条论述的必要啊

这不是支持分裂成多国的投票 又是啥?


对了,乌克兰在公投时在投票上额外印了第二项 是否赞成只有在《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基础上才参加新联盟

赞成票81% 还高于第一项的赞成票70%


而俄罗斯在公投时在投票上额外印了第二项:您认为引进由公民直选的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是必要的吗?(实际上就是支持叶利钦和苏联中央政权唱反调,把俄罗斯从苏联分离出去)

赞成票71.4% 略低于第一项的赞成票75.4%

(1991年6月,俄罗斯举行总统全民直接选举,叶利钦获胜,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选举总统。)

支持出现一个”不服苏联管的俄罗斯政权”,这叫支持保留苏联,这个笑话很好笑。


真要支持保留原苏联 就该投废票或者不投票


















补充:

俄罗斯在公投时在投票上额外印了第二项:您认为引进由公民直选的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是必要的吗?

赞成票71.4%

据此举办的1991年6月22日的总统直选结果:

叶利钦 得票率为57.3%;

日里诺夫斯基(新纳粹)7.81%;

图列耶夫(东正教-地方自治派)6.81%;


雷日科夫(保留旧苏联 渐进改革派)16.85%;

巴卡京(戈地图派)3.42%;

马卡绍夫(保留旧苏联 819派)3.74%;

还有少量废票。

当然此时819政变还没有发生。但竞选俄罗斯总统时宣传主张这个派别是存在的。可惜的是,得票率太惨了。新纳粹,拿的票比他两倍都多了。之后搞819政变 ,结果迅速失败 ,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亿俄罗斯人的直接选举,就是这么一个结果。硬说只是什么糕程管料背叛 或者坚称 糕程无视公投的民意结果,不免太滑稽了吧。

叶利钦 得票率为57.3%;日里诺夫斯基(新纳粹)7.81%;图列耶夫(东正教-地方自治派)6.81%; 这三者相加,71.9% 与 全苏公投中俄罗斯第二项公投选赞成票的 71.4% 。比例几乎一致。

所以必然的 也只能认为 原苏联俄罗斯部分的那部分 公投赞成票 不是赞成保留苏联 。

至于乌克兰部分,乌克兰的第二项 “是否赞成只有在《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基础上才参加新联盟”已经清晰到不需要分析了。

user avatar

反对高赞答案 @季退思

我和他在以下几点上的看法有出入:

一、关于公投条约文本的争议

季退思主张,条约应翻译为“您是否认为有必要保留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变为新的联盟 平等的主权共和国,在该联盟中,任何国籍的人的权利和自由将得到充分保障?”他进一步提出了两个观点:

  1. “平等的主权共和国”意味着新的苏联里,国与国之间是独立的主权国家的关系。
“懂什么意思吗?欧共体啊 独联体啊”

2. 他强调了“国籍”一词,并据此主张在新的苏联里,每个公民将拥有不同的国籍。

“同一个国家同一个苏联国籍,还用写哪门子任何国籍? 当然是分成几个国家了, 几个国籍了 , 才有互相保障外国籍人权利的这条论述的必要啊 ”

而本人在中文维基上查到的翻译为:

“您是否认为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保留,并将其更新为一个任何民族的个人权利和自由都得到充分保证的,各个主权共和国平等的新联盟是必要的? ”

并没有“国籍”的字样。

英文维基则译作:

“Do you consider necessary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as a renewed federation of equal sovereign republics in which the rights and freedom of an individual of any ethnicity will be fully guaranteed?”

也没有“国籍”的字样。

我与季退思看法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一,我认为“主权共和国联盟”这一术语应联在一起理解。它是特指戈尔巴乔夫于1990年提出的新苏联的设想或新苏联条约,即一个相比过去更加松散,但依然统一的国家。看见“主权”两个字便认为是赞成原加盟国独立,恰恰是犯了答主所批判的“望文生义”的错误。第二,无论是中文维基的翻译,还是我自己据英文所作的理解,都没有“国籍”的内容。因此我认为这可能是季退思将本来指民族的“ethnic”一词误解为了“国籍”。

需要指出的是,到目前为止,季退思并没有说明自己给出的中文翻译的来源。因此不知道他自己对俄文的理解出现了错误,还是引用了不可靠的机器翻译。

第二,关于公投的性质——是赞成分家还是赞成不分家?

在有些混乱的争论中,我们各自先后举出了一些论证。由于本人不懂俄语,所以主要的资料来源是我过去阅读的关于苏联东欧的中英文书籍,以及网络上的英语资料。

对于这次公投的性质,英文维基明确认为公投的目的是(以某种更松散的形式)保留一个统一的邦联或联邦国家。(括号中是我自己的翻译)

在“1991公投”条目下:

“...as a renewed federation...”(新的联邦)

“The referendum was made with the aim of approving the Union of Sovereign States . ”(公投的目的是批准“主权国家联盟”)

而在“主权国家联盟”条目下:

The Union of Soviet Sovereign Republics ... was the proposed name of a the reorganization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USSR) into a new confederation." (主权国家联盟这个名义,旨在将苏联重组为一个新的邦联。)

“...the proposal was an attempt to avert an end to the Soviet Union.”(提议的目的是避免苏联结束)

“The overall proposal was resurrected as the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CIS), although as a regional organization, not a confederation. ”(最终这一方案为独立国家联合体所取代。但独联体只是一个区域组织,而不是邦联。)

关于“邦联”这个词,当然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理解。英联邦也是邦联,2004宪法没通过的欧盟是邦联,平行宇宙中2004宪法通过的欧盟也是邦联。但是无论如何,从1990年的草案,到1991年8月才公布的文本,都可以确定这个“邦联”即便不是联邦,也是一个相对不那么松散的组织,对外扔是一个国家。绝不像季退思所说的那样:

“懂什么意思吗?欧共体啊 独联体啊”

第三、关于公投本身和各加盟共和国的“附加条款”的关系

季退思反复强调,不看俄乌公投中的第二项提议就是望文生义。那么这个附加问题是什么呢?

乌克兰:“Do you agree that Ukraine should be part of a Union of Soviet sovereign states on the basis on the Declaration of State Sovereignty of Ukraine?”(在乌克兰主权独立宣言的基础上,您认为乌克兰应该作为苏维埃主权国家联盟的一部分吗?)

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如何理解主权国家宣言的问题。如果通过了主权国家宣言就是没得商量地独立了,那么乌克兰又为什么要参与这项公投呢?第一项问题又有70%的赞成率呢?@redapp的评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1990年各国纷纷发表主权宣言,实际是符合旧苏联宪法的,是合法的。当然各国的目的还是不同的,如波海三国,就是铁了心的想独立,真正行使退出权(这也是符合苏联宪法的)。大多数国家,并不一定真的铁心独立,而是为了讨价还价,不发表主权宣言,就要吃亏。比如亚美尼亚和阿塞拜江,不发表主权宣言,那他们一系列违反中央指示的行为,就都非法了。现在发表了,纳卡的问题,就是以我们亚美尼亚的法律为准了,一切都合法了。中央的指示不合我意,那我干脆抵制你的公投,咱们以后各走各路(亚美尼亚就是这么做的)。

所以我认为更合理的推论是:这样看似自相矛盾的两项提议,实际上意味着俄、乌以及其他参与了公投的原加盟国是既想保留相当程度的统一,又想一定程度地加强自主权。而不是像季退思所说的那样,赞成的是干脆彻底的分家。

当然乌克兰在1991年12月1日的公投中以高支持率明明白白地支持了宣布独立,但那已经是8·19事件之后的事情了。这之后没两天各加盟国总统就绕过戈尔巴乔夫,签了别罗伟日协议,生米煮成熟饭了。

第四、其他与小结

另外,季退思提到新联盟条约的文本1991年8月公布,以此论证3月的公投的主题不是保留苏联。这一论证我也不敢苟同。新联盟条约(也就是“主权国家联盟”)的草案1990年11月就提出来了。我们可以比对一下,草案和1991年8月公布的版本没有太大的出入。而如果放宽到保留一个松散版(但仍是一个国家)的苏联的精神,那么早在公投前的1990年7月就在苏共27大上通过了。所以1991年3月的这次公投投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投的就是保留一个更松散但仍然是一个国家的苏联。

季退思的推论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假如这次公投中赞同是赞同分家,那么为什么来说分离倾向越低的国家(斯坦<白俄<俄<乌<波罗的海)赞,成率反而越高?反倒是波罗的海国家干脆抵制了公投呢?

总的来说,在我所见过的有限的英文资料中,基本上都倾向于认为这次公投的目的是保留苏联这个国家,而不是解散苏联。如果按照一些人所说,单纯是从俄语向英语翻译时的错误,那么如此重大的一个错误为什到今天仍然没有多少人提起呢?况且这已经不是度的区别,而是性质完全相反的理解了。

因此,我认为1991年3月苏联公投的主张很清楚,苏联公民在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公投中,并不像季退思所说的

真要支持保留原苏联 就该投废票或者不投票

他们或许想觉得自主权更多这个画饼颇有吸引力,但我相信他们更清楚这是,要保留这个残破不堪,不知将去向何方的祖国,这最后机会了。

然而可惜的是,国家的命运终究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

=================================================

这里有一篇原答主相当鄙弃的“中文自媒体”的文章,我觉得可以帮助我们梳理一些基本事实。如果 @季退思 能够拨冗指正,那我们当然要感谢。

附录:关于“主权国家联盟”的内容

  • 依据新条约的规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简称仍为苏联。
  • 新条约同时规定,“苏联为平等共和国联合组成的联邦制主权民主国家”,“缔约的每个共和国均为主权国家”。
  • 结成联盟的各共和国保留独立决定涉及本国发展的一切问题的权利,在国际关系中苏联为一个主权国家但结成联盟的各共和国有权同外国建立直接的外交领事贸易关系。
  • 联盟成员国的相互关系原则是:平等、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合作互助、诚实履行根据联盟条约和共和国间协议而承担的义务。
  • 在联盟职权范围内,联盟法律至高无上;在共和国职权范围内,共和国法律在本共和国境内至高无上。
  • 苏联土地矿产水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均为各共和国所有。
user avatar

我看了大家关于公投原文的争论(主要是来自这个答案),感到震惊,但是觉得大家的陈述都有点松散,于是自己动手,用俄语世界的词条相关案例来帮助理解。

我自己找了找,看了看,研究了一下,我的结论是:苏联公投的原文就是我们经常理解的那个概念,公投说苏联要不要解体。

先上图片、原文和链接:

Считаете ли вы необходимым сохранение СССР как обновлённ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равноправных суверенных республик, в которой будут в полной мере обеспечиваться права и свободы человека любой 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и? (да/нет)

谷歌翻译(警惕,这玩意儿翻译同样的句子,竟然能翻译出不同的结果,比如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и有时翻译为“民族”,有时翻译为“国籍”,因此之后的词条解释里,我会想办法排除那些可能造成误解的东西):

你认为有必要保留苏联作为一个平等主权共和国的新联邦吗?任何民族的人权和自由都将在哪里得到充分保障?(是/否)

明确争议点:

争议点就是上文三个加粗的,分别是федерации(“联邦”还是“邦联”)、суверенных республик(主权共和国(震惊不?这个竟然没歧义,不过不是中国人熟知的那个意思))、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и(“国籍”还是“民族”)

第一个争议点“федерации ”

“федерации”这个词的判断,在“Федератив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о”这个词条的百科页面里有。下文举例解释了“федерации”,明确表示为联邦。

Для федерации нужно наличи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территориальных образований — субъектов федерации, не обладающих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м суверенитетом, но имеющих достаточно широкие полномочия во внутренней политике. Большинство крупнейших стран мира — федерации, в том числе Россия, Соединённые Штаты Америки, Канада, Бразилия, Германия, Индия, Австралия, Мексика, Аргентина, Пакистан.

机翻一下:

对于一个联邦来说,必须有国家领土实体——联邦的臣民没有国家主权,但在国内政治中拥有相当广泛的权力。世界上大多数最大的国家都是联邦,包括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巴西、德国、印度、澳大利亚、墨西哥、阿根廷、巴基斯坦。

这还需要解释吗?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巴西、德国、印度、澳大利亚、墨西哥、阿根廷、巴基斯坦都是国家式的政治实体,不是欧盟式的政治实体,“федерации”显然指的是国家式的政治实体,是联邦。

至此,证实“федерации”的概念是“联邦”。

第二个争议点“суверенных республик”

概念的直接解释:

直译就是“主权共和国”,这也能争议?争议就对了,说明你有文化。

“республик”这个词好找,我在苏联维基百科(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这页面里一搜,第一个搜索结果就在标题里,我发现我忘了一件事,苏联苏联,本身就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他是共和国的联盟啊,虽然经常有“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这种说法,但其实,“国”是苏联的下级。不管多少个共和国的联盟,都是苏联。

现在的问题是,有主权的共和国,所形成的联盟,还是不是苏联了?

我TM在英文世界里面用谷歌查了好久,一直没找到答案,直到我用了俄罗斯版本的谷歌,YANDEX

真是一发入魂,我找到了这个词典,给你们看看最猛的例句和出处(这里的是“суверенные ”,跟“суверенных”的最后一个字母不同,两个词语之间的关联我找出来了,旁边甚至有个表格说这个,但这不重要,因为后面你会发现,这两个词竟然都直接出现在苏联宪法里面):

СУВЕРЕ́ННЫЙ, суверенная, суверенное; (кратк. мужск. не употр.)
суверенна, суверенно (полит., юр.).
прил. к суверен и к суверенитет;
являющийся сувереном, обладающий суверенитетом, верховный.
«СССР охраняет суверенные права союзных республик.»
Конституция СССР.

Суверенная власть.
Суверенный народ.

——Толковый словарь Ушакова. Д.Н. Ушаков. 1935-1940.

机翻一下:

主权的(简而言之,一个男人。
主权,主权(政治,法律)。
副主权和主权;
它是一个主权国家,拥有主权。
“苏联保护各加盟共和国的主权权利”。
苏联宪法。

主权。
主权国家。

——乌沙科夫精解词典。D.N。乌沙科夫1935-1940。

苏联本身就是保护共和国的主权的,有主权的共和国所组成的联盟当然是当然是苏联。

这里说了源自苏联宪法,那我当然要找找苏联宪法里有没有保护共和国主权的相关内容。

苏联总共有四部宪法,分别订立于1918年1924年1936年1977年。其中1918年的宪法没有关于加盟苏联的共和国主权的内容,其他三部宪法都有关于加盟苏联的共和国主权的内容。其中,1924年的宪法出现了“суверенных”的原词,出现了两次,一次在目录里,一次在第二章的开头,正是用于说明加盟的共和国的主权的,倘若按某些批评者的思维,“加盟的共和国有主权了,那么苏联就变成独联体了”,那么苏联在1924年就按他们的定义变成独联体了,根本不需要等到1991年。

下面上原文:

苏联1924年宪法

  • 相关的目录部分:
Глава 2. О суверенных правах союзных республик и о союзном гражданстве

机翻一下:

第二章 关于加盟共和国的主权和联邦公民
  • 相关的条文部分:
Глава вторая
О суверенных правах союзных республик и о союзном гражданстве
3. Суверенитет союзных республик ограничен лишь в пределах,указанных в настоящей Конституции, и лишь по предметам,отнесенным к компетенции Союза. Вне этих пределов каждая союзн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осуществляет свою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ую власть самостоятельно; 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охраняет суверенные права союзных республик.

机翻一下:

第二章
关于加盟共和国的主权权利和联盟公民身份
3. 加盟共和国的主权仅限于本宪法规定的范围内,并且仅限于涉及联盟权限的事项。在这些限制之外,每个加盟共和国独立行使国家权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保护加盟共和国的主权

苏联宪法说的很明确,加盟共和国有共和国的主权,苏联还保护加盟共和国的主权。

这里不仅说明“суверенные”和“суверенных”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还有“Суверенитет ”这个词也作为加盟共和国的主权概念的说明。

我在这里就忍不住想插句话,真就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话说这苏联宪法里还出现了国籍(гражданстве),这个国籍的概念可比公投原文里的民族(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и)正宗多了,而且苏联1924年宪法、苏联1936年宪法、苏联1977年宪法里都有这个词,建议下次造谣的时候直接说苏联在1924年就变成了独联体。

苏联1936年宪法

  • 相关的条文部分:
Глава II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Статья 15. Суверенитет союзных республик ограничен лишь в пределах, указанных в статье 14 Конституции СССР. Вне этих пределов каждая союзн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осуществля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ую власть самостоятельно. СССР охраняет суверенные права союзных республик.

机翻一下:

第二章
国家结构
……
第十五条 加盟共和国的主权仅在苏联宪法第十四条规定的范围内受到限制。在这些限制之外,每个加盟共和国独立行使国家权力。苏联保护加盟共和国的主权

苏联1977年宪法

相关的条文部分:

Глава 9. Союзн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339
……
Статья 81. Суверенные права союзных республик охраняются Союзом ССР.

机翻一下:

第9章联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339
……
第八十一条 加盟共和国的主权受苏联保护。

至此,证实所谓的共和国主权在苏联内从1924年开始就是一直存在的,某些人讲的“公投里说了共和国主权,说明苏联变独联体了”是完全错误的。

第三个争议点“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и”

概念的直接解释

包含这个词解释的百科非常好找,就是“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ь”,但页面里的内容可真不好找啊,“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и”、“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ям”、“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ями”、“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ью”、“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ь”都属于是一般表示民族,但也可以表示国籍,有个说苏联出生证表明双方父母国籍的,我怕造成歧义都放不进来。下面这个案例是说俄罗斯的:

В 2015 году, согласно данным Федерального агентства по делам 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ей, в России проживало 193 народа (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и).

机翻一下:

2015 年,根据联邦民族事务局的数据,有 193 个民族(民族)生活在俄罗斯。

俄文确实难搞。不过我想,大概没人觉得俄罗斯包含193个国籍吧。

当然,俄罗斯193个民族确实很夸张,比中国的56个民族多了这么多,俄罗斯人口才多少。这是真的吗?

概念的验证

我找了百度百科,说俄罗斯真的有194个民族,至于俄语版的维基,说俄罗斯的民族超过200个,这里还用的是另一个词“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ей ”,也表示民族。

Согласно данным переписи населения 2010 года, в России проживают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и более 200 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ей (этнических групп)[274]. Важность этого факта отображена в преамбуле к Конституции РФ. Около 80 % населения России составляют русские. Русские расселены по территории страны неравномерно: в некоторых регионах, таких как Чечня, составляют менее 2 % населения[275].

机翻一下:

根据 2010 年的人口普查,来自 200 多个民族(族群)的代表居住在俄罗斯 [274]。这一事实的重要性体现在俄罗斯联邦宪法的序言中。俄罗斯大约80%的人口是俄罗斯人。俄罗斯人在全国的定居情况不均衡:在车臣等一些地区,他们占人口的比例不到 2% [275]。

至此,证实“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и”的概念为“民族”。

俄语版维基百科的结论

没错,就是开始那个维基百科页面,他有结论。

21 марта 1991 года Верховный Совет СССР рассмотрел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ые результаты референдума. Он отметил, что за сохранение Союза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высказались 112 млн человек, то есть 76 % голосовавших, а, следовательно, «судьба народов страны неразделима, что только совместными усилиями они могут успешно решать вопросы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социального и культур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56]. По уточнённым данным, «да» на референдуме сказали 113 512 812 человек[3].

机翻一下:

1991年3月2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审议了全民公决的初步结果。他指出,1.12亿人支持保留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即76%的选民,因此,“全国人民的命运密不可分,只有通过共同努力,他们才能成功解决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问题”[56] ...根据更新的数据,113,512,812 人在公投中表示“是”[3]。

哈哈哈哈,搜了这么多东西,唯一的想法,就是自己太呆。竟然怀疑一个在俄语世界、英语世界、中文世界传播三十余年,却未曾有变的东西。

其实,从利益的角度去思考,就简单很多,如果苏联的解体真是代表着超过1.12亿人的民意,那么无论是不断抹黑苏联的西方世界,还是坚决踩苏联一脚的普京政府,或者早就跟苏联分道扬镳的中国政府都会不遗余力的去宣传的。但这个情况没出现,说明“公投说明大多数苏联人民同意解体”这个假设是错的。

然而,这些我都不信,我竟然信了中文世界里的谣言。。。

汗……看来我找这么多东西,其实最主要的就是消除了我自己的疑惑。毕竟实际上只是证明了一个本身不需要证明的东西。

user avatar

不对。

苏联唯一一次公投是要把苏联从加盟共和国联盟,变成主权共和国,而且这次公投遭到波罗的海诸国的抵制,只有9个共和国举行了公投,80%赞成把联盟过渡到共和国。

也就说如果这次成功了,苏联就不是共和国的联盟,而是成了共和国。

苏联解体和苏共下台不是一回事,苏联解体为松散的独联体,各国共党在解体诸国没有一个能票选执政的,俄罗斯大概有5%的支持率,而在有些国家,比如乌克兰,波罗的海诸国,都和纳粹一个待遇,非法组织。

出现这种公投结果并不难理解,举个例子,清末,满清人心丧尽,清帝退位前表示,你们公投下吧,五族共和还是各族分治,我想多数人都会选择五族共和,但这跟支持满清没有任何关系。

user avatar

高赞的什么贵物,这种问题完全就是为了曲解历史然后来证明啊呀SL就是一坨,然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完全和实际可以说完全无关。

先看看两个妹子,一个俄罗斯一个乌克兰

看看人家怎么说的

再看看wiki怎么说的

1991 公投 一下来自wiki

Do you consider necessary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as a renewed federation of equal sovereign republics in which the rights and freedom of an individual of any ethnicity will be fully guaranteed?[1]

您是否认为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保留,并将其更新为一个任何民族的个人权利和自由都得到充分保证的,各个主权共和国平等的新联盟是必要的?

The referendum was made with the aim of approving the Union of Sovereign States.

举行全民投票的目的是希望苏联公民批准“主权国家联盟”——对苏联体制改革而保持苏联完整

turnout was 80% across the rest of the Soviet Union.[2]The referendum's question was approved by nearly 80% of voters in all nine other republics that took part.[6]It was the only referendum in thehistory of the Soviet Union, as theAugust Couppreven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renewed federation, causing the Soviet Union to bedissolvedon 26 December 1991.

在参与公投的九个加盟共和国的投票者中近80%投了赞成票,使得公投得以通过,苏联得以保留[7]。但因为随后的八一九事件使得苏联政局更加不稳定,从而导致苏联最终于1991年12月26日解体[8][9]

这玩意还能有啥说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